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是什麼意思?為啥在農村有這樣的說法

2020-12-05 李子說農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有什麼道理?

有的人怕狗、有的人恨狗、還有的人愛狗,雖然一些人對狗是又愛又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而在農村裡,狗狗也是農民們的忠實夥伴,一些農戶家中、養殖場裡總有著這麼一條或幾條狗給主人看家。因此來說,相對於城市裡一些人嫌棄狗狗,農村人還是更樂意待見狗的。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關於狗的農村俗語,而關於狗狗的農村俗語還是有很多的,比如「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還有「貓來貧,狗來富」等,而這些俗語絕大部分對狗是有褒獎的。但是這句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對狗卻是有很大的成見,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為什麼老祖宗會這麼說?李子來回答: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的意思

顧名思義,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家中添新人了,有了小孩以後家裡就不能再養狗了,必須把家裡的狗送人才行,否則對整個家庭來說是不吉利的。也正因為如此,老祖宗還留下了這下一句:「添狗沒一口」,雖然不好聽,我還是把老祖宗的俗語完整的說一下,有助於俗語的分析。

而關於這「添人不添狗」的俗語,我這裡有一個真實的故事:

最近我鄰居和他媳婦正鬧離婚呢,而離婚的原因竟然是一條狗,而事情是這樣的:鄰居和他媳婦正在要第二胎,但是卻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們要了好久就是要不上。

而鄰居老太是很迷信的,不知道她從哪個「神婆」那裡聽來了這樣一句話,就是把家裡的狗丟掉,媳婦才能懷孕。於是這老太仿佛看到了救星,就屁顛屁顛的三回來了。

這條狗已經養了6年了,已經有了感情,而婆婆要把狗賣了,作為兒子和媳婦自然是捨不得,於是媳婦就把這條狗送回了娘家餵養。

不知道是狗送走了有作用,還是小兩口的努力管事。在把狗送走了半年後,這媳婦就懷孕了,而作為婆婆來說,自然也是喜上眉梢,一次次的去道謝村裡的「神婆」。

然而這鄰居老太始終還是不放心的,於是她追到媳婦的娘家,又把這條狗給扔了,並瞞著媳婦。而在某一天的時候,媳婦回娘家,卻發現自己餵養的狗狗卻不見了,於是在媳婦的逼問下,才知道這婆婆把這條狗給扔了。

而媳婦卻不幹了,又氣又急,並嚷嚷著要把孩子給打掉。萬般無奈之下,這位婆婆只好又花錢重新買了一條狗,放在家裡養著,倒也無事。而在前段時間鄰居媳婦生了一個小公主,母女平安。但是家裡養了六年多的狗,被這位鄰居老太給賣掉也是非常可惜,但是這婆媳之間關係再也回不到從前了,而鄰居老太也為自己的愚昧無知所買單。

從上述事例來說,這俗語「添人不添狗」完全是不準確的。而在外國,女人一旦懷孕,就馬上養個狗,而美國等國家庭的養狗率在78%以上,倒也沒有出現「添人不添狗,添狗沒一口」的情況發生。

但是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關係,但是在中國就不同了,而媳婦一懷孕,婆婆就馬上趕緊把家裡的狗扔了或者賣了,還說什麼「添人不添狗」。因此來說就是這句流傳下來的人俗語,徹底把狗狗給妖魔化了。

那麼老祖宗為什麼會留下這句「添人不添狗」的俗語呢,我認為有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老人封建迷信的作祟

正如我上面說的農村老太的事情,一些農村老人由於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是沒有文化的。所以他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往往不懂得科學的解釋,只好找村裡的「高人」來看。但是村裡的一些「高人」都是按照農村老俗語來解釋的,而有的老俗語是很有道理的,因此農村老人自然就相信了。

但是有的農村俗語是毫無根據的,但是農村老人自然也是相信了,所以在老人的封建思想下,才有了這句「添人不添狗」的農村俗語。

第二,古時候人們貧窮造成的

在古代不比現代,而現代由於科學技術的先進,人們是在糧食方面是吃不愁穿不愁的。別說家裡養了一條狗,就算起養了兩三條狗,人們自然也是能餵得了的。

但是在古代就不同了,在古代的農耕社會下,人們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更別說在家養狗了,而那時候養狗的人也是中農以上的。而這狗的食量是很大的,一條50斤左右的狗的食量和十五歲的後生差不多。

所以在此情況下,古代人們為了節約糧食,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把家裡的狗狗給賣了或者送人。把剩下的糧食讓給孕婦以及新添了小孩的婦女來吃,只有這樣才能解決人口的糧食問題。

綜上所述:

除了上述的兩種因素外,另外這狗的身體是比較髒的,一些跳蚤、蝨子等也隱藏在狗毛裡的,所以為了新生寶寶的健康,在不得已下,古人們只好把狗狗給送出去了。

但是無論是怎麼說,而這句俗語「添人不添狗」被流傳下來了,而筆者認為這句俗話自然是不正確的,也是迷信之言。至於大家認為對不對,只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而俗語是要經過反覆的推敲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相關焦點

  • 關於農村老話,「添人不添狗」,其實真正原因是這樣的!
    現在很多家庭都愛養寵物,尤其是狗,作為人類的好夥伴,不僅能看家護院,還能給生活增添很多樂趣。但是,對於備孕或者家裡有小孩的人來說,能不能養狗成為了一個爭論的話題。在農村流傳的俗語中還有「貓來窮,狗來富」的說法,所以狗一直是人類的好朋友。但是為什麼在俗語中會有「添人不添狗」的說法呢?這句話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呢?
  • 俗語說:「添人不添狗」,啥意思?老祖宗說的啥講究?
    俗語說:「添人不添狗」,啥意思?老祖宗說的啥講究?對於俗語文化,近幾年來也是爭議頗多。有的人覺得如今的科學技術發展的這麼好,社會進步的這麼快,大部分俗語已經不適合在如今這個時代再用了,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俗語會被人們淘汰遺忘;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雖然有很多俗語逐漸被這個時代淘汰、被大多數人遺忘,但不管怎麼說,這種文化也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財富,我們應該繼續將它傳承下去才是。對於這兩種觀點,小編還是十分贊同第二種說法。
  • 農村俗語:「外甥是狗,吃了就走」有什麼說法?
    而和農村裡的老人們坐在一起聊天,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不僅能聽到他們那個年代的許多稀奇事,同時也能在聊天中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你和農村的老人一起聊過天,那就會發現老人都很擅長把大道理用一句朗朗上口的俗語說出來。這些俗語都是古人們長年累積,總結出的經驗。馬上就要過年了,相信你也聽說了不少「別樣」的俗語,那下面這些你聽過嗎?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有道理嗎,為啥會有這樣說法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有道理嗎?為啥會有這樣的說法?農村裡有許多有趣的事情,當然也有很多講究的事情,就拿農村家裡栽樹來說吧,一些農村人是非常迷信的,他們認為,在農村家裡有幾種樹可以進宅的,比如棗樹,慄子樹,桂花,榆樹,梧桐樹等。
  • 農村俗語:「狗怕一摸,狼怕一拖」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非常多的俗語,雖然有些俗語無法用科學道理解釋,但依然非常的受用,對人們的生活有指導作用。這些俗語非常的順口,不只是精神食糧更是給予人們一些生活經驗。農村有許多俗語都是有關動物的,比如燕子、喜鵲、家狗以及牛羊之類的,人們會根據它們的習性總結一些規律。
  • 農村俗語「 人悶心毒,狗悶嘴惡」是什麼意思,講得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有一些是很有道理的,現在看來也很有深意。不過有一些俗語就是比較片面了,放在現在已經不適用了。那麼「 人悶心毒,狗悶嘴惡」這句話放在現在,還有道理嗎?農村俗語「 人悶心毒,狗悶嘴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封建迷信,有的卻非常有道理,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智慧的結晶,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俗語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是什麼意思?
    正打算將它帶回去養時,過路的老人卻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聽完老人說的話後,決定不將這隻貓咪領回去了。後來才知道,那位老人說的話並非空穴來風,其實是一句農村俗語。那麼,大家知道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嗎?一、豬來窮大家都知道,豬的食量很大,一天能吃到幾十斤食物,而且整天除了吃就是睡,而不像養牛養驢還能承擔一些農事,減輕農民負擔。
  • 農村俗語:人怕抬頭,狗怕彎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農村俗語:人怕抬頭,狗怕彎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說農村很多的俗語都是以前的勞動人民通過自身的經驗總結出來的,阿寧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人怕抬頭,狗怕彎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該看看
    導讀: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該看看生活在農村,很多年輕人走進了城市,在他鄉打工謀生,而落寞的農村,幾聲狗吠傳來,那是有生人進門了,而我們也都知道在農村小時候見到過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天上飛的各種的小鳥了,而其中燕子被很多人視為「吉祥鳥」,畢竟有那麼一句俗語叫做「燕雀不入苦寒門」,而我們今天所要了解的是另一句俗語,那就是「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很多流傳下來的經典俗語,這些經典俗語蘊含著老一輩人對生活的理解及看法,這裡談談農村這句俗語「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按照字面意思進行解釋:「七十不留宿」是指家裡來了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做客,不要勉強讓老人在家裡留宿過夜;如果是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來家裡做客,就不要勉強留著一起吃飯,如果是九十歲的老人家,就不要勉強留著在家裡多坐一會兒。乍一看,這好像與我國的傳統文化相違背了,顯得好像非常沒有待客之道,難道人老了以後,大家就要遠離他們嗎?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無錢莫入眾,言輕莫勸人」,是什麼意思?
    俗語是我國農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農民世世代代的口口相傳而流傳下來,雖然只有隻言片語,卻讓人領悟了不少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俗語都是祖祖輩輩的生活經驗,對於如今的社會依然有著參考意義。在這些俗語中,有不少是關於人情往來、社會風俗的總結。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動物上門有啥說法
    相信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農村的俗語,而且好多人都會隨口來上幾句。俗語都是以前農村人根據自己的經驗閱歷總結出來的,言簡意賅,具有深遠的意義,所以有好多的俗語都會被流傳下來。在以前的農村,家裡都是有個大院子,而且好多人家都是沒有門的,所以好多的動物都會跑到自己家裡來,但並是不是什麼動物都是可以來的。在農村人眼裡,有些動物可以來,但有些動物來是很忌諱的,以前講經常聽到老人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動物上門還有啥說法嗎?
  • 明年辛丑年,農村俗語「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辛丑年,農村俗語「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啥意思呢?今年的庚子鼠年即將要過去,對於今年一年所發生的事,也註定了今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在不久的日子裡將會迎來十二屬相之中的牛年,作為十二屬相的牛老二,其實原本是有幾乎當上頭名的,據說是老鼠過於奸賊,去封十二屬相的時候,這貨坐在了牛的頭上,等到跟前的時候一躍而起,小小的老鼠反倒成為了第一個到達的,所以也就當上了十二屬相的老大。但由於老鼠自古以來都是被人討厭的,所以鼠年通常也不會有什麼好的年景。
  • 農村俗語,「天有雷公,地有舅公」,這話有啥意思,原來是這樣
    農村俗語,「天有雷公,地有舅公」,這話有啥意思,原來是這樣相信大家生活在農村地區的朋友們,都或多或少的,有聽過一些農村俗語或者諺語的,甚至有聽得多的,每天都能聽到,不管是自己說,還是家中的長輩說,當然,這些農村俗語,都有著不同的含義,因為這些農村俗語,都是家中的長輩,根據以往生活的經驗
  • 農村俗語:人悶心毒,狗悶嘴惡,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人悶心毒,狗悶嘴惡,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你就發現農村的生活是很豐富的,不僅能見到很多你在城市裡沒見到的東西,連一些話語你也是覺得比較新鮮的,有時候可能就幾個字,可是想想還是很有意思。
  • 農村俗語:「男怕三十,女怕十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麼?
    由於現代社會和古代社會的風俗習慣不一樣,所以導致了不同年代對工作和婚姻有著不同的看法,農村俗語所說的「男怕三十,女怕十八」其實就是反應了在古代人們對待事業和婚姻的看法,並且認為這兩種是人生遇到的大事,所以應該謹慎對待。
  • 農村俗語「人怕抬頭,狗怕彎腰」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可以說是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所總結出來的經驗。大部分都是通俗易懂,但又不乏深意。這句話就屬於這種情況,小編第一次聽到這句話就被這句「狗怕彎腰」給吸引了,太形象了,相信大部分農村人都知道,有些狗只要人一彎腰就會被嚇跑。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下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關於生辰八字,是農村人十分篤信的風水、命盤學說。許多農村人生孩子都要挑著日子和時辰來分娩,就為了自己的子女有美好的人生。小編要向大家介紹一則來自農村的俗語就是關於命盤學說,這句俗語是「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