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年,依然有89部外語片申報奧斯卡

2021-01-10 看電影看到死

距離2020年結束僅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儘管今年因受到疫情的廣泛影響,全球範圍內的電影工業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現停滯的現象,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依然有不少值得被記住的電影佳作紛紛誕生。

作為一年一度的電影頒獎盛會,奧斯卡也依然是全世界觀眾和電影人矚目的焦點,即便疫情當前也不例外。

如果說,奧斯卡大多數獎項仍舊是頒發給北美和英國製片的英語系電影,那麼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角逐無疑是海外觀眾重點關注的板塊。隨著內地選送電影《奪冠》的敲定,今年奧斯卡外語片的申報也接近了尾聲。

今年申報的影片數量與去年接近,截止目前共計已有89部電影選送。但相比第92屆奧斯卡外語片最終在《寄生蟲》《痛苦與榮耀》《悲慘世界》等片之間展開的激烈角逐,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並沒有出現競爭力特別強的作品。因此,明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十強名單的競猜難度也將提升了不少。

究竟哪些電影會挺進最終十強,而哪個國家選送的電影又會斬獲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殊榮呢?大家不妨在看完具體的初選名單後,根據自己今年的觀影經驗和奧斯卡口味來大膽地猜測一下。

世 界 各 國 申 奧 片 盤 點

中國內地:《奪冠》

導演:陳可辛

電影《奪冠》將代表內地參與奧斯卡國際影片競爭的消息剛出,便引發網上各種爭議。一部分觀眾認為相比《奪冠》,管虎的《八佰》乃至其他質量更好的電影更有資格被選送,而另有觀眾則是詬病國內近幾年的選送風向過於讓人看不懂。

陳可辛的《奪冠》在立項時就有過聲勢浩大的宣傳,但由於過審版低於預期的呈現,該片並沒有獲得理想的商業成績,某種程度上是一部失敗的商業片。

但放眼過去幾年內地選送的電影,似乎主旋律早已成為唯一標準,甚至2017年還送選過《大唐玄奘》這樣的電影。如此看來,選送《奪冠》也就不足為奇,畢竟不是衝著拿獎去的。

中國香港:《少年的你》

導演:曾國祥

繼去年上映引發了轟動的社會話題討論,到今年周冬雨憑藉該片一舉斬獲了多個表演獎項,成為國內最年輕的三金大滿貫影后,《少年的你》熱度可謂節節攀升;毫不誇張地講這是近年來香港地區製片的表現最好的商業片。作為香港地區選送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電影,《少年的你》實至名歸。

電影《少年的你》也極有可能出現在接下來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十強名單中,一方面是因為該片確實有著很出色的商業完成度,另一方面作為控訴校園暴力的電影,它的題材也佔據著極大的入選優勢。

中國臺灣:《陽光普照》

導演:鍾孟宏

前有《大佛普拉斯》《血觀音》《誰先愛上他的》,後有鍾孟宏的《陽光普照》,近幾年臺灣地區循序漸進地產出了兼具較高觀賞性和本土特色的電影佳作,甚至電視劇產業也在朝著同樣的方向發展著。

儘管因2018年金馬獎頒獎典禮上的不當言論,內地電影人與臺灣電影人的關係變得頗為緊張,但我們必須客觀承認最近幾年臺灣電影確實令人刮目相看。

作為去年金馬獎的最大贏家,攬獲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在內的六項大獎的《陽光普照》成為臺灣地區選送的衝奧片是預料之內的事。不管最終能否挺進十強名單,這部講述傷痕累累的臺灣普通家庭的故事都值得被更多觀眾看到。

新加坡:《熱帶雨》

導演:陳哲藝

除了內地較令人失望外,今年華語區的衝奧片都可謂非常的強勢,新加坡選送的這部禁忌師生戀題材的《熱帶雨》絲毫不輸港臺地區的《少年的你》和《陽光普照》。

導演陳哲藝是現今新加坡最為重要的電影導演之一,其長片處女作《爸媽不在家》斬獲了包括金馬獎最佳電影在內的全球30多個電影獎項,作為導演有著頗高的起點。《熱帶雨》是陳哲藝的第二部長片,本土實力派演員楊雁雁繼續出演女主角,故事延續了對新加坡社會倫理的討論。

丹麥:《酒精計劃》

導演:託馬斯·溫特伯格

作為丹麥當代最重要的電影導演之一,溫特伯格離奧斯卡國際影片最近的一次還是2014年的《狩獵》,當時該片惜敗於索倫蒂諾的《絕美之城》曾引發過不小的爭議,可見大眾對《狩獵》的認可度之高。

今年第73屆坎城電影節的官方名單中,託馬斯·溫特伯格的新片《酒精計劃》赫然在列。從當前各國的選送片目來看,明年最有可能拿下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電影非這部莫屬。

該片的口碑仍在攀升,溫特伯格再次搭檔麥斯·米克爾森的這部新作能否榮膺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日本:《晨曦將至》

導演:河瀨直美

今年日本選送的衝奧片是河瀨直美的新作《晨曦將至》,這顯然是相對保守的選擇。相較《鬼滅之刃》劇場版衝關斬將大破日本本土各種票房記錄的盛況,日本今年的真人映畫顯得尤其慘澹。河瀨直美儘管是坎城電影節常客,但其近些年的電影表現也差強人意,這部衝奧作或許也只是走個過場而已。

韓國:《南山的部長們》

導演:禹民鎬

今年韓國最好的商業片非《南山的部長們》莫屬,這部由李秉憲擔任主演的政治驚悚片,以韓國幾任中央情報部部長的履歷為線索,揭露了韓國的政壇內幕。

除了題材賣點十足外,該片的攝製完成度也不俗,儘管劇本和視聽設計與去年的《寄生蟲》相去甚遠,但基本上可以視作是韓國電影工業產出的精品。

泰國:《時光機》

導演: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

儘管泰國的影視劇產業是電視劇優先於電影,但泰國電影的發展仍舊不容小覷。除了像《天才槍手》這類創意不俗的商業片外,泰國的藝術電影在東亞地區也有著一席之地。

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是泰國最受矚目的新生代電影導演,他的作品多以女性為主角,以泰國佛教倫理環境下人的生死別離為主題,《時光機》便是此主題下的最新作品。該片的口碑也的確不俗,有望挺進最佳國際影片十強。

俄羅斯:《親愛的同志》

導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今年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不俗評價的歷史題材電影,拿下評審團特別獎,導演是俄羅斯著名導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康查洛夫斯基是歐洲三大影展的常客,也是電影史上職業生涯最長的導演之一,曾於60年代成為導演,迄今仍舊活躍在國際影壇上。《親愛的同志》講述的是被蘇聯政府長期掩蓋真相的新切爾卡斯克事件,這是一部題材較敏感的作品。

西班牙:《無盡的戰壕》

導演:埃特爾·阿瑞吉 / 喬恩·加拉諾 / 何塞·瑪利亞·戈納加

西班牙內戰題材電影,在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斬獲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編劇和導演是喬恩·加拉諾、何塞·瑪利亞·戈納加和埃特爾·阿瑞吉這個三人組搭檔,他們仨此前共同拍攝的電影《花》《巨人》均收穫過不俗的反響。

法國:《我們倆》

導演:菲利波·梅內蓋蒂

受疫情影響,很多電影人都選擇轉戰2021年的坎城,因此今年法國本土的新片沒有特別令人驚喜的作品。

法國的預選名單中包括了《85年夏天》《加加林》《到達摯愛》《我們倆》等片,最終女同題材的《我們倆》勝出代表法國參戰奧斯卡。但相比去年口碑爆棚的女同題材《燃燒女子的肖像》,這部《我們倆》明顯缺乏競爭力。

德國:《明天整個世界》

導演:朱麗亞·馮·海因茨

原本以為德國選送會首要考慮今年柏林電影節上拿到不俗場刊分的《溫蒂妮》,克裡斯蒂安·佩措爾德此前幾部電影在北美也取得過不俗的放映成績,但最終結果卻是這部《明天整個世界》,多少有些讓人意外。

土耳其:《七號房的禮物》

導演:梅米特·艾達·厄茲泰金

翻拍自韓國同名電影的土耳其影片,儘管與韓版孰優孰劣存在爭論,但該片口碑和票房表現都還不錯,在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角逐上也有一定的競爭力。

白俄羅斯:《波斯語課》

導演:瓦迪姆·佩爾曼

近期微博上熱轉的二戰題材電影,豆瓣目前高居8.5分。導演是曾執導過《塵霧家園》《眼前的生活》和俄劇《背叛》的瓦迪姆·佩爾曼,主演則是《天上再見》《每分鐘120擊》的納威爾·佩雷茲·畢斯卡亞特。

突尼西亞:《販皮之人》

導演:卡勞瑟爾·賓·汗耶

突尼西亞新銳女性導演卡勞瑟爾新作,莫妮卡·貝魯奇坐鎮,競逐今年威尼斯地平線單元。《販皮之人》是近些年歐洲國家較為關注的難民題材,是一部挺有奇趣的作品。卡勞瑟爾在其前作長片《美女與獵犬》中展現了國人的執導功力,是值得被更多關注的女性電影人。

北馬其頓:《柳樹》

導演:米爾科·曼徹夫斯基

威尼斯金獅獎獲得者、《暴雨將至》導演米爾科·曼徹夫斯基的新作,今年北影節的參賽作品。該片延續了《暴雨將至》的敘事結構和表達,可以觀望一下,但似乎驚喜不多,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可能性較低。

伊朗:《太陽之子》

導演:馬基德·馬基迪

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的新作,入圍了今年威尼斯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馬基迪是90年代最具票房號召力的伊朗導演,他編劇兼導演的《小鞋子》曾獲得過好萊塢最佳外語片的提名。新作《太陽之子》同樣涉足了其擅長的兒童題材,二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並非沒有可能。

以色列:《愛莎》

導演:露西·普裡巴

今年平遙影展的獲獎影片,觀眾整體反饋良好。儘管該片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但作為長片處女作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菲律賓:《棉蘭老島》

導演:布裡蘭特·曼多薩

跟曼多薩過去的作品一樣,這部《棉蘭老島》也是一部難以琢磨透徹的、挑剔觀眾的電影。除了比較明確的社會批判外,該片還涉及了大量的民俗考據和對電影形式的叛逆,我們在觀影前需要做足功課。

蘇丹:《你會在20歲時死去》

導演:Amjad Abu Alala

去年威尼斯電影節上關注度頗高的新人作品,拿下了電影未來獎的最佳處女作。該片講述一位被預言「20歲時將會死去」的孩子的故事,從新奇角度窺視蘇丹社會和宗教文化。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選送影片(以國家和地區首字母排序):

阿爾及利亞:《太陽城》

阿爾巴尼亞:《開門吧》

阿根廷:《夢遊者》

愛沙尼亞:《最後的人》

愛爾蘭:《怪物》

埃及:《出生之時》

奧地利:《我們曾經想要的》

巴拿馬:《正義事業》

巴基斯坦:《馬戲人生》

巴西:《巴班克:當我死時告訴我》

巴勒斯坦:《加沙,我的愛》

巴拉圭:《消滅逝者》

保加利亞:《父親》

玻利維亞:《查科》

秘魯:《無名之歌》

冰島:《阿涅絲·喬伊》

比利時:《賣笑女郎》

波蘭:《奇蹟澤尼亞》

波赫:《艾達怎麼了》

不丹:《教室裡的一頭犛牛》

多米尼加:《瘋之狀態》

厄瓜多:《空》

芬蘭:《託弗》

哥斯大黎加:《黑色灰燼》

哥倫比亞:《忘記將來》

喬治亞:《開始》

哈薩克斯坦:《哭泣的草原》

荷蘭:《布拉多》

黑山:《乳房》

加拿大:《滑板小子》

捷克:《江湖醫生》

吉爾吉斯斯坦:《衝向天際》

克羅埃西亞:《課後驚魂》

科特沃地區:《身份流亡》

象牙海岸:《國外之夜》

肯亞:《威脅信》

拉脫維亞:《靈魂暴風雪》

黎巴嫩:《斷鍵》

盧森堡:《河流故事》

賴索托:《這不是葬禮,這是復活》

立陶宛:《立陶宛殖民地》

羅馬尼亞:《克萊採夫》

馬來西亞:《靈魂》

摩洛哥:《無名聖人》

孟加拉國:《真誠的,達卡》

墨西哥:《我不在此》

南非:《夢之森林》

奈及利亞:《擠奶女工》

挪威:《絕境希望》

葡萄牙:《傾聽》

瑞士:《我的妹妹》

瑞典:《租約》

塞爾維亞:《來自亞塞諾瓦茨的達拉》

斯洛維尼亞:《慄樹林故事》

斯洛伐克:《奧斯維辛報告》

蘇利南:《威林》

委內瑞拉:《委內瑞拉往事》

瓜地馬拉:《哭泣的女人》

烏克蘭:《亞特蘭蒂斯》

烏拉圭:《阿萊利》

烏茲別克斯坦:《法麗達的兩千首歌》

希臘:《蘋果》

匈牙利:《未知時間的愛》

亞美尼亞:《所羅門之歌》

義大利:《夜曲》

印度:《野牛》

印度尼西亞:《地獄女子》

約旦:《200米》

智利:《名偵探塞大爺》

相關焦點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報名截止 60部佳片爭金人
    搜狐娛樂訊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評選,上周四(10月1日)截止了最佳外語片的申報工作,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60部新片進入了大名單。今年坎城國際電影節的兩大強片——《白色絲帶》(金棕櫚)和《預言者》(評審團大獎),將分別代表德國和法國展開繼金棕櫚之後的又一輪角逐。  最佳外語片的參評細則與其他獎項略有不同:所有報名最佳外語片獎的影片,必須是非英語對白;一個國家或地區只能選送一部參賽片;報名影片必須是在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之間上映,且必須在營業性影院公映七天以上。
  • 七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鞏俐出演的佔了其中三部
    話說,在僅有的七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中,鞏俐一個人獨佔三部,一起來看看吧!鞏俐三部:1991年《菊豆》、1992年 《大紅燈籠高高掛》、1994年《霸王別姬》30年前,1990年上映的《菊豆》是中國第一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電影!張藝謀導演,鞏俐和李保田主演。故事講述不能生育的叔叔弄了漂亮女人鞏俐回來續香火,結果嬸嬸和年齡相仿的侄兒李保田好上了,生了個兒子。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九強出爐!四部亞洲電影入圍
    今年有87個國家參與了角逐,最終選出的九部電影中包括在坎城電影節拿下最佳導演獎的波蘭電影《冷戰》,獲得威尼斯金獅獎並成為奧斯卡大熱門的墨西哥影片《羅馬》。以及四部亞洲電影,分別為日本的《小偷家族》,韓國的《燃燒》,哈薩克斯坦的《小傢伙》,和黎巴嫩的《迦百農》。
  • 中國內地選送《邪不壓正》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中國內地選送《邪不壓正》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時間:2018.10.0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ino
  • 2021年起,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數量固定為10部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 ,奧斯卡評委會13日宣布了迅速推進多樣性和包容性舉措的全面計劃,包括從2021年奧斯卡頒獎典禮開始,將提名最佳影片獎的影片數量定位10部,而不再浮動不定。這些變化是評委會正在進行的名為「學院獎2025」努力的一個新階段,旨在解決奧斯卡及其頒獎典禮內部的公平和多樣性問題。除了將最佳影片的提名永久定為10部之外,奧斯卡評委會還表示正在解決其內部種族和多樣性問題,要求董事會成員和員工接受無意識的偏見培訓,成立代表、包容和平等辦公室,並為理事會成員設定任期限制,最長12年。該限制將在2020-2021年任期內生效。
  • 93部電影競爭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 「哪吒」勁敵有哪些
    左起分別是《寄生蟲》《痛苦與榮耀》《天氣之子》的劇照。《哪吒》「申奧」的對手可不少。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今年開始就不叫外語片了,改名為「國際影片獎」。獎項名字改了,但大家的「申奧」熱情不改。中國內地自1979年《阿凡提》,到去年《邪不壓正》,一共選送過32部電影(內地並沒有年年都送電影「申奧」),當中有兩部電影最終成功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而且都是張藝謀導演的,分別是1991年的《菊豆》和2003年的《英雄》。每年那麼多部來自全球各地的佳作,奧斯卡外語片獎也就只有5個提名名額,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 <頭腦特工隊>等16部作品競逐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
    《頭腦特工隊》《恐龍當家》等片將有資格角逐奧斯卡,最終將有5部影片獲得正式提名 搜狐娛樂訊(文/耷子)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今日發布了第88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的申報名單——來自全球的16部動畫長片作品,將角逐今年的小金人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送行者》清明重映
    榮獲第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的《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劇情描述原在東京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手的本木雅弘,因樂團突然解散而放棄演奏家之路。失業的他和妻子廣末涼子回到故鄉山形縣,在報紙上看到『旅途協助工作』的尋才廣告而前往應徵,沒想到對方徵的其實是禮儀師。
  • 外媒爆《狼圖騰》將衝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外媒爆《狼圖騰》將衝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時間:2015.08.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毛筆多 分享到:
  • 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視頻完整版+完整版奧斯卡獲獎名單
    美國奧斯卡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水逆」事件——美國當地時間26日晚,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即將落幕之時,出現了整個頒獎最尷尬的一刻:頒獎嘉賓沃倫·比蒂因為拿錯了信封,把最佳影片頒給了《愛樂之城》,當該片主創集體登臺一片歡呼慶賀甚至發表落淚感言都快5分鐘時,組委會工作人員上臺阻攔了這荒唐的一幕——搞錯了,最終的獲獎影片應該是《月光男孩》。
  • "大聖"衝"奧"遭遇最強年 27部作品參評動畫長片
    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代表花落《大唐玄奘》之後,華語影片和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之間的關係卻並沒有結束。北京時間前天,《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正式宣布加入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戰局,參與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項以及提名的角逐。
  • 2017年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完整版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於當地時間1月24日晨在美國洛杉磯公布,攝影師艾曼努爾·盧貝茲基、導演賈森·雷特曼、演員詹妮弗·哈德森、布麗·拉爾森和渡邊謙和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席謝麗爾·布恩·艾薩克斯共同揭曉奧斯卡24
  • 《寄生蟲》成為奧斯卡最強競爭者,中國選送的3部電影全軍覆沒!
    奧斯卡,一直被視為電影界的最高榮譽。它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所發起的電影獎項,第一屆為1929年,主要是用來鼓勵優秀電影的發展和表彰行業的成就,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非常之大。談及華語電影和奧斯卡的關係,大家肯定會想到李安的《臥虎藏龍》,因為這是華語電影歷史上,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在此之後,華語電影已經連續十幾年申奧失敗。從今年本屆奧斯卡開始,「最佳國際電影(原最佳外語片)」獎項規則有更改。此前,「最佳外語片」的5部入圍電影,是由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員的一小部分重磅電影人投票決定。
  • 去年評分最高的十部外語電影,你錯過了哪一部?
    2017年已經過去啦。這一年有歡笑有淚水,也有超多好電影!今天盤點的,就是2017年評分最高的十部外語電影。來看看有哪部你沒看過吧。《摔跤吧!爸爸》豆瓣評分9.1,當之無愧的年度第一。電影入圍了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男主角卡西·阿弗萊克也憑藉在影片裡的出色表演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影片講的故事,又喪又難過。但在影片的豆瓣短評頁面,滿滿的都是五星好評。原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過去和解。
  • 日本VS日本,皮克斯VS皮克斯:16部電影角逐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本屆奧斯卡將在明年1月14日發布入圍提名的五部作品名單,2月28日舉行頒獎典禮。今年的申報數量比去年減少了4部。16部電影中,有7部作品為非好萊塢製作,日本有三部:細田守的《怪物之子》、《UFO學園的秘密》的電影版《宇宙的法則》和吉卜力工作室米林宏昌的《記憶中的瑪妮》。
  • 《謎一樣雙眼》拍美國版 曾獲奧斯卡外語片獎
    《謎一樣的雙眼》曾代表阿根廷奪得了第82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阿根廷版《謎一樣的雙眼》由胡安·何塞·坎帕內利亞執導,影片講述的是一樁發生在25年前的罪案,影片的男主角班傑明·埃斯波西託的心裡一直保有對這件案情的印象。現在的他終於鼓起勇氣,直面那段不堪回首的過去,重新體驗那段逝去的愛恨、生死和友誼。但是那段記憶卻也改變了埃斯波西託對過去的回憶,他將重新書寫自己的未來。
  • 中國第一部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被禁25年:弒父、不倫戀...
    導演: 張藝謀 / 楊鳳良編劇: 劉恆主演: 鞏俐 / 李保田 / 李緯 / 叢志軍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 日本上映時間:1990-04-21(日本)片長:95分鐘主播 孫宏博第一部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中國電影,叫《菊豆》。
  • 黑澤明早期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沒有特效,他也曾為老虎出鏡犯愁
    記得李安執導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關於人虎互動的場景有很多,李安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曾說:我在電影情節把控上遊刃有餘,但視覺效果就不怎麼樣了,不過我們有專業的好萊塢特效團隊,電影中老虎的鏡頭有40%是電腦後期合成的。
  • 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初選增至15部 我國送選3部
    (原最佳外語片)初選數量增加,以前這一輪一般是從選送影片中投票選出9-10部的短名單(此後篩出5部作為該獎項正式提名者),而如今增加為15部。《寄生蟲》劇照據悉,這一改變僅用於今年奧斯卡,原因在於初選結果的來源有所改變:往年,初選片單是由奧斯卡主辦方學院的各分支部門成員自願加入的「主要委員會」選出7部,再由規模小得多的「國際電影執行委員會」增加
  • 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視頻完整版觀看 最佳影片頒獎現烏龍
    美國奧斯卡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水逆」事件——美國當地時間26日晚,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即將落幕之時,出現了整個頒獎最尷尬的一刻:頒獎嘉賓沃倫·比蒂因為拿錯了信封,把最佳影片頒給了《愛樂之城》,當該片主創集體登臺一片歡呼慶賀甚至發表落淚感言都快5分鐘時,組委會工作人員上臺阻攔了這荒唐的一幕——搞錯了,最終的獲獎影片應該是《月光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