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過濾可以稱得上是養龜的必備條件了,龜缸中沒有過濾就好像女人出門不化妝啊。過濾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當然,主要的作用還是淨化水質。過濾分為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兩大類,一般情況下我們在設置過濾時都會將這兩種方式結合在一起。物理過濾主要是側重於過濾水中的固體雜質,比如水中的懸浮物、龜的糞便、食物的殘渣等;生化過濾則是注重於水中的成分變化,如硝化細菌的培養和保持等。
這麼說會更容易理解:物理過濾則是讓水看起來乾淨,但水中含有的有毒物質卻讓水質沒那麼乾淨;生化過濾則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去顯現好處,讓水質真正的變得更好。
過濾的方式有很多種,根據位置的不同,可分為背濾、底濾、上濾等。比如效果比較不錯的滴流盒過濾則是上濾;價格較貴的濾筒過濾則是底濾。還有比較常見的比如沼澤過濾等。但不論設置哪種過濾,都需要工具來完成一整個的過濾過程。
潛水泵是必須品。過濾就必須讓水流動起來,水泵則是最重要的動力輸送器,是過濾系統的心臟。潛水泵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只能在水中使用,使用時先要將水泵放入水中固定好在通電,在陸地上通電會引起水泵抽空燒壞;另一種則是水陸兩用泵,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泵放在陸地上使用,如果在水中使用則需要拆除進水管。
水泵的功率和揚程都是不一樣的,不要以為數值大的就是好的,要根據自己龜缸裡水的體積來具體計算,選擇合適的功率。揚程的話一般不需要太擔心,養龜不是養魚,水位也不會深到哪兒去。
就使用方便性而言,第一種顯然更方便;就可操作性而言,水陸兩用泵則更勝一籌。至於怎麼選擇,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不能生搬硬套或人云亦云。
過濾盒則更像是人的身體一般,為過濾的進行提供場所。龜缸中的水經過水泵抽出流向過濾盒,經層層過濾後再流入龜缸,也是儲存濾材和一定量異物的場所。既然有過濾出的髒東西,就必須要定期打掃,保持乾淨和衛生。
濾材和過濾棉則是過濾過程可以發生的中間介質。如果單單是讓水經水泵抽出再流入的話,是起不到任何淨化作用的,所以,必須讓抽出的水進行濾材的層層過濾,這才有效果。在布置時,過濾棉一般布置在上層,起到物理過濾的作用,攔截水中的懸浮物和顆粒物等;水經過過濾棉後會流向底下的濾材上進行更進一步的生化過濾。
常見的濾材有細菌屋、陶瓷環等。要靈活搭配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濾材裡,最好用的就是細菌屋。細菌屋表面的孔洞較多,方便了有益菌的附著。最好選擇方形的,根據自己過濾盒的大小可以用鋸條切割成合適的形狀。當然,選擇品質較好的就很有必要了,這會讓你在切割的時候少一點粉末。
配置完了這些東西,再一通電,整個過濾系統就會正常運作了,白天開幾個小時,晚上就關了讓龜也好好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