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以新鮮河蝦為食,養殖難度極大,一條魚僅有半兩,卻依然供不應求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自古以來,鱸魚都是文人墨客詩句之中的無上美味,時至今日,鱸魚已成為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食。然而,古時候的鱸魚和現在的鱸魚真的是同一種鱸魚嗎?如今常見的鱸魚基本上都是加州鱸魚,原產自美國,上世紀八十年代才引進國內養殖,那麼古代文人墨客交口稱讚的鱸魚又是哪一種呢?
根據多方資料記錄,此種鱸魚應是河流入海處獨有的四腮鱸魚,尤其以長江入海口的松江四鰓鱸魚名氣最大。
四鰓鱸魚並不是有四個鰓,而是它的鰓鼓出來了,看起來像四鰓。說到四腮鱸魚,很多人都沒聽過,這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四腮鱸魚在加州鱸魚引進之前,就已經捕撈不到了,處於消失的狀態。
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後,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四腮鱸魚所生活的近海環境不斷惡化,水質變差,再加上它的洄遊產卵之路被水壩切斷了,四腮鱸魚的數量隨之驟降,逐漸成為了傳說中的名魚。很多具有洄遊習性的魚類都差不多是這個時期數量急劇減少,包括長江刀魚、鰣魚等名貴魚類,這也是經濟迅速發展路上的一個遺憾。
好在四鰓鱸魚並沒有完全消失,在科學家們的不斷努力下,如今四鰓鱸魚已實現小範圍的人工養殖。四腮鱸魚的養殖難度極大,不過與長江刀魚相比,它的養殖情況還算好的,像長江刀魚這種魚離開水面就死,養殖難度更大,至今都還在研究階段,四鰓鱸魚起碼已經實現了商品化,可以在市面上出售了。
因為四鰓鱸魚可以在海水和淡水中生存,它的產卵、孵化是難點,目前只能模擬它的野生環境來進行精細化養殖,投入成本很高,目前的養殖基地不多,主要是供應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
四腮鱸魚喜歡吃活物,在養殖過程中以新鮮的小河蝦、小魚為食,古人說它「巨口細鱗」,它張開嘴就能把小魚小蝦吞入腹中。不過四腮鱸魚長不了太大,基本上長到25克、30克就可以出塘了,這相當於一條魚僅有半兩重,可以說不足巴掌大,但這並不影響它的銷量。
物以稀為貴,曾經以為消失的四腮鱸魚重回市場,自然是受到了市民的熱烈歡迎。最開始甚至賣四五百元一條,後來產量供應上了之後,半兩重的一條四腮鱸魚價格接近百元,已經算是親民的價格了,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有時候去晚了還買不到。
古時候的松江府人喜食四腮鱸魚,如今四腮鱸魚在上海賣得最好,畢竟有這個飲食基因在,很多年紀大的老人在小時候吃過它,之後幾十年沒見過,對它的味道十分惦記。四腮鱸魚的口感在淡水魚之中可以稱王了,最適合做湯或者清蒸,沒有一絲腥味,味道極為鮮嫩,肉質也是頂級的蒜瓣肉,吃過忘不了。
現在的價格雖然貴,但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希望能早日實現大面積養殖,讓更多人品嘗到它的美味。注意,野生的四鰓鱸魚依然屬於保護動物,請不要隨意捕撈。
各位朋友,你們吃過四腮鱸魚嗎?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