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大型舞劇《孔雀》於7月9日~12日在臺北戲劇院傾情出演6場!臺北國家戲劇院,屬臺灣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的一部分,為臺灣重要的戲劇、舞蹈表演場地。與臺灣國家音樂廳合稱為「兩廳院」。《孔雀》自2012年8月23日昆明首演以來已走過多個城市,各地的演出大受歡迎,多次出現加演場面,火爆程度可見一斑。1992年,楊麗萍作為中國大陸第一位赴臺灣表演的舞蹈家,她的孔雀舞曾傾倒臺灣民眾。據悉,由中國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領銜主演舞劇《孔雀》臺灣首輪演出準備中,演出票己全部售罄。
舞劇《孔雀》的故事圍繞生命和愛這兩個永恆的主題展開,用舞臺形式演繹人類共同的情懷,向觀眾傳遞著藝術家個人成長過程中對藝術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劇中的「孔雀」,是鳥,也是人,更是有情世界的芸芸眾生。舞劇《孔雀》匯集了楊麗萍四十年舞蹈藝術的精粹和一代舞神傳奇藝術生涯的提煉匯結,是一代舞神窮盡半生功力,對生命的終極叩問。楊麗萍表示:「孔雀是會讓人感覺奇妙的舞劇,它講述了一個關於自然、生命、成長、人性和愛的故事,以及生命與天地自然的相互融通。它在我身體裡湧動、流淌,有感而發地表現出來。」
都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其實觀眾對《孔雀》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孔雀公主」。在《孔雀》至真至幻的舞臺表象下,許多隱喻被寄託其中,有人認為《孔雀》表達了對純真不渝的愛情嚮往,還有人感受到了對自由的嚮往和對生命本真的追求。在舞蹈上,楊麗萍是十足的完美主義者,對於《孔雀》巡演的高密度快節奏,楊麗萍的體能問題受到關注,每場演出都長達兩個多小時,但楊麗萍輕鬆表示:「我只要一上舞臺就覺得興奮,一天跳兩場我也根本不會覺得累。」楊麗萍說,舞劇《孔雀》有著自己特有的舞蹈語言,是她藝術生涯裡又一次新的嘗試。如果說《雲南映象》著力於民族文化的挖掘,那麼《孔雀》則走出了地域文化,直抵人類共通的靈魂家園。
在《孔雀》中,我們會看到楊麗萍用纖細的雙臂、令人痴迷的旋轉,將美麗高貴、熱情優雅的孔雀演繹得活靈活現,尤其傳神的是那手上的造型,從手腕開始,到手掌、手指,再到指甲,巧妙運用了這四個環節依次不停地伸展。既表現了孔雀頭、嘴、眼睛、羽毛這些靈動的局部造型,又表現了那對在愛戀中的孔雀彼此之間的互相試探、愛慕、喜悅和迷戀。《孔雀》中,除楊麗萍本人演出全場外,16歲的小彩旗也備受關注。
六場精美絕倫的曠世奇作將令臺灣觀眾大飽眼福。該劇無論在影像、背景、音響、燈光、服裝設計師堪稱國際一流水準,舞劇《孔雀》將帶給臺灣市民一場美與藝術的盛宴。
高端體驗用戶招募
加入中舞網-舞蹈神器APP 高端用戶體驗微信群 ,搶先獲得新版體驗和優先參加活動資格。
加微信好友「21446」(備註中舞網)申請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