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三條魚精

2021-01-21 枯楊散人

順德府沙河縣有戶姓王的油郎,那王油郎渾家郭氏與王油郎是少年夫妻,家裡還算過得去,只是一件,二人快四十了還無有孩子,甚是遺憾

這年城外十裡的湧泉寺和尚通石來城裡化緣要募捐重修寺廟,行至王油郎家門口時正好彤雲密布西北風簌簌那雪飄就下來了,王油郎夫妻請了通石和尚進屋裡用齋飯,說到募捐一事,夫妻二人雖無多的銀錢所出也願意進一份香油,於是與通石說好待寺廟建成捐十桶香油

又過了三年,那湧泉寺重修完成,王油郎聽說通石正辦寶法會,想到寶法會要用油,自己說過要捐香油的此時挑油去正好合適,於是第二天一早便擔了兩桶香油往湧泉寺去,通石和尚見王油郎挑來香油正好合用,將王油郎迎了進後房去,說好每天挑一擔來連挑五天送完,王油郎倒完油出來見大雄寶殿修得氣勢恢宏比之以往大不一樣了,那菩薩塑得端莊威嚴,王油郎見送子觀音座下的善財龍女尤其可愛,便放下油桶虔誠跪拜求菩薩送子,說來靈驗,送完油一個月郭氏便懷了身孕,十個月後便生了個兒子,取名王青松

那王青松自幼便聰明好學,王油郎夫婦尤其珍愛,將青松送入學堂學得十分文章,先生總誇青松有大才將來定能登龍虎榜,喜得王油郎夫婦合不攏嘴來

圖片源於網絡

一晃十六年,那青松學得滿腹經綸院試取得了生員資格正好逢秋闈便打點行裝上順德府參加鄉試,因王青松沒有出過遠門,王油郎夫婦俱不放心王青松一人上路,於是夫妻兩商量由王油郎陪著王青松上順德府考試

父子二人曉行夜宿行了四五天來到順德府裡,離開考還有十幾日,父子二人租了間民屋居住,那王油郎也沒來過順德府,一見這裡的繁華,便高高興興到處去看熱鬧去了,王青松時刻溫書,半點不敢放鬆

這天夜裡。王油郎早就上床睡了,青松正坐窗前溫書,忽一陣風將油燈吹滅了,青松抬眼一看,見窗外一輪嶄新的明月又白又亮十分喜人,便不自覺的走出門來,聽得後院有女子嬉笑的聲音,便尋著聲音來到後院,見後院裡有一個大水池塘,池塘裡有些枯葉飄著,兩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兒一個身穿青色衣服,一個身穿紅色衣服,那穿紅色衣服的女子尤其漂亮,宛若仙女下凡一般,那兩個女子將池子裡的枯樹葉往岸上撈,撈得水裡的一輪明月波光粼粼霎是好看

王青松看得發呆,忽然有人拍了他的肩膀,王青松回頭一看,見一美貌女子正捂嘴偷笑,王青松趕忙施禮,那女子也垂下手來道了一個萬福,王青松正要開口說話,見池塘邊那兩個女子朝一間屋子進去了,王青松滿眼盯著紅衣女子心中十分不捨得,這時身後的美貌女子開口道:那是我兩個不懂事的妹妹,郎君若是要看,便隨奴家到家裡去看吧,說完前面引路也進了那間屋子

圖片源於網絡圖片源於網絡

只見那屋子整整齊齊暖氣撲面又有陣陣香風,屋子正中一張八仙桌上擺的是珍酒佳餚,美貌女子請青松入席,青松再三推辭不下,只得坐下,那美貌女子說:聽聞郎君是應考來的,我見郎君面貌是個富貴之相,想來一舉能中,吾父母早亡,留下我姐妹三人,今見郎君對我妹妹紅鯉有情,欲將舍妹配與郎君,不知意下如何?說完便喚那紅衣女子出來,只見門帘挑開,紅衣女子款款邁步走到王青松跟前,十指輕輕捧起酒壺斟滿一杯酒雙手端給王青松,王青松伸手去接,兩手相觸一陣酥麻妙不可言

酒過三巡,王青松便同紅鯉進房歇息,至第二日天未亮紅鯉便推醒王青松催他回去,恐讓他父親知覺了,王青松也怕父親發覺便趕忙穿好衣服回去了,折騰了一夜回到家裡倒床上便睡及至王油郎起床見兒子酣睡還道是兒子太過用工,便不捨得叫 醒兒子

以後每天夜裡,到王油郎睡著入夢王青松便出門去私會紅鯉,剛開始只與紅鯉做夫妻,過了幾日那姐妹二人也來挑逗王青松,若是遇到旁人自然知道那一眾女子不是好人家,可偏偏王青松從小便只知讀書,又沒出過父母視線,分不清好壞,還當這三姐妹是娥皇女英一般

胡亂過了十幾日,這十幾日那王青松人都瘦脫相了,王油郎還道兒子用功過度,左右勸兒子少辛苦些,哪裡曉得其中隱秘

圖片源於網絡

到了開考這一日,那王青松已經病得迷糊了不能起身來了,王油郎心疼不已趕忙找了大夫來瞧,大夫只說是心血耗盡回天乏力讓王油郎準備後事,那王油郎一聽登時暈倒在地,幸虧大夫在旁搶了過來

只說那王青松迷糊間睜眼,只見老父親哭天喊他抹淚,心裡咯噔一下想是自己命不久矣,心裡卻放不下那三姐妹,趁著醒便央求父親去找紅鯉來見自己最後一面,父親聽了兒子的話十分疑心,便左鄰右舍問並沒有什麼貌美的三姐妹住在這裡,王油郎心裡便有了譜了

詢問了左鄰右舍,得知南城門口有一算卦的璞道士善能降妖捉鬼便立刻趕去請道士,剛出門便見一道士正往屋裡來口裡說道:不必多禮,救人要緊,便闖了進去。正疑惑,聽得鄰居說那正是南城門口的璞道士,王油郎趕緊進屋,見道士扳開兒子的嘴餵了粒丹藥給兒子,道士餵完藥便起身到處查看,見他走出房來,嘴裡念念有詞一路走到後院池塘

圖片源於網絡

王油郎跟著走到後院池塘,只見平地颳起一陣冷風將池塘裡的水攪得渾濁,道士抽出寶劍來腳踏天罡陣手掐指訣那池塘裡的魚就都跳了出來,蹦的一丈來高,璞道士祭出寶劍,那寶劍便朝池塘飛去,這邊寶劍剛飛到池塘上邊,那邊池塘裡鑽出來三個女子,同樣手持寶劍與道士的寶劍打在一處難分難解

打了多時,分不出勝負,道士手持拂塵將拂塵一甩,那拂塵就像魚線一般朝三個女子飛去,那三個見狀大驚失色要逃不能被拂塵挽住了脖子,收了神通變作了三條魚,一條紅鯉魚,一條青草魚,還有一條大頭鰱魚,道士將三條魚交給王油郎讓他將魚燉湯給王青松喝

王油郎依言把魚湯給王青松喝了,果然不出半日便恢復如初,只是王青松不知道三女是魚精所變已經做了自己肚裡的吃食,心裡心心念念還想著,這年王青松錯過了考試,三年後王青松十九歲,再次參加考試便中了舉,這次就沒有遇上什麼精靈鬼怪了,中舉後娶得了順德府陳員外的千金,夫妻和順十分美滿

相關焦點

  • 三條魚的故事,看哭無數人丨可讀
    有空給孩子們講講三條魚的故事吧。第一條是海洋深處的大馬哈魚。母馬哈魚產完卵後,就守在一邊,孵化出來的小魚還不能覓食,只能靠吃母親的肉長大。第二條是微山湖的烏鱧,據說此魚產子後便雙目失明,無法覓食而只能忍飢挨餓,孵化出來的千百條小魚天生靈性,不忍母親餓死,便一條一條地主動遊到母魚的嘴裡供母魚充飢。
  • 民間故事:道衍子伏黑魚精
    申道子每次向王昭講道,都在溶洞外的小河邊,他一邊講道,一邊將自製的魚食投餵河中的魚群,這其中就有條黑魚,經年累月,竟讓它知曉了道的奧妙,一次趁河中發水,這條黑魚到了成都,上岸後他化作個青衣道人,自言吳生有,對別人說自己是申道子的徒弟,因為他看似無意間展示的術法非常高明,且講述的道法奧妙高深,一時間竟愚弄住很多人,短短一年就聚有信眾數萬人,達官顯貴以邀請他為座上賓而為榮,常年侍奉追隨他的信徒則有幾百人之多
  • 民間傳說「老狗成精」
    民間有句俗語:雞不過六載,狗不養八年。 這句話在西漢古籍一妖中也有提及,意思是雞不能養六載、狗不能養八年。 過了這麼一個年限,雞與狗就開始不安分系列,他們整天和人呆在一起。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在他的著作中,魚出現的次數非常之多,其中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有三條,可謂充滿了莊子式智慧。在這3條「魚」中,體現了3種人生的境界,不知道你更認可其中的哪一種?01 「北冥之魚」這條魚是莊子的故事裡最有名的一條了,出自《莊子》的第一篇《逍遙遊》,裡面對於這條魚是這麼描寫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 民間故事:漁民放生一隻烏龜,卻因此躲過一劫,從此他不再捕魚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565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 作者/小田 古人云:勸君不吃三月鯽,萬千魚仔在腹中;勸君不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
  • 民間故事:鯉魚報恩
    歡迎您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283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今兒給大夥講一篇關於「鯉魚報恩」的小故事,希望大夥看過這則小故事後,都有所收穫。文白咱就不多言了,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話說在古時候,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南面有山,北面有個湖,村子裡的人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子過得倒也無憂。
  • 金魚精靈感大王與金須鰲魚烏雲仙兩條魚精,哪條魚精更厲害
    看過《西遊記》與《封神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在書中有著許多修煉成精的妖怪,他們不僅能化作人身,而且法力通天。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西遊記》中的金魚精靈感大王與《封神演義》中的金須鰲魚烏雲仙,這兩條魚精,誰更厲害吧!
  • 滿族民間故事:狗是忠臣,貓是奸臣
    這是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肇恆昌講的一個滿洲民間故事,滿族民間故事裡有一類是發生在動植物之間的故事,類似於伊索寓言。在滿族民間流行一種說法,說:狗是忠臣,貓是奸臣。據說這裡有一段故事。很早以前,耗子很多,耗子成哉,偷油盜米,毀壞莊稼。
  • 民間故事:路過亂墳崗,他看到兔子拜月,老人說:它要成精
    大家好,歡迎來聽故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第34期,如果您喜歡看,歡迎關注本帳號!前幾天,村裡的槐漢老爺爺去世了,享年98歲,他這年紀算是我們村最長壽的老人了。記得小時候,村裡的小夥伴都喜歡纏著槐漢老爺爺講故事,因為他走南闖北,見到的稀奇事兒多,大家都喜歡聽。
  • 民間故事如何進行圖畫書再造?
    新世紀以來,原創圖畫書進入多元繁榮時期:有《安的種子》《團圓》等佳作,有《北冥有魚》《寶兒》等源於文學經典的創作,有《鬥年獸》《灶王爺》等表現民俗文化的用心之作,有《老鼠娶新娘》《耗子大爺在家嗎》《月亮粑粑》等基於童謠和民間故事改編的創作。
  • 民間故事:貓精大戰老鼠精
    這邊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劉老漢這會兒也顧不得多想,就將魚收拾了一下放在鍋裡熬,一直將魚肉都熬離了骨,似乎都要成糊糊狀了,這才盛在碗裡餵孩子。從此之後,這隻花貓每天都來,就像一家子一樣,並且每次都能帶來一條魚,孩子喝了這稠稠的魚湯,也算是又吃飽了飯,不哭也不鬧了。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來自一號書院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將生活的極大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1北冥之魚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是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
  • 民間常見的一種魚,口中藏有「魚精石」,很多人不知道
    魚肉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食物,小時候大人們就經常說吃魚能夠變聰明,這其實有一定的道理,相比紅肉來說,魚肉含有更多的蛋白質,而且膽固醇含量較少。在我們每家每戶的餐桌上,魚總是壓軸的角色。然而,我們雖然知道魚好吃,但是對於常見的幾種魚,你又了解多少呢?
  • 滿族民間故事:老大被後媽趕走,卻意外改變了人生
    這是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肇恆昌講的一個滿洲民間故事。從前,有一家四口人,老頭老太太,有兩個兒子。但這兩個兒子不是一個媽,大兒子是老頭的前妻生的,後來這前妻去世了,老頭又娶了一個,並生了老二。大兒子比二兒子大三歲。這四口人生活也很和諧,這樣過了十多年。這兩個兒子都長成大小夥子了,大兒子快要到娶媳婦年齡。
  • 《莊子》這三條魚的故事,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你是哪一條?
    品讀《莊子》之後,發覺人生之三重境界不就是莊子筆下的三條魚嗎,這裡容我細細道來01第一條 鯤鵬就是那條讓眾多高中生苦惱的《逍遙遊》中所記載的那條魚,文中這樣描寫:「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 民間故事:老鼠來報恩
    張三漸漸長大,變成了一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他有自己的田地,所以他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由於之前受過村民們的幫助,所以他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只要村裡面有誰需要他幫忙,他都會義不容辭。有一天,張三幹完活回到家發現一隻耗子,正在他家裡面偷吃糧食。
  • 中國邯鄲成語故事之十四——猶豫不決·湖北民間傳說—牛魚不決
    在湖北方言中,把猶念成「牛」,所以有傳說猶豫不決一詞是從孔子「牛魚不決」的故事演變而來的,故事是這樣的。    相傳在古代,中國的漢字都是由孔夫子統一規範編寫的,他的三千弟子專門把老夫子寫好的字傳向民間。孔夫子沒日沒夜的寫啊、劃啊,每創造一個字,他的弟子們就趕快把這個字流傳出去。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讀懂的都活明白了
    大家都知道莊子這個人很喜歡魚,因此他的智慧不少也跟魚有關。就像他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今天咱們就來一起認識下莊子的人生智慧:三條魚,三重人生的境界。讀得明白,活得通透。第一條魚,北冥之魚。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這是《莊子內篇》中記載的故事,在莊子看來,這條魚雖然很厲害,一展翅就幾千裡,但是卻不自由。
  • 酈波:讀懂莊子三條魚 突破人生三種困境
    「今天講莊子三條魚的智慧我覺得特別有意義。當下,我們面對很多的困境,來自疫情的困境、世界局勢變化的困境等等,我們需要運用的先哲的智慧,突破困境。」7月23日,知名文化學者酈波亮相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開講。
  • 民間故事:貓妖夫人
    民間故事:貓妖夫人多年前,洪湖青鳳鎮有個叫李海的男人。他在湖邊開闢了幾畝藕田,靠著種藕為生。一年到頭,除了秋冬時節比較忙碌,大多都是很空閒的。村民們時常到湖中撒網捕魚,但李海卻很少去下網,他從小就喜歡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