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們用他們的人生經歷,為後世之人留下了不少的經驗雜。當然,有些經驗比較迷信,並不足以相信,但是也不乏一些有道理的話語。而今天討論的便是「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話,它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燕知寒門,狗知新婿」的意思在於:燕子們在選擇建造巢穴的地方之時,都不會選擇那些家庭貧困之人的房簷,而對於狗而言,它們仿佛知道自己家中即將進門的女婿是什麼樣子的。即使是對於沒有見過的新女婿,他們都會表現得十分溫和。
對於「燕知寒門」這句話而言,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燕子是比較怕冷的動物,而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寒門之人的房簷一般都是用泥土瓦礫壘起來的,因此一般都有縫隙,而大戶人家們的房簷都是用磚壘起來的。而燕子喜歡溫暖的地方,自然也就不會選擇寒門的房子去築巢了。
對於「燕知寒門」的說法,其實還有一個民間故事。據說在古代的時候,有一個地主生了兩個兒子,其中大兒子是一個勤勞之人,而小兒子是一個懶惰之人,因此他們兩個兄弟成家之後,地主分家的時候比較偏心,也就是說,他給小兒子多分了一點。
分家不久之後,燕子便到了小兒子的家中築巢了。但是多年之後,地主留給小兒子的財產被敗光了,甚至還欠了外債。因此,燕子便跑到了大兒子的房子下面築巢。而大兒子因為比較勤勞,逐漸積累了不少的財富,成為了當地的有錢人。於是很多人便認為,這是燕子給他帶來的運氣。
對於「狗知新婿」而言,其實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們都知道,狗是人類最忠實的夥伴,因此它是通人性的。同時,狗和人不同,它們識別人們的方式除了用眼睛之外,還會用鼻子,因為它們的嗅覺十分靈敏。
因此,狗是認識自己家人的氣味的,而新女婿進門之前一定和自己的嶽父有過交流,身上便會沾染主人家的氣息,因此狗見了他,便會覺得見到了自己的主人,自然也就不會惡意相待,反而可能會開始搖尾巴。
由此不難看出,一些看上去是封建迷信的說法,其實是有一定的依據的,而這也正是古人們的人生經驗。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