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動物生老病死揭秘 猴子可被養老送終(圖)

2021-01-08 搜狐網
圖為江蘇省常用的幾種實驗動物

  10月1日起,以江蘇省政府令頒布的《江蘇省實驗動物管理辦法》正式施行,把一向鮮為人知的實驗動物拉到人們的視野中。

  那麼,鼠、兔、狗、貓、豬、猴子……這些實驗動物跟一般動物有什麼不同,它們是怎樣生活的,有哪些奇特的本領?跟市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它們又是怎樣為人類服務的?對這些,新實施的辦法是怎樣規定的?

  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位於南京鎖金村的江蘇省實驗動物管理辦公室,請有關專家揭開了實驗動物「生老病死」的神秘面紗。

原來,這些生靈不僅可愛,而且為了人類健康,往往要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的代價。

  特性  

有什麼遺傳病要一清二楚

  江蘇省科技廳條件處副調研員徐婷婷說,實驗動物是人工飼養、繁育的,主要用於科研、教學、生產等多個領域。眼下常用的,多是熟悉的鼠、兔、豬、狗、猴子、果蠅等品種,可是,它們卻有著優異的性能以及獨一無二的生活環境,令人驚嘆。

  根據規定,「小鼠也好,小兔也好,它們的培育、繁殖、飼養要求非常嚴,每隻動物的遺傳背景必須明確,譜系要清晰。」徐婷婷說,就像小鼠,實驗用的疾病模型鼠,「家譜」和家族病史要一清二楚,小鼠的祖父有某種疾病,小鼠的父親也必須有這種病,小鼠和它的後代也要有,這樣的動物才能被用到一些特定的實驗中。

  即使同一種動物,用於不同的研究,特點也要不同。比如,用於糖尿病研究的小鼠,須是糖尿病模型鼠,簡單說,這種小鼠的祖先和後代須患同一類型的糖尿病,否則無法進行相關的實驗研究。  

不染塵埃,嬌若「溫室花朵」

  「實驗動物的生活環境要求潔淨。」江蘇省實驗動物協會張維祥秘書長說,比如小鼠,它們必須生活在相當於恆溫恆溼、少菌無毒的「屏障環境」。在小鼠的日常空間中,每立方米中的塵埃粒子通常不超1萬個,一個普通器皿中落下的菌數不多於3個。而市民生活的空間中,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多達50萬~100萬個。

  這還只是外部,對於每隻用作實驗的小鼠來說,它自身攜帶的微生物、病原體也要一乾二淨。若它帶有某種微生物,很可能產生一些抗體,導致實驗結果的不準確,因此必須清理乾淨。「實驗動物比人潔淨千百倍。」

  「看似比寵物過得舒服,其實遠沒寵物的體質好。」張維祥稱,它們就像「溫室花朵」,對外界刺激極為敏感。正因如此,實驗往往能收到良效,給科研、教學、生產帶來巨大收益。

  應用  

藥品研發,實驗動物貢獻大

  不少人知道,實驗動物已被廣泛應用,是科研支撐的三大要素之一,離開它們,很多科研無法進行。張維祥說,藥品研發用的實驗動物較多,在藥物篩選、藥效評價、藥代動力檢驗、安全性評價、臨床、出廠等六大環節中,除了臨床,其他五個都是靠實驗動物完成的。

  特別是出廠檢驗,更要用大量動物,不同的藥,選的動物不一樣。張維祥說,比如,小鼠常被用來進行異常毒性的檢測,因為它對毒性敏感;兔子對熱源敏感,常被用作熱性實驗;豚鼠對致敏反應靈敏,常被用作藥物的致敏性實驗;貓則常被餵嘗降壓藥,這也是貓對血壓反應靈敏的緣故。

  其實,實驗動物更多是用在高校和科研院所。

  現在人們熟知的腎、肝臟、皮膚等移植手術,最初是在動物身上完成的。比如,對人腎移植前,醫務人員在豬、犬、猴的身上反覆做,直到成熟後才在人體上實施。鮮為人知的是,皮膚移植實驗大多是在豬身上進行的,因為豬的皮膚機理與人的最相似。

  福利  

壽命很短暫,活著要被善待

  張維祥說,實驗動物是無名英雄,為了人類,常要獻出健康乃至生命。目前,江蘇省每年使用的各類實驗動物在100萬隻以上,居全國前列,其中大小鼠佔總數90%左右,其次是兔子,數量約10萬隻。另外,每年還用約5萬隻豚鼠、500條狗以及少量猴子。

  出於安全等因素考慮,實驗動物往往「很短命」。比如,大小鼠通常只進行一次實驗;兔子只進行10次實驗;狗的時間比較長,但也就6~36個月,豬也是。這與它們的正常壽命相比,是何其短暫。因此,《江蘇省實驗動物管理辦法》規定,必須管理好、養護好實驗動物,福利必須跟得上。  

實施「安樂死」,立碑紀念

  實驗動物的壽命很短暫,江蘇省規定,要讓它們有尊嚴地無痛苦地離去。張維祥說,實驗後,有些動物會受傷或染菌,這時要執行「安樂死」。「安樂死」的方式因動物而異。對於兔子,往往會向血管注入空氣使其毫無痛覺地栓塞而亡;對於小鼠,更多是無痛的斷髓致死或二氧化碳致死;豬和狗則是麻醉死亡。在處死現場,不允許有其他動物在。

  有時,一些實驗不得不用猴子。根據規定,它們一旦負傷或致病,除了盡力救治,還要養老送終,讓它們吃好、睡好、玩好,自然死亡,而不允許「安樂死」。這也是實現動物福利的重要內容。

  對於死去的實驗動物,該辦法規定,應為它們立碑,以紀念和表彰對人類的貢獻。在南京醫科大學,就曾為實驗動物立碑。

  張維祥說,隨著這一新規的實施,江蘇省將在包括使用、飼養、買賣、管理、福利等方面,儘快拿出實施細則,維護實驗動物的福利和尊嚴,「希望人們能記住這些小生靈」。

(責任編輯:肖堯)

相關焦點

  • 動物實驗科學道義難兩全 人類痛苦動物承擔(圖)
    任何從事動物實驗的機構都需要獲得許可證;參與動物實驗的研究人員也都必須獲得相應資格;在動物身上實施的每一道實驗程序,都必須登記在冊;動物實驗僅在沒有其他任何替代實驗對象的情況下才可獲準實施。  根據英國內政部所能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2008年英國官方共記錄在案370萬項動物實驗「程序」,比2007年多14%;靈長類動物實驗案例比2007年增加7%。
  • 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動物實驗對治療疾病有多重要?
    即便這張圖上的小白鼠,其實它們也是不同的,比如大家能在小白鼠的周圍看到它的名字,圖中最左邊的AKR小鼠就是一個高發白血病的小鼠模型,它是100多年前培育出來的。我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要做動物實驗以及實驗動物的貢獻。我先講實驗動物的貢獻,然後再講我們為什麼要做動物實驗,以及我們怎樣做動物實驗。
  • 養狗有啥用,能為你養老送終?鏟屎官:狗子對我們的意義你們不懂
    大家好,歡迎來到喵汪控大本營,今天小控要跟大家講的是:養狗有啥用,能為你養老送終?鏟屎官:狗子對我們的意義你們不懂!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能為你養老送終啊?」每次小控都笑笑直接走開,因為對他們這些不養狗的人來說,養狗的樂趣以及狗子對我們的意義,他們根本不懂,你即便解釋了,他們還是會嗤之以鼻,所以,還是笑笑過去就好。狗狗的壽命只有短短的10幾年,指望它們養老送終確實是指望不上了,但是要說到狗子的用處,那可簡直是太大了。
  • 山西農民大媽把頭牛當寵物,還要給它養老送終,這是怎麼回事呢?
    說起大媽家的這頭牛,大媽告訴我們說,這頭牛是她在15年前買下的,當時老伴買下它就為了讓它生小牛犢賣錢,從那以後連續13年每年都會生一頭小牛,更讓人驚喜的是,有一年直接生下一對雙胞胎牛,這可把全家給樂壞了
  • 我國給養老送終,俄羅斯會發工資,英國出了名的...
    所以從這些方面來看,我們國家面對退役軍犬的處理,真的是一直負責到最後的「養老送終」了。除了我們國家之外,還有俄羅斯,據了解他們對退役軍犬的處理方式也是挺不錯的,因為在俄羅斯,退役軍犬是和退役軍人一樣,都享有「工資」,他們都是有獎勵可拿。最後還有英國,說起英國對待退役軍犬的處理方式,可能很多人應該也是有關注,因為英國對待退役軍犬的方式是「安樂死」,這一點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出了名的殘忍。
  • 瞧這群「偉大」的醫學實驗動物
    溫醫大師生向「實驗動物」紀念碑獻花溫醫大供圖  人類攻克許多疾病,都要依靠動物實驗。4月24日是「世界實驗動物日」,溫州醫科大學200多名師生手捧菊花向「實驗動物」紀念碑鞠躬,致敬這些為人類醫學發展而獻身的「無名英雄」。記者走進溫醫大實驗動物中心,揭開其神秘面紗。
  • 動物老了沒生存能力時,它的下一代會給它們養老嗎?
    動物遵循自然規律,在進化過程中許多物種照顧幼崽達到一定的獨立性只是為了確保最高的存活率,自然規律中還有一條規定,適者生存,所以即使一隻年幼的動物生病了,跟不上大部隊的時候,通常也會被遺棄。在極少數情況下,母親會逗留更長時間,但她也會放棄,以拯救自己和任何她碰巧生育的胚胎。
  • 這個實驗用殘忍的方式,讓猴子離開母親,證明愛是存在的
    他想要確定母親的接觸和陪伴對年輕靈長類動物的成長有多大的幫助,包括在社會和心理上。哈洛進行了各種實驗,觀察當猴子離開母親並被安置在隔離的環境中時,它們的態度和行為是如何受到影響的,並把他們的反應記錄了下來。
  • 中國實驗動物產業狀況調查
    雖然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猴子出口國,但實情卻是大錢讓人家賺了,長期下去最終將無猴可賣  ■來源:《科學新聞》雜誌   記者 趙鷹 賀根生  「以前中國沒有食蟹猴,從越南走私到廣西的情況很嚴重。經過解救收容的猴子本想還回去,但因對方不願支付相關的運費等,最後只好留在中國。
  • 花6700元買國家保護龜養一年,男子被公訴:買了就得給它養老送終
    據調查,尹某兩次購買的烏龜都屬國家級保護動物,其中輻射陸龜屬一級保護動物。尹某因此被檢方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尹某支付該烏龜的寄養費,直到其死亡。為切實保護野生動物,我國頒布了野生動物保護法,販賣、獵殺珍稀動物、瀕危動物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都會受到刑事處罰。尹某購買的兩隻烏龜,都是屬於國家級保護動物,因此他被起訴。
  • 德國動物實驗室曝光!用貓狗做毒性測試,猴子在實驗中痛苦地尖叫
    德國一家地獄般的動物實驗實驗室獲準開放。去年,動物權利組織曾因其野蠻的條件而爭取關閉該實驗室。實驗進行時,這些無助的動物會痛苦地尖叫。在其他圖片中,貓和狗在接受毒性測試後流血並死在自己的髒物中。漢堡的司法和消費者保護議員安娜·加莉娜(綠黨)宣布她計劃在聯邦層面為更多的動物福利工作。她說:「改善實驗動物的保護是迫切需要的,也是姍姍來的。」
  • 國外一大學被爆用活體猴子做沒必要的實驗,手段殘忍
    近日,比利時一所大學用活猴子做實驗的照片被公布,照片中這隻被關在籠子裡的靈長類動物頭骨被植入了電極,據稱是用於做腦部實驗。據動物權利運動協會(AR)協調員,毒理學家珍·霍克默思所說:「開發新藥並非必須要做動物實驗。這些實驗是無用的、殘酷的,只是為了滿足缺乏同情心的科學家的好奇心。
  • 關於動物實驗小白鼠數量可平鋪從地球到月亮的距離
    小白鼠,對就是小白鼠,佔據了動物實驗的「半壁江山」,普遍用在生理學、醫學、藥學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中。作為一名醫學狗或者生物狗,避免不了用到小白鼠做實驗,看到小白鼠那麼的可愛,有時真的不忍心給灌藥和解剖。但是為了科學研究和發展不得不犧牲一部分實驗小白鼠,在此向參與科學研究的全部實驗動物致以崇高的敬意。
  • 比利時一大學被曝殘酷折磨猴子做實驗:頭骨鑽孔,腦內植入電極
    據《每日郵報》9月21日報導,近日,動物保護組織的活動人士要求比利時的一所大學終止對猴子實施殘忍的大腦實驗。據悉,這些實驗猴的頭骨上被研究人員殘忍地鑽孔,大腦還被植入電極。荷蘭「動物權利組織」(Animal Rights)稱,魯汶大學(Ku Leuven)的研究人員向猴子的大腦中植入電極,還將棒狀物體用接合劑固定在猴子的頭上。活動人士表示,在被曝光的實驗中,有12隻恆河猴參加測試,當這項由納稅人資助的實驗完成後,它們中的大多數猴子將被殺死。
  • 比虐待實驗動物更殘忍的是,等它們白白犧牲後再篡改實驗數據
    這些虐待小動物的殘忍畫面來自德國一家實驗公司LPT藥理毒理學實驗室(Laboratory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近期由動物保護者用隱蔽攝像頭臥底拍攝。德國LPT實驗裡的猴子和狗自從錄像公布後,引起輿論一片譁然。
  • 用活體動物做實驗的德國實驗室,被鉗住脖子的猴子,插入喉管的比格犬!
    在我們科學發展的過程當中有進步就會有犧牲,在很多實驗的過程中,必須要有生物體來作為實驗的對象,很多的實驗室都會選擇動物,比如說像白鼠兔子等等,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來看,這個曾經為多個公司提供動物實驗服務的實驗室,被強行關閉,因為用動物所做的活體實驗太過於殘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廣東立法保護動物福利 實驗動物手術要麻醉(圖)
    核心提示  實驗動物是人類的替難者,是活的試劑。2009年,廣東實驗動物部門完成動物實驗近20萬次,支撐研究項目超過1000項。每年利用實驗動物進行科研實驗而取得的省級成果近百項,實驗動物支撐了全省產值920億元的醫藥產業。
  • 老人的犬咬死了盲女的導盲犬,盲女卻為他養老送終
    考慮到老人無兒無女,夫妻還把老人接到自己家裡,打算給他養老送終。因為善良,因為寬容,她不僅讓自己的眼睛變得和正常人一樣,能看得見這個七彩的世界,和正常人一樣開心生活,還讓她收穫到了至純之美的愛情和婚姻。看似因禍得福的背後,更有著千絲萬縷的機緣巧合,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 做實驗為什麼要用小白鼠? 其他動物不可以嗎?
    其實動物試驗品很多種,除了 的小白鼠之外,還有狗、猴子、猩猩、羊、兔子、豬等等,可為什麼就小白鼠成名了   原標題:做實驗為什麼要用小白鼠? 其他動物不可以嗎?   如果有人被試驗做了什麼事情,第一反應就是「這不是拿我當小白鼠嗎」,「小白鼠」好像成了試驗品的代名詞。
  • 動物實驗專家呼籲:提高動物福利待遇
    在杭召開的中國實驗動物學會學術交流會上,與會的400餘位專家呼籲:提高動物「福利待遇」,減少實驗動物數量,減輕它們的痛苦。    據大會新聞發言人、國家藥物安全評價監測中心主任邢瑞昌研究員透露,我國目前每年超過700萬隻大鼠、近百萬兔子、上萬隻猴子接受新藥、醫學臨床、食品安全等各種試驗,它們為生命科學、人類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此次與會專家們認為,實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要善待它們。    大會倡導國際上流行的「三R理論」提高其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