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時光派研究院 時光派
說到抗衰老學界明星大衛·辛克萊(David Sinclair)教授,我想你肯定不會陌生。他是哈佛醫學院的遺傳學教授,同時也是Paul F. Glenn衰老生物學中心的聯合主任。他先後發現了白藜蘆醇和NMN的抗衰老作用,引起了學界和大眾的廣泛關注。在今天的訪談中,辛克萊教授分享了他對於人類永生、理想壽命的一些看法。
本文為時光派對該訪談內容的部分聽譯:
訪談綱要
1、人類可以永生嗎?
2、理想的人類壽命是多少?
3、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如何區分人類與人造生物?
4、人工智慧會超越人類的思想嗎?
5、如何飲食可以最大化延長我們的生命?
6、外星人存在嗎?
完整訪談內容
https://lewishowes.com/podcast/how-to-stop-aging-with-dr-david-sinclair/
Q1
你認為人可以永生嗎?
這個問題好難回答,但坦誠地說,不。人類不能永生。
Q2
一千年,一萬年後,都不可能嗎?
不可能是一個很極端的說辭。從目前最尖端的科技發展狀況來看,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可以活到好幾百歲。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之後再聊,我會和你分享一些抗衰老前沿領域的最新發展。永生是很困難的。我們要對抗熵和熱力學第二定律這種強大的自然法則。
談及永生,其實我們面對的是一種信息丟失。大家都知道信息很重要,但儲存在電腦的信息可能會因為電腦的損壞而丟失;儲存在光碟裡的信息讀取時也會受損;儲存在手機裡的信息也存在安全風險,你放在iPhone裡的資料也是樣,它們還可以存在多久呢,幾千年後它肯定也不存在了吧。我們很難永久又安全地存儲信息。
Q3
那雲儲存呢?雲儲存就不會損壞信息吧?
這的確是一個理想的方式。如果我們可以通過信息的無損上傳下載來重建自身,那可能就真的實現了永生。但這完全低估了人類大腦的複雜性。大腦不僅僅是神經連接而成的網絡,其中任何一個連接都比宇宙中一切還要複雜得多,你很難在不傷害它們的情況下,將無數神經網絡準確排布,更不用說重建它們了。
Q4
你認為人類的理想壽命是多長?我的意思是身體保持在健康狀態下,記憶以及其他功能都正常的壽命?
這個問題非常好,我之前還沒有被問到過。目前,有記錄的人類最長壽命是120歲,是一位法國女士,Jeanne Calment。在她105歲的時候,依舊活動自如,她可以騎著自行車環繞村莊。當你思考延長壽命的時候,你需要意識到我們想要擁有更長的健康期,而不是老年時期。我們在小鼠身上的實驗就成功做到了這一點,通過幹預措施,我們延長了小鼠20%的壽命,讓它們擁有了更長的健康期。
Q5
所以實驗中小鼠們活得更年輕,更長壽?
是的,你也可以自己在動物實驗中進行對比。你拿兩隻小鼠進行實驗,一隻給它很少的食物,甚至隔一天餵一次,另一隻正常餵食。那隻飲食受限的小鼠一開始會感覺很餓,但最終也能適應。當你對比兩隻小鼠的後就會發現,它們的狀態完全不同。那隻經受飢餓的小鼠毛髮更亮,患癌症的機率很低,可以在籠子裡亂跑。而那隻飲食不受限的小鼠,它變得衰老、不再活動、記憶能力受損。所以再回到你的問題,關於理想壽命,如果我們一直年輕,為什麼有人想要死。我認為沒有一個健康的、有朋友的、享受著生活的人,會說我想要明天死亡。沒有痛苦、折磨、絕望,你為什麼會想死?也許是無聊…?
Q6
是的,人總是想活下去的。如果你有目標,你有社交圈,你沒有痛苦,你肯定想活下去。如果你想要享受你的人生,你肯定想活得越久越好。但我聽你這麼說,好像如果你吃得不對,食物就變成了疾病,變成了死亡的誘因.
食物肯定是死亡的誘因之一。我們需要食物來維持身體運作,我們談的不是營養不良、飢餓。我們談的是不要三餐過量飲食。食物並沒有殺死你,而是削弱了身體對抗疾病的機制。
Q7
所以吃得少,會讓身體免疫系統去對抗疾病?
對的,但不僅僅是免疫系統。吃得少還會讓身體自主進行DNA修復、清除衰老的蛋白質、年輕化線粒體等等。我們並不了解動物在飢餓時身體裡所發生的一切,不過我們知道這一過程中至少三個通路被激活了,這些通路通知其他細胞去修復身體,清除衰老造成的影響。
Q8
所以你認為的理想壽命是?
就我個人而言,我想活200歲。但如果我200歲的時候,身體依舊保持著年輕的狀態,我為什麼想要死呢?對個人來說,壽命取決於身體健康。
那對於60億人來說的理想壽命又是多少呢?這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了。人類不能都活到兩千歲,還指望地球運作正常。但我在自己的書中提到的是,如果人們可以活得更久更健康,那至少能夠大幅提升我們現在的GDP。美國每年花費近17%的GDP在病患治療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於病患臨終前的數年。如果一個人壽命很長,其實他並不怎麼佔用醫療資源,因為他相對健康。如果未來我們可以健康地活到兩百歲並不受疾病困擾,我認為無論從經濟角度還是個人家庭角度,那會比現在好得多。任何一個有祖父母或者父母的人,應該都不希望看到他們長期受慢性疾病的折磨。
Q9
所以根據你說的,從各種角度,我們都應該活得更健康更長壽,在死亡時承受更少疾病帶來的痛苦?
是的。現在很多人不注意自己的健康,不運動又過量進食。他們往往在六七十歲的時候就身患重疾,如糖尿病等,而這些疾病很多都是可以預防的。
Q10
在那個年齡段,人一旦得病,是不是幾乎沒有可能重回健康的狀態?他只能控制病情,但沒有辦法逆轉得病的事實?
如果你去年問我,我可能會回答不可能。但是今年,基於我的一些新研究,我想說我們似乎可以恢復生物體內一些複雜組織的年齡。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把整個人體的年齡都逆轉回來。
Q11
真的嗎?有的人在六七十歲得了糖尿病,身體各項功能衰退,這在未來是可以恢復的嗎?
理論上,是的。但我們還沒有進行針對糖尿病的實驗。我們成功逆轉了因衰老或視神經受損造成的失明問題。這其實很簡單,我們只用了三周的時間,就重置了小鼠眼睛的年齡,讓失明的老年小鼠恢復了視覺能力。
Q12
目前這項技術有沒有運用到人體嗎?
我們正在嘗試,希望可以在兩三年內進行臨床實驗。
關於辛克萊教授的訪談有7章,其他章節內容時光派也會持續更新。
END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