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澤明《夢》:如墜深海

2021-01-20 南藝電影館Cinematheque

某日傍晚,有一家將,在羅生門下避雨。

寬廣的門下,除他以外,沒有別人,只在朱漆斑駁的大圓柱上,蹲著一隻蟋蟀。


夏天將至未至的時候,南京常會下起暴雨。在暴雨的天氣裡重讀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仿佛黑澤明電影中的暴雨,轉瞬間下到近前來。


房間裡的光線昏暗,透過窗戶一格一格近乎不被人察覺地變換著。滿世界都是暴雨聲,丟下手中的書,昏昏沉沉陷入黑澤明的《夢》這部電影,如墜深海。



1950年,黑澤明拍《羅生門》,三個副導演讀不懂劇本,黑澤明給他們解釋:人對於自己的事不會實話實說,談他自己的事的時候,不可能不加虛飾,劇本描寫的就是不加虛飾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


《夢》這部電影,恐怕藉由夢境將虛飾表達到了極限。


克拉考爾在《電影本性》中談及電影的造夢功能,《夢》中呈現的既是夢境、是黑澤明對人生社會的回顧,同時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



1990年,80歲的黑澤明拍攝了《夢》,八個絢麗的夢境,貫穿了關於人類的所有主題,人與自然、戰爭與歷史、社會與人生。電影中的很多夢都是黑澤明曾經所作。


詭異之夢——小男孩撞見狐狸娶親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夢境。曾經一個在雲南學畫的女孩給我看她畫的油畫,畫上是戴著面具的兩個人在霧中行走。那副畫給我的印象很深,她說即是根據《夢》中的狐狸花嫁所畫。


她說她常躺在草地上,看雲南上空的雲,連綿不絕的雲,黃昏時分的太陽將雲層燒得通紅熾熱,落雨的時候雲層變成深藍墨黑,那些顏色最後都流淌到她的畫布上,她什麼也不想,只是對著天空持久地看那些光影變化,自然既是畫,畫既是自然。我喜歡她說話時的眼睛,通透,真誠,不摻雜質、發自內心的熱愛。人在她的眼睛裡,也都成了飄忽不定的雲。


《夢》的開篇是綿綿不絕的太陽雨,小男孩聽到了一個傳說,在又出太陽又下雨的天氣裡,正是狐狸娶親的日子。他好奇地跑進森林裡,就這樣撞見了一支狐狸的送親隊伍。小男孩觸犯了禁忌,為了不切腹謝罪,他手握狐狸的短刀前往彩虹的盡頭尋找狐狸的家,去向狐狸道歉······



表現狐狸送親隊伍緩緩行進時,黑澤明採用了能劇的表現手法,配合傳統的日本音樂,更渲染出了一種詭異迷人的神秘東方美學。狐狸們所佩戴的面具,正是日本能劇裡重要的道具。能劇演員尊面具為聖,他們表演時穿的衣服、襪子等都可以給人看,唯獨將面具像珍寶一樣放在鋪上錦布的木盒中,旁人不可以隨意觀看。


故事的最後,小男孩站在鮮花盛開處,向遠處大霧瀰漫的群山走去,手中只握著一柄短刀。這是人生剛剛啟程時的模樣。



梵谷之夢——烏鴉與麥田



這個夢也是黑澤明的藝術之夢。青年參觀梵谷的畫展,無意中走進了梵谷的畫作之中,甚至遇到了梵谷本人正迎著太陽作畫。


梵谷看見青年戰戰兢兢站在他身邊,注意到他手裡拿著畫板,並無多言,只是問他:」你為什麼不去畫畫?「他無法作答,梵谷看了看烈日,即像是對青年也像是對自己說:「我畫不好自己的耳朵,所以把它們切了。時間不多,我作畫的時光所剩無幾。……太陽驅策我作畫。」 這裡的青年和梵谷都是黑澤明自己,他小的時候一直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畫家,後來拿起攝像機的他時刻竭盡全力追求自己的創作。



這也是黑澤明真實做過的一個夢,他開始寫劇本前已經想好了,扮演梵谷的最佳人選就是馬丁·斯科塞斯。馬丁·斯科塞斯當時為了客串這短短一場戲,扔下了正在拍攝的電影,讓幾百個劇組人員原地待命,自己飛去了日本。黑澤明說,拍攝那天,斯科塞斯異乎尋常地顯得害羞而話少。



水車村之夢——桃花源與死亡



80歲的黑澤明在夢境中回顧了一生,最後用水車村的夢作為結尾。水車村是一個如桃花源般美麗的地方,旅人誤入其中,遇上一位返璞歸真的老人和一場安詳的葬禮。


扮演水車村老人的正是小津安二郎電影中永遠的「父親」笠智眾。黑澤明借老人之口說出自己心中的觀念:「有些人說人生艱苦,但他們是有口無心,事實上,活著真好。



另幾個故事關於桃花和女兒節的人偶、遇上暴風雪的老兵和雪女、軍官與亡靈戰友們、噴發熔巖的富士山與爆炸的核電站、煉獄與食人魔。


有點似聊齋志異,又帶上了獨特的日式志怪傳奇的鬼魅感,讓人想起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語》,鬼魅中帶著獨特的典雅風姿。這樣的故事,適合雨夜靜坐細觀。



他所談論的是生與死﹑禍與福﹑物與影﹑夢與覺。

莊子認為這些都是自然變化的現象,聖人任其自然,隨之變化。

畢竟人生短暫,少有圓滿。一切不過大夢一場,夢醒時只有白茫茫一片雪地。

用黑澤明在自傳《蛤蟆的油》中的最後一句作為結尾吧:


再沒有比作者的作品能更好地說明作者的了。



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黑澤明(1910-03-23 —— 1998-09-06),日本編劇,導演,電影監製。1910年生於日本東京都荏原郡。1934年,26歲的黑澤明進入PCL電影公司,師從山本嘉次郎學習導演和編劇;1951年,憑藉《羅生門》在威尼斯影展上獲得金獅獎,成為金獅獎歷史上第一位亞洲人;1954年執導的第一部真正加入西片趣味的時代劇《七武士》受到廣泛關注;1975年,執導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金獎。1990年,在第6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1995年,黑澤明已經85歲高齡,仍雄心勃勃要創作,因意外摔傷而暫別自己心愛的事業。1998年9月6日下午,黑澤明在東京逝世,享年88歲。



5月20日——6月20日

日本電影回顧展與亞洲電影藏品展

將在南藝電影館同步展出

精彩絕倫的放映

珍貴精美的展品

敬請期待!




本文作者:樊妍秋

相關焦點

  • 黑澤明最後電影《夢》是部關懷蒼生深切之夢
    看到《夢》,我眼睛為之一亮,一米八幾的日本導演還有詩情畫意的一面,竟然有個如此令人浮想聯翩名字的電影,好奇心繼續驅使,帶著我我開始黑澤明的夢之旅。很精準的音樂響起,狐狸娶親的段落展開。此夢似曾相識,是在一個充滿夢幻的年紀做的一個悲傷的夢。恍惚中,我仿佛回到,那年楊花榆莢,那年鶯啼燕喃,那年我和外公在他家的桃樹地從秋到冬,從春到夏。這個夢的主旨很明顯,是在譴責人類對自然的無情又愚蠢的掠奪。呵呵,這個黑澤明有點意思。第三個夢上演,是一支登山探險隊,在風雪中舉步維艱。
  • 對話| 馬爾克斯與黑澤明:電影、寫作、遺忘
    (黑澤明)199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且身兼新拉美電影節主席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東京訪問了正在拍攝《八月狂想曲》的日本電影巨匠黑澤明,兩人相見甚歡,由最初約定的1個小時演變為後來分為兩次、時長6個小時的談話。
  • 「為了自己有個用武之地,我一直彷徨不已」|紀念黑澤明
    《夢》《夢》中有一個送殯的場景,老人說,「一個人很好地生活,很好地勞動,辛苦了一輩子,他死了,人們就向他祝賀。」前面還有一個「桃花」段落重現了他與16歲就病逝的小姐姐的相聚。在一系列「失敗」之後,黑澤明那份改變民族、給社會正面暗示的重任也隨之解脫,藝術家都難以迴避的孤獨和瘋狂的人性被放出如《亂》中的秀虎行走於荒原之上。如果說,《七武士》那份階層崩潰後武士的悽涼和農民的冷漠還是很典型的日本民族性格,後來的影片欲望之展現愈發細膩而激烈,是普遍人性的探險,愛欲、性慾、權力、徵服、傾慕、羞恥、恐懼、絕望等等被放大,最後又全部走向毀滅。
  • 黑澤明《影武者》發中文藍光 再現武士悲愴輓歌
    黑澤明《影武者》發中文藍光 再現武士悲愴輓歌 影片是導演黑澤明的第二十六部電影,講述了日本戰國時代發生的驚心動魄的戰鬥故事。通過展示當時政治、軍事鬥爭的錯綜複雜,以及糾纏不清的人事矛盾,加上激烈的戰爭場面,烘託出了「影子武士」的偉岸形象,仿佛一部悲壯的史詩。影片耗資巨大,各項資金共去二十五億日元之巨。
  • 40年前,大師黑澤明把色彩光影用到了極致,也把人性講透了
    黑澤明當時心裡十分痛苦。和武田信玄一樣堅持「不動如山」的理念,還是求新求變,是黑澤明面臨的創作困境。因此,全片中瀰漫的懷舊氣息,如同冷兵器時代走向落幕,黑澤明也對自我的「落伍」而感到憂傷,這也是個人境遇和電影製作的一種心理投射。火槍戰勝騎兵,不可阻擋的歷史更迭。
  • 寫「粗野」情書,割腕21刀,嗜酒如命的黑澤明,竟是個「蠢直男」
    前者與黑澤明合作達16次,後者將黑澤明視為偶像。作為第一個打破歐美壟斷影展的亞洲電影人,日本導演黑澤明是整個亞洲的驕傲。伯樂小津安二郎果不其然,影片一上映,便在日本大受歡迎,而作為導演的黑澤明,被當時的媒體稱讚是日本電影的新希望。從畫家到導演,黑澤明不僅延續了哥哥的電影夢,也為自己的人生找準了方向。
  • 黑澤明這部《影子武士》,低賤的人變得高貴,首先得成為影子
    本期,又和大家聊聊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導演的一部電影——《影子武士》。這是黑澤明導演生涯末期的作品,在創作這部電影前,黑澤明的創作生涯陷入了瓶頸,先是與美國福克斯公司鬧翻,然後作品票房失利變得無人敢用。黑澤明的創作漸漸跟不上這個時代,甚至讓他一度想要自殺。
  • 系列電影《我來也》熱播 老溼全面致敬黑澤明
    系列電影《我來也》熱播 老溼全面致敬黑澤明 1483581828000 來源: 網易娛樂 有0人參與
  • 電影《黑澤明之夢》:小男孩意外撞到狐狸娶親,結果招來殺身之禍
    本期給大家講一部日本經典奇幻片,《黑澤明之夢》。故事發生在日本的一個小山村,男主小白和母親生活在這裡。這天,明明萬裡無雲,卻下起了小雨,邊想出去玩耍的小白,只能呆呆地站在門口,這時,母親出來收拾院子裡的東西。她告誡小白,千萬不要去森林裡玩兒,因為當地流傳著"晴天下雨,狐狸嫁女"的傳說。據說狐狸們最喜歡這樣的天氣,他們經常會趁著下雨天在森林裡秘密舉行婚禮。
  • 《蜘蛛巢城》,黑澤明的莎士比亞式復仇戲劇,人性慾望的告白書
    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始終沉迷於武士階層的研究,在藝術創作時對莎翁的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麥克白》受到欲望蠱惑殺害賢君主、暗害忠良的故事與日本內戰時期有諸多相似之處。1957年,黑澤明將其改編成了《蜘蛛巢城》,將風格化的無韻語言、能樂的表演方式、幽閉的宮殿承包和人心的欲望、人性的薄涼融為一體,試圖完成對大師精神的致敬和傳承。
  • 非黑澤明不可的改編,山本周五郎的「紅鬍子」
    在黑澤明毫不妥協地堅持下,《紅鬍子》成了例外。而且當他看過電影之後,如此評價:「這比我的小說還有意思。」為什麼他會這麼喜歡?黑澤明如此回答:因為他對電影的固有特性有清晰的認識。他對我提出的唯一要求是一定要像他一樣認真對待主角——一個徹底失敗的女性。但奇怪的是,這個失敗女性的形象在他的小說中卻不夠突出。1965年《紅鬍子》片場。
  • 張藝謀的《影》與黑澤明的《影子武士》
    張藝謀的《影》與黑澤明的《影子武士》張藝謀導演的《影》正在火熱上映中,以張藝謀特有的攝影美學加以東方傳統水墨打造世界級唯美畫面的電影,確實很震撼,但中國的公眾並沒有多少人看得懂。《影》這部是講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替身自古有之,人稱「影子」。
  • 黑澤明:蕩漾在洗澡盆
    (說點題外話,就是這位拿這些話開我玩笑的大姐,聽說她去世前不久看電視時看到 Los Prims 樂隊的黑澤明 Los Prims 樂隊是活躍在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日本樂隊。它的主要成員之一也叫黑澤明。,她以為那是我,便說:「阿明真是精力充沛呀。」儘管外甥與外甥女說那不是他們的舅舅,可她卻堅持自己沒有看錯,因為我小的時候姐姐們常常讓我唱歌給她們聽。
  • 從《影子武士》中,看見黑澤明的攝影功力,被電影耽誤的攝影大師
    代表了東方最高導演水平的黑澤明在選擇拍攝電影為事業之前,就是一個畫家,這個武士家庭出身的大導演在一生的電影創作中,不斷都融入了對於畫面細節的個人化的藝術美感,和孜孜追求的日本文化與電影視覺美學的融合。《影子武士》就是黑澤明這位電影攝影視覺美學大家為我們呈現的經典作品,我們今天就從這部影片的攝影畫面中分析攝影藝術表達的具體方法和攝影創作可以借鑑的藝術元素。
  • 黑澤明110周年:一部《影武者》,讓他重回創作巔峰
    黑澤明的開場明顯借鑑了古典戲劇的構圖方式,陰暗的曝光,簡潔又穩重的構圖方式使得這段影史少見的 6 分鐘長鏡頭,充滿戲劇舞臺特有的深沉、凝重和時空連續性。這種舞臺化的表現形式,從一開始就向觀眾傳達一個「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概念。此時的信玄正處於人生巔峰,對於即將降臨在自己頭上的死神一無所知。
  • 黑澤明早期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沒有特效,他也曾為老虎出鏡犯愁
    李安是幸運的,生處高速發展的科技時代,他可以藉助特效合成許多高難度的鏡頭,而他的前輩黑澤明在拍攝《德爾蘇·烏扎拉》時,因為兩個老虎的鏡頭而焦躁不安。雖然老虎鏡頭很少,卻對劇情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關於《德爾蘇·烏扎拉》的情節,我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主人公德爾蘇是一位森林獵人,他非常害怕一隻被稱為「神靈」的老虎,它的名字叫「阿姆巴」。
  • 黑澤明晚年選出的幾部心愛的電影,《龍貓》上榜,這幾部你聽過?
    大家都知道,2010年是黑澤明(1910 -1998) 誕生的一百周年,這位偉人一生觀影長逾八十年,晚年選出心愛的一百部世界電影,作品從1919年下迄1997年,名單最早刊於《文藝春秋》1999年4月號,最詳盡的敘述見於黑澤和子所編的《黑澤明所選100部電影》。 一百部電影中,美國片佔了三十五部,日本片亦有廿部。
  • 神奇寶貝:當寶可夢超級進化,洛奇亞:脫離深海陪訓練家們過七夕
    導讀:今天是七夕節,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受到朋友圈狗糧的衝擊,因為在這一天有寶可夢和小編陪你一起度過,這樣的你就一定「布穀」了。非官方,娛樂便好。文/小左超級進化也叫做Mega進化,Mega進化可以讓一些寶可夢在對戰過程中突破自身的限制,以達到轉變屬性和提升力量的目的。因此訓練家們在七夕會收到這樣一個禮物,那便是畫師為那些不能超級進化的寶可夢創造新的形象。洛奇亞洛奇亞是一隻居住在深海世界的寶可夢,不過它作為一種海底生物,卻沒有水屬性,難道是用超能力防水嗎?
  • 他拍了個《犬之島》衍生短片致敬黑澤明
    所以,這次借《犬之島》的熱度,他也用犬之島手辦自己拍了個《犬之島》衍生短片,致敬黑澤明。《犬之島:用心棒》韋斯·安德森的《犬之島》原本就是一部定格動畫,裡面還有很多黑澤明電影的元素,包括一上來就模仿了《用心棒》的對決,不過我最喜歡的狗狗叼人手的鏡頭沒有出現
  • 營川墜龍龍骨驚現某平臺要價9萬,三大墜龍事件能否揭開真相?
    小編在逛某平臺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個在售物品:1934年營川墜龍事件中收藏的「龍骨」,要價9萬多元。這一下子就激發了小編的好奇心,搜集了自古以來關於墜龍事件的一些資料,來一個「龍」的大起底。某平臺出售的營川墜龍事件龍骨那麼從已經有記載的墜龍事件中,我們能否看到關於龍的一些蛛絲馬跡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復盤3大墜龍事件,一探究竟吧。關於墜龍,最早的將墜龍特徵描述得比較詳細的記載是在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