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科學家沈括《夢溪筆談》裡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當時有個僧人奉真,擅於醫術。一官員入京,其子病重,閉目不能進食,將死。
官員萬般悲傷,請奉真來診治,奉真看了後說:「公子脾氣將絕,不可治,死在明日。」
官員落淚說:「看他的病勢,自知也回天乏術了。只是如今還有事需要交待,能否延命數天?」
奉真沉思良久道:「公子諸臟器已衰,唯肝氣亢盛,脾氣被肝氣所晦,已經將絕。如果能宣洩肝氣,令肝氣衰弱,脾臟便可稍舒緩。如此,可略延長壽命三天。」
官員拜謝,奉真用藥,當晚,官員兒子便能張目,且能稍稍進食稀飯。
明天,甦醒過來,口能言。官員很高興,和尚奉真則說:「這並不值得高興,請速速交待未竟之言吧。」
到了第三天,此人果然死去。
在中醫裡,脾臟五行屬土,肝臟五行屬木,木能克土。病人肝之木氣亢奮,克制脾土,令其衰絕,無法構成中和平衡,故病人回天乏術。
奉真則巧妙用藥舒緩肝氣,令脾土衰絕之進度延緩,方能延命數天。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知識精英的世界觀根基,沈括作為中國古代大科學家,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稱他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但在他的代表作《夢溪筆談》中,能讀到他動輒大談陰陽五行術數。
陰陽五行中,五氣中和,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很重要。五行中和,人則內心舒暢,也即走好運。在人體,五氣中和,人則身體康健,病邪不生
陰陽五行中,土具有獨特意義,它散於四季之中,有滋養,容納萬物之功,又有厚重,居中,謙卑,守信的特質。
金木水火都只盛於一季,唯有土藏於四季之中。每當其他五行將盛極將衰之際,便是土接納之時。
想想我們人生於天地之間,浮浮沉沉,執著痛苦,所歸之處,也不過土中而已。
歷史上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寫下千古絕唱,瀟灑豁達的蘇東坡,大奸大惡的魏忠賢,初入京城的李自成,此時在哪裡呢?也只化為白骨,俱歸土中。
君子應該像五行「土」一樣,謙卑,自重,守信,化於四時,為事功而不自矜,不焦慮不執著,保持中和,好運才能長久。
我年少時看了一些文藝的書,喜歡搖滾,追求自由,覺得搖滾樂能極端的表達自我,處世也常覺「眾人皆醉我獨醒」。
這種心態處世,便在世上常常受挫,後來深刻理解陰陽五行,終於知道以「土」之謙卑做人,用中和處世,人生方才不同。
五行土中生,萬物土中藏,想明白這一點,便會不再過於急躁焦慮,不輕易被外在大環境影響。
也許你今天收入很低,也許你為婚姻感情煩惱,也許你對未來很迷茫,但是只要明白你我最後終歸於土,短暫得失就不算什麼。
唯有以土之謙卑做人,如土一樣居於四時之中,長期不懈努力,不再過分看重一時境遇好壞,人生終會有成就。
學會如「土」一樣,接納自己和他人,厚重守信,內心沉靜,不輕易被浮躁的時代所影響,人生環境也將煥然一新。
理解陰陽五行,深刻認識「土」居中之德,是知命的開始,也是人生自我革新的開始。
我的面相課「面相與天命(二期)」,開課啦!歡迎您的加入。
這門課程以圖文形式,將每三天更新一次,為期三個月,通過面相這一古老「識人學」,讓你深刻理解個性、體質、遺傳,與個體命運之間的關係。知命不懼,日日自新。
二期課程為中級課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部分內容:
1 陰陽五行體系
2 骨相
3 五行與氣色
4 五行與五官
5 如何通過外表識別五行人格。
6 面相基礎知識補遺
7 面相案例綜合分析
8 面相的具體應用
本中級課程價格為498元,在小紅圈內開課,入圈方式:
加微信 qunyong19 (微信名:此心歸處),通過微信或支付寶轉帳後,由我加入圈中。
參加面相一期初級零基礎課程,可點擊底部「閱讀原文」 ,了解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