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餵養的健康龜在每次進食後1個小時左右開始排便,龜越小間隔時間越短,一般2-3天可大部分排洩完全。健康龜的糞便是成條狀,泡在水裡不會散,弄碎後成粉末狀,有養龜人拿健康龜的糞便醫治其他病龜的腸胃炎。因為健康龜糞裡還有正常的消化細菌,能幫助病龜調理腸胃,也是常用的生物療法之一。
從龜糞顏色和形狀上能觀察出很多訊息,龜糞由於食物和狀態不同,會有顏色差異,常見從淡黑色到淺灰色,要排除食物色素和藥物影響。
常見不健康的顏色有:
青色:一般由於環境氣溫較低,消化不良引起,可能是輕度的腸炎。如果是條狀,問題還不大;如果水樣便,需要馬上停止餵食,進一步觀察。
紅色:在餵了某些豬、牛、羊或者蝦肉後,龜糞便會出現變紅的跡象。如果不是食物的原因,要考慮是不是摔傷,有內出血或者重度的腸炎情況。
黑綠色:多見於果蔬投餵過多,導致拉稀,是食物不適宜的一種症狀。
不健康的龜糞便:
拉稀:可能為食物水分過多,環境溫度過低導致消化能力下降,也可能是食物變質或食具、水體受大腸桿菌等病菌汙染而致龜患腸胃炎。偶爾出現拉稀的症狀不用給藥,保持好溫度,選擇粗纖維的食物,基本可以自愈。若確診是腸胃炎需要及時隔離治療,避免傳染。
拉未消化的食物:屬於腸道性疾病,排洩出菜葉或水果,說明龜沒有消化所吃食物,多是因為體內缺少消化酶。通常補充消化酶的方法就是拌飼料投喂,也可以用BAC或媽咪愛進行治療。
果凍狀糞便: 排洩出果凍狀糞便一般是因為體內有原蟲的存在。需要投餵適量的甲硝唑等除蟲藥物,通常用過1~2次就會好轉。
龜是否患病通常從龜的外表、活動、捕食和排洩物等方面可判斷。所以,日常養龜護理中,多觀察,及早發現龜患病,在治療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神龜小編:「養龜是一項日復一日、看似微小卻重要的工作,累積起來都是維護龜健康的重要基礎。」
版權聲明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屬於本公司
如需摘錄或轉載,請註明「來源:神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