北極熊入侵人類定居地,知道自己是瀕危物種,所以不懼怕人類?

2020-12-05 趣評會

十一年之前,北極熊被列入瀕危物種當中,美聯社稱,那是首次將全球變暖與《瀕危物種法》聯繫起來, 2018年的《自然氣候變化》研究結果表明,北極熊可能會在40年內滅絕,罪魁禍首就是全球變暖,就是… …人類。

2019年2月9日,有52隻北極熊入侵俄新地群島的人類居住地當中,雖然人們已經進入緊急戒備狀態,但是因為北極熊是瀕危物種,所以人們也對它們很溫和,這也讓聰明的北極熊們知道,自己不會被傷害,於是更加「勤勞」的四處覓食。它們逐漸失去了家園,只能依靠和人類搶奪領地和食物來活著。

雖然標題是人類領地被入侵,但是人們的心中都明白,這是人類欠它們的,人類搶了它們的地盤,讓它們原先的居住環境變得糟糕,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皮膚是黑色,但是因毛髮雪白被稱為白熊的它們,就算再兇猛,也攔不住氣候的變化。

有研究人員在剛開始時拍到了一隻健壯的北極熊,但是三個月過去後再次遇到那隻熊,看到的卻是它骨瘦如柴的屍體,脂肪早就不見了蹤影,離一開始的拍攝地也有241公裡那麼遠,為了覓食不顧離家路途的遙遠,卻仍然沒能活下去。海水溫度持續上升,結冰時間變長,北極熊待在陸地上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人類已知的北極熊品種共19種,目前有8個品種的北極熊數量迅速減少,2100年海域溫度將上升至2.8攝氏度,而預測的僅僅在2050年滅絕的生物不僅有北極熊,加上企鵝和其他海洋保護區內的生物,都有可能在這段時間內滅絕。

入侵人類領地的52隻北極熊,是從去年的12月開始有定期到訪的行為,極具攻擊性的表現讓當地居民恐慌不已,禁止獵殺的命令也懸在頭上,當地人只能做出讓步,儘可能的不外出,不離開住所,以免遇到閒逛的北極熊。

燃料焚燒、森林砍伐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和生態系統的破壞,不僅僅威脅著這些動物,也讓惡劣條件下的人類如何生存變成一大難題,有人說,百年之後自己已經不在了,管那麼多做什麼。除非沒有親人,沒有期望,不然就會進行思考,然後從小事開始,保護好環境。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速刪】

相關焦點

  • 俄新地島遭北極熊入侵 人類不敢外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0日報導,因大量北極熊入侵聚居地,俄羅斯北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新地島當地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當地政府官員亞歷山大米納耶夫(Aleksandr Minayev)表示,新地島大約有3000人,自去年12月以來,有52隻北極熊定期到訪該群島的主要聚居地,其中一些有「攻擊性行為」。這裡經常能見到6到10隻熊。他說:「人們不敢出門,日常生活一片混亂。」雖然遭到圍困,但因俄羅斯將其列為瀕危動物、禁止獵殺,所以當地人很無奈,請求莫斯科允許射殺一些熊的請求也遭到斷然拒絕。
  • 省林業廳副廳長林少霖:保護瀕危物種是為了不讓人類變成瀕危物種
    人民網福州3月23日電(黃丹妮 李章亮)作為生物多樣性高度豐富的省份,「山多、林多、溼地多」是福建的一大特色,僅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就多達315種。然而,在優越的自然環境面前,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由於環境汙染、外來物種入侵、圍墾等因素影響,生物多樣性下降所導致的生態失衡問題在局部區域初顯。
  • 氣候變化將導致北極熊入侵人類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極地生物多樣性項目協調員米哈伊爾•斯吉紹夫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說,氣候的改變也就是冰川減少和人類亂扔垃圾的行為是導致大量北極熊入侵俄羅斯新地群島上村莊的原因。
  • 北極熊能「移民」到南極洲嗎?關於物種遷移的奇思妙想!
    人類經濟活動的迅速發展對野生動物的最大影響之一就是它們繼續吃自己的棲息地,破壞它們的棲息地。棲息地退化會使野生動物的實際分布面積減少,導致物種瀕危甚至滅絕。因此,野生動物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保護它們的棲息地,即現場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是現場保護的有效措施之一。有些野生動物數量極為稀少,僅靠就地保護是無法維持的。
  • 人類保護瀕危物種,是利他還是利己,為何實施起來這麼困難
    ·作者:圖聊天下事·聲明:原創文章,抄襲,洗稿必究人類保護瀕危物種是利他還是利己,為何實施起來這麼困難?無疑是利己也利他,這也要問,人口數量的無序增長,地球承受不了人類對資源物資的龐大需求,生態環境遭破壞,汙染到處都是。
  • 寫在北極熊滅亡前:沒有任何物種可以永遠存在,包括人類自己
    生物滅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就是不適應環境的變化,如果地球環境被人類左右,因此導致的生物滅絕,應不應該算在人類頭上?也許自然天生就是無情的,人類沒必要為此自責。但人類會不會迎來自己不適應環境的那天?作為北極圈生物的代表,北極熊正在遭受越來越嚴重的生存危機。隨著氣溫升高,北極的夏天正在變得越來越難熬。
  • 寫在北極熊滅亡前:沒有任何物種可以永遠存在,包括人類自己
    生物滅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就是不適應環境的變化,如果地球環境被人類左右,因此導致的生物滅絕,應不應該算在人類頭上?也許自然天生就是無情的,人類沒必要為此自責。但人類會不會迎來自己不適應環境的那天?北極熊的覓食變得越來越困難,它們越來越瘦,也越來越不適應這個環境。《自然氣候變化》帶來的消息是,如果北極像現在這樣繼續融化,那北極熊很可能會在21世紀內從地球上消失。
  • 北極熊餓到吃垃圾,北極熊滅絕對人類造成的影響
    影響很大呢,首先我們將沒有北極熊這樣一個可愛的動物觀賞了,其次,北極熊消失將會引起整個生態系統的大變動,最後,北極熊滅絕,將會威脅到人類自身的安全。生物圈中每一個生物都是至關重要的存在,尤其是像北極熊這種動物,它們一旦滅絕,對於人類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 基因編輯技術將改變人類消滅入侵物種的方式
    「如果你看看島嶼保護組織Island Conservation的網站就會知道,它全是木質的、綠色的。」許多環保主義者都反對基因工程。古爾德問坎貝爾:「你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嗎?」坎貝爾清楚這一點。但他並不在乎其他環保主義者所認為基因工程過於冒險和不自然而不願嘗試。他只是想阻止瀕危動物的滅絕。古爾德喜歡這個人的實用主義。古爾德的想法只是理論上的。
  • 俄羅斯新地島遭50餘只北極熊「入侵」 居民不敢出門
    據《華盛頓郵報》2月11日報導,目前至少有52隻飢餓的北極熊出現在俄羅斯新地島(NovayaZemlya)主要定居點BelushyaGuba附近。當地已經於周六(9日)宣布緊急狀態。是的,一大波北極熊正在「入侵」俄羅斯領土。
  • 人類為何會懼怕人類的屍體,卻不怕其它動物的屍體?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容量,因為人類是第一個把大腦容量進化到這麼大的物種,我們的腦容量較大,並且可以製作工具,使用工具,而且還有一定的思維認知。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們人類似乎對別的動物的屍體屍還不會產生恐懼,並且我們還會親手的屠宰他們,但是人類卻對人類同類的屍體感覺到非常的恐懼,懼怕,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冰川消融後,飢餓的北極熊「打劫」垃圾車,人類還不反省嗎?
    冰川消融後,飢餓的北極熊「打劫」垃圾車,人類還不反省嗎?近日又有一則新聞登上了熱搜,因為冰川消融,北極熊在飢餓的狀態下無奈只能打劫了垃圾車,這是在俄羅斯北部城市的一條街道上,垃圾車本來正常行駛,由於事故拋錨只能停在原地,這時吸引了北極熊的目光,它們前來覓食,即使司機下車驅趕他們,也不肯離去,或許這些北極熊心中明明知道,侵害了人類的利益,很可能會讓自己一命嗚呼,但它們還是冒著生命危險一個又一個爬上了垃圾車,尋找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
  • 兩極冰川正在融化 救救北極熊 也拯救一下人類自己
    就近幾年的時間,兩極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其實從很早之前開始,兩極冰川就已經在融化,只不過速度沒那麼快而已,但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兩極冰川融化的速度也在加劇,冰川損失速度也達到了每秒萬噸的恐怖程度,融化之後注入海洋的水,同時也在威脅著人類,不斷注入的水正在使海平面升高,而一旦海平面升高
  • 上帝的眼睛一閉,一睜,人類閃現,其他物種消失
    人類用智慧與勤勞創造了「世界」,也用野心與欲望令這個星球發生著另一些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們現在就正處於由人類引起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屠殺。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不是簡單的僅此而已。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氣候變暖a.氣候變暖導致極地動物活動範圍極速縮小。
  • 寵物貓登上孤島後,新物種小鳥卻走向滅絕,生物入侵人類難辭其咎
    守護燈塔的志願者叫David Lyall,是一名充滿熱情的自然主義者,同時也是位博物學家、業餘鳥類學家,正是因為聽修建燈塔的工人們說起這個島上有大量的鳥類,所以引發了他極大的興趣。但是David Lyall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生態平衡問題,因為他前來居住時,帶來了他懷著孕的寵物貓Tibbles,很顯然,這位自然主義者無意之間造成了生物入侵。
  • 一大波北極熊「入侵」俄羅斯,當地宣布緊急狀態
    【文/觀察者網 徐蕾】一大波北極熊正在「入侵」俄羅斯領土↓《衛報》視頻截圖據《華盛頓郵報》2月11日報導,目前至少有52隻飢餓的北極熊出現在俄羅斯新地島(Novaya Zemlya)主要定居點Belushya Guba附近。
  • 經過人類的努力,從瀕危物種中拯救出來的10種動物
    自然世界是神秘而又有趣的,但是,因為人類的許多行為,對大自然產生了諸多破壞。而且,人類的每項行動都可能產生保護或破壞自然世界的可能性。如今,有些物種正在增加數量,而另有一些則已經瀕臨滅絕。但也有好的一面,由於人類的努力,有一些原本瀕臨滅絕的動物已經增加了數量。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開始了?哺乳動物接連死亡,人類要負全責!
    如果再不採取保護行動,那些已經瀕危的動物將會在未來以更快的速度滅絕。換句話說,人類就是導致動物滅絕的罪魁禍首。2018年8月,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部白犀牛——蘇丹離開了這個世界,同時也就意味著,北白犀牛這個物種在地球上滅絕了。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開始了?哺乳動物接連死亡,人類要負全責
    如果再不採取保護行動,那些已經瀕危的動物將會在未來以更快的速度滅絕。 換句話說,人類就是導致動物滅絕的罪魁禍首。 2018年8月,世界上最後一隻雄性北部白犀牛——蘇丹離開了這個世界,同時也就意味著,北白犀牛這個物種在地球上滅絕了。
  • 失樂園 人類最親近的靈長物種瀕危
    「滇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珍稀瀕危物種,是人類共同的朋友。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高原溼地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阿拉善SEE西南項目中心科學總顧問、SEE諾亞方舟項目管理委員會科學專家委員楊宇明教授長期關注滇金絲猴的珍貴价值。他介紹:「滇金絲猴作為旗艦物種,在整個生態系統和它分布的地理區域發揮的作用非同一般。從地理學上看,一般的物種進化路徑起源熱帶,從南向北、從高往低擴張。而滇金絲猴卻是由低向高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