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了,醫生看了之後說多喝水,肚子疼,多喝水;感冒發燒了,多喝水。似乎喝水可以治療一切的不適,難道真的多喝水就對身體有好處嗎?
對於很多人來說,我們的腎臟是否能夠承受就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多喝水到底是養腎還是傷腎?
我們來詳細的介紹一下正確的喝水方式,這樣才可以起到養腎的作用。
一、控制水溫
多喝水可以將身體內的毒素和代謝物及時排出體外,通常情況下都是通過尿液來排出,真正可以清洗你的腸胃,對腎臟來說確實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由此可以減少腎臟的負擔。
在喝水的時候可以將水溫控制在35度左右,過高的溫度會傷及腸道和胃黏膜,進而對我們的食道黏膜也會有很大的影響,而涼水也會影響腸胃,引發血管的收縮。所以,選擇合適溫度的水才可以養腎。
二、控制好喝水的時間
在對的時間喝水才可以起到很好的養腎作用,平時可以選擇在三個時間段喝水,清晨起床的第一杯水很重要,午休之後的一杯水可以補充水分,而夜間睡覺之前的一杯水也可以儲存夜間的水分需求。控制好具體的喝水時間也可以保護腎臟,儘量避免喝冷水。
三、控制喝水的量
為什麼要控制喝水的量呢?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水中毒,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很多人不控制量,在感冒發燒之後拼命的喝水,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噁心想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水中毒,也對腎臟產生了一定的負擔,可見,每日的飲用水量需要合理,每天八杯水的標準是一杯水300ml左右,包括了我們喝的粥和飲料在內。
四、喝水的方式和次數要注意
正確喝水才可以養腎,要是一次喝2000毫升的水,那麼,不好意思,你的喝水方式不對。這樣會對腎臟造成一定的損傷,可以選擇分開多次喝水,一次200-300ml即可,不僅可以起到解渴的效果,也可以充分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水分。
針對以上介紹就可以發現,正確的喝水才可以起到養腎的作用,多喝水的好處很多,然而不合理的喝水也會對腎臟造成很多的負擔。在生病之後,我們還是建議大家多喝水,除了可以養腎之外,也可以很好的治病,加快身體毒素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