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鴿本無定律,任何文章的意義是經驗之談,觀點各異,目標是冠軍。讀者揚長避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賽鴿網-為您分享好文閱讀
﹡鴿子越早汰選越好。其實你早在鴿蛋時期即可開始進行篩選。
有關汰選我有幾點建議如下:
1、千萬別留下外殼「硬脆」的鴿蛋。這種鴿蛋裡面的胚胎若不是早夭就是先天體質不佳,很少或從未孵出有活力充沛的幼鴿來。即使孵出來的幼鴿不錯,但不會也成為你舍裡最好的鴿子。鴿蛋外殼應該要油滑和光亮,健康成鴿的外觀也一樣。
2、摸觸一個星期大的幼鴿時,你可能會發現有些幼雛的雙腳顯得較為纖瘦。這種雛鴿永遠不會成為強壯、精力充沛和健康的成鴿,把它給淘汰掉吧,它是一羽沒有未來的鴿子。
3、注意那些在巢裡總是不停吱吱叫的幼鴿。可能是毛滴蟲作崇,施藥治療可能會有幫助。不過一個謹慎小心的鴿友絕不會有這種幼鴿,他深知毛滴蟲的危險性,並且隨時保持預防。吱吱叫個不停的幼鴿一般來講好不到哪裡去,所以,把它們都淘汰掉!它們也屬於沒有未來的族群。
4、注意那些在巢裡不時渾身溼淋淋的幼鴿。它們之所以渾身溼淋淋是窩巢潮溼引起的,窩巢之所以潮溼是因為父母鴿喝了和排出太多水分。攝取過多水分的鴿子健康狀態一定不好,大部分是消化系統有毛病。幼雛躺在自己的排洩物上也有可能會渾身溼透。那麼為何會這樣呢?因為幼雛沒有足夠力氣把自己的糞便拋往巢盆邊緣,也就是說它們不夠強壯。應該堅決淘汰掉它們!
5、有時候你會發現有些尚未斷奶的幼雛翅膀部位的羽毛生長進度落後於其它同齡幼鴿,其它同齡幼鴿的翅膀羽毛生長較為理想。淘汰那些翅膀羽毛髮育落後的幼鴿吧!它們的生命力不足,也就等於沒有未來。
6、有些幼鴿斷乳後可能會不斷乞索食物。它們甚至緊迫在其它後頭要求哺喂。這種不懂得自行覓食的幼鴿,不足以在你的鴿舌裡有存活之地。
7、保持觀察幼鴿嘴緣的習慣,有些嘴緣可能很脆弱易碎。這表示它們的骨質不佳和體型贏弱。淘汰它們!這種鴿子喉嚨的間隙一般都是大開的。
8、真正優秀的長距離鴿幾乎沒有一羽是大體型的。我不喜歡站在地板上不動的幼鴿,那表示它們過重和過大,所以連棲架都飛不上去,而其它同齡幼鴿則早往鴿舍外面飛了。有些新手認為大體型鴿一定很有力氣。他們錯了,現代賽鴿大都是偏小型的。
﹡能夠認識自己的錯誤是很重要的
如今我在汰除它們時絕不在手軟。良好健康是任何年齡的鴿子都必須保有的要件。
假如一羽幼雛健康不佳,先把它給汰除掉,然後再從它的足環號碼找出它的父母是誰也不遲。
如果你忙於先看它的父母是誰,你評審的眼光就已產生了偏見,而且你可能被說服進而把它留下來。
﹡對於幼鴿-我除了喜歡它們自然健康良好外,還喜歡看見它們在此時期內就已對自己的地盤表現出依戀。
那些能讓我在黑暗中由正確位置裡抓出來的鴿子經常都能成為較好的鴿子。我不喜歡那些要我到處找的鴿子。不依戀和不捍衛自我地盤的鴿子很少有好的。
﹡結論
體型、眼睛、羽質和連血統都很完美的鴿子可能毫無價值,而且飛不出什麼大獎來。
這也是汰選問題如此重要的原因所在。
﹡一羽鴿子成為好鴿的重要特質,譬如個性、方向感、聰敏、活力、對地盤的依戀等等都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所以在評判和擇選鴿子時,發生錯誤勢必難免。
不過一位以自然健康狀態做為汰選標準的鴿友,永遠不會犯下把好鴿汰除的過錯。幸好我們不難看出一羽鴿子健康的好壞。
千萬不要輕信藥物有助致勝。許多強豪他們不是醫生,也不懂得什麼化學理論,相反的,他們對鴿藥或鴿病一無所知。他們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明了汰選的重要性。
-引自網絡
【文章復讀】點擊下列題目瀏覽內容!
☞駕馭羽色、眼砂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