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李安執導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關於人虎互動的場景有很多,李安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曾說:我在電影情節把控上遊刃有餘,但視覺效果就不怎麼樣了,不過我們有專業的好萊塢特效團隊,電影中老虎的鏡頭有40%是電腦後期合成的。
李安是幸運的,生處高速發展的科技時代,他可以藉助特效合成許多高難度的鏡頭,而他的前輩黑澤明在拍攝《德爾蘇·烏扎拉》時,因為兩個老虎的鏡頭而焦躁不安。雖然老虎鏡頭很少,卻對劇情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關於《德爾蘇·烏扎拉》的情節,我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主人公德爾蘇是一位森林獵人,他非常害怕一隻被稱為「神靈」的老虎,它的名字叫「阿姆巴」。某一天,德爾蘇不小心朝它開了一槍,他因此擔心森林之神會懲罰自己,他的人生經歷自此奇怪的走向了悲劇。
1973年,莫斯科電影廠邀請黑澤明執導此片,起初,蘇方的製片迦裡向黑澤明吹噓道:我國的馬戲團裡有許多技藝高超的老虎,但黑澤明不以為然,他覺得馬戲團的老虎沒有野性,拍不出他想要的效果。
後來,迦裡從西伯利亞外景地抓到一隻幼虎,等到劇組開拍時,幼虎已經長大,黑澤明決定就用這隻老虎拍攝。但是,眾人沒想到的是,由於鎮定劑打得太多,老虎趴在原地一動不動,沒有一點配合的意思,最終還是決定用馬戲團的老虎。
1975年2月21日,攝影棚來了許多記者,扮演「德爾蘇」的穆祖克被送進鐵絲網,所幸這隻老虎是個「專業演員」,拍攝過程進行得很順利。黑澤明還摸著老虎的腦袋照了相,儘管他的臉上依然看得出有一絲驚恐。
最終,影片《德爾蘇·烏扎拉》獲得197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黑澤明不靠特效讓老虎入戲,也成就了一段佳話。
喜歡本文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點讚,轉發,謝謝每一位慧眼識金的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