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波:讀懂莊子三條魚 突破人生三種困境

2020-12-03 瀟湘晨報

「今天講莊子三條魚的智慧我覺得特別有意義。當下,我們面對很多的困境,來自疫情的困境、世界局勢變化的困境等等,我們需要運用的先哲的智慧,突破困境。」7月23日,知名文化學者酈波亮相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開講。

酈波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也是一位「網紅學者」,從《百家講壇》到《成語大會》,再到《詩詞大會》,各類文化節目層出不窮,大家始終能看到他的身影。今天,他以「書香江蘇形象大使」的身份開講,再三提醒大家對碎片化閱讀要保持高度清醒。

《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是酈波演講的題目。在他看來,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莊子將生活的極大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讀明白了,人也就活通透了。

「什麼樣的魚才是莊子最喜歡的魚」酈波以此破題。他說,第一條魚是《逍遙遊》中的鯤,這條魚體現的是擺脫價值困境的過程。「鯤之所以化為鵬,是要實現自身的價值追尋,從最幽深黑暗的北冥,飛往代表光明的終極理想之地南冥。」

「第二條魚是《秋水》中的魚,告訴人們怎樣擺脫情緒困境。」酈波認為,今天的人們容易被手機綁架,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人們在快速瀏覽中很容易迷失,難以集中注意力,深度思考,也就很容易陷入情緒困境,這就需要人們學會包容,不做簡單的情緒發洩,要脫離情緒困境。

「第三條魚是《大宗師》中的魚,提醒人們如何擺脫關係困境。」酈波說,「相濡以沫」很感人,魚兒困在陸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溼潤求得生存。「但我們更應該記住莊子後面那句『不如相忘於江湖』。」酈波認為,現實中大多數人,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往往本能地喜歡做是非判斷,並喜歡在小事上斤斤計較,總是糾結於細枝末節。人們應該擺脫這些,才能突破關係困境。

「當你學會用莊子三條魚的智慧,分別去突破價值困境、情緒困境、關係困境,這樣你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做到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酈波強調:「當下正處特殊時期,希望我們埋頭認真做好的自己的事情,做時間的朋友,自然會迎來最好的答案。」

【來源:央廣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網紅教授」酈波:讀懂莊子三條魚 突破人生三種困境
    酈波與讀者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 鍾升 攝中新網蘇州7月23日電 (周建琳)「今天講莊子三條魚的智慧我覺得特別有意義。當下,我們面對很多的困境,來自疫情的困境、世界局勢變化的困境等等,我們需要運用的先哲的智慧,突破困境。」
  • 酈波:從莊子的「三條魚」看見人生的智慧
    7月23日上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場開講,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帶來主題演講《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向讀者介紹了「中國四哲」之一戰國中期思想家莊子的哲學思想,以及對當代人的啟示。
  • 酈波開講,重新認識莊子和他的三條魚
    7 月 23 日第十屆江蘇書展開幕,當天上午 11:00,書展期間的首場 " 書香中國 · 全民閱讀大講堂 " 開講,著名學者、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準時開講。他這個 " 自相矛盾 " 的開場白,引起了現場讀者的好奇。接下來,酈波由 " 什麼樣的魚才是莊子最喜歡的魚 " 破題,講了莊子散文裡的三條魚所體現的人生智慧。
  • 酈波亮相江蘇書展:莊子的三條「魚」,告訴你「良好生活」在哪裡
    酈波笑著說,他是要從和莊子有關的三條「魚」說起,抽絲剝繭,在永恆的寓言中破解古代智者留給今人的人生智慧。  《逍遙遊》之「魚」:帶你走出人生的價值困境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 江蘇書展,聽這位大咖說「莊子的三條魚」
    酈波笑著說,他是要從和莊子有關的三條「魚」說起,抽絲剝繭,在永恆的寓言中破解古代智者留給今人的人生智慧。《逍遙遊》之「魚」:帶你走出人生的價值困境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縱觀古今名人,我認為,莊子算是一個快樂的人。莊子「眼極冷而心極熱」,他冷眼旁觀,卻心懷大愛;他看破世情,卻心憂天下。在他的著作中,魚出現的次數非常之多,其中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有三條,可謂充滿了莊子式智慧。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來自一號書院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將生活的極大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1北冥之魚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是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讀懂的都活明白了
    大家都知道莊子這個人很喜歡魚,因此他的智慧不少也跟魚有關。就像他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今天咱們就來一起認識下莊子的人生智慧:三條魚,三重人生的境界。讀得明白,活得通透。第一條魚,北冥之魚。莊子的第一條魚,不為物所累。用一句詩來形容,即「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第二條魚,濠梁之魚在《莊子·秋水》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 莊子用三條魚,道出三種人生境界,你是哪一條?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學習生涯之外的書籍,《讀者》是陪伴我時間最長的。我對它的印象很深刻,直到現在我都記得它曾經問過一個問題:這個世界會好嗎?這個問題可能沒有答案。他曾把自己總結的智慧寫進了三條「魚」之中,在今天也被人們當做三個人生境界,具體代表的是什麼呢?北冥之魚莊子的經典名篇《逍遙遊》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表面上看似十分快樂,乘著夏天的風,從北冥飛到南冥。殊不知一旦沒有風,只能面臨高空墜落的局面。在莊子眼中,人一定不可以過度依賴萬物。
  • 《莊子》這三條魚的故事,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你是哪一條?
    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部分思想對現在有很大的借鑑意義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構成一個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莊子文中的話看似誇張毫無邏輯,想像漫無邊際,但細思之下又是極其富有哲理的。
  • 人生的三重境界,莊子所說的「三條魚」,能領悟到的人不多
    導語:歡迎來到情感的世界,人生的三重境界,莊子所說的「三條魚」,能領悟到的人不多。今天跟大家聊聊莊子說的三條魚。這三條魚皆入了人生的三重境界,真正能悟。偷的人不多!但悟透的人!會一生順。遂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三條魚!
  • 莊子:3條魚的故事,蘊含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
    莊子喜歡魚,也喜歡釣魚。也許是因為魚的逍遙自在,也許是因為魚的無欲無求。在莊子筆下出現過三條著名的魚,代表了莊子遊心逍遙的人生哲學。莊子:3條魚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北冥之魚:北冥有魚叫做鯤,化為鵬,遨遊九天令人驚讚,那麼從此這條魚真的可以逍遙自在了嗎?在莊子看來這條魚能不能翱翔於天際取決於風,因為它必須依賴於風,如果沒有風的助力鵬便會墜落。
  • 【這裡是公關】莊子的第三條魚:江湖之魚
    資深學者、著名書法家初長洲教授題 莊子《大宗師》裡寫到了第三條魚,此魚叫鮒,是車轍水窪中的小魚。莊子路過一片乾涸的水塘,發現兩條擱淺的小魚。它們用口中的吐沫溼潤彼此,勉強維生。莊子認為,與其這樣煎熬著,不如放過彼此,去大江大河裡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 老人說:真正厲害的人,都活成了莊子筆下的「三條魚」,醍醐灌頂
    我和老人站在魚池邊,一邊看著活蹦亂跳的魚兒,一邊聊起了人生。南山老人指著池中的魚兒,笑著說:南山小弟啊,我最近都在讀《莊子》這本書,讀了這麼久,我有個感悟,那就是,真正厲害的人,都活成了莊子筆下的「三條魚」。見我詫異,老人就講出了他的見解,聽完之後,我醍醐灌頂了,就把老人的話,如實記錄下來了。
  • 莊子筆下的四隻鳥,道出人生超然境界,讀明白也就活通了
    之前和大家分享過代表莊子智慧的三條魚,他不僅愛寫魚,還愛寫鳥,那麼讓我們來看一看莊子人生中,代表他三種思想境界的鳥類們。莊子的第一隻鳥在梁國歇腳。莊子認為,要做到「無己,無功,無名」,人一旦被物質所束縛,把握不好人生的尺度,那麼無論如何,都無法獲取自由。最後兩隻鳥呢,是烏鴉和老鷹。是說莊子臨終前,弟子們開始籌備他的葬禮。但莊子卻說,天地就是我的棺槨,日月就是掛在我身邊的玉符,星辰也作為我閃閃發亮的裝飾,世間萬物都能當作我的殉葬品,我的喪葬品都齊備了,你們還操心什麼呢?
  • 德潤烏拉特:人生三重境界:等風來,乘風起,隨風去!
    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莊子在逍遙遊中為我們虛構了一個神奇無比的鯤鵬的形象。鯤鵬等風來、乘風起逆風行,到最後如果能夠取消對風的依賴,就能實現逍遙的境界。
  • 南山老人說:逍遙遊的最高境界,就是活成這「三條魚」,醍醐灌頂
    我和老人站在魚池邊,一邊看著活蹦亂跳的魚兒,一邊聊起了人生。南山老人指著池中的魚兒,笑著說:南山小弟啊,我最近都在讀《莊子》這本書,讀了這麼久,我有個感悟,那就是,真正厲害的人,都活成了莊子筆下的「三條魚」。見我詫異,老人就講出了他的見解,聽完之後,我醍醐灌頂了,就把老人的話,如實記錄下來了。
  • 縱橫生死,豪邁豁達——莊子,一個最浪漫而豪邁的不二奇才
    提到莊子, 我們都會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以及「莊周夢蝶」和「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典故。但有多少人能真正讀懂莊子,看懂莊子的故事呢?莊子是中國歷史上的不二奇才,莊子一書,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書。它是哲學,是散文,是神話,也是寓言;是浪漫,是荒誕,是想像也是窮根究底;是抽象扮演,也是奇論怪論。
  • 走出困境的三把鑰匙:看開、看透、看遠
    人生路上,誰都無法保證自己能走一輩子康莊大道。有人以勝者的姿態走到最風光的位置,也有人一步錯,步步錯,最後跌進萬丈深淵。人生這條路上,總會有一些困境,像一團迷霧,讓人辨不清方向,找不到前行的路。有的人在遭遇困境時,能快速尋找到出口,突破自我,開啟新的人生階段;而有的人,卻會選擇放棄,或者是停留在原地,不再往前,一輩子活得渾渾噩噩。
  • 莊子筆下的動物世界,象徵了人生的哪些境界?
    老子莊子背後的道家獨樹一幟,不入世事,閒雲野鶴,逍遙自在,道家提倡無為即大為,主張順其自然,看似不作為的背後卻蘊藏著人生的無窮智慧。徐渭曾經說過:「莊周輕生死,曠達古無比。」戰國諸子中,結局各異,喜樂自知,唯獨莊子活出了人生的不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