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汽車是由成千上萬個零部件組成,每一個部件都有它的作用所在,而要想把這些零部件位置設計的人性化,這就要看車企設計師的頭腦裡是否有一套合理化的設計方案了。車輛零部件位置的合理而又人性化設計,不僅能讓車主在養車用車上節省一部分費用,而且在售後維修中也能大大提高修車師傅們的工作效率。
然而,在現實中在有些汽車上總能看到一些奇葩設計,不知是車企設計師沒想到的原因,還是車企設計師腦子裡的確進了水。下面我們車主就來了解一則,汽車零部件設計位置奇葩的案例。
前一段時間,修理店內來一輛行駛了7萬多公裡的大眾CC,據車主交待,該車在行駛平坦的道路時沒有任何異響聲,一旦行駛在稍微顛簸的道路時,就會從底盤發出咯噔咯噔的異響,車主有種車輛馬上要散架的感覺,內心還是十分擔憂的。
修車師傅將車升起來後,經過一番仔細的檢查,很快就發現了問題的所在,異響問題的根源來自底盤部件中的左右下支臂,下支臂上的橡膠襯套由於老化失去了阻尼性非常軟弱,因此在過顛簸路時下支臂與元寶梁就會互相鐵碰鐵,發出咯噔咯噔異響聲,要想徹底解問題,只能更換下支臂。
站在旁邊的車主看到問題根源這麼找到了,在內心裡還是比較高興的,畢竟這個異響問題困擾他很久了,此時車主同意修車師傅更換掉下支臂。修車師傅很快就將下支臂連接下支臂球頭的一端給拆卸了開。如下圖所示;
不過就在修車師傅拆卸下支臂另一端,固定在元寶梁上的那顆螺絲時卻撓了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螺絲已經被完全被鬆開了,但由於空間十分狹小,螺絲根本無法從螺絲孔完全取不出來,往外抽出一半就頂住變速箱外殼了。
站在旁邊的車主看到這樣的設計都尷尬了,問修車師傅這該怎麼辦呢?難道還要抬變速箱嗎?修車師傅說,這不算什麼難事也不用抬變速箱,只不過這樣的奇葩設計,要多浪費你一會時間了。修車師傅話剛落就從車間裡找來了千斤頂託,將發動機和變速箱支撐了起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發動機和變速箱下垂而損壞其他零部件。
發動機和變速箱支撐好後,修車師傅開始對元寶梁上的固定螺絲進行拆卸;修車師傅介紹,元寶梁不用完全拆卸下來,將主要的幾顆固定螺絲拆下元寶梁就會下行,元寶梁下行後就能釋放出一定的空間,這樣以來,那顆下支臂螺絲就會很容易被取出來了。如下圖所示,修車師傅已經把那個螺絲取出來了。
下圖這就是修車師傅從車上拆下來的下支臂和襯套,雖然從外觀上看不出襯套有明顯的損壞現象,但實際上襯套的內部構架已經出現了損壞的問題。
之後修車師傅趁著元寶梁被拖頂著的時機,順手將新的下支臂和襯套安裝到了車上,安裝好後修車師傅陪同車主一起路試,來之前的異響問題已經完全消失,車主對本次維修服務還是非常滿意的。
但不過修車師傅對大眾CC下支臂的奇葩設計還是有所抱怨的,本來像更換下支臂這樣的小打小鬧維修作業,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結果只因1顆螺絲設計不合理,浪費掉了彼此很多的時間,真不知道這些汽車設計師是怎麼想的?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