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經典詩文賞析

2021-01-10 鉛筆先生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

人如何暫且不討,後人自有後人看法,就事論事,其在詩歌藝術方面的造詣是不可替代的特殊。

顧城-一代人

一代人,作於1979年4月,發表於《星星》1980年第3期,後收錄於作者詩集《黑眼睛》。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英兒》是顧城絕筆之作。紀錄著愛的超越與毀滅,我們能從這種紀錄中讀到生命深處難以抹去的愛與恨的兩大本能。人性和生命裡,最富悲劇感的是愛,愛的悖論體現在它既是人性完美的追求,也暗藏著致命的毒刺。當愛不小心碰到那根神秘的毒刺,便極易觸及死亡的帷幕。

一切都成為窗外的風景。一個窗子是陽光,一個窗子是樹。我在杯子裡倒水,這願望繼續著,繼續著,她願意在不同地方被我捉住。

平常人是一個鍾,啞了,靈魂蕩起來的時候,生命就響了,都是回聲,傳到很遠的地方去。

我的欲望像滿山的小樹,無窮無盡伸著,渴望著,那麼強。一枝一葉都含著果實的甜,含著到達以後那無窮無盡的生長。

讀後感:是瑣碎的現實生活負了顧城縹緲自由的詩魂;但對於直接參與了顧城真實生命的謝燁和英兒來說,終是詩魂負生活。

白晝的月亮

溫暖的天海之水,撫平了你的裂痕,洗去了你的悲涼……

但卻永遠不能溶解你心中的冰凍,那是比水晶更純的哀傷。

富庶的風潮之波,送來了朝霞的異彩,送來了霓虹的奇光……

但卻永遠無法代替你心頭的星珠,那是比鑽石更美的希望。

我願作一枚白晝的月亮,不求眩目的榮華,不淆世俗的潮浪。

《我會像青草一樣呼吸》,這是新時期著名詩人顧城的詩歌選集,此集為童話意境短詩。「人生可如蟻而美如神」,「感性即自然的理性」,「生命與生活無關」……

如果把世界關在門外 只會使自己遭到囚禁。

螞蟻們在搬運沙土,從不會因為愛情而苦惱 ;自在的野蜂卻在歌唱,把一支歌獻給了所有花朵。

走了一萬一千裡路

·陽光在那兒慢慢地淡薄,脫離,凝作一縷孤哀悽寂紅光一步步爬上牆,爬上龍樓頂......

失戀的賴草——不明環境的盲目效法,難免不受到現實的重創。

磨刀石和拖把——磨刀石看不起硯臺,正如拖把看不起毛筆。不過他們到死也不可能明白為什麼硯臺和毛筆永遠被主人視若珍寶。

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顧城《避免》

我在一堆稿紙中亂翻,尋找往日歡樂的詩篇。誰知歡樂並不是永遠閃光的金箔,早已長滿了遺憾的鏽斑。——顧城 《找》

黑夜灌醉了一盞盞燈火,一個個窗口斷了光波;最後只剩下村頭的路燈,閃亮亮地嘲笑沒酒量的夜色。——顧城 《路燈》

雨在不停地下著,燈火依舊通明。寬闊的馬路一片閃爍,好像夜空布滿星星。仰看天上一片黑暗,到似大地般沉重。——顧城 《雨夜》

讓陽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膚。太陽是我的縴夫,它拉著我,用強光的繩索,一步步,走完十二小時的路途。——顧城 《生命幻想曲》

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顧城《錯過》

你默默地轉向一邊,面向夜晚。夜的深處,是密密的燈盞。它們總在一起,我們總要再見。再見,為了再見。——顧城《再見》

世界都溼了 星星亮得怕人 我收起傘 收起滴雨的雲 世界轉到零點 託住上帝的腳跟 你還沒來

我還在等

路也許很窄 但總是會有 路也許很長 但總會到頭 馬不是好馬 那就能走就走 馬不聽指揮 那就隨處停留

相關焦點

  • 顧城的詩歌《門前》賞析
    此照片和《門前》的 意境頗為wen'he顧城的詩歌《門前》可看作一首情詩,詩人寫兩情相立門前,寫出了「家」的溫馨,是顧城對戀人謝燁愛的表白;《門前》亦流露出詩人對農耕文明的留戀,對樸實田園生活的嚮往。詩人說「我們要乘著它/度過一生」,這可看作顧城對農耕文明,樸實的田園生活嚮往的明證。對於農耕的艱辛,詩人並不懼怕,顧城寫道「土地是粗糙的,有時狹隘/然而,它有歷史/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一份露水和早晨/我們愛土地」,詩人恬然於農耕的辛勞。《門前》中反覆說著「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體現一種無比默契、心心相印的情義、美好。其雖不言說,卻早已勝過千言萬語。
  • 顧城寫給英兒的情詩《麥田》賞析
    因此,顧城的《麥田》是屬於顧城和英兒的,「花全開了/開得到處都是」,那是只屬於顧城和英兒的密語,一段泛濫的情感生活。顧城的詩歌是其「精神自傳」,《麥田》中的「我」應該是顧城自己,而「你」應該是「英兒」。有人認為「你」指麥子,所以說「你很小」。這是誤讀。「你很小」恰是指英兒,這也是顧城痴迷英兒的原因吧。「小」是種情調兒,「小」也是身體的輕巧。
  • 重溫經典詩歌丨顧城:來臨
    顧城對生命的追求和渴望幾近瘋狂,在他締造的「理想之國」裡,死亡也能美得像秋風那般溫婉寂靜,像陽光一樣神聖而躍動不已。今天推薦顧城的這首《來臨》,在他的筆下似乎每個物體和意識形態都能擁有生命且美麗神秘,初讀這首詩時會感覺到一種欣喜和迫切的節奏感,宛若精靈般生機勃勃,最後又如驟雨初歇,一切回歸寧靜。
  • 重溫經典詩歌|顧城:我的心愛著世界
    今天帶來的這首來自顧城的《我的心愛著世界》,詩人依舊向我們描繪了他奇妙的「世界」,但在這首詩中我們很難體會到詩人對世界的「喜愛」,反而體會到更多的是得不到美好世界的無奈和感慨。如今,我們心愛的世界生病了,但我們沒有氣餒,我們仍然堅持,仍然頑強。讓我們一起祈禱,願我們心愛的世界早日康復!
  • 顧城的詩歌《一人》賞析
    ——賞詩品文論世集顧城的詩歌《一人》,是寫詩人和英兒之間的情感糾葛,這種情感糾葛在詩人看來是「不能避免」的,是「他的命運」;顧城的詩歌《一人》,寫詩人和英兒之間的「危險安心」的愛戀,「危險」是為顧城置妻子謝燁不顧而與情人英兒的畸形之戀,「安心」是為顧城確實在與英兒的愛戀中找到了靈肉相合的感覺,顧城曾說:「英兒是我的靈魂」。
  • 顧城留下那麼多經典詩篇,為啥會殺死妻子後,自己又選擇了自殺?
    作為中國朦朧詩派重要代表的顧城,一生中寫下了很多經典詩篇。直到現在,我們很多人都會吟誦幾首顧城的詩篇,比如說《一代人》中的經典詞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然而,顧城是不幸的,選擇了殺死妻子後,自己也自殺身亡。那麼,顧城為什麼要殺死妻子呢?
  • 詩人顧城經典現代詩歌精選十首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 顧城很經典的一首詩,寫出了2個希望,讓多少人一直嚮往!
    那麼說起希望,我們不妨讀一下顧城很經典的一首詩,寫出了2個希望,讓多少人一直嚮往!文字如下:我希望, 每一個時刻, 都像彩色蠟筆那樣美麗。 我希望, 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 畫出笨拙的自由, 畫下一隻永遠不會, 流淚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屬於天空的羽毛和樹葉, 一個淡綠的夜晚和蘋果。 我想畫下早晨, 畫下露水, 所能看見的微笑。 畫下所有最年輕的, 沒有痛苦的愛情。
  • 詩歌 顧城:門前
    詩歌 顧城:門前 門前 作者|顧城 我多麼希望,有一個門口
  • 【不能忘卻的紀念】李大釗詩文賞析——《〈晨鐘〉之使命——青春...
    李大釗詩文賞析  今天請您欣賞的是李大釗《〈晨鐘〉之使命——青春中華之創造》這篇文章的節選。  青年當努力為國家自重,《晨鐘》當努力為青年自勉,而各以青春中華之創造為唯一之使命……」  詩文創作背景  《〈晨鐘〉之使命——青春中華之創造》是李大釗1916年8月15日為《晨鐘報》創刊號所做的發刊詞,是本刊第一版第一篇,也是李大釗創造青春之中華思想的集中體現。
  • 顧城|生命幻想曲
    顧城|生命幻想曲 大叔和左小祖咒模樣應該差不多老相相仿,可是周末在雪園買混沌時,一個兩三歲的萌寶,不好好吃媽媽餵的混沌,目不轉睛地盯著大叔看,大叔到哪? 少年顧城的詩歌被認為是「朦朧詩」代表作之一,曾有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稱顧城為「會走路的詩。」這一稱謂生動而準確,同時也讓人聯想到另一位自殺的詩人馬雅可夫斯基,他說自己是「穿褲子的雲」。
  • 著名詩人顧城曾經住在武夷路這裡,目的是……
    顧城的目的是和謝燁結婚,並把她帶回北京。詩人張毅偉曾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不止一次看到顧城坐在天井裡用木搓板洗衣服,一日三餐非常簡單,總是麵條,加上排骨青菜。只有謝燁來陪伴的時候,才會由謝燁把青菜切成一段一段。如果沒有肉,顧城乾脆就用醬油拌光面。
  • 顧城最經典的9首短詩,你讀過幾首?
    顧城最經典的9首短詩,你讀過幾首? 讀經典文字,聽世界名著
  • 古詩賞析:清明節相關的絕美唐代古詩
    《漫談品詩賞析》清明第1回詩文化生動地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詩文既是語言的藝術,是民族的精神與心靈史,是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文學之一,是中國文化中最重要,最璀璨的部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賞析關於清明節的絕美古詩。
  • 揭秘顧城 謝燁與英兒的激流島恩怨
    原標題:【回顧】「顧城事件」羅生門20年導讀:1993年10月8日,紐西蘭奧克蘭市的激流島,顧城在自家的木屋外草地上致妻子重傷,他回屋對姐姐顧鄉說,「我把謝燁打了」,顧鄉慌張地跑出去,發現躺在草地上的弟媳婦正大口喘息。此時詩人顧城已在屋子上吊自盡。奧克蘭警方派出直升機,但兩人仍搶救無效離世。
  • 為啥顧城總戴那頂奇怪的帽子?
    [摘要]在《顧城海外遺集》經近十年整理終於要陸續面世之際,聊一聊顧城的帽子,和帽子下那個不一樣的顧城,想來還是蠻有趣的一件事。顧城的帽子是個打眼的標籤,也是一個惹人誤解的話題,還是個一經思考讓人有些為難的話題。
  • 著名詩人顧城持斧殺妻並自盡,這個自帶光環的男人,不過是個巨嬰
    (一)顧城,原籍上海,1956年生於北京詩人之家,著名詩人,期中被大家熟知的一句:「黑色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是他的經典之作。從小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薰陶,幼兒時就熟讀《三國演義》等經典巨著,並講給同學聽。文革時,因特殊原因輟學,開始寫詩,那時候他才12歲,之後一發而不可收拾。
  • 120篇經典詩文,可臨摹可閱讀,既練字又修心
    筆下文創-純寫練字本套裝 字體多樣|120篇經典詩文 可撕可裱|書寫舒適 三個主題,讓字字句句在書寫間觸達心靈深處最純淨的地方, 品詩文,悟真理,字裡行間滿滿的智慧。 【匆匆那年】歲月篇行書練字本:精選關於歲月的文字,讓你在練字的同時,懂得珍惜擁有的,用積極的心態應對一切,相信生活總是美好的!
  • 中國文人群裡最錯綜複雜的情感關係:顧城、謝燁、英兒、文昕、劉湛秋
    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誌投稿。1987年開始遊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紐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紐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致死,殺妻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
  • 情人英兒:詩人顧城自殺背後的北大才女,後來怎麼樣了?
    閒暇時間,謝燁向她們講起自己和顧城浪漫甜蜜的愛情故事,表達和顧城戀愛結婚是多麼的幸福。李英聽了羨慕極了:那個女人,為什麼不是我?甚至,她為得不到這樣的愛情躲在被子裡大哭了一場。那時的顧城,在李英的心中,是神邸般的存在。在彼時理想主義色彩甚濃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很多文藝女青年的精神偶像,朦朧派代表詩人顧城的名字足以耀眼到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