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防範「網騙子」 守好「錢袋子」
近年來,我市金融機構高度重視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全力做好金融知識宣傳普及工作,採取「網點內+網點外」「日常宣傳+集中宣傳」等方式開展宣教活動,引導金融消費者理性使用金融服務,有效提升公眾金融安全意識。
多措並舉
提升防範意識
「不要輕信來源不明的匯款連結。」「如遭遇電信詐騙,請及時報警。」……近日,為開展好「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服務工作,進一步健全消費者金融服務長效機制,加強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興業銀行樂山分行啟動了「防範網絡詐騙」宣傳活動。
活動期間,該行工作人員向在各網點等候辦理業務的客戶及自助機旁的客戶遞送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資料,向客戶介紹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主要類型、特徵和詐騙手段,提醒客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守護好自己的銀行帳號、密碼、簡訊驗證碼等信息;同時,提醒客戶不要貪小便宜,在接到詐騙電話、簡訊或登錄網際網路時,提高警惕,做到「不聽、不信、不轉帳、不匯款」。
據了解,該活動以銀行營業網點為陣地,設立宣傳服務臺,在網點廳堂顯眼位置和貴賓室擺放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的宣傳折頁及海報,依託網點設施資源,充分發揮宣傳折頁、展架等媒介的宣傳作用。該行負責人表示,以「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為契機,進一步加大防電信詐騙宣傳工作力度,使得更多的消費者加深了對電信網絡詐騙手段的認識及了解,助力群眾守好「錢袋子」。下一步,該行將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持續開展防詐騙宣傳活動,通過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等方式,加強對社會公眾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的宣傳,以實際行動為社會經濟環境貢獻力量。
加強防範
識別詐騙「套路」
電信網絡詐騙是指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絡或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不法分子轉帳匯款的犯罪行為。目前,針對公眾的詐騙方式主要有網絡貸款詐騙、冒充客服退款詐騙、網絡刷單詐騙等。
消費者在交易支付方面應做到「五不轉」,即不向陌生帳戶轉帳,不向不安全帳戶轉帳,不向有風險提示的帳戶轉帳,不向未經核實的網站、APP、二維碼轉帳,不向要求先行繳納保證金、手續費、稅費等的網貸公司轉帳。
網絡貸款詐騙。不法分子通過網絡或簡訊發布辦理貸款、代辦信用卡等虛假信息,並附帶「無抵押」「零門檻」「低利率」等誘導性語句,吸引受害人關注。不法分子冒充銀行客服人員或貸款公司工作人員以檢驗還貸能力,繳納保證金、稅款、代辦費等為由,要求受害人轉帳匯款;或騙取受害人的銀行帳戶和密碼等信息直接轉帳、消費,從而實施詐騙。
防騙提示:切實有借貸需求的,請到正規金融機構辦理,凡是要求先交錢的,一定是詐騙。
冒充客服退款詐騙。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購買網絡客戶的相關信息,冒充電商平臺客服人員,聲稱其網購商品出現質量問題等,要對受害人進行退款和賠付,然後發送虛假退款網站或二維碼,要求受害人填寫銀行卡號、驗證碼等信息,再盜刷受害人銀行卡。
防騙提示:遇到商品退、換,要在購買的平臺操作,要求額外支付費用的幾乎都是詐騙。
網絡刷單詐騙。不法分子通過招聘平臺、社交軟體等渠道推廣發布兼職信息,招募人員進行網絡兼職刷單,承諾在交易後立即返還購物費用並額外提成,並以「零投入」「無風險」「日清日結」等進行誘騙。
防騙提示:小單返利,大單坑騙。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最好的防範方式就是不要參與刷單。
(文章來源:樂山日報)
(責任編輯:DF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