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儒有是西峽縣寨根鄉桑樹村的五保貧困戶,靠平時外出打零工增加收入。儘管經濟條件不寬裕,但他仍然花了近1000元,新修了一個水衝式廁所。「以前,家家都是露天旱廁,又髒又臭,蚊子蒼蠅亂飛,現在上完廁所,水一衝,什麼味也沒有,乾淨又方便。」提起家中新修的衛生廁所,貧困戶陳儒有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今年以來,寨根鄉把農村廁所革命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來抓,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統籌謀劃、上下聯動,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提升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該鄉利用宣傳欄、宣傳車、入戶宣傳、印發彩頁等方式,廣泛宣傳「廁所革命」的相關政策及重要意義,並組織幹部群眾到先進村組參觀學習,實地感受到衛生廁所的乾淨衛生,激發了群眾自覺參與改廁的積極性、主動性,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廣、先易後難」的原則,根據農戶地形地貌、經濟條件和實際需求,確定雙甕式、三格式、磚砌化糞池等不同模式,因地制宜,一戶一策,穩步實施農村改廁工作。該鄉鼓勵一部分條件較好、衛生意識強、有改廁意願的貧困戶率先進行改廁,以點帶面,提高群眾參與度。
在改廁過程中,該鄉黨委、政府把改廁任務分解落實到各村,採取每周通報進度、定期組織觀摩、實行以獎代補等方式,強力推動改廁工作。組織城建中心加強巡查指導,及時指導解決群眾在改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廁所建好一個、用好一個、管好一個。截止目前,全鄉已經完成改廁1200多座,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
通訊員 樊玉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