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購物近日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斥資超21億元入股三江購物,公司原控股股東和安投資在公司的持股比例由51.24%降至38.43%,杭州阿里巴巴澤泰在公司的持股比例由9.33%增至32%。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21日公司關於寧波證監局上市公司詢問函回復的公告中顯示,若杭州阿里巴巴澤泰將可交換公司債券全部換股,則持股比例高達35%,在該等情況下,公司實際控制人陳念慈直接或間接持有的股份與杭州阿里巴巴澤泰持有的股份比例之差約佔上市公司總股份的2.12%。
儘管阿里巴巴澤泰在回復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回復的公告中聲稱,杭州阿里巴巴澤泰沒有意圖通過本次交易獲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並且沒有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三江購物股份的計劃。
不過在零售行業專家陶文盛看來,查看阿里巴巴以往投資先例以及此前的銀泰商業,阿里巴巴極有可能在後續持續增持以謀取控股權,「馬雲曾公開表示,純電商時代過去了。未來十年、二十年將是新零售的時代,未來線上線下必須結合起來,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而打通線下供應鏈體系,才是馬雲未來的王道。據此判斷,除三江購物,阿里還將持續併購線下業務。」
三江購物方面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按照公告內容杭州阿里巴巴澤泰成為公司股東後,公司董事會將增加兩名非獨立董事席位,不過目前,阿里巴巴還沒有給出具體進入時間。
成為第二大股東
三江購物11月19日公告披露,公司擬引入阿里巴巴澤泰作為公司戰略投資者,以加速實現戰略升級。
根據三江購物同時發布的2016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顯示,本次非公開發行認購對象杭州阿里巴巴澤泰已與公司控股股東和安投資籤署《股份轉讓協議》,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和安投資持有的三江購物38337488股股票,佔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9.33%。同時,杭州阿里巴巴澤泰將通過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認購不超過發行後公司總股本 25.00%的股份。此外,阿里巴巴澤泰還認購和安投資非公開發行的不超過1.88億元可交換公司債券。
其中,協議受讓股份的受讓價格為11.44元每股,交易總價款為4.38億元;參與定增的認購價格為11.11元每股,耗資約為15.21億元;加上擬認購不超過1.88億元可交換債,阿里巴巴澤泰此次交易預計總耗資約為21.47億元。
協議受讓及參與定增後,阿里巴巴澤泰將持有不超過1.76億股三江購物股票,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32%;若其將可交換債券全部換股,持股比例可進一步達到35%,僅低於三江購物現任實際控制人陳念慈37%的持股比例,直接成為三江購物第二大股東。
對於入股三江購物的原因,杭州阿里巴巴澤泰表示,為落實國務院相關文件精神、順應實體零售轉型升級趨勢的當前時代背景下做出的、有利於實現合作雙方利益共贏的舉措,同時亦是尋求雙方戰略合作、實現業務協同的需要。
成了第二大股東之後,公司馬上與三江購物開展合作業務,根據公告,阿里巴巴澤濤與三江購物擬共同出資人民幣5000萬元設立寧波澤泰網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澤泰」)作為雙方合作的平臺,負責生鮮店的建店服務和日常線上運營(包括APP運營、物流履約運營以及其他鮮生店業務運營)。其中杭州阿里巴巴澤泰出資人民幣4000萬元,持有寧波澤泰80%的股權,三江購物出資人民幣1000萬元,持有寧波澤泰20%的股權。
後續謀取控股權可能性大?
儘管在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回復的公告中顯示,杭州阿里巴巴澤泰沒有意圖通過此次交易獲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並聲稱,截至回復出具之日,除通過本次已公告的交易取得上市公司股票外,杭州阿里巴巴澤泰沒有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三江購物股份的計劃。
其同時表示,截至回復出具之日,公司或其子公司未來12個月內不存在資產和業務進行出售、合併、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計劃,亦不存在上市公司擬購買或置換資產的重組計劃。
但對於董事會席位,杭州阿里巴巴澤泰卻有意入主兩位,杭州阿里巴巴澤泰表示,成為公司股東後,杭州阿里巴巴澤泰有權提名兩名非獨立董事。
對此,零售行業專家陶文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銀泰商業上阿里上演了從入股到入主的變化,並嘗到了「甜頭」,而此次三江購物則是另一次嘗試,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阿里線上與線下的整合一直在進行,此前阿里曾投資283.4億元獲得了蘇寧19.99%的股份,而張近東的持股比重已降至24.29%,兩者之間的持股差不到5%。如今阿里再度入股三江購物,表明阿里後續還會持續併購線下業務。
可以佐證的是,今年10月13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6杭州雲棲大會發表主題演講時稱,未來將有五大變革,顛覆各行各業。而且「電子商務」這個詞,可能很快就被淘汰,阿里巴巴從明年開始將不再提「電子商務」這一說法。「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就會結束,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將沒有電子商務,取而代之的是 新零售 。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才會產生新零售。」
因此,有零售業內人士表示,馬雲此次入股三江購物或是其在江浙地帶深入開展「新零售」的實驗。
標準一旦建立了之後,大多數時間並不用總管著市場。
查看投顧此種戰法是短線交易者必須注意的一個因素,是散戶能夠獲利的力量之源。
查看投顧K線是分析和判斷行情走勢最基本的技術指標。學會看圖,賺錢不再難!
查看投顧在這個市場裡,主力決定著大市走向。散戶能賺錢的方法就是跟莊操作。
查看投顧要做股票,先看大盤,如果把握不好節奏,想在市場生存,真的很難。
查看投顧
本文來源:證券日報-資本證券網 作者:劉斯會 責任編輯: 鍾齊鳴_NF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