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重境界,莊子所說的「三條魚」,能領悟到的人不多

2020-12-06 貓咪成長日記

導語:歡迎來到情感的世界,人生的三重境界,莊子所說的「三條魚」,能領悟到的人不多。今天跟大家聊聊莊子說的三條魚。這三條魚皆入了人生的三重境界,真正能悟。偷的人不多!但悟透的人!會一生順。遂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三條魚!首先,第1條魚是北冥之魚,原文是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冥,南冥者天池也。這段話出自於莊子所寫的逍遙遊,主要講述一條大魚化身為鯤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故事。在北方的大海裡有條叫坤的大魚,坤的身體不知道大到幾千裡,當昆變化成鳥以後就叫做鵬鵬的脊背不知道長到幾千裡。

當它展開雙是奮起而飛的時候,對雙翅就像掛在天邊的雲彩一樣。這種鵬鳥在海。風起的時候!會隨著洶湧的波濤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個天然的大池子,莊子雖然把這條魚放到蕭油的開篇來講,可是這條魚卻並不是一條自由的魚。因為他如果想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話,就必須得藉助大風的力量才可以。沒有了風就沒有辦法飛起來了。北冥之魚告訴我們,人最怕的就是有一靠,因為當人一旦有了依靠就會懈怠,也會更加肆無忌憚的去做一些事,這樣往往就難以發現那些潛在的危機。一旦依靠不存在的時候就會遇到危險。所以要想讓人的一生安穩度過,就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打拼。我們這一生最大的靠山,其實就是自己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智慧才是王道。第2條魚是濠梁之,於莊子秋水篇中,既有莊周會師同遊濠梁觀魚的故事。

有一天兩人同遊於濠上,只見一群條魚在水中來回遊動,這些條魚看起來十分悠然自得。這時莊子與惠施開始交談起來,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在莊子看來,生活就像是一齣戲,我們沒有進入到別人的世界,又怎能知道別人的悲歡苦樂呢?魚的快樂是自由嬉戲在。中人的快樂是能健康生長在世間。一個人若是一生只為迎合別人,從而放棄自我,註定是不快樂。的。就像如古代那些去邯鄲學步的人,他們只會一味的模仿邯鄲人走路,到最後不僅沒學會邯鄲人走路,反而把自己。以的走路方式也弄丟了,這是多麼可笑的一件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本可以與眾不同,可卻,總想著融入群體和他人一樣,難道做一個無核之中真的快樂嗎!真正的快樂實際上是要活給。自己看!不是活成別人所喜歡的樣子。如果你。一生是為了活給別人看,為了讓別人羨慕你而去爭名逐利!即便到最後,你得到了名利也不會快樂!

因為。你的起心動念就已經大錯特錯了。第3條魚是江湖之於,在莊子大宗師中有這麼一段話,泉和渝三峽與處於陸相許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這段話的意思是,當泉水乾涸後,魚兒們被困在陸地上,相互一位互相以破墨溼潤身子,求以生存,此刻倒不如在江湖中彼此相望,字在莊子的這條江湖之域告訴了我們人的意義上是非常短暫的,我們不知道生命元錢在哪,天會幹涸,當時我們就會跟這些江湖之魚一樣,和我們相伴的朋友親人終將會離去,到最後剩下的也就只有我們自己,所以我們這一生應該做自己的主人,不要隨波逐流,成為別人的附庸,趁自己活著多去做一些想做的事,這樣等死去時才不會留下遺憾。莊子的這三條魚都是在告訴我們要找到自我,可能在尋找自我的路上會感到很孤獨,但是孤獨才是生命圓滿的一個開始。如果一個人不能與自己和平相處,那麼就很難去跟別人和平相處。

相關焦點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來自一號書院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將生活的極大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裡。在莊子的智慧中,不為物所累,是人生的第一層境界。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在河邊釣魚,他每次釣上來就用尺量一下,只要比尺大的,都丟回河裡。其他人問他這是為什麼。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縱觀古今名人,我認為,莊子算是一個快樂的人。莊子「眼極冷而心極熱」,他冷眼旁觀,卻心懷大愛;他看破世情,卻心憂天下。在他的著作中,魚出現的次數非常之多,其中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有三條,可謂充滿了莊子式智慧。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讀懂的都活明白了
    大家都知道莊子這個人很喜歡魚,因此他的智慧不少也跟魚有關。就像他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今天咱們就來一起認識下莊子的人生智慧:三條魚,三重人生的境界。讀得明白,活得通透。第一條魚,北冥之魚。莊子的第一條魚,不為物所累。用一句詩來形容,即「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第二條魚,濠梁之魚在《莊子·秋水》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 《莊子》這三條魚的故事,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你是哪一條?
    品讀《莊子》之後,發覺人生之三重境界不就是莊子筆下的三條魚嗎,這裡容我細細道來01第一條 鯤鵬就是那條讓眾多高中生苦惱的《逍遙遊》中所記載的那條魚,文中這樣描寫:「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 莊子用三條魚,道出三種人生境界,你是哪一條?
    他曾把自己總結的智慧寫進了三條「魚」之中,在今天也被人們當做三個人生境界,具體代表的是什麼呢?北冥之魚莊子的經典名篇《逍遙遊》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表面上看似十分快樂,乘著夏天的風,從北冥飛到南冥。殊不知一旦沒有風,只能面臨高空墜落的局面。在莊子眼中,人一定不可以過度依賴萬物。
  • 酈波:從莊子的「三條魚」看見人生的智慧
    7月23日上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場開講,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帶來主題演講《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向讀者介紹了「中國四哲」之一戰國中期思想家莊子的哲學思想,以及對當代人的啟示。
  • 莊子:3條魚的故事,蘊含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
    莊子喜歡魚,也喜歡釣魚。也許是因為魚的逍遙自在,也許是因為魚的無欲無求。在莊子筆下出現過三條著名的魚,代表了莊子遊心逍遙的人生哲學。莊子:3條魚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3種境界,你是哪一條?北冥之魚:北冥有魚叫做鯤,化為鵬,遨遊九天令人驚讚,那麼從此這條魚真的可以逍遙自在了嗎?在莊子看來這條魚能不能翱翔於天際取決於風,因為它必須依賴於風,如果沒有風的助力鵬便會墜落。
  • 老人說:真正厲害的人,都活成了莊子筆下的「三條魚」,醍醐灌頂
    我和老人站在魚池邊,一邊看著活蹦亂跳的魚兒,一邊聊起了人生。南山老人指著池中的魚兒,笑著說:南山小弟啊,我最近都在讀《莊子》這本書,讀了這麼久,我有個感悟,那就是,真正厲害的人,都活成了莊子筆下的「三條魚」。見我詫異,老人就講出了他的見解,聽完之後,我醍醐灌頂了,就把老人的話,如實記錄下來了。
  • 酈波開講,重新認識莊子和他的三條魚
    我今天講座的題目就叫《魚我所欲也 莊子的智慧》,對這個題目,有的朋友提出質疑,這怎麼是莊子的智慧呢?這是孟子的智慧啊。"現代快報訊" 從蘇這個繁體字,可以看出,我們江蘇是魚米之鄉。我今天講座的題目就叫《魚我所欲也 莊子的智慧》,對這個題目,有的朋友提出質疑,這怎麼是莊子的智慧呢?這是孟子的智慧啊。"
  • 德潤烏拉特:人生三重境界:等風來,乘風起,隨風去!
    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莊子在逍遙遊中為我們虛構了一個神奇無比的鯤鵬的形象。鯤鵬等風來、乘風起逆風行,到最後如果能夠取消對風的依賴,就能實現逍遙的境界。
  • 【這裡是公關】莊子的第三條魚:江湖之魚
    資深學者、著名書法家初長洲教授題 莊子《大宗師》裡寫到了第三條魚但是這並不代表他要因為崇拜而失去自己。能寫「白也詩無敵,飄然似不群。」自然也能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江蘇書展,聽這位大咖說「莊子的三條魚」
    有意思的是,酈波老師這次給出的演講題目是《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觀眾們不禁在頭腦中劃出了大大的問號:孟子的「魚我所欲也」,怎麼成了莊子的智慧?酈波笑著說,他是要從和莊子有關的三條「魚」說起,抽絲剝繭,在永恆的寓言中破解古代智者留給今人的人生智慧。《逍遙遊》之「魚」:帶你走出人生的價值困境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 酈波:讀懂莊子三條魚 突破人生三種困境
    「今天講莊子三條魚的智慧我覺得特別有意義。當下,我們面對很多的困境,來自疫情的困境、世界局勢變化的困境等等,我們需要運用的先哲的智慧,突破困境。」7月23日,知名文化學者酈波亮相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開講。
  • 「網紅教授」酈波:讀懂莊子三條魚 突破人生三種困境
    鍾升 攝中新網蘇州7月23日電 (周建琳)「今天講莊子三條魚的智慧我覺得特別有意義。當下,我們面對很多的困境,來自疫情的困境、世界局勢變化的困境等等,我們需要運用的先哲的智慧,突破困境。」23日,知名文化學者酈波亮相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開講。
  • 莊子筆下的四隻鳥,道出人生超然境界,讀明白也就活通了
    之前和大家分享過代表莊子智慧的三條魚,他不僅愛寫魚,還愛寫鳥,那麼讓我們來看一看莊子人生中,代表他三種思想境界的鳥類們。莊子的第一隻鳥在梁國歇腳。《逍遙遊》中說,「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你們看大鵬展翅,順著風來到九萬裡的高空上,連大鵬鳥這樣超然物外的生物都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還是要受到風的限制,那何況我們庸庸碌碌的普通人呢?那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呢?莊子認為,要做到「無己,無功,無名」,人一旦被物質所束縛,把握不好人生的尺度,那麼無論如何,都無法獲取自由。
  • 南山老人說:逍遙遊的最高境界,就是活成這「三條魚」,醍醐灌頂
    我和老人站在魚池邊,一邊看著活蹦亂跳的魚兒,一邊聊起了人生。南山老人指著池中的魚兒,笑著說:南山小弟啊,我最近都在讀《莊子》這本書,讀了這麼久,我有個感悟,那就是,真正厲害的人,都活成了莊子筆下的「三條魚」。見我詫異,老人就講出了他的見解,聽完之後,我醍醐灌頂了,就把老人的話,如實記錄下來了。
  • 酈波亮相江蘇書展:莊子的三條「魚」,告訴你「良好生活」在哪裡
    有意思的是,酈波老師這次給出的演講題目是《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觀眾們不禁在頭腦中劃出了大大的問號:孟子的「魚我所欲也」,怎麼成了莊子的智慧?酈波笑著說,他是要從和莊子有關的三條「魚」說起,抽絲剝繭,在永恆的寓言中破解古代智者留給今人的人生智慧。
  • 王蒙:《論語》教會我們人生六階段和三境界,讀懂走向人生巔峰
    對於做官,王蒙說」人生永遠不會滿足,自己也不例外,做官久了,就會嚮往更高的權利力,忍不住去嚮往,從而忘記了當年創作的初心」,這也是很多人在權力道路上漸行漸遠的原因之一。曾經有一件事情讓王蒙記憶猶新,在一次盛大的會議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因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候選名單上遺漏了自己的名字而泣不成聲,當眾失態。在欲望的驅使下,每個人可能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如何取捨考驗的是人生的智慧。王蒙一生著作等身,晚年潛心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從中得到了關於人生的真諦。
  • 莊子筆下的動物世界,象徵了人生的哪些境界?
    老子莊子背後的道家獨樹一幟,不入世事,閒雲野鶴,逍遙自在,道家提倡無為即大為,主張順其自然,看似不作為的背後卻蘊藏著人生的無窮智慧。徐渭曾經說過:「莊周輕生死,曠達古無比。」戰國諸子中,結局各異,喜樂自知,唯獨莊子活出了人生的不同境界。
  • 《莊子》之成功者大境界――明心見性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赤子之心,混沌之態,只不過都留下了外界刀鑿斧琢的痕跡,讓我們失去了自己獨特的個性。為什麼說獨特個性是成功者的大境界?眼睛,有兩重功能:向外,可看到無比遼闊的世界;向內,可洞見無比深邃的內心。兩者是成正比的,往往我們只注重外在,而忽視了內心,其實內心才是真正能體視個體生命價值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