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蛇和老鼠在農村裡都是很常見的,一些長的比較醜陋,一個卻讓人討厭。所以說,這兩種動物,農村人喜歡的還不並不是很多。這蛇暫且不表,就拿老鼠來說吧,老鼠在人們眼裡是害蟲,也就有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說法。
但是凡事也有例外,老祖宗還留下這樣一句俗語,對蛇和老鼠都有很好的印象,並說這:「蛇是錢袋子,鼠是糧食袋子」,那麼為什麼有這樣一句俗語呢?到底是什麼意思,李子來回答:
為什麼老祖宗說「蛇是錢袋子」呢:
南方暫且不說,南方人吃蛇的很多。但是這蛇在北方人的眼裡,卻是很受老人尊敬的,而老人迷信的認為看見蛇就是看見「福袋子、錢袋子」。關於這件事也要說一下:
記得幾年以前,在我們附近的村裡,一挖掘機老闆在施工的時候,就挖出了一條2米多長的大蛇,而這蛇還沒有蛇尾巴。
這大蛇出現後,而村裡老人聞訊趕來了,而老人們對蛇的到來也是非常的驚訝,於是他們恭恭敬敬的做了一些特別的事情。而蛇不到半刻鐘工夫,自己也走了,估計它也是找自己巢穴去了吧。
而這「蛇是錢袋子」的由來,村裡有老人是這麼解釋的:
在民間裡,一些人認為這蛇是「錢袋子」,又是「錢串子」。因為這蛇從形狀上來看,長的和以前的錢串子一樣,因此那時候的人們為了圖個吉利,就把這蛇稱為「錢串子」,或者「錢袋子」。
而在我們北方地區,老人還認為這蛇是有靈性的動物,而在東北地區還有蛇「出馬」之說。因此一些老人認為這蛇是能招財的,當蛇進去家中後,人們都不傷害它,而且用木桿把這蛇給「請出去」,而老人還說這蛇進家,會給家庭帶來好運的。
為什麼老祖宗說「鼠是糧食袋子」呢:
在農村裡,老祖宗對老鼠也是深惡痛覺的,因為這老鼠不光損害糧食,啃壞家具,而且還能傳染疾病。古時候的「鼠疫」疾病也是由老鼠傳播而來的。既然這老鼠這麼討厭,為什麼老祖宗還說,這「鼠是糧食袋子呢」:
我這裡還真有一個「老鼠是糧食袋子」的事情:
去年的秋天,我上地裡收穫莊稼,結果在農田裡發現了一個老鼠窩。於是我也停下了手中的活,開始專攻老鼠窩。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用鐵鏟開了一個幾米長的口子。而老鼠窩裡面的花生、玉米塞了滿滿一窩,大約有一百來斤吧,也讓我發了一個不小的財。
而這老鼠儲存糧食也是天性使然,因為這老鼠也要生活啊,不然在寒冷的冬天沒有莊稼的情況下,老鼠們又哪裡尋找吃的呢。而老鼠雖然比較討厭,可是它也是為了自己的生存,也是迫不得已的。
所以來說,這老鼠由於準備過冬,就大量的儲存糧食,以備不時之需,而人看到老鼠窩後,就開始對老鼠窩下手,他們認為這我裡必定是有糧食的。在古代的時候,糧食自然是珍貴的,所以老祖宗也就認為這「老鼠糧食袋子」的說法。
因此來說:
無論是蛇還是老鼠,在農村裡都是普遍存在的。而農村老人也是巧妙的對蛇和老鼠進行了詳細的比喻,所以來說這句農村俗語還是非常有意思的,而關於有意思的俗語,農村還是有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