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如果永恆會缺席,我們是否應該來一場短暫的墜落?」帶著這樣的疑問,知名青年舞蹈家朱鳳偉(以下簡稱「大朱」)在學舞的第12個年頭,開啟了他的舞劇導演處女作——《一場》,一部從自身出發,借著肢體表達,來喚醒年輕人過往的心動和美好琢磨的作品。
「《一場》是我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我個人的出發點,就是希望這部作品可以更加的生活、更加的真實,能讓觀眾找到一些共鳴,喚醒那些經歷或者沒經歷過的年輕人的破碎的心動、美好的悲傷。往小了說,《一場》就是講述了一個愛情的故事,往大了講,它會牽動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美好的經歷。」
很多人認識大朱,是因為他在《舞蹈風暴》裡的亮眼表現,他還是近幾年著名舞蹈家楊麗萍作品中的御用男主角。從《平潭映象》的馭龍王子,到《春之祭》中的大祭司,再到《十面埋伏》裡的項羽等,大朱的氣質清朗硬氣、陽剛沉穩的舞臺表現,贏得眾多觀眾喜愛。
與這些大場面舞蹈作品相比,屬於大朱自己的《一場》專注細小。在硬朗如刻的外表下,是他對自我情感的珍視。「其實是從去年11月份開始,我就在想作品該怎麼去做?可能了解我的人,習慣了我表演那種大舞劇,比較野蠻生長的類型。但從我個人來講,我想在我27歲的時候,做一部真實的作品。」
於是,大朱開始跟自己的老師楊麗萍溝通,聊劇構、聊表現形式等。「作品有很多表達方式,它不單可以宏大敘事,也可以描繪細小的情感。我個人想做更好玩、更細小、更細膩的東西。我很確定,我要走的是比較真實、比較劇場化的一個表演形式。藝術源於生活,我希望把我經歷過的東西帶到舞臺上來,帶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作品,一種更純粹的展示。」
大朱的《一場》,有敘事,有臺詞,有音樂。按他自己的想法,不炫技、沒有太多學院派的東西,靠著一種直覺,讓其呈現出心醉的感覺。「《一場》可能不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或許就是一場遊戲一場夢,是你經歷過的青春,有的挺美好,有的覺得好悲傷。但當你回過頭來看,會發現它是一個挺有意思的記憶,像夢一樣,是你青春的縮影。」
《一場》的創作,離不開楊麗萍、鞏中輝等舞蹈家前輩對大朱的支持。「我跟楊老師說,希望這一部作品能夠做出我自己喜歡的樣子,她是非常尊重我的。然後我就選擇了跟我自己個人的情感生活、經歷去做了這個題材,鞏中輝老師在《一場》的具體實施過程中,給了我很多建議和幫助。」
10月25日,大朱的《一場》、鞏中輝的《狀態》會分為上下兩場,登上「2020四川當代藝術演出季」的舞臺。「四川當代藝術演出季這個平臺,給了很多年輕舞者展示自己的機會,它是一個可以讓年輕舞者去實現夢想的地方。」
眼看著自己的作品即將接受觀眾「檢驗」,大朱期待又忐忑,「以前跳舞,只需要跳好自己的部分,但現在,我要考慮演員、考慮觀眾、考慮燈光等等。對我來說,這是我從演員到編導的一個轉折,我相信它是OK的。最終不管觀眾評價好壞,它都給了我一個新的認知,讓我踏入了一個新的綠洲,也讓我超越了之前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