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知寒門,狗知新婿」就是說:燕子是能夠分辨貧富,會選擇好的地方「安家」;而狗通靈性,知道哪位是親戚,是比較重要的人物,縱使初次相見也不去「亂吠」。
這句話主要是襯託農村土狗的靈性的,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怎麼說呢?
燕子怎麼區分寒門
俗話說「燕子不進苦寒門」,燕子在農村通常是被視為吉祥鳥。過去不管誰家房梁上有燕子築巢,人們都會去保護它們,不去傷害它們。
說實話,有燕子築巢,房屋內通常會被弄得很髒。有一種小燕子,築巢都是用泥土,一口一口銜來,垛起來,最後只留一個口。
還有一種燕子,老家都叫「家燕」,築巢是用泥土和草,比例半對半的,那個巢的口要寬敞些。
小燕子喜歡把屁股朝外,糞便直接排下來,它自己巢裡面是乾淨了,但是燕子窩下面髒兮兮一片。耐心的人,都會在燕子窩下面掛個木板或是布啥的,這樣家裡就沒有那麼髒了。
燕子選擇築巢的地方,一則進出方便,古時農村房屋沒門很多都是關不嚴的,上面的縫隙足夠燕子進入,很多人的堂屋也都是開著的,燕子進出不會阻擋才行。
再者就是上面得安全穩固,不漏雨,農村土屋草房,下雨天經常漏雨的,燕子不會選擇築巢,這樣「燕子進苦寒門」才成立。
如今燕子反而喜歡去農村那些破屋子築巢,為啥,現在房屋結實,通常都不怎麼漏雨,再者那些破屋子進出方便呀!農村新房子,玻璃門窗都嚴實,燕子不方便進出也不會選,燕知寒門就不成立了。
狗知新婿
農村土狗,是指農村家養的狗,從小養大的,看家護院都很好,而且狗和主人相處日子久了,也會識的主人的喜好。人們就說它們「通靈性」。
我先生之前養過一隻小狼狗,養了十來年吧。那隻狼狗小時候體弱不會叫,長大了身體壯碩,叫聲響亮。
它有個特性就是,自家的人自家的物都會保護。婆婆家餵雞,有鄰居的雞過來偷食吃,它就會給攆走。
看到是主人領著的人進家,跟主人很親的樣子,第一次見它都不會汪汪叫。記得怕狗的我第一次去婆婆家,先生拉著我的手,那狗就像是遇上熟人般,跟我這個「生人」沒有生分。
狗是比較忠誠的,養的日子久了,會明白主人的喜好,也能區分是不是家裡的人或物狗通靈性,也是日子久了慢慢馴出來的。
歡迎關注「漫行草木間」,喜歡記得轉發。草木心,鄉間味,細細品,漫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