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小周這幾天臨近預產期了,又激動又緊張,每天忙著準備待產的東西,生怕落下什麼,可是小周老公卻淡定得很,每天一切照常,小周婆婆嗔怪他說:「馬上就要做爸爸了,你也不準備準備!」
沒想到他的回答是:「生娃是他娘的事,跟我有什麼關係?等娃出來再說!」
這句話讓小周聽見了,非常生氣。難道迎接小寶寶準爸爸就什麼都不用做嗎?
媽媽懷胎十月,一朝分娩,預產期將近,小寶寶就要來跟爸爸媽媽見面了,千萬不要以為生娃跟爸爸沒關係,爸爸一定要為準媽媽做好待產、陪產工作,有很多事情是需要爸爸做的呢!
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這個手忙腳亂的時候,爸爸應該從哪裡著手呢?
交通路線規劃好
路線
作為爸爸首先要做一個優秀的「車夫」,醫院距離家比較遠,爸爸當然要事先熟悉一下路線,看看從家到醫院大概需要多長時間,看看有沒有容易堵車的路段,有沒有車牌限行的情況。這樣,當媽媽臨時出現破水現象,爸爸也能準確無誤地將媽媽以最快速度送進醫院。
車況
把這些狀況考察清楚之後,爸爸要查看油箱是否加滿,車況是否良好,排除故障,調整好產婦專用座位,這樣出現任何緊急情況,爸爸都不至於抓瞎。
幫媽媽準備待產包
為媽媽準備
別以為待產包的準備只是媽媽自己的事,身為爸爸,也要做好充分準備。先準備媽媽要用的東西,產褥墊、衛生巾、換洗衣物、洗漱用具、拖鞋等等,爸爸都要清楚地知道每一件東西具體存放的位置,生完寶寶媽媽行動不便,爸爸就做媽媽的「貼身跟班」好了。
為寶寶準備
其次是給寶寶準備的物品,比如最小型號的紙尿褲、小包被、寶寶要穿的衣服,出院時要穿的外衣,小帽子等等,作為爸爸當然要親手為寶寶準備這些,也是件挺有意義的事。
重要證件
去醫院前,最重要的就是準備好相關的重要證件,包括夫妻倆的身份證及複印件、戶口本,媽媽的每次產檢病例及化驗單、圍產卡、母嬰健康手冊、準生證、醫保卡,還有銀行卡和現金。這些東西都需要爸爸保管好,醫生護士跟爸爸要的時候,可以迅速地找到。
坐月子的房間
中國人都有坐月子的傳統,月子坐得好不好,對寶媽的身體會有深遠影響。爸爸可以提前一個月給媽媽準備坐月子的房間了,以便讓寶寶和媽媽都以最好的狀態平穩度過產褥期。
要挑選通風好、陽光充足的房間,收拾得乾淨整潔,不要堆放過多雜物,床上用品清洗乾淨,尤其是給寶寶的被褥要純棉、嶄新的。
除了日常用品外,還需給媽媽準備一個哺乳枕,幫助媽媽調整最舒適的角度餵奶。
寶寶的嬰兒床要提前購置好,擦洗乾淨,嬰兒床床褥軟硬適當,不能太軟,床上不需要堆放寶寶的衣物、被褥、紙尿褲、玩具等,以防發生窒息危險。
可以給房間添加一些可愛的童趣的元素,讓整個房間更加溫馨。
如果打算請月嫂的家庭,可以再添一張單人床。
如果寶寶是在冬季或夏季出生,家裡的空調一定要提前清潔,做檢修,調試好,使寶寶處於一個溫暖且溫度恆定的環境下。
提前請好假
目前,全國至少有29個省份在計生條例中都明確了陪產假的期限。最短的有7天,最長的有1個月,多數地區陪產假的期限為15天。
在距離媽媽預產期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準爸爸就需要跟上司請好假,提前打好招呼,做好自己的工作安排和交接。最忌諱的就是突然間向上司請假,工作沒有規劃,導致領導反感,不予批假。
在媽媽生完寶寶之後,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靈上,都需要爸爸的陪伴和照顧,有調查顯示,有爸爸在身邊,媽媽患產後抑鬱的機率會大大降低。千萬不要以工作忙為藉口,逃避責任。
真正聰明的爸爸,在寶寶即將降臨的這一年裡,會把年假攢起來,等寶寶出生後,年假加上陪產假,這段珍貴的時光將成為準爸爸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回憶。對寶寶來說,不僅能有媽媽的愛,還能看到爸爸的臉,這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親子關係,就從此建立。
儲備相關知識
準爸爸需要做的最重要的準備,就是要提早儲備相關的知識。
在進產房的時候,媽媽等於陷入一種孤軍作戰的狀態,難免緊張恐懼,在待產的這段時間,爸爸要做的就是給媽媽鼓勵、打氣,安慰媽媽。
雖然做不到感同身受,卻能設身處地地為媽媽著想,能陪產的話儘量陪產,會讓媽媽的情緒緩和很多,心情也變得愉快輕鬆,信心倍增。
寶寶出生後,爸爸不能把所有帶娃的壓力都推到媽媽身上,肚子裡多儲備些育兒知識,從零學起,和媽媽共同面對寶寶的各種成長問題,在這個手忙腳亂的階段,不至於手足無措。
寶寶降生,對每一個媽媽來說都是挑戰,爸爸要跟媽媽一起共渡難關,幫助媽媽疏導不良情緒,建立自信,用包容和尊重,打敗產後抑鬱,不要讓「喪偶式育兒」毀掉婚姻,毀掉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