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有什麼道理?
有的人怕狗、有的人恨狗、還有的人愛狗,雖然一些人對狗是又愛又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而在農村裡,狗狗也是農民們的忠實夥伴,一些農戶家中、養殖場裡總有著這麼一條或幾條狗給主人看家。因此來說,相對於城市裡一些人嫌棄狗狗,農村人還是更樂意待見狗的。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關於狗的農村俗語,而關於狗狗的農村俗語還是有很多的,比如「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還有「貓來貧,狗來富」等,而這些俗語絕大部分對狗是有褒獎的。但是這句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對狗卻是有很大的成見,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為什麼老祖宗會這麼說?李子來回答: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的意思
顧名思義,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家中添新人了,有了小孩以後家裡就不能再養狗了,必須把家裡的狗送人才行,否則對整個家庭來說是不吉利的。也正因為如此,老祖宗還留下了這下一句:「添狗沒一口」,雖然不好聽,我還是把老祖宗的俗語完整的說一下,有助於俗語的分析。
而關於這「添人不添狗」的俗語,我這裡有一個真實的故事:
最近我鄰居和他媳婦正鬧離婚呢,而離婚的原因竟然是一條狗,而事情是這樣的:鄰居和他媳婦正在要第二胎,但是卻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們要了好久就是要不上。
而鄰居老太是很迷信的,不知道她從哪個「神婆」那裡聽來了這樣一句話,就是把家裡的狗丟掉,媳婦才能懷孕。於是這老太仿佛看到了救星,就屁顛屁顛的三回來了。
這條狗已經養了6年了,已經有了感情,而婆婆要把狗賣了,作為兒子和媳婦自然是捨不得,於是媳婦就把這條狗送回了娘家餵養。
不知道是狗送走了有作用,還是小兩口的努力管事。在把狗送走了半年後,這媳婦就懷孕了,而作為婆婆來說,自然也是喜上眉梢,一次次的去道謝村裡的「神婆」。
然而這鄰居老太始終還是不放心的,於是她追到媳婦的娘家,又把這條狗給扔了,並瞞著媳婦。而在某一天的時候,媳婦回娘家,卻發現自己餵養的狗狗卻不見了,於是在媳婦的逼問下,才知道這婆婆把這條狗給扔了。
而媳婦卻不幹了,又氣又急,並嚷嚷著要把孩子給打掉。萬般無奈之下,這位婆婆只好又花錢重新買了一條狗,放在家裡養著,倒也無事。而在前段時間鄰居媳婦生了一個小公主,母女平安。但是家裡養了六年多的狗,被這位鄰居老太給賣掉也是非常可惜,但是這婆媳之間關係再也回不到從前了,而鄰居老太也為自己的愚昧無知所買單。
從上述事例來說,這俗語「添人不添狗」完全是不準確的。而在外國,女人一旦懷孕,就馬上養個狗,而美國等國家庭的養狗率在78%以上,倒也沒有出現「添人不添狗,添狗沒一口」的情況發生。
但是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關係,但是在中國就不同了,而媳婦一懷孕,婆婆就馬上趕緊把家裡的狗扔了或者賣了,還說什麼「添人不添狗」。因此來說就是這句流傳下來的人俗語,徹底把狗狗給妖魔化了。
那麼老祖宗為什麼會留下這句「添人不添狗」的俗語呢,我認為有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老人封建迷信的作祟
正如我上面說的農村老太的事情,一些農村老人由於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是沒有文化的。所以他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往往不懂得科學的解釋,只好找村裡的「高人」來看。但是村裡的一些「高人」都是按照農村老俗語來解釋的,而有的老俗語是很有道理的,因此農村老人自然就相信了。
但是有的農村俗語是毫無根據的,但是農村老人自然也是相信了,所以在老人的封建思想下,才有了這句「添人不添狗」的農村俗語。
第二,古時候人們貧窮造成的
在古代不比現代,而現代由於科學技術的先進,人們是在糧食方面是吃不愁穿不愁的。別說家裡養了一條狗,就算起養了兩三條狗,人們自然也是能餵得了的。
但是在古代就不同了,在古代的農耕社會下,人們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更別說在家養狗了,而那時候養狗的人也是中農以上的。而這狗的食量是很大的,一條50斤左右的狗的食量和十五歲的後生差不多。
所以在此情況下,古代人們為了節約糧食,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把家裡的狗狗給賣了或者送人。把剩下的糧食讓給孕婦以及新添了小孩的婦女來吃,只有這樣才能解決人口的糧食問題。
綜上所述:
除了上述的兩種因素外,另外這狗的身體是比較髒的,一些跳蚤、蝨子等也隱藏在狗毛裡的,所以為了新生寶寶的健康,在不得已下,古人們只好把狗狗給送出去了。
但是無論是怎麼說,而這句俗語「添人不添狗」被流傳下來了,而筆者認為這句俗話自然是不正確的,也是迷信之言。至於大家認為對不對,只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而俗語是要經過反覆的推敲才明白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