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海兩家動物園看「鼠」:有世界最大半水棲齧齒動物,還有原住民...

2021-01-10 騰訊網

春節臨近,不少人已調入休假模式,上海動物園和上海野生動物園的遊客漸漸多起來,庚子年當然是「鼠」唱主角,整個遊園過程亦是有趣的動物科普過程。

上海野生動物園推出的新節目「鼠年看大貓」,以珍稀貓科動物為主角。如今,小動物樂園裡聚集了1-8月齡共計30餘只東北虎和非洲獅。這些「大貓」在保育員的「分配」下,組成了兩支由9隻6-8月齡的亞成體非洲獅「戰隊」和12隻6-8月齡的亞成體東北虎「戰隊」。

據悉,園方首次通過「人為幹涉」將這群貓科動物「組隊」從小一起飼養,這樣做的目的是將來更好的進行繁育保護。由於圈養狀態下難免會有近親繁殖的可能,會導致物種退化。為此,飼養員前期嚴格篩選,挑選身強力壯的動物,並在雌雄比例上進行配比,讓它們從小在一起,一是培養感情,二是避免近親繁殖,將來成年後可以更相親相愛地一起生活。

說完了「貓」,再說「老鼠」。在上海野生動物園和上海動物園,住著袋鼠、草原鼠、松鼠猴、土撥鼠等等要數十種「精靈鼠小弟」。前段時間「媽寶鼠」——袋鼠走紅了,因為大個子的袋鼠寶寶們體格差不多長到媽媽的二分之一,還一個個整天黏著媽媽、還想鑽進媽媽胸口的袋袋,被保育員封為「媽寶鼠」。

可袋鼠不是真的鼠。學名「草原犬鼠」的土撥鼠才是真鼠。這種齧齒動物,身高一般在28-35釐米,體色為黃色到褐色都有,體型矮胖,典型「肥土圓」。飼養員「科普」道,去年抖音上大火的土撥鼠大叫,那不是它們的常態,是它們受到威脅後發出的警報聲。

生活在水裡的豚鼠,總是被講解員介紹成「沒尾巴的大老鼠」。豚鼠們其實很不滿意,它們有尾巴卻只是很「迷你」而已。它們也不高興和老鼠攀上「親戚」,但其真實身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半水棲齧齒食草動物。據說,它們還是動物界裡的「老好人」,四平八穩、溫文爾雅的性格,和誰都能相處融洽。

還有一種長相可愛的大型齧齒動物,是來自南美洲的老鼠——海狸鼠。它們體長約50釐米,體重可達5—10公斤,大的重達17公斤左右。頭大、耳朵小、門齒大而長,是它們的突出特色。海狸鼠喜歡啃食植物根莖,植食性為主,其食譜廣泛。它們棲息在沼澤、湖泊和流動緩慢的溪流邊,特別是在茂密或多汁的植被沿岸區。海狸鼠生長快,繁殖力強,現在已世界性廣泛飼養,部分地區逃逸者成為外來入侵物種。

不幸的是,原生於南美洲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的海狸鼠,因為人們喜歡其皮毛而開展大規模養殖,並運往北美洲、歐洲、亞洲、非洲等地進行繁殖。由於毛皮商對海狸鼠圈養的監管不完善以及產業不景氣,部分海狸鼠被直接釋放到野外,或主動逃逸到野外。

在中國,甚至在上海的一些河道有時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不過在海狸鼠的原產地,它們卻遭受著過度放牧導致的棲息地退化威脅。

上海動物園還有一種非園養原住民——真正的野生鼠,赤腹松鼠。赤腹松鼠又名紅腹松鼠,屬於齧齒目松鼠科。它們是上海動物園的原住民,只要留心觀察,經常能在樹幹或樹枝上看到它們竄來竄去的身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澳洲水鼠—水棲齧齒目動物
    作者丨炭烤豬頭 澳洲水鼠(Hydromys chrysogaster),在澳洲土著語言中被稱為rakali,是一種原產於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水棲齧齒目動物。
  • 想要在新年收穫專「鼠」好運,來上海動物園尋找可愛的鼠類動物吧~
    想要在新年收穫專「鼠」好運,來上海動物園尋找可愛的鼠類動物吧~ 2020-01-17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春鼠來寶②|有「鼠」卻非鼠,叫「豬」卻是鼠,動物園裡有一群「鼠...
    圖說:海狸鼠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下同)鼠,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個,個頭卻是最小的。在動物界中,廣義的「鼠」為所有齧齒目動物,有34科2300餘種,狹義的「鼠」特指鼠科,也有770餘種。雖說平日裡大家對老鼠並不太喜歡,但在動物園裡,齧齒目或名字帶「鼠」的動物「明星」們,卻是一個比一個萌。除了海狸鼠這位真正屬於齧齒目、名字裡又有鼠的「主角」外,園裡還藏著名字有「鼠」卻非鼠、叫豬卻是「鼠類近親」的物種們,它們的故事也很有趣。
  • 鼠年看「鼠」,上海動物園整出了那麼多花樣
    原標題:鼠年看「鼠」,上海動物園整出了那麼多花樣…… 摘要:海動物園2020年鼠年生肖文化系列活動熱鬧登場…… 2020年是農曆鼠年(庚子年),上海動物園2019「金鼠納福,非你莫『鼠』」生肖系列活動將於1月23日開啟。
  • 在上海竟然能找到這麼多「鼠」!你見過幾種?
    隨著春節的臨近,街頭巷尾都有著濃濃的年味,鼠年伊始,大家可以去上海動物園和上海野生動物園看看這些可愛的「鼠」們,沾沾福氣,給你「鼠」不盡的好運~ 上海動物園
  • 「探索」在上海竟然能找到這麼多「鼠」!你見過幾種?
    隨著春節的臨近,街頭巷尾都有著濃濃的年味,鼠年伊始,大家可以去上海動物園和上海野生動物園看看這些可愛的「鼠」們,沾沾福氣,給你「鼠」不盡的好運~上海動物園海狸鼠——來自南美洲的老鼠真正的野生鼠——赤腹松鼠赤腹松鼠又名紅腹松鼠,屬於齧齒目松鼠科。它們是上海動物園的原住民,只要留心觀察,經常能在樹幹或樹枝上看到它們竄來竄去的身影。
  • 除了和平公園,以前上海還有這些公園有動物園……
    西郊公園始建於1954年,當時是中國第二大城市動物園,是地地道道的禽獸大觀園。每次都在大象館那裡逗留時間最長,兩頭印度送的老象百看不厭,一雙雙小手把拔來的青草舉在石欄邊,老象踱來,用長鼻一卷送進嘴裡,我們樂此不疲,再去拔把草來。猴山關著的山魈,天藍面孔血紅屁股,印象尤其深。70年代,看了紀錄片《捕象記》,又專程去看了捉來的小象版納。
  • 上海動物園收容981隻野生動物 承擔上海九成動物收容救護任務
    上海動物園動物繁育保護科負責人介紹,以前收容較多的是兩棲爬行類和鳥類,現在有不少狐狸、貉、貂等,甚至還出現豹貓、藪貓等兇猛動物,其中既有市民撿到送來的,也有執法機關罰沒的珍稀動物。  八成收容動物生活在動物園  據悉,超過80%的收容動物都生活在園裡,它們大多不具備城市野外生存的能力。記者跟隨工作人員探望園內各展區的收容動物。
  • 鬥魚攜手上海野生動物園 動物直播萌翻萬千水友
    目前已經與中國聯通達成戰略合作,聯合推出了一系列的景區直播節目,首批覆蓋上海博物館、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紅旗渠等一眾國內景點。在海外,「雲出遊」直播已經覆蓋紐約時代廣場、拉斯維加斯、邁阿密、布拉格、阿魯巴、達拉斯、塞班島、峇里島、好萊塢、芝加哥、東京、布達佩斯等國家和地區。3月15日,鬥魚和上海野生動物園合作,繼續拓展了「雲出遊」的景觀和直播內容。
  • 海狸鼠亮相 寵物鼠登臺 上海動物園鼠年生肖文化系列活動開演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十二生肖中排在首位的「鼠」,終於唱起了主角。明天起至4月5日,上海動物園「金鼠納福,非你莫『鼠』」生肖系列活動即將上演,為春節期間的申城增添一場傳承生肖文化、傳播動物保護理念的文化娛樂大餐。
  • 從野生動物園到動物主題王國——淺談動物主題旅遊的產品發展趨勢
    絕大多數動物園仍然停留在初級觀光階段,整個遊覽過程可以描述為「我們走馬觀花的看著不同的動物,它們看或者不看我們」,科普板上寫著「動物名稱、生存環境、體貌特徵、生活習性」等冷冰冰的知識,這種傳統的動物遊覽方式,遠遠不能滿足遊客對參與性、互動性、體驗性的深度需求。  經營虧損。
  • 世界動物日,來上海動物園認識這些新生動物吧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上海動物園的新生寶寶們也在國慶期間與市民遊客們見面,一起去認識一下它們吧。南美貘寶寶有一身斑紋,但是3個月後就會褪去,是不是很神奇?在上海動物園裡,就生長著這麼一群神奇的動物。
  • ...收容 蘇卡達 鄭建清 懶猴 救護 梅花鹿 動物園 猛禽 動物-上海...
    兩爬館龜類飼養員陳軍告訴青年報記者,這幾隻陸龜叫作蘇卡達象龜,是屬於《華盛頓公約》也即《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的保護動物。為何叫象龜,就是形容它的體形巨大,宛若「龜界」的大象。成年的蘇卡達象龜體可以長到83釐米,100多公斤,是世界第三大陸龜。而上海動物園的這4隻蘇卡達,都是被收容進來的。
  • 懶猴、蜥蜴、白狐、梅花鹿……上海動物園收容的動物棄兒從何而來
    「還有人從嘉定打電話來,說看到路邊有頭梅花鹿,不知道該怎麼捕捉處理。我們又趕過去,將它麻倒後帶回去飼養。」……上海動物園飼養科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園方承擔著收容珍稀野生動物的職責,這幾年收容量越來越大。
  • 春節,去看精靈鼠小弟
    經典米老鼠、《貓和老鼠》中聰明的傑瑞、善良機智的精靈鼠小弟人見人愛,不過鼠年春節,小朋友們肯定想看看現場真鼠版本。杭州動物園邀來了身懷絕技的吳橋「中華第一鼠」,它們又大牌又難請,只獻演7天,大年初一到初七。  昨天上午,鼠小弟們開始彩排,動物園的遊人都「呼啦——」一下圍攏來。
  • 上海動物園收容981隻野生動物 今年數量為歷年最多
    上海動物園動物繁育保護科負責人介紹,以前收容較多的是兩棲爬行類和鳥類,現在有不少狐狸、貉、貂等,甚至還出現豹貓、藪貓等兇猛動物,其中既有市民撿到送來的,也有執法機關罰沒的珍稀動物。八成收容動物生活在動物園據悉,超過80%的收容動物都生活在園裡,它們大多不具備城市野外生存的能力。
  • 12種動物符號在美洲原住民中的象徵意義
    1、水獺水獺是水生動物,象徵著生命和賦予生命的積極能量。水也被視為清潔劑和淨化器,因此水獺對水的熱愛也象徵著治癒。這種海洋動物還表現出敏捷性,智慧,創造力,勇敢和誠實。7、鮭魚在美洲原住民文化中,鮭魚通常與決心,繁榮和更新有關。因為鮭魚是良好營養的來源,所以部落尊重它們,並避免以任何方式冒犯它們。在鮭魚捕撈季節開始時慶祝了特殊的儀式。如果一個人被稱為鮭魚,則意味著他很有創造力,直覺,並且是一個偉大的動機。
  • 上海動物園開啟夜遊模式,新增鄉土動物展區
    上海動物園,也開啟了一年一度的夜遊模式,邀請大家來探秘晚上的動物園。今年的夜遊新增鄉土動物展區。互動遊戲之後,今天晚上參加夜遊活動的小朋友們算是認識了。在探訪動物之前,首先要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動物園裡有哪些夜行動物呢?」「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嗅覺特別靈敏的動物有哪些,它們是如何在夜晚找到食物的?」
  • ...鼠!石家莊動物園再添新面孔 魔王松鼠、敘利亞鼠、豚鼠、水豚……
    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它們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像人們用手一樣,用前爪往嘴裡送東西吃。動物園在辛瑪遊樂場飼養有黃山松鼠和魔王松鼠兩種可愛的松鼠,經常遭到小朋友們的圍觀。記者看到黑色的魔王松鼠養在一個外圍是紅色鐵網的家,家裡有樹洞,有梯子,有餐盤和玩具,小傢伙們機靈可愛一點不怕生。
  • 上海動物園今年收容981隻野生動物,史上數量最...
    承擔上海90%左右動物收容救護任務的上海動物園,今年以來收到的野生動物史上最多,達到近千隻。  「以前收容較多的是蛇、龜等兩棲爬行類動物,還有天鵝、鸚鵡等鳥類,現在有不少狐狸、貉、貂等,甚至還出現豹貓、藪貓等兇猛動物。」 上海動物園動物繁育保護科負責人介紹,其中既有市民撿到送來的動物,也有執法機關罰沒的珍稀動物。  這些收容動物如今去了哪裡?城市裡難得一見的野生動物究竟為何會出現在居民身邊?動物收容救護現狀又如何?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到上海動物園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