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野生天麻傳奇
楊國全
大川生態古樸,氣候宜人,山巒疊翠,溝壑縱橫,布金藏寶,資源富集。大自然的神功造就了大川得天獨厚,種類繁多的原生態天然動植物伊甸園。在林林總總、奇光異彩的植物王國中,大川中藥材資源勝人一籌,遍布山野,繁衍昌盛了世世代代的凡塵蒼生。古往今來,大川中藥材以其質地上乘、功效顯著而聞名遐邇、造福一方,成為名副其實的道地中藥材。舊時,各路客商不辭千辛萬苦、翻越千山萬水,從四面八方沿茶馬古道蹚冰臥雪,雲集大川,用外地的日用百貨交換這裡的名貴中藥材。自古至今,中藥材成為大川人源源不斷的一個重要生財之道。
大川中藥材品種上千,其中,獨具地方特色的珍稀名貴中藥材也有幾十種之多。此文特向網友介紹一下大川中藥材珍品之一的「天麻」。
(林中的野生天麻,作者供圖)
眾所周知,天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較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分布於全國大部分地區。但大川野生天麻與其他地方之天麻有著過人之處,還具有遠古的神秘傳奇,並演繹了一段近代史上的紅色傳奇。
相傳遠古時代,在大川的大山密林深處,居住著一個漢族原始部落,部落首領得了一種頭暈眼花、四肢無力的怪病,久治不愈。山民們便每天跪地3個時辰,祈求上天賜藥。
天神見這個部落勤勞勇敢、心地善良,便派一匹天馬送靈藥下凡,播撒在這片原始叢林之中。2個月後,在這個地方的一片片溝壑林地便長滿了一種人們從未見過的草本藥物。山民們立即採來此藥,用砂鍋伴著老母雞燉煮,首領吃了後頓感輕鬆不少,幾天後便痊癒了。不僅如此,自此以後山民們只要頭暈目眩,吃了一點這種藥立馬見效。人們為了感恩,就把這種靈藥叫做「天馬」,久而久之,人們就把他叫做「天麻」。
大川野生天麻系多年生寄生草本,高60-100釐米,全株不含葉綠素。塊莖肥厚,肉質長圓形,長約10釐米,直徑3-4.5釐米,有不甚明顯的環節。莖圓柱形,黃赤色。葉呈鱗片狀,膜質,長1-2釐米,具細脈,下部短鞘狀抱莖。總狀花序頂生,長10-30釐米,花黃赤色。花梗短,長2-3毫米。苞片膜質,狹披針形或線狀長橢圓形,長約1釐米。花被管歪壺狀,口部斜形,基部下側稍膨大,先端5裂,裂片小,三角形。唇瓣高於花被管2/3,具3裂片,中央裂片較大,其基部在花被心管內呈短炳狀。合蕊柱長5-6毫米,先端具有2個小的附屬物。子房倒卵形,子房柄扭轉。蒴果長圓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約15毫米,具短梗。種子多而細小,呈粉塵狀。花期6-7月,果期7-8月。
(採集後的野生天麻,作者供圖)
大川野生天麻生長於海拔1200-1800米的林下陰溼、腐殖質較厚的山林裡。喜涼爽、溼潤環境,怕凍、怕旱、怕高溫、怕積水。天麻無根,無綠色葉片,常年以塊莖潛居於土中。專從侵入體內的蜜環菌菌絲取得營養,生長發育。
大川野生天麻自古至今均系自然生長,絕沒有人工栽種,是道地的天然珍貴中藥材,是大自然賜給大川的一張靚麗名片。古樸幽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大川野生天麻的神奇功效。無論你是風溼傷寒,四肢拘攣,身體不遂;還是小兒風痛、驚氣、陽衰;或眩暈頭痛,血脈不通等等,只要服上一劑大川野生天麻,頓感身心舒展、精氣漸旺。大川野生天麻還有平肝熄風,定驚止痛,行氣活血,軟化動脈,調節血壓等奇效,具有服食無忌的特質,是藥膳兩用的上好佳品。千百年來,大川百姓一直有用土製砂鍋燉野生天麻和鮮豬蹄、老母雞食用之習俗,香氣四溢的藥膳美食飽腹、健壯了世世代代的大川兒女。
大川四條河均產野生天麻,數量頗豐。每年3-4月就有新鮮天麻上市。近年來,鮮天麻賣到每斤100-150元左右,還供不應求。據粗略估計,每年大川野生天麻產量至少有3000斤左右,成為當地百姓一條重要的致富之路。
(採集後的野生天麻,作者供圖)
據大川眾多老者回憶,1935年11月至1936年2月,南下紅軍一部屯駐現蘆山縣大川鎮時,因缺醫少藥,許多紅軍傷病員得不到及時有效救治。草米溪紅軍戰地醫院附近的100多位鄉親們聽說後,在草米溪蘇維埃主席夏傳禹的組織帶領下,分赴3座海拔3000多米的崇山峻岭,展開了一場浩浩蕩蕩的為紅軍採集中藥材行動。僅一天功夫,便採集了上千斤中藥材送給草米溪紅軍戰地醫院,其中,有天麻等名貴中藥材200多斤。在短暫三個多月的時間內,醫院用鄉親們採來的中草藥,共救治紅軍輕重傷病員200餘人。其中,用天麻等名貴中藥材救治紅軍重傷病員30多人。這些紅軍傷病員經採用神奇中藥材、特別是重傷病員經採用天麻等名貴中藥材救治後,身體很快得以康復。痊癒後的戰士們又朝氣蓬勃、精神抖擻重新回到了革命隊伍裡,馳騁於英勇殺敵的疆場上。廣大紅軍將士對鄉親們的義舉、對大川野生中藥材特別是天麻等名貴中藥材的神奇療效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讚賞,演繹了一段精彩的大川野生中藥材特別是天麻等名貴中藥材的紅色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