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甘肅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提醒廣大市民防範買賣遊戲帳號、虛假中獎、網絡刷單等類詐騙。網上買賣遊戲帳號(裝備)等虛擬商品時,凡是對方提出在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的都是詐騙,一旦被騙,請立即撥打96110報警。
買賣遊戲帳號詐騙
11月11日,酒泉市居民W先生正在玩一款名為「逆戰」的遊戲時,有一遊戲好友私信問其是否願意出售遊戲帳號,其同意後添加對方QQ,並商定以2400元出售其帳號,對方讓其在百度搜索「梅黨購」平臺並註冊登錄,W先生根據對方指導將其遊戲帳號掛到平臺後不久,發現平臺帳戶有2400元到帳,但是無法提現,客服稱其輸入的收款銀行帳號錯誤,帳戶被凍結,W先生便按照客服要求分多次向指定帳戶轉帳1.3萬餘元,轉帳後W先生發現仍無法提現,發覺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網上買賣遊戲帳號(裝備)等虛擬商品時,凡是對方提出在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的都是詐騙,切勿落入犯罪分子設置的圈套,一旦被騙,請立即撥打96110報警。
網絡貸款詐騙
11月12日,蘭州市居民S先生收到一陌生號碼發來的簡訊稱其有5萬元的貸款額度,隨後S先生通過簡訊連結下載註冊了「沃分期」APP,並申請貸款3萬元,審核通過後提現時顯示銀行卡號輸入錯誤無法提現,聯繫客服後對方稱帳戶已被凍結需支付貸款金額30%的解凍費,S先生對方帳戶轉帳9000元後仍無法提現,客服稱還需再轉帳9000元,S先生感覺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凡是在貸款發放前要求繳納保證金、解凍費、做流水帳的都是詐騙,若需貸款,請到銀行或正規信貸機構辦理,切勿貪圖方便在網上自行查找貸款平臺,一旦被騙,請及時撥打96110報警。
虛假中獎詐騙
11月14日,武威市居民M女士微信收到一陌生好友消息,對方稱他們公司推出購物抽獎活動,只需購買288元的商品便可參與抽獎三次,且百分百中獎,M女士便掃描對方發送的二維碼轉帳288元購買了一支口紅,隨後點擊對方發送的連結進入抽獎頁面,抽完獎後M女士詢問兌換獎品事宜,對方稱需再購買900元的商品才可兌獎,完成操作後,對方又稱需先繳納稅款,M女士便向對方帳戶轉入稅款1200元,對方以轉帳時未備註「稅款」二字為由拒絕兌獎,M女士感覺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美好生活靠雙手創造,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為了蠅頭小利掉進騙子精心設置的陷阱,如有疑問,請致電96110諮詢。
冒充公檢法詐騙
11月15日,臨夏州居民L女士接到一自稱北京市順義區公安局的陌生電話,對方稱L女士名下的一張電話卡發送大量詐騙簡訊,現已被多人舉報,並要求其馬上到北京市順義區公安局接受調查,L女士稱其無法前往北京後,對方讓其添加了QQ並發送了一張檢察院的起訴書,對方稱案情特別嚴重,檢察院的工作人員要來抓捕她,L女士便向對方求助,對方稱可以辦理取保候審,需繳納保證金2萬元,L女士按要求將錢款打入對方帳號後發覺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公安機關不會在電話和網絡上辦案,如果你真的涉嫌犯罪,公安機關會直接對你採取強制措施,而不是給你打電話,一旦接到自稱公檢法機關的電話,並提及銀行卡、安全帳戶、轉帳等字眼的請立即掛斷,一旦被騙,請立即撥打96110報警。
網絡刷單詐騙
11月16日,平涼市居民G女士添加的一個微信群中有人詢問其是否需要兼職刷單,便添加對方微信,對方向其介紹了派單員,並由派單員向其派單,G女士先做了3筆小額任務,對方如約兌現了佣金,後對方開始向G女士派發大額聯單任務,G女士累計下單3萬餘元後對方仍以各種理由拒絕返還本金及佣金,G女士感覺被騙,遂報警。
省反詐中心提示:網絡刷單花樣繁多,請切實提高警惕,不要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時刻謹記網絡刷單都是詐騙,如有疑問,請立即撥打96110諮詢。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伊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