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賀龍元帥兩把菜刀鬧革命的事,由於早些年間的經歷,賀龍養成了仗義疏財,對兄弟兩肋插刀的性情,在那樣的一個亂世中,人如果沒了,恐怕一切都會變,但是在賀龍的身上,卻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兄弟情。
1915年,袁世凱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執意要行帝制,全國有志青年,決定起兵伐袁,蔡鍔首先在雲南起義,宣布獨立,並且出兵,各省紛紛應和,湘軍也開始組織討袁,這個時候的賀龍,就在湘軍部隊任營長,在湘軍,他結識了一位至交好友,楊毓棻(yù fēn)。
楊毓棻早些年間經歷不好,讀過私塾,後來慘遭父親虐待,幸好逃了出去,與母親在地主家相依為命,這段坎坷的經歷,也讓他的內心充滿了波瀾。
楊毓棻與賀龍一樣,有著同樣的性情,當時雖然都是軍人,但是大家都像江湖中的好友一樣,1918年,兩人結為了異性兄弟,此後他們結下了很深的交情。
由於早先年間的痛苦經歷,楊毓棻對母親很好,無論他出徵到哪裡,都會帶著老母親,有一次,楊毓棻的母親過五十歲生日,賀龍得知,策馬揚鞭,跑了幾百裡,來到楊毓棻的家裡,一同和楊母賀壽,楊毓棻與賀龍之間的兄弟情,可見一斑。
有來有往,後來楊毓棻路過桑植,特地前往賀龍的家裡,探望了他的母親。
兩人就這樣,結下了深厚的友情,楊毓棻也是一個打仗的好手,1923年,他已經是湘軍中的少將旅長,正在他準備大展宏圖時,卻因長期的積勞成疾,患了重病。
1924年,楊毓棻去世,在臨終前,他還沒有忘記自己的老友賀龍,他叫來自己的侄子楊永清,要他將自己的武器裝備送給賀龍,後來,楊永清並沒有做到,反而是自己稱王了,做了土匪。
楊毓棻病逝,他的對頭川軍軍閥蔡鉅猷起了主意,想要破壞楊毓棻的後事,賀龍得知,當即率領部隊來到這裡,為楊毓棻撐腰,蔡鉅猷眼看知名的賀鬍子來了,他也不得不打消自己的念頭。
賀龍在離開時,給楊家留下了三個銀元寶,楊毓棻有個兒子楊榮柱當時三歲,賀龍對他寄予厚望,他說:「以後榮柱就是我的兒子,無論我在哪,只要他有什麼事,一定要告訴我。」
新中國成立後,楊榮柱也已經是29歲的年齡了,有一次他看到了報紙上賀龍的照片,當即想起了當年賀龍對自己家裡的承諾,因而前往北京尋找賀龍。
來到賀龍住處,警衛員攔住了他,賀龍聽聞外面的聲音,有些詫異,當他看到楊榮柱的長相時,就大喊道:「快叫他進來,他是我兒子。」後來,賀龍逢人就說:「這是楊毓棻的兒子,他和老子是拜把子兄弟。」
這讓楊榮柱很是感慨,都已經過去20多年了,賀龍對他父親的情誼還在,賀龍見到他的到來,很是高興,他們暢談了一上午,說湘西出了不少的人才,譬如粟裕,滕代遠等人。
在離開時,賀龍叮囑楊榮柱說,以後有什麼事再來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