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來重慶了,還帶來了一場大型原生態舞劇《雲南映象》

2021-01-08 上遊新聞

她跳的「孔雀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至今是無人能夠超越的經典之作。她所打造的《雲南映象》榮獲中國舞蹈最高獎項「荷花獎」五項金獎,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攜舞劇《雲南映象》來渝。

12月23日晚,中國移動重慶公司全球通攜手楊麗萍,為廣大全球通客戶帶來了一場新年舞劇《雲南映象》,一場既有傳統之美,又有現代之力的大型原生態舞劇在山城就此拉開帷幕。

隨著劇情一幕幕上演,在場觀眾無不被雲南少數民族的風情所感染,驚嘆於舞劇中千姿百態的舞姿,被這盪氣迴腸的視覺盛宴衝擊著感官和心靈。演出結束後,觀眾們的掌聲也是久久不息。

楊麗萍用她獨到的藝術思維和最真實的生活體驗,建造了這座活躍在舞臺上的民間歌舞藝術博物館。不少觀眾也都表示,「場面太美了,舞者們的表演展現了一個夢幻般的雲南。」

夜色中,不少觀眾紛紛與美麗的大劇院、洪崖洞拍照留念。上遊新聞記者了解到,中國移動重慶公司做好充分的網絡保障,不斷加強重點區域的5G網絡覆蓋,為廣大用戶提供優質的5G網絡服務。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舒

相關焦點

  • 楊麗萍將攜大型舞劇《孔雀》在臺北開屏
    原標題:楊麗萍將攜大型舞劇《孔雀》在臺北開屏  新華網臺北4月14日電(記者陳思武 李寒芳)有「孔雀公主」之稱的大陸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將於7月赴臺,連續4天演出其經典之作——大型舞劇《孔雀》,詮釋自己幾十年來對生命和一切美好事物的感悟。   「對我們來說,孔雀是我們的信仰和圖騰,就像鳳凰和龍對漢族的意義一樣。」
  • 楊麗萍舞劇「映象」系列第三部作品《平潭映象》即將在蘇州上演
    來源於:黃河票務官網提起楊麗萍,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就是最美「孔雀舞」,其次就是經典的舞劇——「映象」系列。2003年,楊麗萍從中央民族歌舞團辦了退休,然後回到了家鄉雲南。這一年,她出任藝術總監和總編導,領銜主演了大型原生態歌舞劇《雲南映象》,這部作品在2004年時,還拿到了第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的舞蹈詩金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編導獎、最佳服裝設計獎和優秀表演獎。
  • 55歲楊麗萍將以《孔雀》謝幕 看好外甥女做接班人
    ——「柔和雙溝之夜」大型舞劇《孔雀》將在南京連演4場。本報記者 吳彬攝4套孔雀服總價28萬元——虛實結合展現「新東方美學」舞劇《孔雀》改編自楊麗萍自編自導的成名作《雀之靈》,與《雲南映象》等「原生態舞劇」相比,《孔雀》採用了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來展現「新東方美學」。
  • 【高清美圖】舞蹈藝術家楊麗萍領銜主演舞劇《孔雀》七月屏開臺灣
    楊麗萍大型舞劇《孔雀》於7月9日~12日在臺北戲劇院傾情出演6場!臺北國家戲劇院,屬臺灣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的一部分,為臺灣重要的戲劇、舞蹈表演場地。與臺灣國家音樂廳合稱為「兩廳院」。舞劇《孔雀》匯集了楊麗萍四十年舞蹈藝術的精粹和一代舞神傳奇藝術生涯的提煉匯結,是一代舞神窮盡半生功力,對生命的終極叩問。楊麗萍表示:「孔雀是會讓人感覺奇妙的舞劇,它講述了一個關於自然、生命、成長、人性和愛的故事,以及生命與天地自然的相互融通。它在我身體裡湧動、流淌,有感而發地表現出來。」
  • 楊麗萍談自己一日三餐:從不節食 但不吃米飯(圖)
    9月6日,國內首部大型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太原站發布會在烏金山山外山大酒店舉行,在這裡,我們見到了擔任藝術總監和總編導的楊麗萍。楊麗萍說,原生態歌舞是經過民間大浪淘沙留下來的,主題多為生命與愛情。
  • 楊麗萍來渝為大朱舞劇《一場》站臺:我對這部作品前所未有的期待
    「這一次大朱自己做了編導,他的舞臺身份第一次實現了切換,因此我對他的《一場》前所未有的期待。」25日下午,重慶國泰藝術中心,青年舞者大朱(朱鳳偉)舞劇處女作《一場》發布會上,著名舞蹈家楊麗萍誠懇地說。25-26日晚,這部由楊麗萍藝術指導、鞏中輝監製、大朱導演並主演的作品將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連演兩場,該劇全國巡演也就此拉開序幕。楊麗萍與大朱(左二)等為《一場》巡演祝福作為舞者身份的大朱,是楊麗萍多部舞劇御用男主角:《春之祭》裡的「祭司」、《平潭印象》裡的「君山王」、《十面埋伏》裡的劉邦等,無一不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 楊麗萍在臺北演出舞劇《孔雀》
    原標題:楊麗萍在臺北演出舞劇《孔雀》  新華網臺北7月9日電(記者何自力 李慧穎)著名舞蹈家楊麗萍9日起在臺北一連演出6場舞劇《孔雀》,圍繞生命和愛的主題的《孔雀》,也像是閃耀舞臺數十載的楊麗萍執著真情的告白。   由年過半百的楊麗萍編導、主演的舞劇《孔雀》分春、夏、秋、冬四個篇章,呈現了生命的過程。
  • 孔雀公主楊麗萍:與臺灣丈夫共舞人生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刊
    提起楊麗萍,腦中就會浮現出《雀之靈》,舞蹈對天籟與人性的表達是如此的細膩而純粹。正是靠著這個舞蹈。楊麗萍成為名揚世界的「孔雀公主」和「舞神」。而後的《雲南映象》《太陽鳥》,都讓人拍案叫絕。2008年8月,歷經數年的心血之作,大型藏族原生態歌舞樂《藏謎》巡演,再次掀起高潮。
  • 《孔雀》九月成都連演5場 疑為楊麗萍收官之作
    3月15日報導 今晚,在雲南昆明,對於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來說又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傳承-綻放———楊麗萍文化藝術傳承發布晚會」暨「昆明藝術職業學院-雲南映象藝術傳承中心」將正式成立,這是楊麗萍從藝以來首次以這樣的規模獲得支持,並專門成立傳統文化的科班培訓基地。
  • 封面獨家丨演了那麼多大場面作品 楊麗萍御用舞者大朱想來《一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如果永恆會缺席,我們是否應該來一場短暫的墜落?」帶著這樣的疑問,知名青年舞蹈家朱鳳偉(以下簡稱「大朱」)在學舞的第12個年頭,開啟了他的舞劇導演處女作——《一場》,一部從自身出發,借著肢體表達,來喚醒年輕人過往的心動和美好琢磨的作品。「《一場》是我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我個人的出發點,就是希望這部作品可以更加的生活、更加的真實,能讓觀眾找到一些共鳴,喚醒那些經歷或者沒經歷過的年輕人的破碎的心動、美好的悲傷。
  • 孔雀窩:楊麗萍私人衣櫥 特立獨行鍾情高檔商業街
    「孔雀窩」對於雲南人來說並不陌生,自2003年首家門店落地昆明翠湖至今已走過12年光陰。濃豔的色彩,鮮明的圖紋以及簡約利落的服裝整體造型,民族與時尚相互交融的特色,是其經久不變的自我風格定位。在帶來視覺衝擊感的同時,又無不引發人們對慢慢遠離現代生活的民族文化精神有了新的認識和感知。
  • 孔雀公主楊麗萍意外摔傷,造成四處骨折緊急住院,腿部腫的真嚇人
    楊麗萍的一生最鍾愛舞蹈,因為舞蹈漂亮的她至今獨自一人,現如今的她已經60歲的高齡了依然為了自己的事業拼搏,一直沒有放下,足以可以看出她對舞蹈是多麼的熱愛, 如今60歲依然勤加練習,未曾荒廢,足見她對舞蹈是多麼地熱愛,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用在楊麗萍的身上最適合不過了。
  • 楊麗萍終身絕育節食,竟住3500萬的房子!馮小剛說她不是人!
    > 還登上了美國紐約廣場 楊麗萍1958年出生在雲南 從小父母離異
  • 大型舞劇《24節氣 花間十二聲》演繹花間裡的山海經
    大型舞劇《24節氣花間十二聲》將於11月9日至11日在天橋劇場首演的大型舞劇《24節氣.花間十二聲》,是由著名現代舞蹈家高豔津子帶來的一出新穎舞劇。
  • 楊麗萍受邀試吃甜品,全程端個空碗假吃,網友吐槽這樣活著太累
    楊麗萍1958年出生於雲南大理,從小就熱愛跳舞的她,憑藉著自身的天賦在沒有任何老師的指導下,就進入了當時的西雙版納的歌舞團1979年她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劇《孔雀公主》獲得了當時雲南省表演的一等獎。隨後,她更是紅遍了大江南北,多次與國外進行藝術交流。可以說是國內最成功的舞蹈演員之一。
  • 楊麗萍在家逗寵物狗,5釐米指甲讓逗號瑟瑟發抖,網友:瘮得慌
    素有「孔雀舞女王」之稱的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只要一登上舞臺,翩翩起舞、化身孔雀、氣場全開,似乎與孔雀合二為一。為了心儀的舞蹈事業,楊麗萍可以說是奉獻了一生。不僅放棄當媽媽的權利,不願生子兩度離婚;而且還拿掉身上兩根肋骨,節食20餘年!
  • 李若彤、戚薇發博力挺楊麗萍!用靈魂跳舞的女子有多美?
    最近,有網友在楊麗萍的社交帳號下留言「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引發熱議。之後微博上很多人紛紛發聲表示力挺楊麗萍,比如戚薇直接發文懟評論,認為一個人最大的失敗就是時至今日還在給女人下定義,還把兒孫滿堂當作女人唯一的成就。
  • 楊麗萍又被罵上熱搜:做女人真難,醜八怪閉嘴!丨百家故事
    其實在90年代,她本人就曾對媒體說過:「我來這世上的使命,不是為了傳宗接代。一隻小螞蟻也是我的孩子,我的舞蹈作品也是我的女兒。」結婚生子只是人生的選擇題,束縛不了楊麗萍追求藝術的內心,她一生都在用舞蹈的方式尋求快樂。在大眾語境裡,楊麗萍是出世的。可在楊麗萍眼裡,自己是最入世的。她在人間痛過,才可以做到不在乎。
  • 「孔雀女王」楊麗萍,為舞蹈選擇不生小孩,網友:最大的失敗者
    「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有一個兒女」,楊麗萍老師某社交平臺某網友的回覆,還收穫了網友上萬個點讚。這個回復也衝上了熱搜,引起了娛樂圈一眾明星的回懟。戚薇、李若彤、陳德容、陳數等明星都第一時間,發微博力挺楊麗萍老師。
  • 上遊新聞獨家對話青年舞蹈家大朱:處女作《一場》到底講什麼?其實...
    大朱在《舞蹈風暴》15歲學舞的大朱經歷了12年的舞臺摸爬滾打,如今,終於捧出了自己導演的首部舞劇作品《一場》。12月25-26日晚,大朱將帶著《一場》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連演兩場。在正式與山城觀眾見面之前,大朱與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獨家對話,就他的藝術成長、作品表達以及楊麗萍對自己的幫助指導等話題做了分享。上遊新聞·重慶晨報:你從《十面埋伏》開始嶄露頭角,怎麼看待這兩年自己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