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皂角精裡的致富經

2021-01-09 大洋網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山海同行 決勝今朝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趙方圓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廖雪明

  【開篇語】

  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山海同行,決勝今朝!近年來,廣東盡銳出戰、精準施策,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貧困地區的人民正昂首闊步走在脫貧致富的小康路上。

  為展現廣黔同心脫貧攻堅的經驗與成果,廣州日報派出特別團隊,足跡深入貴州畢節、黔南脫貧攻堅的一線,記錄在廣州對口幫扶下,畢節、黔南發生的巨大變化。今天我們推出第一篇,看皂角精、壩區農產品等貴州產品如何「敲」開廣東市場的大門,闖出一條脫貧攻堅的致富路。

  織金縣貓場鎮扶貧車間裡的一粒皂角精,在粵菜師傅的創意下,迅速成為廣州人餐桌上美味的「雪蓮子」;黔南州墨衝鎮壩區農田的長茄子,晚上發貨次日中午就能抵達廣州……

  近年來,廣州對口幫扶畢節、黔南,全方位深化消費扶貧。越來越多的貴州產品「敲」開廣東市場的大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越做越大,貴州農戶通過雙手創造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今年1月-8月,廣州市場採購、消費全國扶貧產品達80.33億元,其中,畢節、黔南農特產品22.85億元,較去年增加5.25億元。

  皂角精成廣式甜品新寵 農戶剝皂角籽月入兩三千

  8月下旬的貴州,還是農閒時節。畢節市織金縣貓場鎮大寨產業園裡,67歲的顧天珍徒手將一顆皂角籽堅硬的外殼剝去,小心翼翼地取出胚芽,留下一枚晶瑩剔透的雙莢皂角精。

  顧天珍告訴記者:「我一個人一天能剝4斤-5斤,有時全家『齊上陣』,零碎時間剝皂角的月收入可達兩三千元。」在貓場鎮,像顧天珍這樣的農戶不少,農閒時「打零工」成為一門新職業。

  貓場鎮位於貴州省織金縣東南,素有織金「東大門」和「小貴陽」之稱,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皂角精加工基地。8月初剛剛投入使用的皂角精加工車間,已經入駐了三家企業、54名固定員工、4600餘名零散務工人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00餘人,年產值超1億元。

  在車間工作的孫敏是齊心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三年前因丈夫突發腦梗臥病在床,她曾輾轉多個餐館打零工,但依然難以維持穩定的收入。「我的丈夫每個月僅吃藥就需花費1000多元。家中以每年400元/畝的價格,對外出租了3畝地。現在在加工廠工作,每個月還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可以補貼家用。」孫敏告訴記者。

  鮑汁雪蓮燴野米、鮑汁雪蓮豆腐煲、雪蓮子燴黑金豆腐……在廣州,來自織金縣貓場鎮的皂角精,又多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雪蓮子。粵菜師傅精湛的廚藝及皂角精抗氧化、抗衰老、美容養顏等功效,讓其迅速成為廣式甜品中新晉的珍貴原料。

  皂角精加工廠首批入駐的企業——織金縣貓場鎮黔織明光皂角米加工基地的負責人謝偉告訴記者,近年來,通過廣州對口幫扶畢節的契機大力推介,皂角精打開了廣東這個大市場的銷售渠道。

  「據我們公司統計,目前皂角精產品在廣東市場一年的銷售量佔總銷量的40%以上,銷售額達到2.12億元。7月中旬,廣州酒家與我們公司合作,以皂角精為原材料推出了八個甜品新品,到現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幫助我們銷售了十多萬元的皂角精產品。」謝偉說。

  看到廣闊的市場空間,貓場鎮的皂角產業持續擴大生產規模、拓寬銷售渠道。「接下來,將在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補植補造,確保皂角種植總量達標,將我鎮皂角打造成為全國最大集中連片皂角種植區。」貓場鎮鎮長陳運興說。

  深山茄子11小時運抵廣州 壩區農戶換上電瓶車

  從畢節市貓場鎮一路向西行駛近200公裡就到了位於黔南州都勻市墨衝鎮的上千畝蔬菜產業扶貧示範基地,各類農作物長勢喜人,農戶們剛剛收穫了西紅柿,正重新澆灌田地,準備種上新一季的黃瓜。當地人告訴記者,貴州山區多,壩區農業十分發達。

  長茄、青茄、花茄……記者注意到,地裡種植最為廣泛的是各種品類的茄子。貴州珠江源公司負責人李豔告訴記者:「目前廣州市場對茄子需求很大,我們在6月-7月,一天發三四次貨車,一個貨車裝18噸,一般11個小時就能運送到廣州。」這意味著,當晚從基地發貨的新鮮蔬菜,第二天中午就能到廣州市場跟街坊見面。

  記者了解到,墨衝鎮良田大壩珠江源生態農業公司實行連片規模化示範種植蔬菜,主要與廣州海特果菜有限責任公司結成合作夥伴,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等市場。「我們根據廣州市場『按需生產』,蔬菜的分揀、品種、品質等要求也比以往更嚴格。為了保證品控,廣東的技術人員每年還會定點前來指導我們用肥用藥。」李豔說。

  良田壩產業扶貧蔬菜基地的示範作用,帶動了周邊鄉鎮發展規模綠色蔬菜種植2萬餘畝,所生產綠色蔬菜產品銷往廣州、長沙、貴陽及本地市場等,年收商品蔬菜5萬噸,實現總產值8000萬元。帶動貧困戶2126戶,覆蓋貧困戶5102人。貧困戶人均純收入784.08元。

  「壩區一年四季都有活幹,實行按小時付費。幾年前,壩區的農戶們還是走路上班,現在個個都換上了電瓶車。」李豔告訴記者,農戶收入從之前的50元一天,上漲到現在80元-90元一天,有些高收入農戶一個月能賺3000元。

  「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解決了當地463戶土地流轉戶及墨衝鎮150戶易地搬遷貧困戶800餘人的就近務工,基地農戶們的收入節節攀升,人均全年可增收14000元。

  線上線下平臺齊發力

  廣州千餘家超市參與消費扶貧

  今年以來,廣州聚焦畢節、黔南等重點貧困地區,先後出臺《廣州市消費扶貧實施方案》《廣州市財政局關於落實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幫貴州產品「敲」開廣東市場的大門,全方位深化消費扶貧。

  今年1月-8月,廣州市場採購、消費全國扶貧產品達80.33億元,其中,畢節、黔南農特產品22.85億元,較去年增加5.25億元。

  「打通兩地市場,制定消費扶貧指引、搭建消費扶貧平臺至關重要。」在廣州市協作辦公室綜合調研處處長張世學稱。以帶貧效果為導向,廣州全面梳理幫扶地區扶貧產品清單,統一構建線上「消費扶貧專欄」,線下「消費扶貧專館、專區、專櫃」,拓寬銷售渠道。同時,統籌協調廣州市優質資源,搭建了「個十百千萬」銷售平臺,即一個服務中心(中洲農會消費扶貧中心)、十個批發市場、百家線上聯盟、千個連鎖超市、萬臺自動售貨機,也有力地助推農貨出山。

  廣州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推動貧困地區農特產品與粵港澳大灣區及珠三角地區市場對接。2019年,在脫貧任務較重的畢節市、黔南州等地認定了47個「菜籃子」生產基地,今年4月畢節市納雍縣土雞原種擴繁場等10個基地新增認定為「菜籃子」生產基地。

  與此同時,廣州市還設立了200多個展銷窗口推介扶貧產品,全市1000多個連鎖超市參與消費扶貧,先後助力綠殼雞蛋、羅甸火龍果、高鈣蘋果等優質農產品打入廣州市場。據統計,目前廣州市場每天銷售納雍土雞1500隻、威寧生鮮蔬菜100噸、赫章雞蛋100萬枚、羅甸火龍果20噸、長順綠殼雞蛋16萬枚。

  「下一步,我們將著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一步推動消費扶貧走深走實走活。」張世學表示。

相關焦點

  • 一粒皂角米的致富路:從貴州山區到廣東餐桌
    南方網訊(記者/許萌萌 張瑞霖)正午陽光下,廣州市花都區對口幫扶點——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山地上,一片片的皂角樹正在吐綠。與此同時,廣東食客坐到老字號廣州酒家的餐桌前,發現菜單上新了一系列「皂角米」的菜式。不要小看這一粒皂角米,它可是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的「利器」,幫助織金當地的村民鼓起了腰包,也改變了織金的產業結構。皂角已成織金當地主要產業。
  • 「多彩貴州·相約2020」皂角精裡的致富經——織金「一縣一業...
    皂角,這種生長在皂角樹上的果實,在過去人們常常用於去汙,比如熬水洗頭,是純天然洗髮劑。在織金縣貓場鎮,種植皂角樹已有多年的歷史。皂角籽剝皮去核而得的皂角精(又稱皂角米或雪蓮子),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抓住這個商機,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當地群眾紛紛開展皂角的粗加工。
  • 雲南梁河縣:皂角米成致富「綠寶寶」
    雲南梁河縣:皂角米成致富「綠寶寶」。供圖 春天的梁河,處處鋪滿綠色。順著彎曲的公路,走進曩宋鄉龍營村大勐藏村民小組,上百年的皂莢樹正使勁的發芽、開花。村民們翹首以盼,等待著從樹上採摘「綠寶寶」,生態、綠色、無汙染的皂角米,來增收致富,奔向小康。
  • 平順縣:種下皂角樹 鋪開致富路
    平順縣:種下皂角樹 鋪開致富路 2020-11-12 0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海同行·決勝今朝」 ∣皂角精成廣式甜品新寵,織金貓場再迎...
    從加工廠裡的一粒皂角精,到粵港澳大灣區餐桌上的雪蓮子,在廣州對口幫扶畢節的契機下,貓場鎮的皂角產業又迎來了「新風口」。 記者了解到,皂角精加工車間於今年4月30日動工,8月初剛剛投入使用,目前入駐的三家企業有54名固定員工,4600餘名零散務工人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00餘人,年產值1億元以上。 貓場鎮鎮長陳運興告訴記者,建設加工廠之前,皂角加工企業零散在全鎮9平方公裡的範圍內,由於都是小作坊式的加工,存在規模小、資源不集中、資金鍊薄弱,還容易造成環境汙染等風險問題。
  • 織金皂角精:脫貧特色好產業
    皂角精俗稱雪蓮子、皂角米,是皂莢的果實 成熟的皂莢先要曬乾,外表黑乎乎的,裡面卻藏著金黃的皂角精   貓場鎮優勢傳統產業皂角精加工為龍頭,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力軍,全力推進該縣
  • 【山海同行·決勝今朝】貴州皂角精 40%變成了廣東甜品
    8月26日,織金縣皂角產業商會會長謝偉向「山海同行·決勝今朝」東西部扶貧協作「6+1」廣東採訪團記者們介紹,「從2018年起,織金縣40%皂角精都銷往廣東。」織金皂角精與廣州的緣分,還得從30多年前說起。
  • 貴州省皂角產業發展綜述
    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科技水平不斷提升,集百優於一身的皂角產業逐漸嶄露頭角,受到重視。  2001年,國家林業局發文推廣皂角樹種,提倡各地林業部門把皂角列為重要的造林樹種,把培育皂角優品、進一步開發利用皂角生態和經濟功能列為林業科技重要課題。
  • 特色林業名聲大「皂」——貴州省皂角產業發展綜述
    大方縣達溪鎮結合退耕還林項目實施,採取「平臺公司+村社一體+黨支部+農戶」的組織方式,在15度以上坡耕地、石山旮旯裡種植9000畝皂角樹,讓撂荒坡地「變廢為寶」。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貴州皂角,走出生態特色致富路。2019年,全省皂角產業總面積達47萬畝,加工量達1300噸,產值達4億元。
  • 神奇的皂角樹
    倪小兵的母親王花妮讓大兒子倪留福將鐮刀綁在長竹竿上,鉤住皂角用力往下拉,一串串皂角就噼裡啪啦地落下來,她把皂角收集起來,分給莊裡的婦女和姑娘用來洗衣服。有一次,俺莊的剃頭匠丁運增到樓房莊給小孩剃頭時,王花妮把皂角研成碎末兒,往孩子頭上一撒,比用香皂洗還乾淨。俺莊的李國民在玩耍中胳膊脫臼,王花妮兩手一捏,重新接上骨骼,給疼痛處塗上皂汁,用手拍幾下,胳膊很快就好了。我帶著好奇問王花妮大娘是怎麼回事?
  • 泗縣:栽植皂角樹,拓寬就業路
    在泗縣長溝鎮汴河村,一排排皂角樹垂枝吐綠、分外惹眼,種植戶孫德銀正在地裡除草。皂角樹,又名皂莢,是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或小喬木,生長於山坡林中或谷地、路旁,長成後高達30 米,樹高冠大,是城鄉景觀林、道路綠化的珍貴樹種。
  • 河南永城:蔣口鎮農民把皂角樹種成了「搖錢樹」
    2020年11月14日,走進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蔣口鎮洪樓村的楠木皂角產業基地,遠遠望去,千畝皂角林映入眼帘,滿目蔥翠,一派生機盎然。綠色掩映處,楠木皂角產業基地負責人李志楠正帶著工人給皂角敲刺,進行林間管理。
  • 靈芝裡的致富經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新華社長沙11月11日電 題:靈芝裡的致富經  新華社記者帥才、譚謨曉  11月初,韶山鄉村,稻田金黃,風景如畫。在韶山市銀田鎮銀田村扶貧產業基地的大棚裡,一株株碩大的靈芝,如傘如蓋。最大的靈芝直徑達到1.8米,讓前來參觀的遊客嘖嘖稱奇。
  • 織金貓場:50萬畝皂角「造福」萬家
    今天,她早早就來到鎮上,將剝好的20斤皂角米送到黔織明光皂角米加工基地換錢,每剝二十斤她就可以拿到140元的剝殼費。像劉豔一樣,閒時通過剝皂角米掙錢的農戶,在貓場鎮約有兩萬多名,可以說每個家庭都在剝皂角米。曾經的貓場鎮以傳統種植為主,收益非常低。而現在,織金縣按照種植業「5211」的總體布局,規劃種植皂角50萬畝。
  • 報告文學|皂角樹下
    太行山的石頭硬又犟老皂角樹腰身處長成的「象頭」樹瘤的眼睛裡,日日都有陳軍在樹下徘徊的身影。村中的那棵老皂角樹早已被廟荒人神化為「皂爺」了,村中無論大小人,每年只去撿拾被風颳掉的皂角,從來沒有人敢爬樹或者用棍子去夠。「最初整理皂角廣場的時候,發現老皂角的樹洞裡有一棵桐樹,憑我怎麼說,一圈人誰都不近前去拔掉它;任憑拖曳很低的皂角樹枝打臉,村裡人也不會去剪掉樹枝;平常小孩子要去拽一個樹葉,必定挨大人的一頓訓斥!」
  • 淄博:收皂角路上看到皂角樹順手偷摘200多斤 還未偷完就被抓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7日訊 兩男一女開車收皂角的途中路經淄博張店,看到路邊的皂角樹便犯了「職業病」,順便偷了200多斤皂角,未曾想,還未離開偷盜現場,就被民警抓個正著。近日,家住菏澤的李某、張某和蔡某開車路過張店西九路與魯泰大道路口時,發現路兩邊都是皂角樹,樹上結了很多皂角,心裡想著可以摘些回去育苗,肯定能掙一大筆。就這樣,三人抱著僥倖的心理,將車停在了西九路裡邊。李某步行至路邊一家公司內,這家公司院內種植著皂角樹,李某曾到該公司收過皂角,當時把兩根長杆留在了公司內。這次,他熟門熟路地到了公司,拿著兩根長杆出了門。
  • 廣州老字號的超級速度,讓「皂角米」成貴州扶貧利器
    皂角米,亦稱雪蓮子、皂角精和皂角仁,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和膳食纖維,胺基酸種類齊全,有植物「燕窩」的美譽,具有潤燥通便、養心通脈、養肝明目、祛風消腫及美容養顏等多種功效。皂角米經泡發加熱膨脹後,呈膠質半透明,聞起來清香,吃起來口感清爽軟糯。據介紹,貴州畢節出產的雙莢皂角米顆粒飽滿,植物膠原蛋白含量更高,烹飪後口感更軟糯、有嚼勁,深加工前景良好。
  • 成都培風路上的皂角樹 有蟲害
    青羊區的蘇坡街道培風路80號一棟外側的交通幹道邊的樹木,即某建築工地對面的那排樹木,旁邊是一顆很大的皂角樹,所有的枝葉現已基本被害蟲腐壞,其產生的白色不知名物體類似飄絮,最近多風,風一吹,全部往住戶家中飄灑,非常影響日常生活。
  • 每天學一味中藥,皂角刺!
    2別名天釘、皂針、皂莢刺、天丁明、皂角針。3植物形態喬木。高達15米,刺粗壯,圓錐形,常分枝。羽狀複葉簇生,小葉6~14,長卵形、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9釐米,寬1~3釐米,邊緣有細齒。7性味歸經性溫,味辛。歸肝經、胃經。8功效與作用消腫託毒、排膿、殺蟲。屬殺蟲止癢藥。9臨床應用用量3~9克,水煎服,外用適量,醋蒸取汁塗患處。
  • 農民前幾年種植皂角樹時皂角刺收購價30元1斤,如今面臨尷尬境地
    那時候沒有洗衣粉洗衣液,只有肥皂,但是肥皂也是金貴東西,很多家庭都買不起,村子裡的幾棵大樹每年結的皂莢足夠附近的村民洗衣服用了,現在條件好了,村子裡的老皂角樹早已被人們忘記,而且很多大樹都被園林公司高價收購移栽到城市成了景觀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