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波亮相江蘇書展:莊子的三條「魚」,告訴你「良好生活」在哪裡

2020-11-22 新華報業網

  7月23日上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場開講,書香江蘇形象大使、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擔任主講嘉賓。有意思的是,酈波老師這次給出的演講題目是《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觀眾們不禁在頭腦中劃出了大大的問號:孟子的「魚我所欲也」,怎麼成了莊子的智慧?酈波笑著說,他是要從和莊子有關的三條「魚」說起,抽絲剝繭,在永恆的寓言中破解古代智者留給今人的人生智慧。

  《逍遙遊》之「魚」:帶你走出人生的價值困境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莊子·逍遙遊》

  人們通常認為,這篇雄奇怪誕、汪洋恣肆、洋溢著浪漫主義精神的逍遙遊,表達的是一種嚮往絕對自由的人生觀,但酈波對此有著自己的理解。他在「文本細讀」之後提出了幾個疑點:一條足以在北冥稱王的大鯤,為何非要「徙於南冥」?又為何要從「大魚」(鯤)化為「大鳥」(鵬)?為何選擇了「摶扶搖而上」這一迥異於「常鳥」的飛翔姿態?「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息」真的僅僅表示氣息嗎?酈波認為,鯤鵬的這趟不同尋常的飛翔,實為一場懷揣堅定的價值信仰,在充分調動生命的深厚積澱(亦即「息」)的基礎上,向著光明的理想堅定前往的過程。

  「這才是逍遙的真正含義,逍遙並非超脫萬物的絕對自由,而是描述一種價值追尋的堅定姿態。一場又一場逍遙遊,連綴成了一個人畢生奮鬥的軌跡。」酈波說。

  「子非魚」之「魚」:像魚兒一樣簡單快樂

  《莊子》中最有名的那條魚莫過於濠水中的那條魚了。《莊子·秋水》記載,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酈波笑著說,莊子對好朋友惠施的反詰可謂是教科書級的詭辯。他故意地曲解了惠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含義,回之以「我知之濠上也」,用地點(濠上)來代替了對「如何知道」(即「安知」)的回應。然而酈波注意到,這一個實在不怎麼高明的論辯故事,卻被莊子放在了《秋水》篇中,顯然,莊子想要告訴人們的並非論辯的邏輯本身,而是蘊含在他的態度中的那種自然而然地與魚兒「共情」、將世間想像得簡單快樂的生活態度。

  「這第二條『魚』教會了我們如何破解情緒的困境。」酈波說,「人生在世,未必像惠施那樣事事計較對錯,人生的真義也許正在語言、邏輯之外。若鰷魚出遊從容,思緒恣意翩飛,俯仰間自得其樂,不就是人最快樂的時光嗎?」

  「相濡以沫」之魚,未必是良好的關係

  酈波認為,《莊子·內篇·大宗師》給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人際關係模型:「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慢慢呼氣之意)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相濡以沫」由此成為了流傳千古的成語,常常用來形容糟糠夫妻在困境中的依偎互助。

  然而,相濡以沫就一定是人生的理想狀態嗎?酈波提醒觀眾注意莊子此處的最後一句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其實,人有時與其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艱難生存於人生的泥淖之中,還不如放棄執著,各奔前程,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莊子》中的這第三條魚,其實是在告訴人們如何走出人生的「關係困境」。

  由此可見,莊子的這三條「魚」不僅關乎動人的寓言故事,也關乎恆久的人生哲理,教會我們如何從價值、情緒、關係的困境中走出,尋求一種更加智慧超然的「良好生活」。

  交匯點記者 馮圓芳 於鋒/文 餘萍 陳儼/攝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酈波:讀懂莊子三條魚 突破人生三種困境
    「今天講莊子三條魚的智慧我覺得特別有意義。當下,我們面對很多的困境,來自疫情的困境、世界局勢變化的困境等等,我們需要運用的先哲的智慧,突破困境。」7月23日,知名文化學者酈波亮相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開講。
  • 江蘇書展,聽這位大咖說「莊子的三條魚」
    7月23日上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場開講,書香江蘇形象大使、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擔任主講嘉賓。有意思的是,酈波老師這次給出的演講題目是《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觀眾們不禁在頭腦中劃出了大大的問號:孟子的「魚我所欲也」,怎麼成了莊子的智慧?
  • 「網紅教授」酈波:讀懂莊子三條魚 突破人生三種困境
    酈波與讀者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 鍾升 攝中新網蘇州7月23日電 (周建琳)「今天講莊子三條魚的智慧我覺得特別有意義。當下,我們面對很多的困境,來自疫情的困境、世界局勢變化的困境等等,我們需要運用的先哲的智慧,突破困境。」
  • 酈波:從莊子的「三條魚」看見人生的智慧
    7月23日上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場開講,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帶來主題演講《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向讀者介紹了「中國四哲」之一戰國中期思想家莊子的哲學思想,以及對當代人的啟示。
  • 酈波開講,重新認識莊子和他的三條魚
    現代快報訊" 從蘇這個繁體字,可以看出,我們江蘇是魚米之鄉。我今天講座的題目就叫《魚我所欲也 莊子的智慧》,對這個題目,有的朋友提出質疑,這怎麼是莊子的智慧呢?這是孟子的智慧啊。"7 月 23 日第十屆江蘇書展開幕,當天上午 11:00,書展期間的首場 " 書香中國 · 全民閱讀大講堂 " 開講,著名學者、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準時開講。他這個 " 自相矛盾 " 的開場白,引起了現場讀者的好奇。接下來,酈波由 " 什麼樣的魚才是莊子最喜歡的魚 " 破題,講了莊子散文裡的三條魚所體現的人生智慧。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縱觀古今名人,我認為,莊子算是一個快樂的人。莊子「眼極冷而心極熱」,他冷眼旁觀,卻心懷大愛;他看破世情,卻心憂天下。在他的著作中,魚出現的次數非常之多,其中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有三條,可謂充滿了莊子式智慧。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來自一號書院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將生活的極大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1北冥之魚莊子在《逍遙遊》裡寫的第一條魚,是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讀懂的都活明白了
    大家都知道莊子這個人很喜歡魚,因此他的智慧不少也跟魚有關。就像他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今天咱們就來一起認識下莊子的人生智慧:三條魚,三重人生的境界。讀得明白,活得通透。第一條魚,北冥之魚。莊子的第一條魚,不為物所累。用一句詩來形容,即「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第二條魚,濠梁之魚在《莊子·秋水》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 《莊子》這三條魚的故事,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你是哪一條?
    品讀《莊子》之後,發覺人生之三重境界不就是莊子筆下的三條魚嗎,這裡容我細細道來01第一條 鯤鵬就是那條讓眾多高中生苦惱的《逍遙遊》中所記載的那條魚,文中這樣描寫:「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 人生的三重境界,莊子所說的「三條魚」,能領悟到的人不多
    導語:歡迎來到情感的世界,人生的三重境界,莊子所說的「三條魚」,能領悟到的人不多。今天跟大家聊聊莊子說的三條魚。這三條魚皆入了人生的三重境界,真正能悟。偷的人不多!但悟透的人!會一生順。遂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三條魚!
  • 莊子用三條魚,道出三種人生境界,你是哪一條?
    這樣一位哲學家,立著無數,「魚」也成為了這些觀點中出現最多的字眼。他曾把自己總結的智慧寫進了三條「魚」之中,在今天也被人們當做三個人生境界,具體代表的是什麼呢?北冥之魚莊子的經典名篇《逍遙遊》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表面上看似十分快樂,乘著夏天的風,從北冥飛到南冥。殊不知一旦沒有風,只能面臨高空墜落的局面。
  • 老人說:真正厲害的人,都活成了莊子筆下的「三條魚」,醍醐灌頂
    南山老人指著池中的魚兒,笑著說:南山小弟啊,我最近都在讀《莊子》這本書,讀了這麼久,我有個感悟,那就是,真正厲害的人,都活成了莊子筆下的「三條魚」。見我詫異,老人就講出了他的見解,聽完之後,我醍醐灌頂了,就把老人的話,如實記錄下來了。
  • 莊子:3條魚的故事,蘊含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
    莊子喜歡魚,也喜歡釣魚。也許是因為魚的逍遙自在,也許是因為魚的無欲無求。在莊子筆下出現過三條著名的魚,代表了莊子遊心逍遙的人生哲學。莊子:3條魚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北冥之魚:北冥有魚叫做鯤,化為鵬,遨遊九天令人驚讚,那麼從此這條魚真的可以逍遙自在了嗎?在莊子看來這條魚能不能翱翔於天際取決於風,因為它必須依賴於風,如果沒有風的助力鵬便會墜落。
  • 【這裡是公關】莊子的第三條魚:江湖之魚
    資深學者、著名書法家初長洲教授題 莊子《大宗師》裡寫到了第三條魚,此魚叫鮒,是車轍水窪中的小魚。就像莊子所說的: 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 明白道理,總是比付出行動容易的多。
  • 以書展的方式讓閱讀鬧鐘響起來——訪江蘇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步入第九個年頭的江蘇書展,已成為推動城市閱讀、加快書香江蘇建設、引領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文化品牌。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今年的江蘇書展有哪些新的變化?今年書展的最大亮點和看點在哪裡?《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江蘇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江蘇省新聞出版局(省版權局)局長、第九屆江蘇書展組委會副主任焦建俊。
  • 餘秋雨攜新作《門孔》亮相上海書展談記憶文學與中國文脈
    餘秋雨攜新作《門孔》亮相上海書展談記憶文學與中國文脈  8月18日下午,餘秋雨攜新作《門孔》亮相上海書展,與知名評論家、中南傳媒集團董事長龔曙光對談記憶文學與中國文脈。  《文化苦旅》插畫增訂終極版此次也一併亮相上海書展,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文化苦旅》是在舊版《文化苦旅》的基礎上增補、修訂而成。據介紹,這次修訂幅度較大,新增了十幾篇重要文章,約佔全書篇幅的三分之一,另外還增配了二十三幅插圖,被稱為「權威終極版本」。
  • 南山老人說:逍遙遊的最高境界,就是活成這「三條魚」,醍醐灌頂
    南山老人指著池中的魚兒,笑著說:南山小弟啊,我最近都在讀《莊子》這本書,讀了這麼久,我有個感悟,那就是,真正厲害的人,都活成了莊子筆下的「三條魚」。見我詫異,老人就講出了他的見解,聽完之後,我醍醐灌頂了,就把老人的話,如實記錄下來了。
  • 莊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槓精」是怎樣反敗為勝的?
    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是道家第二號代表人物,莊子雖然生活困頓,卻出身皇族,是宋國國君宋戴公的後人。莊子好清高,厭惡名利,崇尚精神上的逍遙自在。楚威王仰慕他的才學,派人帶厚禮去請他做相國,被他一口拒絕。
  • 《網絡英雄傳II:引力場》閃耀三大書展 重新定義財經文學
    杭州2018年8月24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夏天,江蘇書展、南國書香節、上海書展相繼為愛書者送上精神盛宴。萬派文化大型商戰力作《網絡英雄傳II:引力場》頻頻亮相中國三大書展,在南北三地颳起網際網路商戰小說旋風。
  • 晨光攜新品文具亮相2019上海書展 | 美通社
    8月14日-20日,2019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民族品牌晨光文具攜全新產品亮相,通過「是文具,也是生活」的展覽主題,陪伴愛書的人們度過7天7夜的文化盛宴。 本屆書展,晨光帶來新品「小毛刷」中性筆,其專利「矽膠按摩點護套」,靈感來自於潔面儀,可有效減少書寫過程中對中指的壓力,預防中指繭,並按摩舒緩指尖壓力,同時可緩解手指出汗導致的不適感。晨光在上海展覽中心西陽光棚特設新穎有趣的展區,讓觀眾現場體驗親膚矽膠的柔軟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