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秦章勇
編輯丨週遊
在新車的產量和質量之間,特斯拉往往選擇犧牲後者。
近日,美國科技媒體Electrek報導稱,特斯拉前質量副總裁Philippe Chain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特斯拉不同尋常的測試車輛的方法,該文章解釋了人們為什麼不應該購買第一批特斯拉汽車的原因。
對於大多數汽車製造商來說,開發和測試是非常緩慢的,但為什麼特斯拉總是表現得「異常」迅速?Chain舉了一個例子,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一次測試中失敗後,特斯拉如何在5天內想方設法修改零部件。
除了特斯拉,Chain還在雷諾和奧迪工作過。他表示,在特斯拉僅僅5天內就完成的修改工作,放到雷諾或者奧迪需要6個月的時間。「首先要進行徹底的調查,然後再追溯到錯誤的根源,尋找內部負責人,調查供應商可能發生的失誤等等。然後再建立一系列會議和研討會。將會涉及多個層次結構,可能會上升到組織的最高層。」
Chain認為迅速是特斯拉的主題。「這是特斯拉方式的關鍵:迅速價值驅動的程序,以最大的授權實施,並且在扁平的結構中進行快速的決策過程。」
這種快速的決策手段也體現在公司運營的其他方面。Chain分享了他和馬斯克在Model S測試時的討論。在Chain看來,在車輛上市之前,公司至少需要對它進行100萬英裡的等效測試,需要六個月的時間來發現並修復潛在的缺陷,這是行業的慣例。
對此,馬斯克以他慣有的簡潔方式回答,「好吧,測試吧。但我不會推遲車輛的發布日期。」Chain回應稱,車輛測試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需要對量產車型進行修改,而這需要時間。而馬斯克則表示,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會在上市之後進行修改。即便涉及到召回也沒有問題,「至於其他問題,我們可以通過OTA升級來解決。」
Chain表示,馬斯克並不關心車輛面板間隙不一致的問題,這些瑕疵可以以後修復,因為他相信消費者會願意為提車而忽略質量問題。Chain坦言,這種方法有時是「非常危險的」,但他認為這有助於特斯拉的「競爭優勢」。這似乎也解釋了Model Y在急於交付後存在大量的質量問題,因為對於特斯拉來說,創新的步伐也優先於質量。
作者 | 秦章勇
編輯 | 週遊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如需轉載請私信未來汽車日報(ID:weilaiqicheri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