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老了沒生存能力時,它的下一代會給它們養老嗎?

2020-11-22 騰訊網

動物遵循自然規律,在進化過程中許多物種照顧幼崽達到一定的獨立性只是為了確保最高的存活率,自然規律中還有一條規定,適者生存,所以即使一隻年幼的動物生病了,跟不上大部隊的時候,通常也會被遺棄。在極少數情況下,母親會逗留更長時間,但她也會放棄,以拯救自己和任何她碰巧生育的胚胎。在大多數群居動物中,年老的患病動物會離開群體,孤獨地死去;只有高度社會化,具備高智商和高情感的動物,才會表現出照顧老年動物的行為。

動物的世界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老弱病殘將面臨著生存危機,其實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悽慘,許多動物老了並不是被餓死,它們雖然沒有了生存能力,但依然能夠很好的存活下來。哺乳動物幾乎都是過著群居生活,以狼為例,狼群由家族成員組成,幼狼出生後,幾乎是整個家族的事,每個成員都有撫養幼狼的責任和義務,直到它能自食其力。同樣,當一隻狼老了後,已經沒有了生存能力,其它成員依然會去照顧它,保護它,給它供養食物,直到它老死。這是狼群的生存法則。其它的肉食動物也都有自己的生存規則,只要是群居動物,都會有成員之間互相照顧的義務,但不一定是自己的子女,動物世界沒有家庭觀念,也不可能像人類一樣有養老送終的傳統,每個生命首先必須依靠自己,然後才能依賴群體。

烏鴉反哺是我們從小學就學到的一則孝敬老人的故事。它主要是說小烏鴉在成年後,會照顧失去生存能力的老烏鴉,就像當初老烏鴉照顧小烏鴉時一樣。其實,這裡是存在一定的誤區的。首先,烏鴉的壽命大都在13年左右,而且它是終生一夫一妻制的動物。每年烏鴉都會生產,每一窩蛋需要半個月左右的孵化期。雛鳥孵化之後,由烏鴉夫婦共同撫養1個月左右,此時的雛鳥才會有生存能力,這時,雛鳥就會飛走自己築巢。雛鳥築巢的位置大都離父母很近,這或許它們會照顧父母的唯一證據了。因為迄今為止都沒有發現任何烏鴉反哺的真實的案例。

豺狼食肉之間的養老也不是無條件的。想要被養老也得建立在群體生活資源富餘的情況下。食肉動物在分配食物的時候會優先供給主要獵手,這一點也很簡單,打獵需要獵手,只有強壯的獵手才能捕獲更多的獵物;再來則是幼子,幼子是群體的希望;最後有結餘才會給老成員吃。所以即便豺狼有互相養老,老了之後的生活也很慘,經常是飢一頓飽一頓,也沒有幾年蹦噠了。所以犬科動物從衰老到死亡往往也只有半年到一年左右。

相關焦點

  • 動物老了失去捕獵能力,它們的子女會給它們養老嗎?不存在的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人都會老,更別說動物了,人類老的時候,會有自己的兒女照看照料,但是動物呢?如果動物老了,它們失去了捕獵能力,它們的子女會給它們養老嗎?
  • 動物老了,它們的子女會像人類一樣給它們養老?
    人類老了沒有生存能力,有子女撫養,這是人類最崇高的文明,那麼除了人類以外的動物,它們老了它的子女會不會撫養他們呢?據動物學家追蹤研究,只有少數群居動物才會對長輩有撫養之心,其它都是由他們自生自滅終此一生!
  • 動物們老了失去生存技能後,它們的子女會養老嗎?結果大吃一驚
    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年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最為人稱讚的就應該是孝道了,中國人是十分重視家族的一群人,中國有著養老的傳統,父母將我們生下來,撫養長大,等到父母老去之後,我們就應該給父母養老,這是中國人從古時候就流傳下來的一種做法,現代人也一直遵從著。
  • 如果動物老了,沒有生存能力時,它們的孩子會拋棄它嗎?
    俗語有云, 「父母在,不遠行」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等等,都是在教導我們,要抓住時間,儘快盡孝道,不然的話,當雙親不在之時,你會後悔莫及。隨著新時代的到來,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但是各種壓力隨之而來,比如買房、買車、生孩子等等,如一座座高山,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來。為了生存,他們只能背井離鄉,外出打工謀生。
  • 動物老了沒有生存能力,它的子女會養育照顧它嗎?
    上邊扯遠了,今天的話題是說動物是否有這種認知,實際上個人認為動物中不存在這種「贍養老人」的行為。並非是它們不願意,而是沒有這種認知,它們最本質的需求就是填飽肚子以及繁殖後代,還有一點就是野生動物沒有「壽終正寢」的資格。
  • 人類養老和動物不養老,從進化的初心來看,都是為了物種的發展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這是人類社會繁衍生息的基本規律,也是根植在每個人類心中的道德接力。其實,放眼自然界,撫育幼崽是橫行生物界的硬核操作,無論哪個物種,都不可能放棄,也基本不會錯過。而說到贍養老的,應該則只有人類才會。當然也有烏鴉反哺、羔羊跪乳,但那只是個案,不具普世性。為什麼只有人類才養老?而動物不會?
  • 動物老了會怎麼辦
    任何動物都會慢慢變老,有些高級一點的動物會由孩子照顧,有些只能自己等待死亡。其實大多數動物的壽命都不長。然後其他生物,例如動物,變老了沒有辦法自己去尋找食物失去了生存能力時,這樣的情況下它們的孩子回來照顧它們嗎?
  • 養老,是一場「彈盡糧絕」的硬仗
    居家養老,由孩子或者保姆照顧;公立養老院養老住得起,但條件可能不太好;私立養老院環境不錯,但貴得有點嚇人。每一種養老方式都是真實存在的,當有一天我們真的老到不能動,沒辦法自己做飯洗衣的時候,我們不得不面對如何養老這個問題。當然,中老年朋友也無需太過擔心,畢竟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才是最為重要的!
  • 老貓頭鷹哺育小貓頭鷹,當小鷹長大後為什麼會吃掉老鷹?答案意外
    老貓頭鷹哺育小貓頭鷹,當小鷹長大後為什麼會吃掉老鷹?答案意外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妙趣生活集結地」,小編是一個專注於研究三農之類的人,一直關心著社會中的大小事,關注最新的三農類政策,為你呈現最新最全的社會類話題!本文由百家號「妙趣生活集結地」原創,維權必究!
  • 動物衰老後,子女會照顧它們麼?虎鯨做出了表率
    動物跟人類不一樣,人類社會形成文明後,贍養老人成為了責任與義務,而動物終其一生都在為食物奔波,生存與繁衍說起來容易,它們卻需要付出生命的全部。食草動物周圍遍地都是虎視眈眈的食肉動物,稍不留神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即使是捕食能力強悍的食肉能力,也經常會餓肚子,因為食草動物不會坐以待斃。
  • 會「復活」的緩步動物,它們如何在極端環境下生存?
    但是在動物界中,有一種動物叫做緩步動物,雖然它們也不能夠起死回生,但在極端條件下它們卻可以用自己特有的隱生能力存活許久,甚至這些極端條件是在脫離科技的情況下連人類都無法存活的環境。緩步動物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下存活有賴於它們一種叫做隱生性的能力,這種能力和一些動物的冬眠有點像。
  • 獵豹老了之後,為什麼會很快被淘汰,原因出乎意料
    獵豹沒有農業,只能依靠打獵生存,而打獵也意味著能量來源不穩定,如果獵豹長時間沒有捕捉到獵物,那麼獵豹將會因能量不足而死亡。除此之外,獵豹沒有人類的醫學,當獵豹被其他動物傷害口,傷口有可能因微生物感染而導致身體機能下降,這可能會導致它們奔跑速度下降,敏捷度下降等,而這也會影響它們的捕食效率。獵豹雖然是自然界中的頂級獵食者,但是獵豹有許多食物競爭者。
  • 當動物老了之後,它們的孩子是否也像人類一樣「盡孝道」?
    很多動物和人類一樣也有兒女,也會逐漸衰老,那麼它們喪失了捕食能力之後它們的兒女是否會像人類一樣「盡孝道」呢?人類之所以能夠從眾多動物中脫穎而出最後形成文明,除了是因為人類擁有高等智慧之外,人類社會也存在各種各樣的準則約束著人們的行為,這是人類和獸類最明顯的區別。
  • 榜首在太空中也能生存,盤點全球10大生存能力最強的動物
    渦蟲是目前所知的再生能力最強的生物,它們具有幾乎無限的再生能力。無論是橫切、縱切還是斜切,又或是切掉肌肉、皮膚、腸道生殖系統乃至「大腦」;渦蟲的這些若干體段,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內就能重新長成若干條渦蟲。渦蟲這樣的是生存能力,在自然界中實在是無解的存在。
  • 別看這種貓科動物體型小,它們能在乾燥寒冷環境生存,能力槓槓的
    別看這種貓科動物體型小,它們能在乾燥寒冷環境生存,能力槓槓的,說到貓科,老虎、獅子、豹等大型動物廣為人知,今天要介紹的貓科動物,雖然是小型動物,但是它的能力卻不輸給大型貓科動物。他們是沙漠貓,和我家養的貓差不多大,習性也相似,但是,沙漠貓的生存能力比貓強得多,以老鼠和野兔等為食物,沙漠貓的性格兇暴是出了名的,如果不是天生的,是無法在極端的環境中生存的。
  • 生殖器官長在頭上,靠接吻就能交配的動物,卻也會對生存不利
    但這個動物在地球已經存活很多年,不仔細觀察它們誰也不知道它們會有這麼特殊的構造。這個小「透明」就是——喉交魚。它們的生活方式也非常簡單,就是吃草、繁殖,再吃草、再繁殖。幸好它們體型小,食量也不大,再加上也會有大魚獵捕它們才沒給當地的生態造成什麼影響。喉交魚的交配方式為什麼這麼奇特?一般淡水魚在食物鏈的層級中是比較靠下端的。為了保障種群的延續,它們會產卵的數量會很多,但真正能順利成活下來的卻不多。
  • 長得像「外星生物」的動物,生存能力卻非同尋常
    但是在動物界,長得越醜,往往生存能力更強,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奇醜無比的動物。,它們的特點是它在鼻尖長有 22隻觸手,環繞著鼻尖,就像星星的光芒一樣,因而為名。,頻率大約為每秒10次,這與老鼠在陸地上追蹤獵物時抽吸鼻子聞氣味的行為非常相像。
  • 亞洲動物基金會官員:動物「養老」難題多
    它的倒下不是因猛獸攻擊,而是敵不過年齡。 動物壽命延長給亞洲動物園的醫療衛生資源帶來壓力。亞洲動物基金會福利主管戴夫·尼爾說,在解決動物「養老」問題方面,亞洲落後於西方,「很少有動物園為此做足準備」。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和技能,年長動物在不適宜的環境中痛苦地度過「晚年」。 法新社25日報導,新加坡動物園是亞洲為數不多較好解決動物「養老」問題的動物園。
  • 為什麼說狼是地球進化最成功的肉食動物?社交能力僅次於靈長類
    說起食肉動物,大家肯定會想到獅子,老虎,獵豹,然而相比之下,沒有食肉動物比狼更加成功,更加完美。雖然狼的力量和速度可能不如大型貓科動物,但相比於貓科動物的獨來獨往,狼更加注重團隊精神,它們的社交能力僅次於靈長類動物,可以說是最聰明的肉食動物了。
  • 龜的記憶力好嗎?龜會記得它們的主人嗎?
    龜的記憶力好嗎?這是一個令人好奇的問題!答案很簡單,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當涉及到可能影響它們生存的記憶時,它們似乎確實擁有著重要的長期記憶的能力。然而,對於其他的,它們的記憶似乎又沒有那麼強大。如果龜能夠長時間記住與自身生存相關的事情,那麼它們的整體認知能力如何呢?如何協調呢?答案是,這取決於你問誰,也就是說龜類專家們對於龜到底有多聰明並沒有太多的共識。確切地說,更多的描述是:「它們在某些方面是聰明的動物。」這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假設,即當涉及到自身的生存時,龜似乎擁有重要的心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