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四根琴弦的音色以及發音

2021-01-11 餘音提琴

小提琴是一件最接近人聲的樂器,良好的發音的基本特點是音色圓潤,富有共鳴,純淨、均勻。演奏要富有感染力和藝術情感,必須掌握聲音強弱變化——即音樂力度變化。音樂力度變化範圍是廣泛的,有音響上的強弱、緊張度的不同、聲音的尖柔等。小提琴有幾根琴弦構成這是不懂提琴的初學者會問的問題。在這裡說明一下提琴一般是由四根琴弦,分別是G,D,A,E組成,但不是絕對的,一般的中提琴或者大提琴會按照訂購者的要求製作五根琴弦的提琴,五根琴弦的提琴會增加一個高音或者是低音。

小提琴G,D,A,E四根琴弦

G弦,厚重是這條弦的特質,有些的冷調,利用聲音的力量和深幽闡釋內斂的曲風是這根弦最拿手的。在低音域時非常幽暗沉重的讓人透不過氣來,在高音域有較開朗的表現。在高音域使用較大的弓壓或較快的運弓等演奏方式時表現力是非常豐富的。G弦在高音域時常接不上D弦,甚至很難發出聲音,在低音域常常流於黑白色(沒有一點色彩)只有嗚嗚嗚的發聲,像是一間全黑的屋子,如果,如果這屋子裡點燃豆子般大的油燈,那可就全然不同了,雖然仍是黑漆但會有些朦朧給人些想像的空間。

D弦,這是根表情最豐富的弦,但聲音的焦距濃度色彩很難控制,在製作上稍有誤差聲音很容易蒙上一層霧水。這條弦和G弦比起來給人安靜祥和的氣氛,有些宗教的味道,如果說得露骨些,好像琴的魂魄就寄託在這裡。這根弦很容易流於沉悶,雖然是比G弦高五度的D弦但常帶著低音弦的包袱,如果它擁有A弦的氣味就會比較典雅精緻。

A弦,柔軟的親和力和明亮輕快的音色,有較強烈低音,在高音部分變得較弱較柔,如果樂章裡要求較柔軟又有表情的音質,演奏A弦比演奏E弦來的效果好。這根弦是最容易產生鼻音的弦,在琴的構造或調整上的偏差是產生鼻音的原因。

E弦,在低音域(低把位)表情較為豐富,尤其與其他樂器一起演奏時可感受出來,在高音域有非常明亮即細緻精巧的聲音,如果柔軟的控制震動,聲音的清明性就會較凸顯。以上的特質容易產生音質單薄,刺耳,在高音(高把位)不容易發聲的窘況,尤其在泛音的表現上更為顯著。

聲音可以分為樂音和噪音,樂音由周期的有規則的振動所產生,它有三個突出的特點:強度、音高、音質。樂器的音色是由它所包括的泛音及其相對強弱所決定的。音色是音的色調,它不僅僅是一種共鳴好的發音,還包括色調的明暗、濃淡、飄滯與剛柔等等,它的變化是根據不同作品的風格和曲情樂意以及演奏者個人感受而變化。良好的、多變的基本音色通過練習可以得到,要多聽名家演奏,多模仿,模仿的目的是檢驗和校正自已的發音技術。當你能很好地控制弓,並能純熟地調動它,揉弦技術運用得不錯時,就可以相互配合起來,尋求到那種滿意的和具有美感的音色。

相關焦點

  • 琴弦是小提琴發音的聲源
    琴弦是小提琴發音的聲源,按照物理學的定律:琴弦振動次數與張力的平方根為正比例,與弦振動部分的長度為反比例。與弦一定長度的質量的平方根為反比例。小提琴通過弓毛摩擦兩端固定的琴弦,使其產生振動而發音。
  • 日本用數千束蜘蛛絲製成小提琴琴弦 音色柔和
    據說,這種琴弦相對於傳統的羊腸弦和鋼弦而言,音色更加柔和,深刻。
  • 小提琴演奏中應該追求什麼樣的音色?
    音色是音樂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如何巧妙利用不同的樂器以及各種樂器不同音區的音色,使用非常雅致的手法將這些音色加以柔和處理、有效結合是配器法的主要內容,是作曲家的任務。如何將一件樂器的多種音色挖掘出來,並自如的演奏,則是演奏家(者)的重要任務。
  • 小提琴出現雜音的排查與解決方法
    小提琴的發音不允許帶有任何雜音,要求是乾淨和圓潤的樂音。出現雜音,它是許多正弦波合成的,它的波形圖線是很複雜的非周期性的曲線,沒有明顯的調及音高,一般聽起來使人感到不舒服。在演奏小提琴時,也會混雜著一些噪聲是琴弓和琴弦的磨擦聲,好的樂器和好的演奏者,可將樂器的雜音減少到最小程度。
  • 日用蜘蛛絲製成琴弦音效比一般小提琴更有質感
    新華社東京9月11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日前發表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在世界上首次利用蜘蛛絲製造出小提琴琴弦,這種小提琴能夠演奏出比一般小提琴更有質感且更為柔和的音樂。
  • 小提琴為什麼要拉空弦?
    其實空弦練習有著很多的好處,無論是對小提琴初學者的右手動作掌握還是解決一些技術問題、提高演奏水平、更多地掌握難度的技巧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是練習小提琴不可缺少的一種方法和手段。  練習方法:  一、初學者可以通過對著鏡子拉空弦,觀察右手的持弓是否正確、手臂是否正確,弓杆與琴弦的垂直、大臂與弓杆之間的平行是否到位;尋找運弓過程中右手放鬆的感覺,以及體會在全弓運行過程中右手拇指尖四分之一圓在弓杆內側滾動感覺。
  • 樂器趣聞丨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小提琴,不愧是樂器皇后!
    小提琴的出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自17世紀以來西方音樂中最為重要的樂器之一,被譽為樂器皇后,其製作本身是一門極為精緻的藝術。小提琴是現代管弦樂團弦樂組中最重要的樂器,一般在管弦樂作品中會分成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兩個聲部。
  • 如何通過調整小提琴音柱來改善音色
    關於其他各種形狀及材料的音柱,包括用鉛或火漆注入空心的音柱,玻璃管音柱,木製的扁而平的形狀或橢圓形的音柱,以及帶有彈性的音柱(用橡皮墊在音柱兩端等),經過實驗證明,效果不如傳統所用的白松木製作的圓形音柱對小提琴的音色好。
  • 雙排鍵彈奏出來的這些音色,你能聽出來嗎?
    小編帶大家來看看:一、管弦樂類音色在音色分類上,我們通常將管弦樂隊各樂器音色劃分為四組,即:弓弦樂器組、木管樂器組、銅管樂器組、打擊樂器組與色彩樂器組。每個樂器組又包含幾種的樂器音色。下面,對這些音色作簡要說明。1.弓弦樂器組:小提琴、中音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弓弦樂器在樂器分類上屬於弦鳴樂器。演奏方式通常都是右手持弓,左手按弦的。
  • 如何尋找小提琴琴碼安放的最佳位置
    人們對琴碼木纖維的密度、強度、硬度、彈性以及聲音傳導速度與自身震動頻率近似於苛刻的要求,比對背板的要求有過之而無不及。借用一句廣告詞來說,世界上沒有最好的琴碼,只有更好的琴碼(廣而論之,小提琴也是這樣)。
  • 小提琴課堂:關於小提琴的,6個調音方法
    大家好,我是活潑開朗、有才華又有氣質的小提琴愛好者伊人,我會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小提琴的知識,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關於小提琴的6種調音方法。小提琴音色的調整是每個小提琴初學者都會遇到的問題。如果小提琴的音不準確,就會給小提琴手感和音感的練習帶來很大的障礙。
  • 「乾貨」琴弦更換小技巧
    學習小提琴,不僅僅是要會拉琴,還要把自己鍛鍊成一位懂得更換小提琴配件的小能手!斷弦、換弦是拉琴的朋友一定遇到的事情,但是,我們總不能一直依賴著別人給自己更換,畢竟這個是一個小小的技能,只要我們耐心一點點,一到兩次的經驗就可以換得很好哦!
  • 影響小提琴音質的因素,怎樣拉的聲音更好聽
    由於你運弓手上的第一個手指施加了大部分的壓力,為了提高小提琴的音調,練習通過交替增加和減少你用這個手指施加的壓力來提高你對每一次運弓的壓力的控制。2.運弓的位置琴弓與琴弦的接觸也會產生影響,這就是為什麼「直弓」在研究的第一年被如此強調的原因。相對於你的樂器,琴弦上有一個甜蜜的位置,當你的運弓只使用哪個區域時,產生的聲音就更加深邃和清晰。
  • 小提琴演奏中音色的追求
    音色是音樂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如何巧妙利用不同的樂器以及各種樂器不同音區的音色,使用非常雅致的手法將這些音色加以柔和處理、有效結合是配器法的主要內容,是作曲家的任務。如何將一件樂器的多種音色挖掘出來,並自如的演奏,則是演奏家(者)的重要任務。
  • 怎麼讓小提琴發出令人滿意的聲音
    怎麼讓小提琴發出一種完全令人滿意的聲音,換句話說,發出一種使聽者忘記其產生的機械過程的歌唱性的聲音。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學會這個4個步驟,讓學習小提琴的右手拇指得到「解放」!
    點擊樂塵小提琴課堂頭像查閱更多小提琴樂理知識、細節規範及演奏技巧小提琴右手拇指的「解放」小提琴演奏藝術的學習,是一種高技能的嚴格訓練過程,要想達到完善的技巧,也就是包括發音準確,音質美麗,力度變化及速度合乎作曲家的要求,是演奏進入理想境地的標準。如何能儘快地接近這個理想的境地,或者是出於對這一完美理想的追求,我們將必須儘快地排除各種技術障礙。
  • 如何選擇一把好的小提琴?老朱手工小提琴音色、音質怎麼樣?
    什麼樣的小提琴才是好琴?又如何能夠選擇一把好琴?很多愛琴之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很像問讀完哈姆雷特的感受一樣,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不同的答案,但是真正實用和幫助性的建議缺失很少。所以很多人到最後唯一選擇根據品牌來選決定。那麼一把好的小提琴會具備哪些條件呢?
  • 華裔小提琴家質疑鞠婧禕馬雪陽假拉:應該誠實地表演
    【文/觀察者網 郭肖】 近日,微博博主@TwoSetViolin雙琴俠 發布一段視頻,質疑湖南臺一節目中中國大陸歌手鞠婧禕、至上勵合成員馬雪陽疑似「假拉」小提琴,稱對方「濫竽充數」。5日,該博主回應稱,發布視頻不是為了表達生氣,但當音樂家就應努力練習,誠實地表演給觀眾聽。
  • 小提琴追求什麼樣的音色?小提琴家張樂:有一點苦,帶一點甜
    「小提琴演奏追求這種音色:有一點苦,帶一點甜。你聽《辛德勒的名單》,不是那麼悲,實際上有點甜,充滿希望。甜與苦交錯,用味覺來比喻,就像黑巧克力。」對小提琴家張樂來說,小提琴不僅是他的靈魂伴侶,也是助他悟道的工具,讓人不斷地思索、不斷地進步、不倦地提升,雖然只用到4根手指,裡面卻藏著古典音樂所有的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