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動物傷人事件,屢見不鮮,但是,每一次發生,都會引起熱議,引發人們對保護動物與保護人民的思考。
在今日, 我們聽到了一則很令人心痛的新聞,在四川江油市馬腳鎮沉水村,發生黑熊咬人事件,導致三人死亡,其中一人是七歲孩子的媽。
事件的大致經過是這樣的:傍晚唐某送7歲兒子到鎮上上學,在路上遭遇了黑熊,她急忙叫兒子逃,兒子躲進了草叢逃過一劫,親戚蘇某聽到這個消息,趕往事發地尋找唐某,失蹤。當晚村中隊長朱某、村民與民警一起進山尋找,尋找過程中被咬死,而蘇某找到之後也已經沒有呼吸。
黑熊連續咬死了三人,據悉,民警找到了將其擊斃,目前還在搜捕另外一頭黑熊。其實動物咬人事件發生不在少數,如17年的寧波動物園老虎咬人,傷者搶救無效死亡,還有前幾天棕熊潛入帳篷叼走婦女咬傷致死的事件。
為什麼會頻頻發生這樣的事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居民生活位置偏僻。部分人生活在深山老林,與野生動物生活環境相近。據說,被咬的唐某的房子建在山上,活動的地方屬於退耕還林的範圍,退耕還林後,那裡草木茂盛,雜草叢生,野生動物就敢出來活動,村民生活在這種地方,本身就很危險,唐某送兒上學,恰巧碰到黑熊,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第二是居民防範野生動物意識差,對野生動物沒有敬畏感。網上傳有太多人與兇猛動物和平共處的視頻,視頻上的人隨便撫挑逗摸熊貓、老虎、獅子等等野生動物,沒有受到傷害,很多人信以為真,以為野生動物通人性,以為它們不會傷人。實際上,像熊、野豬等動物,它們是雜食動物,飢餓了什麼都會吃,包括人,還有老虎、獅子等是肉食動物,人類接近它們也很危險。
既然野生動物那麼危險,人們為什麼還要生活在那種地方呢?
懷舊。前二十年,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我們是犧牲了環境為代價的,隨著環境汙染、水土流失等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國也很重視環境的保護,如建立自然保護區、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等多項措施,讓環境越來越美好。讓生活在這些地方的人遷離故鄉,大部分人是遷離了,然而還有一些人不願意離開生活那麼久的土地,因為這裡有太多的事,太多的人值得懷念。
不滿意補償方案的同時,對未來有憂慮。在原本居住的地方,有房有地,搬走後,能獲得的恐怕只有一套房與數額有限的補償金,一些村民以務農為生,沒有了耕地,就沒有了生活來源,
最後,逝者安息吧,但願倖存下來的那個7歲男孩,經過人們的開導,能夠勇敢的生活下去,也希望生活在哪裡的人們能學習更多的防範野生動物攻擊的知識,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四川江油黑熊咬死三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