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燕知寒門,狗知新婿」,什麼意思?農村土狗真有靈性?

2020-12-05 漫行草木間

「燕知寒門,狗知新婿」就是說:燕子是能夠分辨貧富,會選擇好的地方「安家」;而狗通靈性,知道哪位是親戚,是比較重要的人物,縱使初次相見也不去「亂吠」。

這句話主要是襯託農村土狗的靈性的,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怎麼說呢?

燕子怎麼區分寒門

俗話說「燕子不進苦寒門」,燕子在農村通常是被視為吉祥鳥。過去不管誰家房梁上有燕子築巢,人們都會去保護它們,不去傷害它們。

說實話,有燕子築巢,房屋內通常會被弄得很髒。有一種小燕子,築巢都是用泥土,一口一口銜來,垛起來,最後只留一個口。

還有一種燕子,老家都叫「家燕」,築巢是用泥土和草,比例半對半的,那個巢的口要寬敞些。

小燕子喜歡把屁股朝外,糞便直接排下來,它自己巢裡面是乾淨了,但是燕子窩下面髒兮兮一片。耐心的人,都會在燕子窩下面掛個木板或是布啥的,這樣家裡就沒有那麼髒了。

燕子選擇築巢的地方,一則進出方便,古時農村房屋沒門很多都是關不嚴的,上面的縫隙足夠燕子進入,很多人的堂屋也都是開著的,燕子進出不會阻擋才行。

再者就是上面得安全穩固,不漏雨,農村土屋草房,下雨天經常漏雨的,燕子不會選擇築巢,這樣「燕子進苦寒門」才成立。

如今燕子反而喜歡去農村那些破屋子築巢,為啥,現在房屋結實,通常都不怎麼漏雨,再者那些破屋子進出方便呀!農村新房子,玻璃門窗都嚴實,燕子不方便進出也不會選,燕知寒門就不成立了。

狗知新婿

農村土狗,是指農村家養的狗,從小養大的,看家護院都很好,而且狗和主人相處日子久了,也會識的主人的喜好。人們就說它們「通靈性」。

我先生之前養過一隻小狼狗,養了十來年吧。那隻狼狗小時候體弱不會叫,長大了身體壯碩,叫聲響亮。

它有個特性就是,自家的人自家的物都會保護。婆婆家餵雞,有鄰居的雞過來偷食吃,它就會給攆走。

看到是主人領著的人進家,跟主人很親的樣子,第一次見它都不會汪汪叫。記得怕狗的我第一次去婆婆家,先生拉著我的手,那狗就像是遇上熟人般,跟我這個「生人」沒有生分。

狗是比較忠誠的,養的日子久了,會明白主人的喜好,也能區分是不是家裡的人或物狗通靈性,也是日子久了慢慢馴出來的。

歡迎關注「漫行草木間」,喜歡記得轉發。草木心,鄉間味,細細品,漫漫行。

相關焦點

  • 「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農村飼養的土狗真的這麼有靈性嗎?
    提要:「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農村飼養的土狗真的這麼有靈性嗎?農村的很多老俗語現在看來還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今天提到的這句「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裡就蘊含了一定的生活道理,現在正值春暖燕歸的季節,農村不少人家的屋簷下都有燕子築巢,今天我們就看看農村的燕子和土狗的問題。
  • 農村老話「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農村土狗真有靈性嗎?
    後來主人說你們真有福氣,這條狗已經一年多不能帶客人了,今天為了帶我們回來,它就一直沒吃東西,回到家又餓又渴。把我心疼壞了。從此萌生了等有院子,一定養一條狗的想法。估計大黃已經不在了,但是我一直很懷念它!我當時還寫了幾句順口溜呢!
  • 「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話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意思是燕子知道誰家貧窮,誰家富有,燕子會去富有的家庭搭窩;家裡的狗會認新女婿,新女婿第一次去丈母娘家,狗也就不會咬。和燕知寒門對應的老話還有一句:燕子不入愁苦門。以前農村窮人家的房子都是又低又矮的茅草房,燕子在那裡搭窩,孩子隨便就破壞掉了,不安全。所以燕子都會去寬敞高大的房簷下搭窩,既安靜又安全,時間久了,人們就認為燕子有靈性,知道家庭的貧富。狗知新婿,就很神奇了,家裡的狗平時再兇,女婿第一次到丈母娘家,狗一般都不叫,好像知道以後會是一家人一樣。
  •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該看看
    導讀: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該看看生活在農村,很多年輕人走進了城市,在他鄉打工謀生,而落寞的農村,幾聲狗吠傳來,那是有生人進門了,而我們也都知道在農村小時候見到過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天上飛的各種的小鳥了,而其中燕子被很多人視為「吉祥鳥」,畢竟有那麼一句俗語叫做「燕雀不入苦寒門」,而我們今天所要了解的是另一句俗語,那就是「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 俗話說「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
    小時候經常聽家裡的大人說「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覺得這個說法很新奇。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不太有科學依據,可這句話中卻蘊藏古人智慧。就算到了今天,也還具有指導意義。那咱們首先來了解下這句話的意思。久而久之,「燕知寒門」的俗語就被傳了下來。好婿上門,狗狗歡迎農村人都會種菜種田,繁忙時節顧不得家裡,為了看家護院,都會養一條土狗。也就是現在中華田園犬。對於這種犬類,都會採取散養形式,它們也很聰明。
  • 民間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
    民間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是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一轉眼春天就快要結束了,穀雨節氣已經到了,作為24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了,緊接其後的就是夏天了。這個時候的農村也是處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走在農村裡還能聽到各種鳥叫聲。像電線桿上,就能經常看到有燕子落在上面棲息。遇到快要下雨的時候,燕子就會成群的低飛。燕子是一種自古以來就深受農民喜愛的鳥類,在農村有不少老人還渴盼著燕子來自家築巢。這是為什麼呢?從民間流傳的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我們可以找到答案。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
  • 老人常說「燕知寒門,狗知新婿」,到底有什麼含義?
    在我國的農村,流傳著諸多俗語。它們多數都源自於老祖宗們的智慧結晶,所以對後世之人有明顯的警示和教誨的作用。即便我們平時不太能用得上它們,私下裡了解一下它們的意思,對我們而言也只有好處而沒有什麼壞處。接下來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內容,就跟農村的一句俗語有關,即"燕知寒門,狗知新婿"。
  • 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燕子是如何區分寒門的?
    在農村,動物是農民們最好的夥伴,農村有廣闊的空間,不比城市狹窄,所以很多動物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它們也願意和人類友好往來。於是,在農村就有許多和動物有關的諺語,像什麼「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沒有到過農村的人可能不知道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農村俗語和農諺是農民經過長期的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可以說這些俗語和農諺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仍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更何況有許多科學發現其實質就來源於生活和大自然對人類的啟示而研究發明成功的,因此,農村俗語和農諺應該標註為通俗科學理論的標籤加以發揚光大,並服務於實際生產生活需要。
  • 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狗怎麼分辨新女婿?其中有何道理?
    除此之外,還有一句"燕知寒門,狗知新婿"。不知道各位當中有沒有人之前有聽說過這句話,反正筆者小時候經常聽周圍那些老人提到這句俗語 。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俗語中說到的燕子、狗又是如何分辨這些東西的呢?接下來筆者就給大家大概的分析一下。
  • 為何古人常說「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老祖宗說的話還是很有道理
    當然,有些經驗比較迷信,並不足以相信,但是也不乏一些有道理的話語。而今天討論的便是「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話,它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燕知寒門,狗知新婿」的意思在於:燕子們在選擇建造巢穴的地方之時,都不會選擇那些家庭貧困之人的房簷,而對於狗而言,它們仿佛知道自己家中即將進門的女婿是什麼樣子的。即使是對於沒有見過的新女婿,他們都會表現得十分溫和。
  • 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不是動物有靈性,而是這個意思
    作為一個農村長大的小孩,其實大家都會有一種感悟。說起農村的俗語,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這些俗語雖然說十分簡單,就是短短的幾句,卻能道出人生的真諦。如果長期的生活在農村,就會聽到很多的俗語。很多人都喜歡在夏日的傍晚,大家出來集中在一個聚集點,談笑風生,聊聊家長裡短。
  • 民間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說明動物通人性
    人們常說的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就是流傳很廣,並且擁有很高認可度的一句俗語。燕子餵食這句話是說,燕子築巢時好像有先見之明,很少去貧困人家,狗狗對沒有見面的女婿會表現出友好的一面在民間,燕子一直有神鳥的美譽。
  •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是什麼意思?為啥在農村有這樣的說法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有什麼道理?有的人怕狗、有的人恨狗、還有的人愛狗,雖然一些人對狗是又愛又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而在農村裡,狗狗也是農民們的忠實夥伴,一些農戶家中、養殖場裡總有著這麼一條或幾條狗給主人看家。因此來說,相對於城市裡一些人嫌棄狗狗,農村人還是更樂意待見狗的。
  • 農村俗語:猛狼怕一拖,土狗怕一摸,什麼意思?有一定的道理嗎?
    相信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俗語一詞肯定不陌生,小時候經常聽到村裡的老人,說一些農村的俗語老話,雖然簡短但意義卻非常深刻,其實它的真正名稱叫諺語,是一種在民間廣為流傳的語言文化,特點是通俗易懂廣泛交流,農村老人在說諺語的時候,經常會說「俗話說」,久而久之這些諺語就被說成了俗語。
  • 農村老話「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是什麼意思,該如何理解?
    導讀:農村老話「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是什麼意思,該如何理解?自古以來農村就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在農村最多的就是野生動物,不但數量多而且還各式各樣應有盡有!自然關於野生動物的傳說就不少了,就比如農村有句老話「順手捉只雀,不死脫層殼」,我們都知道麻雀這類鳥,人們一直把它當做四害之一,可為什麼這句話卻在告訴我們,不要輕易去招惹麻雀,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句老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該如何理解呢?為此,小編專門諮詢了農村的老農,接下來我們就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
  • 俗語「燕子不進寒門,家狗不咬女婿」揭示了什麼道理?啥意思
    老人說「燕子不進寒門,家狗不咬女婿」,燕子和家狗為什麼會如此有靈性呢?這句話背後到底有什麼含義呢?不知道你聽過沒有?其實,這主要還是因為燕子的特殊習性以及家狗忠誠的性格導致的。燕子不進寒門首先,「燕子不進寒門」,這句話就是大白話,從字面上很容易就能理解它的意思:「燕子不會在家境貧寒的地方築巢。」難道燕子會察言觀色,並且還是一個「勢利眼」的動物嗎?答案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同時燕子不喜叨擾,家庭氣氛的融洽有利於燕子不受驚嚇,燕子喜歡安靜的氛圍,所以,家庭和諧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家庭和睦的地方也是燕子的棲息之所。
  • 農村老話:「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近期整理的一系列農村老話相關的內容,讓很多網友對農村、農民的智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於自小在農村長大的小編來說,這些都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要去了解農民的大智慧,就很有必要去田間地頭、門前樹下與他們當面聊聊天拉拉家常了。就拿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來說,背後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 農村老話「雙貓獨狗,越過越有」是啥意思?養貓狗的朋友懂嗎?
    其實,在農村裡農民也養貓、養狗。但是和城裡人所飼養的寵物貓、寵物狗不一樣,農村所飼養的這些動物,都是以實用性為主,比如貓就是用來抓老鼠的,狗是用來看家護院的。在農村裡也流傳著一些貓狗相關的老話,而「雙貓獨狗,越過越有」就是很多的老人常說的。那你知道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嗎?對於這句農村老話,估計有些養貓狗的朋友們都未必懂。
  • 為什麼農村所養的土狗最愛「拉幫結派」,有什麼依據嗎?漲知識
    為什麼農村所養的土狗最愛「拉幫結派」,有什麼依據嗎?漲知識文/農夫也瘋狂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自古以來就有養狗的習慣。因為狗有看家護院的本領,也不會嫌貧愛富,對主人非常的忠誠,即便是主人家中一貧如洗,只要主人不把它們遺棄,是從來不會離家出走的。而且狗的記憶力非常好,離家再遠也能找到回家的路,同時狗還很聰明,非常通人性。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種現象,那就是農村所養的土狗有一大愛好,那就是喜歡拉幫結派,常常是在一起玩耍打鬧,那為什麼這些土狗就喜歡拉幫結派呢?有什麼依據嗎?聽聽老農咋說,一起來漲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