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蚊子滅絕,這項技術讓廣州部分區域的野生蚊子幾近消失

2021-01-13 騰訊網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環球科學

撰文:楊心舟

前陣子,連日的暴雨再次澆灌了廣州,整座城市在雨後又變得氤氳。當然,這也是南方城市普遍的狀態:潮溼,水汽瀰漫。而廣州特殊的城市結構,讓這種潮溼帶來更多致命問題。位於城中村的房區,雨水在溝渠或屋頂聚集, 順著屋簷滴落在路旁的瓶瓶罐罐中。一旦雨停、溫度回升,這些地方也成了蚊蟲最愛的繁衍基地。

研究團隊正在對試驗使用的蚊子進行檢測。(圖片來源:Nature)

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是一種黑色小型蚊子,背部和足部有白色條紋。只要聽到這種描述,很多讀者都會被喚起被這種蚊子支配的恐懼。一旦被這種「毒蚊子」叮,皮膚表面會立即腫起又紅又大的包。白紋伊蚊的目標包括許多動物,但最喜歡的吸食血液對象就是人類。並且它們對叮咬的部位相當不挑剔,只要有皮膚暴露就會吸血。

正準備吸食人血的白紋伊蚊。圖片來源:Wikipedia

雌蚊在獲得血液4-5天後產卵,而最佳的地點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些溝渠和瓶罐的積水表面。產卵後只需再來一場降雨,讓蚊卵被水完全覆蓋後,新一代的白紋伊蚊就被孵化出來了。而登革熱疫情的罪魁禍首就是白紋伊蚊,廣東作為登革熱高發區可以說是深受白紋伊蚊之害,為此許多研究人員一直都在探究如何防控和消滅害蚊。

持續多年的滅蚊戰

目前,防控蚊子的措施主要是控制其繁衍過程,分為以輻射為基礎的昆蟲絕育技術(SIT)和昆蟲不相容技術(IIT)

SIT是由美國提出的一種滅蚊手段,主要使用輻射破壞雄蚊的生育能力,這些雄蚊在釋放到野外後,與野生雌蚊生產的後代不能存活。SIT在不少國家都進行了試驗,卻沒能推廣起來。主要是因為輻射不僅破壞了雄蚊的生育能力,更會降低其生殖和生存競爭力,這讓SIT的滅蚊效果不能長時間維持。

IIT作為替代SIT的一種新技術,利用的是胞質不相容的機制,即讓雄蚊體內感染上沃爾巴克氏體共生菌,此時與雌蚊交配時,由於雌雄蚊體內共生菌不同類,會出現胞質不相容,結果就是雌蚊產生的蟲卵無法孵化。不過IIT技術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雌蚊一定不能帶有和雄蚊相同的共生菌,如果攜帶相同共生菌的雌蚊被意外釋放到野外,接下來雌蚊可以正常產卵,含有該共生菌的蚊子會替代當地野生種群,IIT技術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IIT技術曾在致倦庫蚊中取得了較大成功,緬甸的一次小型的野外試驗曾幾乎消滅了試驗地所有的致倦庫蚊。不過白紋伊蚊更難應付,因為許多廣東本地的野生白紋伊蚊已經感染上了兩種沃爾巴克氏菌wAlbAwAlbB,這意味著釋放雄蚊很可能並不會產生效果。曾經科學家也嘗試將另一種沃爾巴克氏菌(wPip)人工引入雄蚊體內,但攜帶wPip的工具蚊仍然會傳播疾病,並不適合大面積推廣。

用蚊子殺滅蚊子

來自中山大學熱帶病防治研究實驗室的奚志勇團隊,與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在現有基礎上開發出了3種沃爾巴克氏菌共生的白紋伊蚊,即在蚊子體內同時含有wAlbA、wAlbB和wPip三種菌,他們將這種人工建立的白紋伊蚊稱作HC蚊。由於野生蚊子不會同時攜帶三種菌,因此只要將HC雄蚊釋放到野外,就能通過胞質不相容機制消滅當地蚊群。此外,HC蚊幾乎沒有傳播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的能力,該工具蚊的安全性非常高。

奚志勇團隊同樣考慮到,一旦HC雌蚊意外釋放到了環境中,那麼會重蹈覆轍,讓技術效率降低。因此他們在實驗室中引入了SIT技術,在構建出HC蚊後進行雌雄分離,並對HC雌蚊進行輻射絕育處理,這種輻射對HC雄蚊的生育和生存力不會有任何影響。他們在實驗室模擬了自然情況下可能出現的HC雌蚊洩露比例,測試了這種IIT-SIT結合技術的可行性,結果很快野生蚊群一段時間後就被消滅乾淨了。

培養HC蚊的蚊子工廠。(圖片來源:Nature)

在實驗室技術成熟後,奚志勇團隊將IIT-SIT技術帶到了廣州的沙仔島,他們在島上建立了數個HC雄蚊釋放區域。試驗最早開始於2015年,當時研究團隊在1號釋放點進行了小範圍的測試,他們每周要釋放150萬~260萬隻HC雄蚊,奚志勇表示,「這使得HC蚊和野生蚊的比例維持在5:1,這樣可以讓HC蚊佔據絕對的交配優勢,實現對野生蚊的種群壓制。」而僅僅在試驗2個月後,研究團隊發現可孵化的蚊卵數目就減少了55%。而在夏季蚊蟲生長繁盛期,只要釋放更多的HC雄蚊,就可以完全實現對野生種群的壓制效果。

位於沙仔島和大刀沙的多個試驗點。

1號試驗點的成功,讓奚志勇團隊開始了更廣泛的HC蚊的釋放計劃。為了防止HC蚊出現種群替代,從2016年開始他們就在IIT技術基礎上引入了SIT技術,用輻射保證HC雌蚊處於絕育狀態。在這之後,連續多個試驗點都傳來了驚人的結果,2016~2017年,研究團隊在1號和位於大刀沙的2號試驗點分別釋放了超過5000萬隻2000萬隻的HC雄蚊。這之後,試驗點的野生白紋伊蚊的種群數目下降了94%,並且連續13周都沒有檢測到可孵化的蚊卵。而蚊子數目的年均下降率保持在83%~94%,到論文發表之日,島上試驗點的野生白紋伊蚊幾乎完全滅絕

1號和2號試驗點的種群壓制效果基本維持在80%~100%之間(紅色線條)

走進城中村和高樓

至此,奚志勇團隊的該研究已經吹響了生物滅蚊技術的號角,下一步,他們正準備進入廣州城區。奚志勇告訴《環球科學》記者,這種以蚊滅蚊的方式其實本質上和殺蟲劑是一個效果,因為釋放的蚊子絕大部分都會集中在一個地點,它們遷徙的範圍不會超過75m。因此,完全不用擔心HC蚊會擴散到很多地方,在此基礎上,我們很容易實現HC蚊的定點投放,而保證其他區域不受影響。

城市中的自然條件要更加複雜。圖片來源:pixabay

研究團隊最初測試IIT-SIT滅蚊技術時,選擇了天然環境比較獨立的小島。而如今隨著數據的積累,目前,奚志勇團隊已經開始和廣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合作,將IIT-SIT技術引入了一些登革熱高發的地點。而未來的目標就是走進城中村和高樓,不過在城市中,許多自然條件都與沙仔島不同。由於樓層分隔以及溝渠的分布,滅蚊隔離區域的設置將要更加複雜。奚志勇告訴我們,研究團隊正在進行釋放點的研究分析,一旦分析完成,就可以將IIT-SIT技術引進城市中,解決泛濫的白紋伊蚊問題。

未來,IIT-SIT滅蚊技術還將面臨更多的問題,比如外界蚊蟲的飛入或者休眠期蟲卵的孵化,會打破隔離點HC蚊與野生蚊5:1的比例,從而減弱HC蚊的壓制力。奚志勇指出,利用天然屏障,比如多車道的公路,湖泊,河流都可以阻隔蚊子傳播。而沒有屏障的地方可以設置緩衝帶,解決這一問題。總之在未來,不斷改進的IIT-SIT技術有望讓我們在可預見的日子中,生活在一片沒有蚊子幹擾的淨土之中。

原始論文:

Incompatible and sterile insecttechniques combined eliminatemosquitoes.

本文轉載自[環球科學]公眾號

你的朋友圈,很久沒有好看的文章啦

分享這篇,我知道你愛看

SME正在有償招募優質科普作者

相關焦點

  • 人類終於找到了對蚊子「種族滅絕」的殺手鐧
    由於轉基因雄蚊與野生雌蚊產生的後代的雄性和雌性都會因為致死性基因而死亡,因此,需要反覆向野外投放在實驗室產生的轉基因雄蚊,以達到與野生雌蚊交配而讓蚊子減少,甚至滅絕的目的,也就可能阻絕蚊子叮咬人並傳播疾病。牛津昆蟲技術公司的第一代轉基因蚊稱為OX513A,是一種轉基因埃及伊蚊,應用的是一種可以讓後代蚊子不分雌雄都因為轉入的致死性基因而死亡的技術。
  • 人類終於找到了對蚊子「種族滅絕」的殺手鐧!
    由於轉基因雄蚊與野生雌蚊產生的後代的雄性和雌性都會因為致死性基因而死亡,因此,需要反覆向野外投放在實驗室產生的轉基因雄蚊,以達到與野生雌蚊交配而讓蚊子減少,甚至滅絕的目的,也就可能阻絕蚊子叮咬人並傳播疾病。牛津昆蟲技術公司的第一代轉基因蚊稱為OX513A,是一種轉基因埃及伊蚊,應用的是一種可以讓後代蚊子不分雌雄都因為轉入的致死性基因而死亡的技術。
  • 廣州蚊子工廠每周生產1000萬隻蚊子 以蚊滅蚊?好事!
    隨著環境的好轉,城市衛生建設的發展,以及城市文明的建設,現在蚊子越來越少了。而且滅蚊設備有噴霧劑、蚊香、電子蚊香等,但是偶爾還是會遇到一些蚊子騷擾。據新華社客戶端、搜狐8月14日訊,廣東廣州黃埔區有一個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生產1000萬隻蚊子。13日,中山大學相關科研團隊透露,目前以蚊滅蚊方案已經在廣州城區多個地點開始試點。
  • 如果蚊子滅絕,會對生態平衡產生影響嗎?
    但是蚊子真的滅絕會這樣嗎?真實事例一如果僅讓我說蚊子滅絕會對生態平衡造成影響,貌似還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但真實的事例卻可以讓你不得不相信: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報導國外一個城市發現當地的一種常見鳥類數量急劇減少,幾近滅絕。
  • 「廣州『絕育蚊子』技術可抗寨卡」
    廣州「絕育蚊子」技術,可以用來抗擊寨卡疫情。他透露,有望在巴西建立生產「絕育蚊子」的蚊子工廠,以抗寨卡。    去年3月起,奚志勇團隊在廣州沙仔島釋放「絕育蚊子」,即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雄蚊,這是沃爾巴克氏體技術控制蚊媒及阻斷登革熱項目在國內的第一次現場試驗。一年過去後,項目進展如何?奚志勇介紹,截至目前,在持續釋放區,總共釋放大概650萬隻「絕育」雄蚊。從種群壓制的效果看,幼蟲壓制效果接近100%,成蟲也達97%。
  • 【大中華尋寶記】如果蚊子都消失了,世界會毀滅嗎?
    因為蚊子會傳播多種病毒,使人引起瘧疾、革熱登等疾病,最後在痛苦中死去。這麼看下來,蚊子可以說是劣跡斑斑。因此經常被人們認為是最可恨的害蟲,那如果有一天所有的蚊子都消失了,世界會變得怎樣呢? —————————————— 【人類世界】 毋庸置疑,如果蚊子真的滅絕了,人類的第一感覺就是「爽」!夏天再也沒有東西在耳邊「嗡~嗡~嗡」,各種原先由蚊子傳播的疾病也會大量減少。當然除了售賣「滅蚊用具」的商人,他們可能是唯一會因為蚊子滅絕而傷心的人類。
  • 如果地球上的蚊子都消失了,人類會更好嗎?科學家:世界更安全!
    如果地球上的蚊子滅絕了,人類會更好嗎?注意,這裡說的滅絕是不是簡單的滅蚊,而是讓蚊子這個物種徹底從地球上消失。  若蚊子滅絕會造成什麼影響?  蚊子基因改造計劃!  其實沒有蚊子的世界也不只是停留在腦海中的想像。事實上,科學家也找到了消滅蚊子的方法——基因改造。  相信很多人都曾聽說過我國科學家在廣州建立了「蚊子工廠」,每周可以產生500萬隻基因改造的雄蚊子(白紋伊蚊)。
  • 「大中華尋寶記」如果蚊子都消失了,世界會毀滅嗎?
    因為蚊子會傳播多種病毒,使人引起瘧疾、革熱登等疾病,最後在痛苦中死去。這麼看下來,蚊子可以說是劣跡斑斑。因此經常被人們認為是最可恨的害蟲,那如果有一天所有的蚊子都消失了,世界會變得怎樣呢?——————————————【人類世界】毋庸置疑,如果蚊子真的滅絕了,人類的第一感覺就是「爽」!
  • 美國將釋放數百萬隻轉基因蚊子,擬與普通蚊子交配來滅蚊,專家:恐釀大錯
    雖然這項技術在實驗中顯示出了良好前景,但專家警告說,這項計劃在野外實踐中,可能會遭遇可怕的錯誤。當實驗室培育的蚊子被釋放並與野生雌性蚊子交配時由於只有雌性蚊子會叮咬,這意味著Oxitec培育的雄性蚊子不會將疾病傳播給人類。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重複釋放轉基因蚊子,將導致野生種群的暫時崩潰。
  • 美國研究出轉基因蚊子,能讓蚊子種族滅絕,你贊成徹底消滅蚊子嗎
    實際上,的確有「蚊子種族滅絕」這個課題,研究的科學機構還不少。最近歐美國家就正在進行對蟲子種族滅絕的針對性行動。根據新聞資料顯示,美國環境署在今年批准了英國牛津昆蟲技術公司轉基因蚊子的生產,而後該公司就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放生了7.5億隻轉基因蚊子。不是說好滅絕蚊子嗎?咋還放生了,別急,我們接著往下嘮。
  • 如果發明一種蚊子,生育的後代都是雄性,蚊子會因此滅絕嗎?
    既然如此,就有科學家在思考,是不是可以製造出一種蚊子,可以使它們生下來的後代永遠是雄性蚊子,這樣一來新出生的蚊子會因性別失衡而滅絕。 那麼,我們就從科學的角度上討論一下,這種蚊子究竟是否會被製造出來。
  • 如果地球上的蚊子全部滅絕,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帶著這個疑問,我查閱了相關資料後發現,蚊子吸血竟然存在偉大的意義,被蚊子叮咬的人類也參與其中……簡單了解一下蚊子蚊子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億多年前,如今的種類數量高達3500多種,但是絕大部分蚊子都是不吸血的,它們日常的能量攝入來源為花蜜、植物汁液以及果汁等等。但也有小部分體型巨大的蚊子以其他幼蟲為食,比如象蚊。
  • 谷歌母公司要在實驗室蚊子工廠裡進一步推進「蚊子滅絕計劃」
    Verily的設想:讓蚊子滅絕埃及伊蚊最初是一種來自非洲的蚊子,現已在包括印度在內的120多個國家的熱帶地區發現。與其他蚊子不同的是,埃及伊蚊在人們居住的地方生活和繁殖。自從2013年出現在弗雷斯諾縣以後,埃及伊蚊成了這一區域最讓人們頭疼的衛生問題之一。埃及伊蚊。
  • 消失的動物:蚊子成罪魁禍首,滅絕了整個鸚嘴管舌雀物種
    當人類改變了這裡的環境後,一些物種很快就滅絕了,另一些則變得非常罕見。過度狩獵、外來物種的競爭、經由蚊子傳播的鳥類疾病、火山噴發或者颶風時常毀滅一些特定的當地生境,所有這些因素導致了種群衰退。一些滅絕事件發生在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早期,因此大多數物種並沒有影像記錄。事實上,一些鳥僅在發現之後數年就滅絕了,只有極少數鳥類學家親眼見過。
  • 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能滅絕蒼蠅和蚊子嗎?
    蚊子和蒼蠅都會傳播病毒、攜帶各種病原體,可能會破壞人的免疫系統威脅人們的健康,對人來說蒼蠅和蚊子的存在沒有直能看到的好處,也有科學家致力於研究相關物種,人類現有技術可以消滅蒼蠅、蚊子這樣種群數量龐大體型較小的昆蟲麼?根據對現有生物技術的了解,應該是不太可能的。
  • 美國鬧蚊災,為什麼不直接滅絕蚊子?
    為什麼颶風過後會出現這麼多蚊子呢?其實從我們自身經歷來講,一般在下雨之後,降雨區域的蚊子就會非常多。而颶風往往會帶來大量雨水,這就給需要繁殖的蚊子創造了天然的產卵條件。降雨之後的小水窪地就是蚊子的聖地,颶風過後,積水增多,迅速成為蚊子幼蟲滋生的溫床。
  • 當地球上的蚊子徹底消失時,人類將會怎麼?
    假設蚊子真的全部消失了,人類的子孫只能在生物課本中知道在他們祖先生活的年代,有這麼一種吸血的小蟲。於此同時,他們也從樹上看到了沒有蚊子後,世界發生了何種變化。事實上,這個問題無論是生物學家還是科學家都曾探討過,有專家認為,如何蚊子突然消失,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將是北極。為何會是北極?
  • 一種聲稱能讓蚊子滅絕的新科技,網友:你太小看蚊子了
    夏天來了,作為最惹人煩的蚊子,同時也是一種對生物鏈幾乎沒存在感的生物,人類一直都是很想將它滅絕掉。然而,蚊子卻有著體積小、數量大、繁殖能力強、適應性極強、耐藥力強等等特點,想滅絕它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然而,說是說不太可能,卻仍然有人嘗試做了這件事。
  • 如果把蚊子全部消滅,對生態系統有什麼影響?
    目前公認的結論是: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實蚊子消失會對已知物種造成實質性損害。《自然》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沒有任何物種完全依靠蚊子存活。生物學家奧利維亞·賈德森(Olivia Judson):提倡對30種蚊子進行滅絕,消滅這30種危害最大的蚊子,能夠拯救100萬生命,且只會減少蚊子家族1%的基因多樣性。
  • 我們該讓蚊子滅絕嗎?
    原標題:我們該讓蚊子滅絕嗎?   夏天馬上就要到了,你是不是開始擔心蚊蟲襲擾呢?那麼,現在給你一個聽起來不可思議的選擇——讓世界上所有的蚊子都滅絕。是的,聽起來難以置信,但如果人類熟練掌握基因編輯技術,這一天可能並不遙遠。可是,我們有這個權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