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二豬 物種日曆
最近網上有個黑熊吃人的新聞:四川江油一名母親帶著孩子,路上遇到了黑熊,母親被黑熊咬死,孩子趁機跑回村子。其他村民得知此事後前去尋找,結果又有一人被黑熊咬死。後來搜救隊長也被黑熊咬死,死前還給村裡打了個電話,最後公安將黑熊擊斃。
四川江油發生的黑熊襲擊村民事件。
黑熊雖然算猛獸,但屬於戰鬥力不是那麼強的猛獸。熊裡邊,我覺得戰力最強的應該是棕熊了,站起來兩米多,一些亞種的雄性體重可超過800千克,大巴掌跟一大餅那麼大,趾甲都能有15釐米長。我國境內的棕熊體型稍微小點兒,但也不小了。
棕熊中最大的亞種科迪亞克棕熊Ursus arctos middendorffi,曾有圈養個體體重超過1噸。試想一隻成年棕熊站起來,向你發出怒吼,擱我肯定嚇尿了。圖片:Public Domain Pictures
而黑熊,不管是美洲黑熊還是亞洲黑熊,都比棕熊小不少。在中國分布的是亞洲黑熊,胸口有個白色的月牙狀的印兒,戰鬥力也比棕熊弱不少。
但這並不代表黑熊就打不過人。畢竟連熊科中吃素的大熊貓都能暴揍兩腳獸,何況不止吃素的黑熊。
亞洲黑熊。戳這裡了解更多它們的故事。圖片:Guérin Nicolas / Wikimedia
其實,兩腳獸可以說是藍星上最兇猛的捕食動物,沒有之一。我們的耐力非常好,可以進行長距離的追蹤。很多動物雖然奔跑速度快,但在我們長時間的追擊下就會被耗死;我們能夠製造武器,這讓兩腳獸們雖無爪牙之力,但可以勝過一切尖牙厲爪;我們還有最厲害的武器,就是團結,雖然一頭兩腳獸可能就是戰五渣,可一旦團結起來甚至能改變藍星的環境......
我們如此可怕,以至於和人類一起演化的舊大陸動物基因裡都留下了烙印:兩足直立行走的裸猿是危險的象徵。即便是最強大的食肉動物,如獅、虎和熊,見到人也會退避三舍。
是的,大多數動物見到人類的第一選擇,就是躲起來或者逃跑。
而在沒有兩腳獸的環境中演化出的動物則吃了大虧——在古人類登陸美洲後的1000年裡,北美的大型哺乳動物滅絕了73%,而原本物種豐富的南美,大型哺乳動物則滅絕了80%。圖為約1萬年前來到美洲的克洛維斯人製作的武器。圖片:Billwhittaker / Wikimedia
而並不屬於第一流猛獸行列的黑熊,一般情況下更不願意和我們硬剛了,大多數時候是悄悄地匿了。
但是!在一些情況下會發生不一般的事情,比如:動物受傷了,它跑不快所以跑不了,看到人以後那刻在基因深處的恐懼感會讓它不知所措,為了自保奮起一搏。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護幼,帶幼崽的母獸會有很強的攻擊性。幼崽的行動能力遠低於成年動物,當母獸感覺到威脅的時候,往往會直接發起攻擊,尤其是這個「威脅」突然出現在她與幼崽中間時。
在北美,棕熊意外傷人最多的原因就是母熊護幼,而大多數情況是人出現在了「絕對安全距離」之內,讓母熊感到不安。圖片:J. Pfeiffenberger / NPS Photo
江油這個新聞從後續的消息來看,好像是有兩隻黑熊,一隻被擊斃,另一隻逃跑了。黑熊一般是獨自生活的動物,只有在繁殖期母熊會帶小熊,直到小熊能獨立生活。感覺這次村民大概率遇到的是帶小熊的母熊。
所以我推測,這次江油熊「吃人」事件,並不是熊主動襲擊人吃人,大概率是村民母子二人在野外行走,突然遇到了帶著孩子的母熊。很有可能當時母熊和小熊分別在道路兩邊,而行人這時路過,走在兩熊之間,母熊為了保護小熊就上了,而人類母親為了保護孩子就讓他先跑了……真是悲劇啊。
後來村人來尋找母親,又撞上了黑熊,驚魂未定的黑熊一不做二不休也把這個人給幹掉了;後來搜救隊長也碰上了黑熊,黑熊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已經幹躺下倆了,這個也收拾了吧;再後來警察來了,帶著槍把黑熊給收拾了,小熊一看,跑了......
不過失去母熊保護的小熊,估計也活不了多久。
亞洲黑熊的幼崽。圖片:tontantravel / flickr
當然,如果動物傷害了人,而且不止一人,是接二連三地傷害人,那麼將這個個體消滅是完全正確的選擇,這樣可以防止它繼續傷人。
當然,我也為被擊斃的黑熊難過,畢竟它也只是想在這個世界上靜靜生活。
其實人獸衝突這種事兒,自從人類文明興起就沒停過。只不過步入近代以後,科技的進步讓人類文明有了飛速的發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破壞能力也不可小覷。
曾經適於野生動物生活的地區,現在已經遍布村莊和農田,即便是江油這樣相對偏遠的地區,道路也將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分割成一個個網格形的小塊。當一個小格內的食物無法供大型動物生存,要想填飽肚子,它們就需要跨越道路進入其他格子;而跨越道路就增加了與人類相遇的機率——真的是矛盾。
與人類相遇,更多的時候是動物失去生命。圖為過馬路時被車撞死的美洲黑熊。圖片:fishermansdaughter / flickr
我們的活動已經將大部分大型動物消滅殆盡。也許你不相信,北京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在50多年前還有豹這樣的大型食肉猛獸的蹤跡。而到了今天,豹已經沒有了,北京最大食肉動物的頭銜,已經落到豹貓的頭頂。
寫到這裡的時候我心裡十分的難過,難道我們真的不能和其他動物共存於這個世界上嗎?我相信不是的,也許在不那麼遙遠的一天,我們能夠找到和諧共存之道。
本文是物種日曆特約稿件,來自物種日曆作者@二豬。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