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某陽殺害雙親,震驚全國。高知識分子問題家庭當引起注意。
頭巾男黃某陽讓人想到帽子哥顧城,個性而古怪。後文講述頭巾隱義。
對於這起殺親案,你可能有此疑惑:
一個民族事務工作專家,一個經濟糾紛律師,父母分別是處理民族間或者人之間糾紛事務的專家,卻沒能處理好與最親密兒子間的關係。為什麼?
高級知識分子給人的感覺更聰慧,更會處理事務。可並非如此。若性情心理有欠缺,更多的知識與職位地位金錢,對於智慧,全無作用,甚至有反作用。
孤僻的高知家庭隱藏危機
知識分子因為身份地位的原因,大多愛面子。家裡有問題,藏著掖著生怕人知道。
不管是鄰居、親戚還是同事,對黃家了解甚少。可以說這是一個孤僻家庭。
其實,朋友少或者家醜不外揚都無可厚非,世人除了吃瓜也沒有別的作用。但如果家庭關係極度緊張,再高的知識分子尤其是母親,應該降低身份,以一個母親原型身份來理解孩子,愛孩子。
古希臘神話中,大地母親是人類最早來源。她低賤卑微,才能夠與天父結合,形成山河海湖世間萬物。作為母親,不管地位多高,都不能夠丟棄這種卑微,為了孩子成長,為了家庭和睦幸福,甘願降低身份,為孩子生長提供養料。
夫妻倆知道,黃某陽這孩子心理上有問題,因為他們帶著他去看過精神科醫生。這種情況下,鄰居還能聽到母子經常吵架,說明母親太不智慧了。
一個家庭有問題,需要父母用心去解決。只要家庭內部問題解決了,孩子的成長就有了可靠的堅實基礎。
父母要理解支持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這樣才能夠化解孩子心中的塊壘。而不是一味指責孩子推搡孩子,做他的敵方。
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與? -論語
意思是:孝順的孩子才會遵紀守法,不作亂。人如何才會孝順?首先是父母做榜樣-父母對孩子尊敬而仁愛,孩子對父母就會由心而生地尊敬孝順。
再來看一個細節:頭巾男
一、顧城的帽子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顧城喜歡戴帽子,到離不開帽子的地步。他自己說過:
這是我的古堡,我的家,我可以隨時從家裡往外看,這樣不會丟了。這頂帽子確實是我和外界的一個邊界,戴著它給我一種安全感。
眾所周知,顧城是一個巨嬰,他嚴重缺乏安全感。甚至因為害怕孩子的到來會奪去妻子對自己的愛而讓妻子打掉孩子(第二次未得逞)。
顧城惟我獨尊的自私與怪癖讓激流島上的情人英子首先受不了他,跟著外國老頭跑了。接著忍受良久的妻子謝燁也有了要跟著德國留學生跑走的想法。顧城維繫不了自己的城堡了,他親手毀掉了屬於自己的城堡,包括妻子與自己。
二、黃某陽的頭巾
這個22歲的年輕人酷愛戴頭巾。頭巾到了離不開的地步,反映某種心理上的依賴。
黃某陽或以戴頭巾的方式標榜自我個性,這是對母親強權控制的反叛。長久了,頭巾成為了他安全感的來源:保持自我,不被母親淹沒。為了保持自我,他像吳謝宇一樣不惜將母親這攔路虎除掉。
據說黃母死在書房,腹部被砍;而其父躺在門口,頭部受傷,還戴著口罩。應該是先殺了母親,後父親進門趁其不備砍殺的。
黃某陽沒有自殺,因為他不像顧城,已經經歷了人生。他繼續戴著頭巾逃竄,想去實現個性,過有自己更自由的人生。可是,明智正常的人都知道:做了這種事情,人生已經毀滅,而且滅得變態而暴虐。
結語
高知家庭,不少父母自己的性情問題並未解決。給外人的印象再好,也有裝的嫌疑。與最親密的人的關係,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真實性。
雖然黃家父母帶著去看醫生,並且想找以前的玩伴來解決問題。但這些是次要的,輔助性的。最重要的,還是解決父母與孩子關係。
所以,與孩子無法處好關係的父母,不管屬於什麼知識層次,都應該謙虛低調地反省自我。無條件地積極正面地愛孩子,接受孩子,才能帶來轉機。這是一個父母的修行,也是孩子福氣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