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觀賞魚會只死亡一個品種、一批魚,甚至於分性別死亡?

2020-06-29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種現象,那就是魚缸裡混養有很多品種的觀賞魚,其他的魚都活的好好的,唯獨某一種觀賞魚大面積患病,或者是某一批次的觀賞魚集體患病。

甚至於有的觀賞魚,還會出現一種什麼現象呢?

為什麼觀賞魚會只死亡一個品種、一批魚,甚至於分性別死亡?

那就是分雌雄分別死亡,這是個看起來就是很奇怪的現象了,只要是出現死魚了,還分公母呢,要麼公的全死,要麼母的全亡,就像它們事先商量好了一樣,這不是很奇怪嗎?

這些原因到底在哪裡呢?

某一種觀賞魚患病,可能與其本身的習性和體質有關

如果說是某一種觀賞魚患病,也就是在這個魚缸裡,飼養有不同的觀賞魚品種,其他魚都活的很好,唯獨某一天,就單單這一種觀賞魚,開始不斷出現死亡現象,今天一條、明天一群,後天、就沒有什麼後天可言了。

它們也不會傳染其他的魚,最後能給我們死的一條也不剩。

這個問題,大部分是與觀賞魚的體質和習性有關。

為什麼觀賞魚會只死亡一個品種、一批魚,甚至於分性別死亡?

比如說在中性水質中飼養各種熱帶觀賞魚,有的是比較喜歡弱鹼性水質的,有的是比較喜歡弱酸性水質的,而有的中性也能將就。

在一般情況下,都不應該發生什麼問題的,怕就怕在,某一類魚的體質太差了,或者是新進的某一批魚,它們本身就有病,或者是不適應魚缸的水質,對於魚缸裡原有的菌群不耐受,對於魚缸裡原有的氨氮含量不耐受……

等等這些問題吧,都會導致,唯獨這一個品種的觀賞魚出現大批死亡的現象。

這個現象再正常不過了,而且,一般的情況下,都是救無可救。

比如說紅箭魚的搖頭擺尾、麗麗魚的嚴重痘瘡、藍曼龍的集體水黴、孔雀魚的大批針尾、紅綠燈的不適應水質,同一批燕魚還可能無緣由暴斃……

基本上所有的同類魚,能夠活下來的概率幾乎為零,而其他魚根本就一點事也沒有。

為什麼觀賞魚會只死亡一個品種、一批魚,甚至於分性別死亡?

這樣的情況,大部分都是出在了,往混養魚缸裡添加新魚在不到十天內患病,大家可以回顧一下。

某一批次的觀賞魚患病,極有可能就是本身有病,或者體質太弱,或者旅途折騰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多家買魚,比如說就我這次購進的金魚苗,其他所有的金魚苗都完好無損,狀態上來看,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了,唯獨紅頂虎和五花獅子頭,出現了大量死亡現象,根本無需控制,它也控制不住。

這就是觀賞魚本身的體質問題了,它們的體質太差、本身就有病,或者是旅途折騰過重,也就是我昨天所說的,它們太便宜,商家不可能去提前予以停食或者檢疫,因此,就會出現這種同一批次的觀賞魚,不斷死亡的現象了。

為什麼觀賞魚會只死亡一個品種、一批魚,甚至於分性別死亡?

交叉感染那是另外的問題,雖然說交叉感染也會有隻死一種魚的情況,但大部分還是整缸觀賞魚都有患病徵兆的,比如說大量的不同品種孔雀魚混養,基本不可能只死一種孔雀魚的,有可能就是全軍覆滅了。

金魚的交叉感染也是,基本上整缸魚都能夠看出來有病的狀態,至於說誰死誰不死,那就要看個魚的體質問題了。

比如說一缸混養的金魚,有五六個品種,每個品種都有患病的、也都有死亡的,同時也都會有能夠挨得過來的,最後依然康復,這才是所謂交叉感染的面大。

為什麼只死雌魚或者雄魚,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會與個魚的體質有關

一提起這個問題,很多魚友想到的可能就是孔雀魚,其實在很多卵胎生觀賞魚中,以及金魚中,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觀賞魚會只死亡一個品種、一批魚,甚至於分性別死亡?

這個問題目前來講,並沒有什麼確切的答案,不過據我估計會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之前根本就不是同一批魚,或者我們是多家購買的雌雄魚

這個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說孔雀魚,我們所購買的或者看到的是同一缸魚,其實在售賣之前或者在魚場中,根本它們就不是同一批魚,這種現象太普遍了。

在一些通貨品種,有些魚場在孔雀魚半大的時候,為了飼養方便也會進行雌雄分缸飼養的,這其中有很多因素,一個是有些魚店喜歡單賣雄魚,因為某些雄魚比較漂亮,特別是尾巴較大的,飼養一缸作為展示品,可以多要價的。

另一個就是雄魚吃的少、雌魚吃得多,數量多了,成本問題也就來了。

而剩下來的一些雌魚,就需要在發貨時另外再去配對,因為大部分通貨,又需要按對出售,這就造成了很多孔雀魚在售賣之前,都是胡亂配對的。

為什麼觀賞魚會只死亡一個品種、一批魚,甚至於分性別死亡?

說句實話,作為新魚友,也分不清什麼雌雄魚都是同一個品種,很多都是差不多看著漂亮、色澤基本一致,那就是一對。

再者,有的商家需要多品種混搭著賣,這都是容易造成單獨死亡哪一批雄魚或者雌魚的最主要原因。

二、雄魚的體質太差,餓的皮包骨頭,也就容易死亡了

還有的就是,某一批雄魚的體質太差了,投餵量根本跟不上,只是維持它們不死就是了,到了新環境,一壓抑,一不適應水質,也就迅速玩完了。

三、雌魚大部分是剛生產完,或者淘汰品種

大部分的孔雀魚雌魚,生產完後是需要靜養的,越是產的多,越是容易出問題。

我的孔雀魚之所以混養,那是因為躲避物多、水體大,再一個就是任其自然淘汰了。

為什麼觀賞魚會只死亡一個品種、一批魚,甚至於分性別死亡?

因此,這些同一批次的雌魚,可能有一個患病,其他都難逃厄運,除非是體質非常強健的,但是如果稍微加上點水質、水溫和交叉感染、以及心理問題,它們也就整體拜拜了。

而金魚一般的都是雌魚比較容易身亡,大部分是由於繁殖期生產過度或者被雄魚追逐過度所致。

也就是說,雄魚出現問題,一般都是在體質上,雌魚出現問題一般都是在生產上。當然都會與體質有關,這就出現了只死雌魚,或者只死雄魚的現象。

這樣的情況一旦出現,也是活下來的概率極低,準備換魚就是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魚缸裡,三番五次死亡一種觀賞魚,哪怕只飼養一個品種?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很多的新魚友,好像都會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的魚缸裡只會死亡一種觀賞魚,有的就是單缸飼養一個品種,但是不管我們怎麼養,它就是養不活。
  • 為什麼魚缸裡,三番五次死亡一種觀賞魚,哪怕只飼養一個品種?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很多的新魚友,好像都會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的魚缸裡只會死亡一種觀賞魚,有的就是單缸飼養一個品種,但是不管我們怎麼養,它就是養不活。
  • 誰說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就一定不會缺氧,它們也會缺氧甚至死亡
    在觀賞魚的大家庭中,有很大的一類觀賞魚,它們是不會懼怕缺氧的,我們最為常見的就是鬥魚科的觀賞魚,還有鯰魚、鯰魚、鰻魚、鱔魚以及比較古老的一些觀賞魚品種,不管它們是有輔助呼吸的各種器官還是可以直接到水面呼吸,或者有的甚至可以在陸地上行走,但是當水體中的溶氧量比較少的時候,
  • 清道夫魚為什麼會死亡
    魚體呈半圓筒形,尾鰭呈淺叉形,喜歡弱酸性軟水,適宜水溫2 0℃以上,成魚體長達到3 0釐米,不能自然越冬,活動於水體的底層,具有適應性強、易飼養、雜食性、耐低氧、起捕率高等特點,受到消費者和養殖者的歡迎。成年的清道夫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類,它還會以其他魚類的魚卵為食,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魚卵,也會吞食魚苗。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塊上、玻璃上穩定身體,吸食藻類和青苔。
  • 觀賞魚常見的N種死亡!
    這些年賣魚經常和一些魚友,特別是一些新手魚友交流,得知他們在飼養觀賞魚過程中經常出現的諸多魚的死亡方式。今天大致匯總下,藉此能提醒一些新手朋友。人為原因在飼養過程中,人為因素造成魚死亡佔了一大半比例。大體可以歸納如下:1.魚買回家過溫過水步驟做的不對,或者操作上有些過急,造成觀賞魚適應新環境不夠造成死亡的。
  • 為什麼給觀賞魚隔離治病,不但病情加重,還會突然死亡?
    又可以避免它們在患病期間,由於體質虛弱,從而再次遭到其他觀賞魚的攻擊。再一個就是,單獨隔離下藥,可以不必在主缸裡整缸下藥傷及無辜,也非常有利於我們對於病魚的觀察。不過,如果我們在下列幾個問題上不去注意,可能病魚還沒開始治療,就已經走向死亡了,也就是說,隔離還不如不隔離的好。
  • 哪些觀賞魚會成為魚友們的練手魚?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觀賞魚養殖中有一批觀賞魚的命運相對來講是比較悲慘的,它們常常被稱為練手魚,也就是說是專門用來給不會養殖觀賞魚的新手來飼養,藉此用來提高飼養水平的,因此這些觀賞魚常常會面臨著隨時犧牲的命運:一、草金魚在熱帶魚沒有出現的時候,草金魚是最容易成為大家的練手魚的
  • 為什麼這麼容易飼養的觀賞魚,在50釐米的小魚缸裡很容易死亡?
    很多魚友在小魚缸裡飼養三湖魚,幾乎都吃過它們打鬥死亡的虧,基本上能夠飼養長久的並不多。一、為什麼我要使用一米五的魚缸飼養這些戰爭販子?為什麼很多魚友看到了,我是在用一個一米五的魚缸來飼養三湖、虎皮和迷你鸚鵡魚,它們也能和諧相處?
  • 飼養的觀賞魚死亡以後,可以拿來投餵其他魚嗎?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如果我們家中飼養的不是一缸觀賞魚,假設大、中、小型觀賞魚都有,而且還不止一缸魚,那麼,我們一定會發現一個問題。
  • 清澈的水質中觀賞魚為什麼會死亡?95%的養魚人不知道這2個秘密!
    夏天來了家庭中養觀賞魚的朋友們為了保持魚缸中的水質環境清澈良好,通常會換水來保持水質,但是水質那麼清澈為什麼觀賞魚還要出現死亡現象呢?說到這裡,養觀賞魚用水很重要,「養魚先養水」水的PH值和KH值這二者對魚的死活至關重要!
  • 清道夫魚為什麼會死亡?
    也難怪,它們經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是水族箱裡最好的清道夫,清道夫魚別稱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等,原產於南美洲各地的河流中,在原產地一般都能長大非常的大。由於飲食垃圾、水藻的習慣,人們稱為水族箱中的清潔工,在很多的水族箱中都會發現清道夫魚和其它水族混養的身影。很多人都認為清道夫很好養活,就連商家都宣傳,隨便養都能活,但是事實證明不是這樣。好多魚友的清道夫接連死去,原因不是沒有的。
  • 如此可愛又可以群遊的燈科魚,為什麼頻繁遭遇死亡?
    使用一個極為簡單的小魚缸,適度進行草缸造景,就可以飼養它們了,同時也可以欣賞它們群遊的狀態,按理說在環境、水質上不應該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可為什麼它們還是會接二連三的、不斷走向死亡呢?比如說:紅綠燈魚、紅鼻剪刀、黑尾大勾、斑馬魚、白雲金絲、一眉道人等。
  • 小麥穗魚放在兩個魚缸內,為什麼一缸死亡過半,一缸一條沒死?
    飼養觀賞魚發生的死亡現象一模一樣:一、撈取、運輸中,溫度太高,量太大、磨損嚴重因為在這個根據地找到了大量的麥穗魚,在昨天的撈取中,數量又很多,難免它們在魚網中會有一定的互相摩擦,這就是造成它們外傷的基礎,所以死亡的麥穗魚,身上出現了大量的潰爛紅斑和紅血絲,這是第一點導致它們死亡的原因。
  • 哪些觀賞魚屬於高氧魚,如果魚缸裡開始缺氧,什麼魚會率先死亡?
    還有就是,大自然的魚類品種太多太多,它們所需求的氧氣量其實各不相同,根本就沒有一個具體的界定標準,還有諸多的觀賞魚,可以在水面直接呼吸,它們根本就不懼怕缺氧。不是的,因為羅漢魚、龍魚,它們大多數都是採取單缸飼養的,一米五的大魚缸裡只養一條龍魚,一米的魚缸只養一條羅漢魚,只要是我們勤換水、注意水質,有點過濾系統在那裡轉著,它們就不會缺氧的,怎麼可能會缺氧呢?除非是水溫過高、氣壓過低、天氣悶熱。那麼,什麼觀賞魚都有可能缺氧。
  • 觀賞魚小心感染粘孢子蟲,會引發各種疾病導致魚死亡
    觀賞魚粘孢子蟲病是由於粘孢子蟲在魚體中寄生導致的疾病,感染了粘孢子蟲病的觀賞魚會出現組織器官的損傷,並且還會引起相應的症狀。寄生在皮下肌肉,病魚頭部後上端形成瘤狀囊腫,逐漸擴大使肌肉腐爛,魚體暗黑,消瘦,最後死亡。二、粘孢子蟲引起的鰓病:病原為球孢蟲,異形碘孢蟲等。在鰱、鱅、鯉、鯽等由魚苗至成魚皆可感染。
  • 低棲魚、工具魚頻繁死亡,只因為忽略投喂,不會再有其他原因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很多新魚友都在反應這個問題,那就是自己魚缸裡的工具魚出現不斷死亡的現象。其實這個問題在我的魚缸裡也經常會遇到的,未必它們一定都是工具魚,還有很多的雜食性底棲小型魚類。
  • 草缸裡既可群遊、又很漂亮的燈科魚,為什麼買回家成批死亡?
    使用一個極為簡單的小魚缸,適度進行草缸造景,就可以飼養它們了,同時也可以欣賞它們群遊的狀態,按理說在環境、水質上不應該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可為什麼它們還是會接二連三的、不斷走向死亡呢?比如說:紅綠燈魚、紅鼻剪刀、黑尾大勾、斑馬魚、白雲金絲、一眉道人等。
  • 觀賞魚混養的最佳原則,只有很多觀賞魚發燒友才明白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最近不少魚友都在問什麼觀賞魚可以和迷你鸚鵡魚混養?事實上如果細講的話會很麻煩,因為小型觀賞魚的品種太多,但是只要在觀賞魚的飼養中掌握以下這些原則,我們基本上就能夠分的差不多了。
  • 飼養觀賞魚的品種越多,越紛雜,越會失去飼養觀賞魚的樂趣
    很多新魚友在養魚老道做自媒體的一年之內,我是親眼見證了他們家裡的魚缸,從一個到兩、三個,再到一排排組缸,直到最後,他自己也不知道該去飼養什麼品種的觀賞魚了,這樣的魚友可以說是大有人在。而大多數的老魚友呢,早已經脫離了這種飼養模式,只去飼養自己最為喜歡的一兩種觀賞魚了。
  • 魚缸觀賞魚常見死亡原因匯總,基本跑不出這4類,弄清楚避免死魚
    我們無法保證觀賞魚的成活率,我們只能夠一定程度的提高觀賞魚的成活率,將死亡風險降低到最低。《養魚說》在這兒總結集合了一些魚類死亡的原因。這些死亡原因皆是養魚中死魚原因佔比較高的。一、水中有害物質超標水中有害物質超標,是造成觀賞魚直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有害物質分很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