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動物老了之後,它們的孩子是否也像人類一樣「盡孝道」?

2020-12-03 三體使者

引言:孝順一直是被用來衡量一個人的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人不孝順的話,那麼他在其他道德層面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很多動物和人類一樣也有兒女,也會逐漸衰老,那麼它們喪失了捕食能力之後它們的兒女是否會像人類一樣「盡孝道」呢?

人類之所以能夠從眾多動物中脫穎而出最後形成文明,除了是因為人類擁有高等智慧之外,人類社會也存在各種各樣的準則約束著人們的行為,這是人類和獸類最明顯的區別。在如今的法治社會,我們的行為不僅受到了法律約束,還受到道德準則的約束,在中國這一點尤為明顯。中國自古就有孝道一說,孝順也被認為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一個人如果不能做到孝順的話,那麼說明他的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問題。

關於孝道,在中國元代曾有作者撰寫《二十四孝》來記載中國古代關於孝道的故事,他就是郭守正。相信很多朋友在小時候也聽過其中的故事,例如「埋兒奉母」「恣蚊飽血」「賣身葬父」等等,很多故事雖然放到現在被認為是「愚孝」,但在古代確實是人們所歌頌的。人類也是從自然中來的,難道自然界中其他的動物就沒有孝順的觀念嗎?實際上自然界中是存在孝順的動物的,而且它們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比如說烏鴉。

烏鴉自古以來就被我們認為是不詳的徵兆,許多古書中也有記載,每當烏鴉出現的時候準沒好事發生。但究其原因,也沒有人能夠說出個所以然,而很多觀點認為是因為烏鴉的叫聲難聽,容易影響人的情緒。其實烏鴉很多時候與事情的發展並沒有任何聯繫,只是它運氣不好背上了這麼個名號。

相反,烏鴉是動物界中出了名的孝子,為什麼這麼說呢?中國成語中的「烏鴉反哺」講的就是關於烏鴉孝順的行為,很多烏鴉老了之後喪失了捕食能力,這時候它們的孩子就會想方設法尋找食物來反哺它們的父母。

因此我們在批評一個人不懂得孝順的時候,通常都會拿烏鴉出來作比較,連烏鴉都懂得反哺了,為什麼作為人類卻不懂得孝順呢?烏鴉在孝順這方面確實是動物界的榜樣,但並非所有的動物都像烏鴉那樣能盡孝道的。有些動物不但不盡孝道,反而還會攻擊和驅趕自己的父母,甚至還有殺死自己父母的。能夠做出這種事情的一般也就是獸類了,而且是有著「百獸之王」名號的獅子。

動物學家通過對獅群長期的觀察和研究,發現弱肉強食這個生存規則在獅群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大部分的獅子在老年的時候都會被趕出獅群,因為它們逐漸失去了狩獵能力。有些老獅子運氣不好的話還會被自己的兒女攻擊,甚至是咬死。從人類的道德層面來看,這種行為就是禽獸行為了。但是從獅子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它們不僅是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存,還是為了保持獅群的活力。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用人類的道德標準去評審動物,畢竟它們和人類有著本質的區別。

雖然如此,但作為地球上唯一的高等智慧生命,我們必須要與動物有本質的區別,而這區別就是道德準則。

相關焦點

  • 動物老了,它們的子女會像人類一樣給它們養老?
    人類老了沒有生存能力,有子女撫養,這是人類最崇高的文明,那麼除了人類以外的動物,它們老了它的子女會不會撫養他們呢?據動物學家追蹤研究,只有少數群居動物才會對長輩有撫養之心,其它都是由他們自生自滅終此一生!
  • 如果動物老了,沒有生存能力時,它們的孩子會拋棄它嗎?
    其實,除了人類以來,大千世界中,有著更多感人肺腑的親情事件,只是不為人知而已。百行孝為先。孝道,是我國傳統美德,是亙古不變的美好道德。俗語有云, 「父母在,不遠行」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等等,都是在教導我們,要抓住時間,儘快盡孝道,不然的話,當雙親不在之時,你會後悔莫及。
  • 動物們老了失去生存技能後,它們的子女會養老嗎?結果大吃一驚
    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年的優秀傳統美德,其中最為人稱讚的就應該是孝道了,中國人是十分重視家族的一群人,中國有著養老的傳統,父母將我們生下來,撫養長大,等到父母老去之後,我們就應該給父母養老,這是中國人從古時候就流傳下來的一種做法,現代人也一直遵從著。
  • 人類眼中長得一樣的動物 它們之間如何辨別彼此?
    雖然動物界中的動物各種形態無奇不有,但同一個物種內,不同個體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至少在人類看來是這樣。這並非說所有松鼠都完全一樣,但想像一隻松鼠如何從一大家子松鼠中分辨出哪只是爸爸哪只是妻子,這看上去應該是相當艱巨的工作。然而,任何一個看過動物紀錄片的人都知道,儘管這些動物在人眼中難分彼此,但動物們自己卻一直清楚得很。一些動物依靠視力辨別彼此,但很多動物還使用到了其他特徵。
  • 它們能否變成像人類一樣的智慧物種?
    但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忽視地球上存在的其他「聰明」的物種,儘管它們的智力遠不如人類。章魚就是公認的海洋中最聰明的動物之一,也是地球上少有的智慧生物,而且它酷似外星人。那章魚到底有多聰明呢?如果它們繼續進化下去,是否有可能變成與人類一樣的高等智慧物種呢?
  • 恐龍沒死的話,人類能不能像騎馬一樣騎乘它們?
    看見有人在提問,「假如恐龍沒有死,人類能不能像騎馬一樣騎乘它們?」我看見了這問題,不由的啞然一笑。人類確實太厲害了,不知道馴化了多少種動物。比較常見的,有野馬、野牛、野驢,馴化它們後用於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連體型龐大的野象,也可以被人類馴化,君不見馬戲團裡面大象也聽人類的指揮,做出各種各樣的表演動作?除了野生動物,昆蟲也可以被馴化,最典型的就是蜜蜂。
  • 人類或許有一天可以像動物一樣冬眠
    人類或許可以像熊一樣冬眠  在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星際穿越》中,太空人們可以把身體浸入一種液體內,隨後進入低溫休眠狀態,從而實現遠距離的太空旅行。這樣的腦洞並不是諾蘭的獨創,在許多科幻小說和電影中都有類似低溫休眠的情節。
  • 人類擴張的腳步是否驚擾了它們的棲息地
    記得那一年去老阿什裡鄉,當家的說那裡也有馬鹿,只可惜那一次去時因為淋了雨,當天晚上沒有休息好,第二天翻山去看馬鹿時,只走了一半的路便沒有了勁,於是找了個地方倒頭便睡了,等我們一覺醒來,當家的已帶著同來的其他人看完馬鹿回來了。據他們說有一大群,本來是在那裡吃著草的,但是看到人之後,便立即跑得無影無蹤了。從那之後,便再也沒有見過馬鹿的影子。
  • 動物老了失去捕獵能力,它們的子女會給它們養老嗎?不存在的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人都會老,更別說動物了,人類老的時候,會有自己的兒女照看照料,但是動物呢?如果動物老了,它們失去了捕獵能力,它們的子女會給它們養老嗎?
  • 動物會認出鏡中的自己嗎?是否會和人類一樣呢?聽聽專家怎麼說!
    動物會認出鏡中的自己嗎?是否會和人類一樣呢?聽聽專家怎麼說!不知道各位在照鏡子的時候,是否會感覺自己變美了?有人曾經在網絡上做出一個相關的調查,至少有九成以上的人表示有過類似的經歷。照鏡子對人類而言,是不可缺少的行為,然而對動物而言,似乎就沒那麼重要了。科學家曾為了研究動物照鏡子的反應,曾找來五隻貓五隻狗進行實驗。首先科學家在它們的身上做上了標記,每個動物身上都有它特有的圖案。他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讓貓狗可以更好地認出鏡中的自己。令科學家意想不到的是,10隻小動物誰也沒有認出自己。
  • 解迷:人類能否像動物一樣連續幾天幾月不睡覺?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報告說,在動物界,小虎鯨和寬吻海豚可以在出生後一整月不睡覺,而它們的媽媽為了看護在這期間也不合眼。那麼我們人類是否有朝一日也能如這些動物一樣,不用睡覺也精力充沛呢?
  • 象海豹集體午睡呆萌可愛 它們吵架方式和人類一樣
    不僅僅是那片海灘,他們也躺在巖石頂部或是附近的海灘上相關新聞發脾氣並非人類專利:象海豹能聽懂對手的「辱罵」據國外媒體報導,在網上朝別人大發脾氣並不是人類的專利,其它動物也會朝對方大吼大叫,只不過中間沒隔著電腦屏幕。而在動物王國中,象海豹「吵架」的模樣大概是最接近人類的了。
  • 烏鴉很聰明,但它們是否足夠聰明而墜入愛河?
    (圖片:anyjazz65 / Flickr) 無論烏鴉是否帶來了小女孩的禮物, 讓一些英語專業學生感到羞恥,或者學習記憶面孔,這些鳥兒都會繼續以他們的智慧讓我們驚奇。許多研究和故事將 他們的智慧 與人類兒童的智慧進行比較。但是,判斷智力對人類來說可能是一個難題,更不用說鳥類了。那麼真的,烏鴉有多聰明,他們可以做我們孩子能做的事嗎?
  • 疫情之後愛動物 看看它們的智商
    疫情之後我們發現:原來地球上的動物都那麼可愛!有多少人決心以後要善待動物了呢?有沒有你?說到動物,哪一種最聰明,哪種第二聰明呢?NO.1黑猩猩根據相關測試:黑猩猩的智商相當於人類的3-4歲。有極個別的黑猩猩智商更高,能達到人類的10歲。
  • 動物老了沒生存能力時,它的下一代會給它們養老嗎?
    動物的世界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老弱病殘將面臨著生存危機,其實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悽慘,許多動物老了並不是被餓死,它們雖然沒有了生存能力,但依然能夠很好的存活下來。
  • 像蘭花一樣美麗的螳螂,專騙蜜蜂來採蜜,然後吃掉它們
    在你的印象中,螳螂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是不是綠油油的,還帶著兩把大鐮刀。其實螳螂家族除了數量眾多的"綠葉",也有一些稀奇的"紅花",如果你見過像花一樣漂亮的螳螂,一定會顛覆你對這種動物的認知。人類可以通過看形狀區分真蘭花和蘭花螳螂,昆蟲們卻很難辨別。雖然它們有的長著成千上萬的複眼,但這只是加強了動態視力,對看清東西並沒什麼用。按理說以花蜜為食的昆蟲,嗅覺都相當靈敏,蘭花螳螂雖然長得像花,但並沒有花的氣味,它如何騙過蝴蝶和蜜蜂的鼻子呢?答案是躲在真正的蘭花上,正所謂半真半假最具欺騙性,蘭花螳螂可算是高段位的騙子。
  • 動物會和人類一樣有著自己的語言嗎?
    在動畫作品中動物們說話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2017 年出自加帕裡公園的「斯國矣」「塔諾西」流行一時,但在現實世界的生活中我們能聽到動物們的鳴叫看到動物們的各種動作,那麼動物之間是否和人類一樣有它們自己獨特的「語言」呢?
  • 爆笑漫畫——《如果人類像動物一樣求偶》
    如果人類像動物一樣求偶,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很多鳥類都是通過性感的舞蹈來吸引異性的。巨龜:女巨龜通常會選擇脖子能伸得最長的巨龜最為自己的伴侶。黑寡婦:男蜘蛛會選擇個頭最大的女蜘蛛求愛,大概一兩天之後,女蜘蛛作出抉擇,是接受他。企鵝:男企鵝在求偶時會準備一塊精美的鵝卵石,如果女企鵝接受了,他們就會交配。本期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就是這些了,感謝各位朋友的觀看。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小編在這裡祝大家笑口常開、萬事如意!
  • 動物會像人一樣患上憂鬱症
    英國的科學家日前稱,他們最近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動物其實和人類一樣也會出現情緒失落,有時甚至會演化成非常嚴重的憂鬱症,並且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 揭密最小哺乳動物鼩鼱 像人類一樣潛水前熱身
    鼩鼱在進入冷水潛水前會像人類一樣進行熱身  據科學家介紹,北美水鼩鼱在進入冷水潛水前會像人類一樣進行熱身,而且體溫會升高1.5攝氏度。眾所周知,潛水會降低體溫,需要消耗大量氧氣,理論上講體型越大的動物,越適宜潛水,因為體內氧氣儲備量高,在潛水時,新陳代謝減緩,體溫降的速度也隨之緩慢,這樣才有充分的時間搜尋獵物,但北美水鼩鼱卻反其道而行之,僅有拇指大小的它們通過熱身,使體溫瞬間增高,縮短在冷水中的獵食時間,從而獲得豐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