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老了,它們的子女會像人類一樣給它們養老?

2020-10-07 鯉魚躍東海

人類老了沒有生存能力,有子女撫養,這是人類最崇高的文明,那麼除了人類以外的動物,它們老了它的子女會不會撫養他們呢?據動物學家追蹤研究,只有少數群居動物才會對長輩有撫養之心,其它都是由他們自生自滅終此一生!

說起這個問題也是挺無語的,我們常常罵人時都會說狼心狗肺,恰恰相反狼和狗才是最有情有義的動物,它們不但懂得感恩還懂得給自己的父母養老,類似會為父母養老的動物還有大象之類的群居動物。像那些比較兇猛的動物等其老了以後其子女都不會為它們養老,它們的子女都是在長大成年並學會了生存技能以後就會離開父母到很遠的地方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另一類食草動物,也是個群居貨,但這類動物多數是為了有個伴湊在一起生活的多,一但有什麼風吹草動或危險信號,跑得比鬼還快,用樹倒猢猻散來形容最適合不過,它們雖然也有給長輩養老之心,無奈這類動物很難活到老,因為它們只要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就會跑不快,一但遇上肉食動物來襲,就命不久已!

犲狼也是群居動物,特別是狼雖然它們會給老傢伙養老,但也是要看糧食倉的多少來決定,它們的獵物會優先分給年輕的獵手吃,因為它們要吃飽才有力氣捕獵,其次是幼子,因為幼子是他們家族生存的未來,一波分配下來,有剩的才是年老氣衰的長輩吃,通常老成員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營養嚴重缺乏,通常一年半載就會掛掉。

人類擁有高智商,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懂得感恩,即使父母死了也會在其忌日燒香拜祭一下緬懷先輩,而動物很多隻知其母,不知其父,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心理是孤敖獨立很多的,人類有情有義懂得感恩,所以上帝才會選擇讓人類站在食物鏈的頂端。

那大家也一定很想知道動物為何大多不給父母養老的原因吧!主要是他們每天都活在刀光劍影的廝殺中又要忙著繁育後代,因為繁育後代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這都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動物們每天這麼忙又提心弔膽的,自己都顧不好還哪有精力去養老。但它們愛幼子之心永遠只有比人類高,虎毒不食子,就算是餓死也不會吃自己的孩子,反而是人類,為了權貴殺兄弒父的事倒做了不少。

總結

有時感覺與動物相比,我們有些人類真是連畜生都不如,父母老了的時候各種嫌棄,找各種理由不撫養,兄弟姐妹多的,你推我,我推你。分家產時卻與兄弟反目成仇,人類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人類也有不奉養爸媽的,對其不管不問的現象,隨處可見!動物不是不想養老,只是為生活所逼而已!

相關焦點

  • 動物老了失去捕獵能力,它們的子女會給它們養老嗎?不存在的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人都會老,更別說動物了,人類老的時候,會有自己的兒女照看照料,但是動物呢?如果動物老了,它們失去了捕獵能力,它們的子女會給它們養老嗎?
  • 動物老了沒生存能力時,它的下一代會給它們養老嗎?
    在大多數群居動物中,年老的患病動物會離開群體,孤獨地死去;只有高度社會化,具備高智商和高情感的動物,才會表現出照顧老年動物的行為。,它們雖然沒有了生存能力,但依然能夠很好的存活下來。同樣,當一隻狼老了後,已經沒有了生存能力,其它成員依然會去照顧它,保護它,給它供養食物,直到它老死。這是狼群的生存法則。其它的肉食動物也都有自己的生存規則,只要是群居動物,都會有成員之間互相照顧的義務,但不一定是自己的子女,動物世界沒有家庭觀念,也不可能像人類一樣有養老送終的傳統,每個生命首先必須依靠自己,然後才能依賴群體。
  • 動物們老了失去生存技能後,它們的子女會養老嗎?結果大吃一驚
    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年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最為人稱讚的就應該是孝道了,中國人是十分重視家族的一群人,中國有著養老的傳統,父母將我們生下來,撫養長大,等到父母老去之後,我們就應該給父母養老,這是中國人從古時候就流傳下來的一種做法,現代人也一直遵從著。
  • 當動物老了之後,它們的孩子是否也像人類一樣「盡孝道」?
    很多動物和人類一樣也有兒女,也會逐漸衰老,那麼它們喪失了捕食能力之後它們的兒女是否會像人類一樣「盡孝道」呢?人類之所以能夠從眾多動物中脫穎而出最後形成文明,除了是因為人類擁有高等智慧之外,人類社會也存在各種各樣的準則約束著人們的行為,這是人類和獸類最明顯的區別。
  • 動物衰老後,子女會照顧它們麼?虎鯨做出了表率
    動物跟人類不一樣,人類社會形成文明後,贍養老人成為了責任與義務,而動物終其一生都在為食物奔波,生存與繁衍說起來容易,它們卻需要付出生命的全部。食草動物周圍遍地都是虎視眈眈的食肉動物,稍不留神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即使是捕食能力強悍的食肉能力,也經常會餓肚子,因為食草動物不會坐以待斃。
  • 人類養老和動物不養老,從進化的初心來看,都是為了物種的發展
    畫面中的老母親,瘦瘦弱弱的,像個孩子一樣躺在女兒懷中,或許生病,或許痴呆,這個時候她一定是身體或心理不舒服,脆弱,無助,可能還無理取鬧。女兒滿懷深情的動作,像極了小時候媽媽的辛苦付出。你養我小,我養你老,這是人類社會繁衍生息的基本規律,也是根植在每個人類心中的道德接力。其實,放眼自然界,撫育幼崽是橫行生物界的硬核操作,無論哪個物種,都不可能放棄,也基本不會錯過。
  • 人類眼中長得一樣的動物 它們之間如何辨別彼此?
    雖然動物界中的動物各種形態無奇不有,但同一個物種內,不同個體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至少在人類看來是這樣。這並非說所有松鼠都完全一樣,但想像一隻松鼠如何從一大家子松鼠中分辨出哪只是爸爸哪只是妻子,這看上去應該是相當艱巨的工作。然而,任何一個看過動物紀錄片的人都知道,儘管這些動物在人眼中難分彼此,但動物們自己卻一直清楚得很。一些動物依靠視力辨別彼此,但很多動物還使用到了其他特徵。
  • 恐龍沒死的話,人類能不能像騎馬一樣騎乘它們?
    看見有人在提問,「假如恐龍沒有死,人類能不能像騎馬一樣騎乘它們?」我看見了這問題,不由的啞然一笑。人類確實太厲害了,不知道馴化了多少種動物。比較常見的,有野馬、野牛、野驢,馴化它們後用於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連體型龐大的野象,也可以被人類馴化,君不見馬戲團裡面大象也聽人類的指揮,做出各種各樣的表演動作?除了野生動物,昆蟲也可以被馴化,最典型的就是蜜蜂。
  • 如果人類不捕殺的話,魚會一直到老死嗎?能,但是它們沒有性!
    自然界的魚很難有老死這一說,因為各種魚類不是食物鏈中的一部分,要麼就是位於食物鏈頂端的大型掠食魚類,但在海洋湖泊中各種風險因素太多,所以它們很難有老死的機會!假如在一個沒有意外的水族館裡,魚會一直活下去嗎?還是真的會有老死的機會?最長壽的魚能活多久?最短命的魚是哪種?
  • 在弱肉強食的大自然,若動物老了,會獨自死去還是被照顧?
    既然如此,那贍養老人是人類特有的行為嗎?對於其他動物來說,它們也會照顧年邁的父母嗎?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照顧」和「父母」一詞是非常人性化的術語,應用範圍適用於人類,而大多數動物不僅沒有像人類那樣保留家庭結構,而且不承認家庭成員。
  • 動物老了會怎麼辦
    任何動物都會慢慢變老,有些高級一點的動物會由孩子照顧,有些只能自己等待死亡。其實大多數動物的壽命都不長。然後其他生物,例如動物,變老了沒有辦法自己去尋找食物失去了生存能力時,這樣的情況下它們的孩子回來照顧它們嗎?
  • 人類的夥伴,親愛的動物們,它們也會做夢嗎?
    動物也做夢正如大多數人所猜測的那樣,動物是做夢的。我們判斷它們在做夢的最簡單的方法,是觀察它們在睡眠時的表現。許多養寵物的人都見過他們的貓寶貝在睡覺的時候抓抓撓撓,狗寶寶在睡眠時閉著眼睛吠叫,這些就是它們做夢的暗示了。
  • 有哪些動物會報復人類,它們如何報復?
    我們到底是真的想保護動物,還是為了保護人類所以才保護動物?是人類自私,怕動物、環境的報復,還是我們真的大愛無疆?提起動物報復人,突然想起了一部電影《走著瞧》,有的人看這部電影會覺得很魔幻,但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在它的雙重隱喻。驢因為兄弟被殺死而對主人公做出的一系列報復行動,而主人公是一位插隊知青,為了反抗體制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行動。
  • 如果養一隻《權力的遊戲》中的冰原狼,它們會像狗一樣被馴服嗎
    這些狼和狗狗一般忠誠,又帶有大自然賦予的野性,它們在嗅覺、聽覺、視覺等方面的能力非普通狗狗可比,那麼在現實世界中,如果將狼當成狗狗養,它們會像狗狗一樣忠於主人嗎?狗和狼早在一萬五千年前出現分離,朝著不同的方向進化,它們的行為習慣、身體結構等方面都出現了較大的不同。
  • 如果把狼當寵物養 它們會像狗一樣忠於主人嗎?
    可能它們長得相似(至少一些品種的狗看起來有點像狼),但在行為舉止上狼和狗有著諸多的不同。狗對人類的有著強烈的依賴與親和,通過對狗的腦部掃描就顯示出狗在人面前能保持自然舒適——這一特點會在馴養中得到強化。而狼對人天生就是警覺的。狼的獨立性極強,幼狼也是如此。當狼群出去捕獵,幼狼則處於無「狼」看管的狀態,它們就像貓一樣「自給自足」。 和狗不同的是,狼從來不會靠依賴另一個物種來獲得物質或精神上的支撐。
  • 它們能否變成像人類一樣的智慧物種?
    但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忽視地球上存在的其他「聰明」的物種,儘管它們的智力遠不如人類。章魚就是公認的海洋中最聰明的動物之一,也是地球上少有的智慧生物,而且它酷似外星人。那章魚到底有多聰明呢?如果它們繼續進化下去,是否有可能變成與人類一樣的高等智慧物種呢?
  • 海豚眼中人類長啥樣?它們覺得我們:超可愛!難怪會主動救人類
    海豚眼中人類長啥樣?它們覺得我們:超可愛!難怪會主動救人類大家覺得除了人類,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是誰?很多人會說是猩猩或者猴子,其實並不是,而是海豚。了解海豚的朋友都知道,海豚是一個智商非常高的動物,它們能很準確的讀懂人類發號的施令,還能經常做出高難度的動作,甚至和人類嬉戲打鬧,是一種非常有靈性的動物,同時他們也是很善良的海洋動物。海豚生性好動,很聰明也很善良,在和人類相處的過程中,海豚從來不會主動傷害人類,甚至還會幫助人類,很多新聞都有報導海豚救人事件,這不是杜撰的虛假報導,而是真的有這樣的事發生。
  • 如果靈長類動物學會用火,那它們會對人類及其它動物造成威脅嗎?
    而智人的崛起與它們會使用火種有著分不開的關係,那麼如果現如今的靈長類動物學會用火,它們會對人類及其它物種造成威脅嗎?先說答案,它們不會對人類及其它物種造成威脅。早在600萬年前,靈長類動物的祖先就跟智人的祖先就分道揚鑣,靈長類更喜歡在樹上啃香蕉,吃野果,而智人在遷徙途中碰到了一系列的難題,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智人學會了用火,學會了製作並使用工具,與此相隨的是智人的腦容量在不斷增大,可是靈長類的腦容量直到現在也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像森林裡的大猩猩,它們擁有粗壯的手臂,靈活的攀爬能力,但卻少了最重要的因素——智慧。
  • 這種像螞蟻一樣的蟲子千萬不能傷害,它們是國家級保護動物
    關注我們比較久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哪怕只是一隻昆蟲,也有可能屬於國家保護動物的行列。有的甚至和熊貓的保護級別相等,比如此前我們分別介紹過的金斑喙鳳蝶以及中華蛩蠊。另外還有一些看著非常低等的物種,比如黃島長吻蟲以及多鰓孔舌形蟲等,它們和我們的國寶大熊貓一樣,都是隸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行列。
  • 像蘭花一樣美麗的螳螂,專騙蜜蜂來採蜜,然後吃掉它們
    在你的印象中,螳螂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是不是綠油油的,還帶著兩把大鐮刀。其實螳螂家族除了數量眾多的"綠葉",也有一些稀奇的"紅花",如果你見過像花一樣漂亮的螳螂,一定會顛覆你對這種動物的認知。人類可以通過看形狀區分真蘭花和蘭花螳螂,昆蟲們卻很難辨別。雖然它們有的長著成千上萬的複眼,但這只是加強了動態視力,對看清東西並沒什麼用。按理說以花蜜為食的昆蟲,嗅覺都相當靈敏,蘭花螳螂雖然長得像花,但並沒有花的氣味,它如何騙過蝴蝶和蜜蜂的鼻子呢?答案是躲在真正的蘭花上,正所謂半真半假最具欺騙性,蘭花螳螂可算是高段位的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