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紅軍是創立最早的人民軍隊,紅軍佩戴八角帽的形象,也已經深入人心。那麼,大家知道紅軍八角帽的由來嗎?通過研究我軍的軍需簡史,可以發現有四種不同的說法,記述了八角帽的由來。可以說,這四種說法都比較可信,你傾向於哪一種呢?
第一種說法:八角帽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列寧曾經佩戴過的一種短簷帽,這種帽子有八個角,紅軍在設計自己的軍帽時進行了模仿,於是設計出了紅軍八角帽。由於列寧的確佩戴過八個角的短簷帽,有歷史照片留存了下來,大家可以去查證,因此這種說法就相當可信了。
第二種說法:尹德明在1930年的井岡山上設計。 1930年2月,湘贛遊擊隊司令員譚餘保決定開展正規化建設,將設計軍裝的任務交給了裁縫出身的尹德明。尹德明根據工農革命軍有8個縱隊、井岡山上有八角樓等線索,設計了紅軍八角帽。後來,中國工農革命軍佩戴的都是他設計的八角帽。這種觀點的非常可信,原因是他的2個設計依據太可信了,讓人難以找出懷疑的理由。
第三種說法:紅軍學校的趙品三設計。1932年初,瑞金紅軍學校校長劉伯承要求俱樂部主任趙品三製作統一的軍校校服。趙品三決定參照蘇聯紅軍的軍裝進行設計,將軍帽設計為八角式,而且是適合中國人的身材和臉型的小八角。後來紅軍學校換裝之後引起了總部首長的注意,小八角軍帽開始在紅軍推廣。這種說法也比較可信,畢竟紅軍學校就是擔負軍事科研和教學的單位,而軍事後勤中的被裝建設,也是軍校教學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第四種說法:紅軍的八角帽是馮玉祥贈送。馮玉祥在中原大戰戰敗後被迫出國考察,由於自己的部隊都已經被收編,他就在臨行前將儲備的數十萬套軍服全部捐贈給了紅軍,由於馮玉祥當時的部隊佩戴八角帽,紅軍因此也有了八角帽。由於歷史照片上馮玉祥的軍隊的確佩戴過八角帽,因此這種說法應當說也可信。
另外,在人民軍隊在陝北的那個時期,大部分紅軍軍帽上的八個角都變得不太明顯了,很多歷史照片中的八角帽幾乎近似於瓜皮帽了,而且楊成武將軍的部隊為了防寒還在軍帽上添加了帽耳,設計了一種八角帽的變種。
總之,不論是哪一種說法,我們都能從中看到人民軍隊建設發展的艱難歷程,看到今天的07式系列軍裝已經發展得越來越完善,就更應該珍惜如今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