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該看看
生活在農村,很多年輕人走進了城市,在他鄉打工謀生,而落寞的農村,幾聲狗吠傳來,那是有生人進門了,而我們也都知道在農村小時候見到過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天上飛的各種的小鳥了,而其中燕子被很多人視為「吉祥鳥」,畢竟有那麼一句俗語叫做「燕雀不入苦寒門」,而我們今天所要了解的是另一句俗語,那就是「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
首先,俗話說「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都是動物是具有靈性的,特別像是燕子和狗;在農村人們都喜歡讓燕子來自家築巢,覺得有燕子築巢的家庭,生活會越來越好。之所以在農村會有這個說法,是因為燕子在築巢時總是喜歡在房屋高大,窗明几淨;而對於後半句,狗的警惕性很高,也很機靈,你若是跟著它家的人一起進家,它覺得那是熟人,不是陌生人,它就不會對你不友好了,其實狗這種動物確實挺奇怪,不僅僅是不咬第一次見面的新女婿,只要是親戚比較親近關係的親戚,它們好像都知道,第一次見面就對人家搖頭擺尾,一副熱情的樣子。
其次,俗話說:「自家狗不兇新女婿」,說的就是狗能通人情,也能認親,它能通過主人的情緒變化做出一系列的反應,這也就是為什麼說「狗是人類最忠誠的夥伴」。但是如果用它來分辨未來的女婿是不是一家人,這純粹有點扯淡,狗見到陌生人都會吠,難道狗吠了就不要這女婿了嗎?這種做法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農村才會有,其實這俗語不但反應了燕子的生活習性也反應了狗的聰明伶俐有靈性。用的這句俗語反應了以前老人總結事情能力的強大,短短幾個字總結兩種動物的不同的生活習性。
所以說,不管是「燕知寒門」還是「狗知新婿」,都是人們通過這些常見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一種感情和態度,所以雖然被一定程度的擬人話,但是都是有著一定的道理可言的。其實民間的俗語有的聽上去毫無道理,但都反映了一定的真實生活。好了今天的俗語「燕子不進寒門,家狗不咬女婿」,就到這裡結束了,以上是對這句「燕知寒門,狗知新婿「俗語的解釋。你們有什麼好的見解呢?歡迎留言交流,點讚和轉發,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