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阿里、華為、海爾的成功基因,成就下一個商業帝國!

2021-01-08 北清智庫

導讀:超越一個人最好的時機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過去已經過去了,現在我們要把握住,未來我們才有可能勝券在握。

最近看到了一個現象,有兩個斑馬把嘴對到一起,讓我們想起了相濡以沫。實際上斑馬還有另外的兩層意思。第一層含義,我們知道有個成語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學習難道不是如此嗎,我們通過一個點、一個面的觀察能夠隆起立體的管理思維來。

對標學習阿里、華為和海爾,如果方法不得當,最後實際上你的知識變不了你的智慧,更不能讓你的企業從中萃取出所需要的經驗、知識架構。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知識用好的方法梳理清楚。

第二層含義是馬到成功,希望疫情過後,你我安好,彼此在原來的事業上繼續深挖,能夠擴展,我們的事業能夠馬到成功。

首先要跟大家講的是對標學習的建議,如果說,我們不講究方法的話,很可能學了很長時間,最後還是回不到你原來的老方法上去。當我們進行對標學習的時候,要找出他們的共性,共性是可以複製的。

個性叫藝術,有定式,無定法,各有各的做法,很多企業家學了半天,最後不知道該學誰的。實際上海爾、華為和阿里有共同點,我們就學他們的共性就可以了。

引題

泰戈爾說的「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這個就是一個辯證法,我們的苦難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

今天想跟大家講講查理芒格,這個人是股神,僅次於他的搭檔巴菲特,他說過一句話「宏觀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微觀才是我們可以有所作為的」。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現在很多企業家,他們聽了很多課,我認為他們有投機的想法,哪個行業好做就做哪個行業。

那些曾經好的企業在疫情中發生了悄然的變化,而且當別人都意識到這是機會的時候,再進入就已經晚了。所以在2000多年前有個很有名的人叫白圭,白圭是司馬遷筆下少有的四個商人之一。我們的史記中對於王侯將相的描寫是非常詳細的,但對商人的描述鮮為有例。

總共有4個商人,白圭排在第一位,他說過一句話「人棄我欲,人慾我棄」,當別人拋棄的時候,反倒要進入,當別人進入的時候,我反而要離開。實際上這就是一種辯證法。

查理芒格就說宏觀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它是一種趨勢,當趨勢和優勢相遇的時候,我們當然要選趨勢,但是一旦趨勢涇渭分明的時候,我們就做微觀,也就是說我們沒有風口的時候,借風口,沒有勢的時候借勢,不要進行跨界轉型。

你本來就是個實業,你非要轉到一個網際網路+的行業中去,你是沒有優勢的,你還不如紮根這個實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宏觀是趨勢,微觀才是我們可以有所作為的。

給大家樹立三種思維模式,比如說當我們困難來了,有人就自怨自艾,熬不過去了;冬天來了,我們可以提前準備免疫;但我們特別希望大家選擇第三種思維模式,主動學會做風雪的生意。冬天來了,要順勢而為。當然還有一個問題,你本身不是做風雪的,從來沒做過,是從零到一的過程,也是不錯的。

超越一個人最好的時機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過去已經過去了,現在我們要把握住,未來我們才有可能勝券在握。

在疫情過之後,我們一定要重塑三種新型關係。第一種叫企業與社會的關係,比如說今天大家來聽課,很多人在這留言,我想問大家如何塑造企業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我們今天算不算一個社群?當然不算是一個社群。

這個時候如何能夠樹立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呢?特別希望大家作為一個學生來講,在北清智庫商學院的課堂上多次講,不要裝,有點二是最好的,這個時候分享你的感受而不是做廣告,在這個社群中是非常好的社會公眾形象。

疫情來了以後,企業的表現是各不一樣的,有的著急,有的哀嘆,有的開始進行轉型,但實際上這個時候是弱利重責的好時候,這個時候不要過多關注利潤,利潤肯定是比較難看的,不妨退而求其次,樹立你比較好的社會公眾形象,像海爾、華為、阿里,他們都放棄了利潤的報表,做了很多社會公眾形象,承擔了很多社會責任。

所以我們這個格局非常重要,要重塑社會和企業的關係。對於一個老師來講,為什麼要進行一個公益演講,實際上我的公益演講已經結束了,但推脫不了,因為我有一種社會責任,我贈你錢不如贈你言。

第二個就是企業與合作夥伴的關係。要建立共克時艱的信用互賴關係。這個時候千萬別忘了華為有句話說「我們要在開始的時候有狼性精神,但到我們和合作夥伴成為利益相關體的時候,就不要學習一種植物,那就是南美洲的薇甘菊」。

它的侵略性特別強,它生長到哪兒,哪兒幾乎沒有生息可言,植物都沒有生存的空間。我們不要做薇甘菊,不要做黑寡婦。在疫情中,大家都困難了,要和合作夥伴建立共克時艱的信用體系,建立互信互賴的關係。

我們在激勵一個員工的時候,他需要什麼,我們給他,在他困難的時候給他這種需要的東西,也就是雪中送碳,和合作夥伴相濡以沫是我們要建立的。

第三個要建立的是企業與員工的關係,要建立有精度和溫度的員工關係。溫度是關愛員工,精度是篩選員工。華為的做法是,大疫來臨時,從繩子到篩子,繩子是制度約束,篩子是我們篩選員工,留下來的是具備硬核素質的員工,比如說當我們的困難來臨時,員工就應該主動請纓,共度時艱。疫情是非常好的選擇員工的晴雨表。

我們面對困難時要有「兩吃」精神,吃虧、吃苦。我們知道「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我們不要做蒲柳之姿,因為它望秋而落。「松柏之志,經霜彌茂」,經歷大疫之後,企業的基礎會打得更牢,根深蒂固,我們未來可期。

1對標學習方法的建議

對標學習方法的建議是非常重要的,這個學習的模型叫「N+1+M」模型。舉一反三舉例:聽了一節課後,只能是聽了一節課,這樣就不叫舉一反三。海爾集團的成功在於什麼呢?我認為有四個。

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海爾集團是非常重視文化的。它的文化建設比如說有一個部門叫作價值觀統一處,我在實習期剛過三個月之後,大概就提成這個處的處長了,實際上那個時候沒處長,就是主持工作,這個部門是做文化的。

怎麼做文化呢,首先是個矩陣管理,要受到集團文化中心的垂直管理,同時它又嵌入到每個事業部,受到事業部的管理。企業文化部首先是進行價值觀萃取,而且要找案例,這案例分兩種,一種叫反面案例,一種叫正面案例。可以看到文化是怎麼落地的。

其實營銷部也是一樣的,空調有個營銷中心,集團有個營銷中心,它也是個矩陣管理。海爾是這樣做的,阿里也是這樣做的。阿里的政委制度,也是垂直管理的,在事業部有,在集團裡也有。得出的結論是矩陣管理是大型和中型企業要學習的。

我們再來說華為,華為分兩條線,首先有資源線,另外一條是作戰線。資源線提高資源支持,比如宣傳、產品;作戰線是銷售,對外的,而且形成了鐵三角,客戶經理、方案經理、項目經理。舉一反三後就可以得出他們的共性。

N發散到N1、N2、N3、N4,可以看到很多現象,但一定要把它總結為1,叫溫故知新,就是察人知己,一葉知秋,就是通過這麼多現象萃取出他們的共性1,很多企業家到此為止了,萃取出1並不是最終的,而是要回歸到場景中去,場景就是M,M1、M2、M3,回歸到你的場景中去。

營銷部,首先要有狼性精神,二是要團隊作戰,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首先是舉一反三,通過觀察很多現象,總結出共性來,把共性的知識回歸到你的場景中,做到學以致用。

這就是十二字法則,舉一反三、溫故知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要注意觀察,觀察完是思考,思考完之後是學習總結,第四步是實踐,最後一步叫修正,修正完了再回來觀察。

我們要用這種方法來觀察三家企業,是因為這三家企業很有特色。學習不光觀察,還要思考,思考可以沒有結果,但不可以不思考。不思考的學生學習成績是不好的。在這個假期,每個家長都發揮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比如我從家長變為了一個班主任,在辦公室裡要給孩子進行模擬考試,指導他的學習。做這麼多模擬題後,如果不能舉一反三,總結出規律1來,那麼在M3的考試場景中就不得其法,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找出那個核心來。

理科以數學為例,怎麼得高分,要找出規律來,數學150分的題,120到125分是基礎分,這些是要拿住,不能丟的,還有25分是難題,難題裡有20分是可以拿的,那5分是比較難拿的,這樣一算拿到145分是沒問題的。

語文、政治、歷史這些文科的更是如此。每一個考點都是有方法的。例如語文,今年的高考題無非四個方向:一是家國情懷,要努力同心,齊心抗疫為背景的,要把好的詞用上,二是與自然界和諧生存的,三是高科技的,病毒的;四是在線教育的。把這些資料都進行萃取,爛熟於心,就是一篇好文章,把1準備好,往裡塞就行。

西漢文學家劉向「始於不足見,終於不可及」,告訴我們別看不起學習,當年發現學習的重要性時就來不及了。

彼得·德魯克,現代管理學之父,他說「管理不在知,而在行;其驗證不在邏輯,而在最後的效果」。把邏輯講得再清楚,到最後效果沒有的話,還是不行。現在企業家真的值得我們尊重,企業家是真正地用效果來說話。

比如說這三家企業,一個叫華為,一個叫海爾,一個叫阿里。這三家企業的企業家哪一個不值得我們尊重?為什麼學這三家企業?在海爾集團13年高管經歷,阿里巴巴是整個商業模式的翹楚,是數一數二的,是它改變了我們對網際網路+的認識,是它發明了支付寶第三方支付等等,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商業模式帶來了非常大的變化。我們不得不研究它。

我們再說另一個人,華為的2019年的銷售總額8500億,幾乎佔了我們國民生產總值的1%-1.5%,我們不是100萬億嗎,它8500億。我們看一下海爾集團,84年建立,是這三家企業裡最早建立的,海爾集團在1984年建廠時虧空147萬,現在大概3900億左右。阿里巴巴3768億。從銷售額來看,這三家企業是成功的。

看一下這句話「左手華為,右手海爾,中循阿里」,就是我們左手應該學習華為,學習華為的營銷,華為的研發體系很難學,因為每年10%的投入,投入了將近20多年了,但我們可以學它對技術的重要性,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的重視,海爾和阿里同樣要學習華為。

右手海爾,要學習海爾的組織創新,海爾一路走來,海爾最開始是日事日畢,OEC管理法,後來叫SST,再到人單酬合一,現在又上升到了創客,2019年海爾發布了生態戰略階段,實際上就是鏈群合作,海爾不斷創新、迭代,海爾不折騰活不到今天。

阿里和華為也在不斷創新。阿里巴巴每遇到一件事就跳一下,2003年非典變危機為機會,到今年又抓住了機會,釘釘辦公軟體,再比如它的菜鳥物流等等,包括螞蟻金服,是捆綁的。海爾集團也不甘示弱,海爾集團最近在青島政府的組織之下,發布了一個戰略,四年再造一個海爾集團,5000個億。

海爾集團向來非常善於抓住機會,張瑞敏非常欣賞北宋司馬光的「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葵花向日行」。要想抓住機會,順勢而為,要學習張瑞敏這位大家的做法,他7年一個戰略。他對經濟的判斷是7年一個小周期,經濟是有周期性的。現在有一個詞「逆周期性調節」,現在是群雄逐鹿,如果能抓住機會的話,就是第二個S曲線。

阿里巴巴也是有階段性的,現在提出了新六脈神劍。這三家企業都有階段性的戰略。把三家企業比作學生的話,海爾張瑞敏像文科生,任正非像理科生,阿里像特長生。這三個優秀的學生值得我們這些普通的學生去學習。

再來看一下對標學習的口訣:天上「BTA」,地下「瑞柳非」,旁邊「TMD」。「BTA」:B是百度,T是騰訊,A是阿里巴巴;「瑞柳非」:瑞是海爾的張瑞敏,柳是聯想的柳傳志,非是華為的任正非;旁邊的「TMD」:T是頭條(今日頭條),M是美團,D是滴滴。九家企業,足夠你學習。天上的是網際網路企業,地下的是三家傳統的,旁邊的是新興產業。

2四家企業的管理本質

四家企業是前面三家,又加上了順豐速運。海爾解決了員工「懶」的問題。方法是日事日畢,日清日報。阿里巴巴在推行三報四會,三報是日報、周報、月報;四會是早會、晚會、周會還有年會等。

華為解決解決員工「貪」的問題,華為善於分錢,股權激勵——ESPO(員工持股制度),中長期;TUP(獎勵期權計劃),5年的。貪是天性,要順它,不要逆它。利出一孔,只能按我的模式來拿,必須以奮鬥者為本,力出一孔。收入三個來源:基本工資、年終獎、股權激勵。這樣就大家一條繩往前走。

阿里巴巴阿里解決了員工「散」的問題,散漫的問題,阿里形散神不散,形成了矩陣式的管理,員工盯員工,在工序上、體系上解決。百米賽跑誰也跑不過順豐速運,視死如歸,客戶點投訴,快遞小哥就沒錢,它是用戶付酬、用戶評價。海爾實際上也在這麼做。

四家企業解決了懶、貪、散、慢。

華為價值觀四句: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堅持自我批評。

華為的黃金價值觀四句告訴我們為什麼華為能夠成功。這四句話的詳細解釋一本書裡,這本書是劉春華2019年在清華出版社出版的暢銷書《華為營銷基本法》。華為的營銷做得非常好,又無人萃取,所以我就把它做成一個體系,就是舉一反三法。

營銷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營銷人員總是換,營銷的智慧往往留不下,有些人還把客戶關係帶走了。營銷留人很難,智大於文,做營銷的以市場為導向,營銷往往很難進行複製。華為的做法是:人可以走,客戶必須留下,智慧必須留下。

海爾生態品牌戰略也是一樣。人單合一,鏈群合作。什麼是鏈群合作?一言以蔽之,我們把社群之間用鏈條連結起來,同時要做到這是一個生態的設計。我解決客戶,一定不是解決客戶一個點的需求,而是把他成為一個場景中的需求,成為長期提供方案的供應商。

張瑞敏說場景迭代了產品。生態迭代了行業。賣洗衣服絕對不是光賣洗衣機,我把賣衣服的海瀾之家拉過來,再比如洗滌液碧浪、汰漬等拉過來,還有晾衣杆、疊衣杆等。洗衣機還可以和陽臺上的柜子互動等,它一定是個生態。

再比如說冷櫃,醫療冷櫃還可以提供雲計算,血庫裡的不同型號的血還有多少,線下日日順怎麼就近把血送到缺血的血庫。它不是一個電器公司,是個網器公司。

海爾的子品牌有:日日順、海納雲、盈康一生、卡奧斯、統帥、COSMOPlat等。三家企業能學得會的是海爾。企業特質與海爾近呢還是與華為做基站的近呢?華為原來是做基站的,原來客戶只有移動、聯通、電信。阿里巴巴天生是做網際網路的。企業轉型要多看看海爾。

阿里最近發布了「新六脈神劍」,第一條,原來說客戶第一,客戶是衣食父母,現在說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開始時客戶是衣食父母,小的時候可以客戶導向,一旦大了之後,利益關係需要處理,不得不顧及到三個方面:第一是內部的員工,外部的客戶還有立體的股東,給股東創造不了效益,你也走不了太遠,要形成利益攸關方。

「新六脈神劍」裡面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六脈神劍裡面原來說「專業執著,精益求精」,現在變了,變成了認真生活,快樂工作,這樣改是因為內部員工發生了變化,現在招的人都是85後,要和他們說「專業執著,精益求精」非常難,他們聽不懂你說的話,但「認真工作,快樂生活」他能聽懂。

不一樣的群體,他們的共同語言不一樣。未來的企業善於變化,善於掌握變化的規律,一定能平步青雲,「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順豐速運的核心價值觀是做傳遞文化。傳遞者首先必須是一個誠信、政治的人。還有一個是永遠尊重人,信賴團隊的力量。客戶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奉獻最好的服務。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文化,它受到一個人的影響,郵差弗雷德。我們原來很重視價值的創造,但是傳遞這個環節是我們一直忽略的。中國郵政是我們價值傳遞的唯一渠道,四通一達把它顛覆了。

順豐更是厲害,把四通一達顛覆了。千萬不要小覷傳遞價值這個環節。疫情期間,非常缺的是快遞小哥,因為傳遞價值鏈受到了重創。受疫情嚴重影響的行業要重塑傳遞價值。東方餃子王子品牌,一點沒受損失,給中小學生配送餐。

奉獻最好的服務,這個服務有情境性。未來的服務不再是一個標準化的服務,標準化服務只是基礎。服務分三種:基礎服務、創新服務、增值服務也成為感動服務,但未來應該是三個服務再加一個服務,加上場景服務,此時此刻的服務。比如疫情期間的服務就是場景服務。

京東的使命是讓生活變得簡單快樂。京東買菜,您身邊的共享冰箱。以後就不用冰箱了,把海爾冰箱給迭代了。

3海爾的成功基因解讀

再講講海爾的創客文化,創客文化包括:

1、戰略和文化設計借鑑

2、人力創新和OEC管理法

3、營銷體系和服務體系設計

4、人單酬合一與創客模式

海爾的戰略分六個階段。海爾集團的戰略很有意思,等差數列,從1984年起,7年1個戰略。84-91年是名牌,91-98年是多元化,98-05年是國際化,05-12年是全球化品牌戰略,12-19年是網絡化戰略階段,2019年到現在開啟的是第六個戰略叫生態品牌階段。海爾的網絡化戰略和生態品牌階段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海爾「斜坡球」理論告訴我們企業需要有基礎管理與創新管理,基礎管理一定要重視,有基礎才能創新,球老是下滑,要先做一個擋板把它擋住,這就是「斜坡球」,華為也有類似的理論。

海爾的創客文化實際上是把科層制變為扁平化、生態化。從製造產品的加速器變為孵化創客的加速器。海爾的員工和海爾之間不再是一種僱傭關係,而是一種合夥關係。

這種關係的變化實際上就是我們的生產關係也發生了變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充分解放了人的積極性。原來我是打工的,是打工心態,現在人人是CEO,人人都是老闆,不再是我給你發工資,而是你要給我交平臺費。

企業平臺化了,用戶個性化了,員工也有了創客化。怎麼實現平臺化,用戶的個性化,員工的創客化?每個員工都是一個創客,創造客戶的,創造訂單的人,全員的創客,而不是某個部門的創客。

4阿里的成功基因解讀

阿里巴巴這個特長生特別願意說願景、使命和價值觀,格局是非常大的。海爾是創客、人單合一,華為是鐵三角等軍隊特色。每個領導的關鍵詞說得是不一樣的。阿里巴巴說它一定要活到102年,活到2036年時要服務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中小企業盈利。

實際上在阿里巴巴沒有成功之前,會覺得說這話是打雞血的,吹牛的。現在看來,這些牛都變為真實的,人家是對的。阿里巴巴的願景、使命和價值觀都非常正。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很好,每個人都可以做生意,相安無事,這個平臺確實成就了很多人。

阿里巴巴有三板斧:腦部三板斧、腰部三板斧、腿部三板斧。實際上海爾集團也有類似的三板斧:砍掉基層的腦袋,砍掉中層的屁股,砍掉高層的腿。

阿里巴巴的「平行四邊形」素養模型有四個方面:聰明、樂觀、皮實、自省,要關注這四個方面,尤其要注重自省。我們今天講課,也要進行復盤。

在疫情期間,阿里巴巴的產品分類也很厲害,阿里釘釘辦公,高地客戶,企業辦公人群。上利產品(天貓、天貓國際、天貓海外、速賣通、Lazada)——高端客戶(中小企業主)。上量產品(淘寶、盒馬鮮生、口碑、餓了麼)——基礎客戶(普及客戶)。形成一個矩陣,客戶分級、產品分類是匹配的,值得我們借鑑。

阿里巴巴政委制,來自兩個電視劇《亮劍》、《歷史的天空》。政委任職四要素:懂業務、促人才、推文化、提效能。雙線管理,有司令、有政委。一個是業務線,一個是思想線。值得好好學習。

5華為的成功基因解讀

華為的成功基因是它的營銷體系非常不錯。

內化於魂:營銷使命、營銷文化建設

固化於制:角色與工作界定、考核與評價體系、技能與績效、行為規範與職業道德

潛化於質:做人、素質模型

優化於新:職業通道、發展與創新

總共11個環節,實際是一本書,逐夢篇、築技篇、鑄魂篇。

華為的「八維度知識模型」,一個營銷人員要了解公司概況、企業文化、管理制度、組織結構與工作流程、業務基本知識、產品基本知識、營銷基本知識、廣博的知識面。

關鍵是要講華為的激勵體系。華為是善於分錢的,華為的成功在於他們有狼,狼性的話,首先是對動物的追趕非常拼命,是因為有激勵體系。餵狼草,狼也跑不快。

這兩個計劃給我們一個啟發,一個是ESOP計劃,實際上就是員工持股計劃;另一個是TUP計劃,時間單元計劃,翻譯過來,ESOP計劃也成為飽和虛擬受限股,而另一個叫獎金期權計劃。

TUP5年計劃,主要針對基層員工和新員工的,ESOP是針對老員工的,長期的,在職就分紅,自己要買,相信企業就買。ESOP是長期計劃,TUP是中短期計劃,5年退出。1-5年把你牢牢栓在這個地方,長期給你升股制,給你分紅。海爾也有黃金股權,在就給你分紅,不在就不分紅。

華為的成功一個是行業的成功,第二是技術驅動成功,第三是激勵體制。

華為有句話說「一個人不斷成功是為了被繼承」。與其羨慕樹的高大,不如回來默默無聞做一顆小草。小草有小草一歲一枯榮的精彩,大樹要受到雷劈、電閃雷鳴的威脅。華為向動物學習,狼性、獅群、蜘蛛、螞蟻;向建築學習:都江堰、羅馬花園、長城;向影視學習、書刊學習、員工學習、雜家學習……

6海爾/華為/阿里基因對比

我們看一下基因對比。華為和海爾的基因對比,我們可以看出來華為與時偕同、技術驅動、狼性文化、股權激勵——ESPO(員工持股制度);TUP(獎勵期權計劃);海爾是與時偕同、組織創新、品牌驅動、文化基因。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與時偕同。

華為和阿里的對比:阿里加了組織創新、人才體系和文化基因。實際上也有一個與時偕同。三家企業比來比去,此時此刻,與時俱進,與時偕同,順勢而為,蓄勢而發,乘勢而上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希望在其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找到你所適合的,通過N+1+M這個方法讓自己的知識變為智慧,把智慧變為最後的成效。

相關焦點

  • 傳統企業網際網路轉型 海爾模式能否複製?
    前不久,華為、樂視發生了一場引人矚目的論戰。  4月10日,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在一封題為《從博傻到硬體免費:414約你進入生態消費時代》的信件中稱,工業時代企業幾乎掌控了一切,特別是S、H、I、V、0等硬體企業利用、甚至不惜透支消費者信任和期待,用「博傻」式消費誘導不夠理性的用戶為品牌、渠道、硬體支付天量溢價。
  • 比亞迪王傳福的狼性成就了今天的商業帝國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這個時代,只要你具備創新精神、冒險精神、敢於嘗試、勇於拼搏,你就有機會一路向前,開拓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比亞迪王傳福就是這樣,面對風起雲湧的時代浪潮,他毅然決然地砸掉了自己的「金飯碗」,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 華為雲衝上國內前二,任正非卻踩下剎車:華為沒錢,不能學阿里
    「不能簡單採取阿里、亞馬遜……一樣的道路,他們有用不完的美國股市的錢,我們沒有那麼多錢。」任正非說。在任正非看來,在全球範圍內,從一個傳統硬體先進公司轉型為軟體先進公司的成功例子還沒有,這意味著華為的困難是可以想像的。「華為雲不是我們傳統硬體設備的領先優勢,開發產品並銷售產品,而是華為面向客戶商業模式的改變,即由賣產品改變為賣雲服務。」他說。
  • 孫波:華為人力資源管理的成功經驗為何無法完全複製?
    在環境基礎的人力資源管理觀中,強調的是不同職能部門通過自身職能的最優化來達成對企業整體的貢獻,而在資源基礎的人力資源管理觀下,因為要差異化看待不同資源的價值,更強調不同的管理實踐的組合及其具有的獨特性、複雜性。 這樣,我們就能解釋一個問題,今天大家都在學華為,為什麼卻基本上學不會?
  • 從華為內網熱議為什麼阿里能孵化出釘釘談起,大公司內部創業到底有...
    圍繞該主題,一大批的華為員工在論壇上探討了華為產品設計、創新氛圍,以及大企業內部創業問題。就如大家所熟知的,在大公司內部創業相對比外面容易,但是局限也多,一有小成功,人人都要來分杯羹,一遇挫折就被撇在一旁。
  • 百聯攜手阿里 能否複製三江購物漲330%?
    繼此前的三江購物,阿里巴巴馬雲打響新年「新零售」第一槍。據悉,兩大商業企業將基於大數據和網際網路技術,在全業態融合創新等六個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為消費者提供隨時隨地多場景的新消費體驗。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我們看到巨大的機會,特別是在今天,全渠道的電商融合。希望整個線上和線下會員、支付都可以打通,今天的結婚儀式舉辦成功,但是我們未來要把日子過好!」在馬雲看來,網際網路時代,傳統零售行業受到了電商網際網路的衝擊。
  • 馬雲,創造中國第一個線上商業帝國,而他創造第一個線下商業帝國
    當然,說起他親手創造的線上商業帝國來說,更讓他自豪的是他人民教師的身份,他自己也在無數的公開場合表明過,人民教師是他最喜歡的職業,沒有之一。,或許在明年卸任後,馬雲就有時間去做他想做的人民教師了。馬雲出身在浙江省杭州市,小時候的馬雲對英語很有天賦,在中考時落榜兩次,高考三次,最後憑藉著英語優異,破格考入杭州師範大學外語本科專業。
  • 智頭條:2019阿里雲棲大會開幕 華為舉行新品國內發布會
    本周熱議2019阿里雲棲大會描繪「芯」未來 數據感知萬物智連9月25日至27日,2019年雲棲大會在雲棲小鎮如期而至。 雲棲大會將設兩天兩場主論壇、110餘場峰會和分論壇、以及呈現最前沿科技的20000平米展區。
  • 海爾,未來的終局是什麼?
    同時,海爾COSMOPlat模式在全球持續複製,已孕育出建陶、房車等15類行業生態子平臺,覆蓋華東、華北等六大區域12個示範基地,在20個國家複製推廣。 此外,海爾還建立起106個營銷中心,搭建起覆蓋全球的服務網絡,為27種語言的用戶提供全天候服務。
  • 阿里巴巴要整體收編銀泰商業?或更名阿里商業
    昨日,銀泰商業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宣布原董事會主席沈國軍不再連任銀泰商業執行董事,並於股東大會後辭任董事會主席兼戰略發展委員會主席職位。銀泰商業董事會宣布,在張勇2014年7月獲委任為銀泰商業非執行董事後,將再獲委任為董事會主席兼本公司戰略發展委員會主席,自股東周年大會結束生效。而這位張勇,即為阿里集團CEO,僅僅在10天前,張勇剛接替陸兆禧出任阿里集團CEO。
  • 三江購物引入阿里系當2股東 或複製銀泰商業路徑
    不過在零售行業專家陶文盛看來,查看阿里巴巴以往投資先例以及此前的銀泰商業,阿里巴巴極有可能在後續持續增持以謀取控股權,「馬雲曾公開表示,純電商時代過去了。未來十年、二十年將是新零售的時代,未來線上線下必須結合起來,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而打通線下供應鏈體系,才是馬雲未來的王道。據此判斷,除三江購物,阿里還將持續併購線下業務。」
  • 首批合作APP無微信QQ,沒有騰訊支持的華為鴻蒙系統能成功嗎
    華為HarmonyOS 2.0 beta版於12.16號發布了,預示著華為鴻蒙系統終於應用到手機上了。對於一個新系統來說,成功與否還是APP的數量說了算,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生態。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過程是充滿艱辛的。
  • 三江購物引入阿里系當二股東 或複製銀泰商業投靠路徑
    不過在零售行業專家陶文盛看來,查看阿里巴巴以往投資先例以及此前的銀泰商業,阿里巴巴極有可能在後續持續增持以謀取控股權,「馬雲曾公開表示,純電商時代過去了。未來十年、二十年將是新零售的時代,未來線上線下必須結合起來,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而打通線下供應鏈體系,才是馬雲未來的王道。據此判斷,除三江購物,阿里還將持續併購線下業務。」
  • 2014中國(青島)移動網際網路大會今日開幕 海爾小米阿里百度等重量級...
    與會的聯盟成員代表、IT界專家及傳媒領域學者共同針對「互聯市場細分下,企業產品布局缺失或盈利模式『失靈』」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嘉賓們基於移動大數據,對用戶和市場做出了分析並深入剖析了行業現狀,為移動互聯產業鏈建設、網際網路金融、移動互聯品牌營銷等當下熱點主題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操作建議。此外,大會特邀嘉賓及團隊也為參會企業帶來了多項服務,包括移動化頂層設計、產品運維、資本對接、政策諮詢與媒體支持等。
  • 一個程式設計師、一個愣頭青、一個富二代,憑什麼創下10000億大帝國?
    在程維和王興為各自商業帝國廝殺多年的日子裡,書生氣最重的張一鳴則顯得特立獨行。在信息分發這個戰場上,百度已經把技術做到了極致,但張一鳴這一次選擇的是人性。這個從沒有任何新聞從業經驗的理工男,決定用算法替代編輯,將用戶最喜歡的諮詢餵到他們嘴前。張一鳴承諾,今日頭條永遠不設立總編輯崗位,這或許是他取得成功的關鍵。
  • 海爾兄弟合體,能否趕「格」超「美」?
    根據財報中的公司介紹,海爾智家「主要從事冰箱/冷櫃、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廚電、小家電等智能家電產品與智慧家庭場景解決方案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這與海爾電器製造和銷售白色家電的業務範圍有相當高的重疊。遠川商業評論曾把二者的區別總結為:「海爾的家電業務分成了生產端的6個版塊、銷售端的4大渠道。在生產端,洗衣機、熱水器歸海爾電器;而空調、冰箱、廚電歸海爾智家。
  • 得開發者得天下,使能P層,華為助力運營商構築商業成功新平臺
    本屆論壇聚焦從PaaS層雲平臺解決方案的呈現到三大運營商商用經驗的分享,從政策、商業、技術和生態等多角度俯瞰運營商轉型的方方面面。華為中國區運營商業務部總裁曹既斌華為中國區運營商業務部總裁曹既斌在致辭中談到,下一個十年將是雲的2.0時代,企業雲化將是主旋律,運營商全面雲化戰略已進入PaaP層使能的關鍵節點,華為將助力運營商構築商業成功IT新平臺。
  • 既然恐龍的化石保存了下來,那麼恐龍的基因還能被複製嗎?
    那麼如果有一天恐龍的基因被複製出來了,並且被科學家成功復活了,對於小朋友來說,更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那麼現在恐龍的化石既然已經保存了下來,為什麼不把恐龍的基因複製下來呢?即便是現在科學家已經對恐龍的化石進行了研究,但是最大的成就就是,找到了恐龍DNA的降解殘留。而對於提取完整的DNA序列,對於人類現在的科學技術來說,似乎並不可能。
  • Mrc基因對DNA複製的作用
    (封面圖片:DNA複製叉的穩定。在本期封面文章中,Lou等科學家提供了有力證據證明了Mrc1與DNA領頭鏈的複製酶、解鏈酶的獨特相互作用。) 酵母Mrc1基因是多細胞動物Claspin的一種同源基因(ortholog),Mrc1基因不但是正常的DNA複製叉(replication fork)的一個中心組成部分,同時也是S期檢查點的一個重要調節子。
  • 華為、阿里能超越嗎?
    但要論人均GDP,中國要遠低於韓國,中國的人均GDP突破了1萬美元,應該說是一個好成績,而韓國的人均 三星電子只是三星集團的一個子公司,這次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三星電子排在第19名,總營收達到了1977億美元。那麼三星集團到底有多強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