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貓是不能群居的動物?衝突前化解矛盾,多貓家庭的社交指南

2020-12-05 騰訊網

友情提示:本文由【萌寵有嘉】獨家原創,禁止抄襲、洗稿和搬運等行為

貓,是一種令人上癮的動物。曾有人說:養貓像是吃薯片,你不可能只吃一片。」這種說法似乎有幾分道理。貓咪擁有獨立的個性、愛乾淨、總給人一種很好養的感覺。不知道各位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朋友,在不知不覺的間累積了後宮佳麗與壯丁,養了一屋子滿滿的貓。

然而,多貓同居真的可行嗎?多貓家庭該如何照護,又可能出現哪些問題呢?邁入多貓家庭之前,務必先學習大家庭必備的人貓生存智慧。

多貓家庭的社交問題

人類社會中,總有比較契合的朋友,卻也會有形同世仇的敵人。但你知道貓的世界也有嗎?其實兩隻以上就是多貓家庭,同時貓可能比我們想像的善於社交。

醫生提示:貓咪雖然普遍給人較孤僻的形象,其實仍是可群居的動物。從流浪貓群的習性觀察便可發現,當在地環境、食物資源豐富時,貓群可接受群體生活、共享資源,但是並不代表彼此就會成為好朋友

貓咪和人一樣也有個性,有的熱情活潑、有的小心謹慎。當性格迥異、合不來卻又不得不生活在一起貓咪們必須成為一家人時,群居便是件非常痛苦的事。

多貓家庭起衝突該如何處理

即使貓咪可接受同居,卻保有單獨狩獵的習性。一來是避免獵物被瓜分,二來是自保天性,不願與他貓正面對決。當遇到衝突時通常會選擇迴避、離開。

然而,被人類飼養的貓咪,往往無法選擇自己的室友或離開家中,這也是多數多貓家庭不得不起衝突的開始。貓咪是領域性很強的動物,當新貓要加入已有既定貓咪的生活環境時,會被視為瓜分資源的外來者,個性較為強勢的貓咪更可能出現驅趕、攻擊等行為。

醫生提示:新舊貓認識時,切記要循序漸進。此外,家中若已有老年貓,是否飼養新貓應要謹慎考慮。因環境變化、突然的刺激都可能帶給貓咪極大的壓力,可能讓年邁的貓咪增加生病的風險。

多貓家庭育兒有學問

多貓家庭中最忙碌的莫過於鏟屎官了,必須同時照料多隻貓咪的飲食、生活環境與身心健康。而當貓口數越多,所需花費的時間、精神或是經濟負擔更是驚人。究竟一人怎麼對決多隻貓呢?下邊分享一些多貓家庭的養護心得。

1.環境衛生:每天早起打掃地板。環境清潔不能少,衛生消毒需要到位,才能避免疾病。

2.應有盡有:提供足夠的垂直空間、貓抓板、隱蔽處,窗景,貓砂盆分散開擺放,符合貓咪天性需求是硬道理

3.愛不能少:每天都要摸摸、抱抱、並進行互動、卻是關注每一隻貓的身心健康

4.定期運動:遊戲是消除多貓緊張關係的好方法。尤其是體力旺盛的貓,每天最少半小時遊戲時間。可採用15分鐘、7分總、1分鐘的規律,每次間隔休息一分鐘,達到充分的運動量。

5.省錢省時小策略:每一次心無旁騖的做完所有事,就能越來越快的高效處理問題。同時每個月有一定的花費預算,每隻貓的餐費,娛樂費,都有一個預算消費,不能超支。

6.應對突發情況:多貓鏟屎官一定要學會察

7.察言觀色:將即將起衝突的兩隻貓分開。一旦發生打架的情況,不能徒手抓貓,運用抱枕等工具將兩隻貓分開、隔離,人貓安全第一。

8.健康第一:給貓最適合的飲食選擇,體重半個月稱量一次。七歲以上的至少半年體檢一次,七歲以下最少一年體檢一次。如果已經被確診慢性疾病,切記遵照醫囑用藥,同時定期回診。

9.預防勝於治療:多貓家庭疾病風險較高,居家預防醫學很重要。定期按時餵體內外寄生蟲藥,更應該存好臨近醫院的電話。

對於多貓家庭而言,最寶貴的就是時間。在鏟屎官有限的陪伴時間內,每隻貓總是在等待是最令人心疼的事。如果你是多貓家庭鏟屎官,請確保每一天都讓每一隻貓咪擁有足夠的關注與疼愛。最後希望所有的寵物和鏟屎官都幸福平安。

我是白娜,關注【萌寵有嘉】獲得十六年資深鏟屎官的養寵經驗、萌寵故事和營養知識。

相關焦點

  • 多貓家庭是非多 衝突打架淨惹禍
    很多鏟屎官,都想通過飼養多隻貓咪,避免一隻貓咪在家孤單。對鏟屎官來講,被眾多貓咪圍繞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兒,誰想貓多的地方是非就多。多貓家庭發生的衝突,會比只養一隻更為激烈。
  • 貓是群居動物嗎?家裡有一隻貓還能再養一隻貓嗎?
    家裡有一隻貓後是還能再養一隻貓的。貓咪雖然不是群居動物,但是它們並不會排斥有同類的存在,特別是在絕育以後。貓是屬於典型的機會主義者。英國著名動物學家莫裡斯博士曾說道:「事實 上,就社交生活而言,貓是機會主義者,要不要社交生活都無所謂。另一方面,狗卻不能沒有社交。獨居的狗很可悲;而獨居的貓,要說有什麼區別的話,則會因為落得清靜而鬆一口氣。」
  • 為什麼貓不是群居動物?關於貓的秘密
    群居是自然界一種常見的存在形式。從小小的昆蟲,再到鳥類、魚類和野獸,到處都遍布著群居動物。除了食草動物外,食肉動物也常常會一起捕獵,貓的近親獅子也是群居動物。對於食草動物來說,群居可以減少自己被捕殺的機率,也可以提高自己找到食物的機率。因此,大部分食草動物都趨向於群居。
  • 貓神時隔101天回歸,跟林教練「勾肩搭背」,雙方矛盾已經化解
    而在雙方比賽的最後一局,貓神時隔101天首次回歸賽場,並且從現場傳回的照片來看,跟林教練還「勾肩搭背」的在商討戰術。而這也說明,雙方的矛盾已經完全化解,後續上場輪換的機會可能也會越來越多。而在第三局,eStar並沒有選擇讓貓神上場,這就說明,如果首發五人直接零封GK的話,貓神就錯過了這次機會。
  • 多貓家庭,貓砂盆應該比貓多一個,這能讓貓咪更快樂
    就目前養貓大環境來看,多隻貓一起飼養已經成了一種趨勢了,我們將這種養貓方式稱之為多貓家庭。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我國目前養貓的鏟屎官有2258萬人,寵物貓有4064萬隻,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2258萬鏟屎官,人均飼養2隻貓,也就是說,國內的養貓家庭80%都是多貓家庭。
  • 相處融洽的多貓家庭,突然出現兩隻貓打架,鏟屎官需了解應對措施
    ,這個小小的發現引起我的重視,脫毛季貓毛增多,平日裡貓咪之間你追我趕的遊戲也會使地板上浮著的毛徒增,但是這麼多貓毛成簇出現……如果不錯,前一晚有貓打架了。 相信不少多貓家庭鏟屎官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一直相處融洽的幾隻貓
  • 貓雖特立獨行,但也可以跟隨環境變化改變社交方式
    爭鬥對於動物來講就意味著會有傷亡,因此通過氣味標記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護自己免於傷害。這一點,貓科動物中的老虎也是一樣,但並非所有的大型貓科動物都會避免讓彼此相遇,比如獅子。獅子通常都是群居,大大小小的獅子構成一個群體,群體之間彼此合作共同捕獵,更有效地提高了捕獵的成功率。但是,即使是有著強烈領地天性的動物,為了適應發展也作出了改變,貓也一樣。
  • 經常有貓會聚在一起,它們是群居動物嗎?答案讓人哭笑不得
    隨著養貓的人越來越多,城市裡的流浪貓也隨之增多,我們時常能見到一些流浪貓聚集在一起尋找食物、玩耍、遊走、睡覺,難道貓是一種群居動物嗎?要知道它們是不是群居動物,我們首先要了解群居動物的概念,群居動物是指以群體為生活方式的動物,它們在生活中何時何地都以集體為單位進行活動,比如睡覺、吃飯、遷移,最重要的是群居動物彼此間會相互關照,相互協助。
  • 闢謠:獅子居然是犬科?長文,多圖
    首先說清楚,獅子是實打實的貓科動物。IUCN貓科專家組制定的分類中,獅子屬於食肉目-貓科-豹屬,並沒有被歸到犬科;而且世界上也沒有什麼權威機構把獅子從貓科裡面踢出去。所以「獅子被從貓科除名」、「獅子是犬科動物」的說法純屬謠傳。這方面已經有了闢謠的文章,珠玉在前,我就不贅述了。
  • 當養娃和養貓成為矛盾後怎麼辦,總不能遺棄貓或不生娃吧?
    對於很多貓奴來說,鏟屎官的日常已經習慣,對貓咪愛護有加,很多人當成家庭的一員,甚至叫貓兒子貓女兒的也司空見慣。但貓畢竟是貓,養貓對絕大多數萌寵愛好者來說,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還要學習,工作,交友,做一些家務之類。如果是已經結婚的,還要考慮生娃養娃(這裡不提不結婚要生娃以及結婚準備丁克的)等。
  • 領地意識,為什麼多隻貓需要多個貓砂盒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越來越來的人喜歡上了養寵物,有的甚至有多隻寵物,問題來了,寵物多的時候,寵物間的相處之道如何來平衡呢?多隻貓咪的家庭中貓咪會分享事物和人,它們都站在自己的飯碗前,輪流把臉浸進去;從它們的水碗裡喝水時,它們站相反的方向同時喝水;當它們想要相同的玩具時,它們會保持一段距離分享著玩,它們很早就意識到它們的主人有兩隻手,可以同時撫摸它們。這些都可以分享,它們為什麼就不能共用一個貓砂盒呢?
  • 多貓家庭怎麼處理貓和貓之間的關係
    一、資源爭奪:正如我們所知,貓是一種有預見性和習慣的動物。他們喜歡一個沒有太多變化和挑戰的穩定環境,他們喜歡把家裡的某些玩具、地方和空間歸自己所有。同樣也包括你和你的注意力。我們認為的嫉妒實際上是貓為同樣的東西互相競爭。在自然界中,促使貓互相競爭的是稀缺的資源,比如食物和乾淨的水。公貓會為了自己的資源(食物、水、住所和母貓)而嚇跑其他公貓。
  • 多貓家庭,遇到貓咪打架該怎麼辦?
    多貓家庭,貓咪真的可以和平相處嗎?室內家養貓咪,打架最常見的可能是:❗ 領地衝突:常見於有新的貓咪入家。❗ 轉移性攻擊:就是「被嚇到後,隨便找個出氣包揍一下」,在多貓家庭較常見。❗ 環境改變(主要是資源改變):導致貓咪地位發生變化,引發爭奪。
  • 中國發布社區指南應對「人虎衝突」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日前發布《人虎衝突應對社區指南》,以指導保護工作者和社區群眾用科學的方法降低人虎衝突。如果在森林裡遇到一隻可愛的東北虎幼崽,千萬不要忍不住去撫摸它,因為母虎可能就在附近,哺乳期的母虎更有攻擊性,對人也更危險……在這個6分多鐘的宣傳動畫中,詳細介紹了如何避免與老虎相遇、採取哪些防範措施以及危急時刻如何科學處理等內容。
  • 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是群居動物,流浪貓扎堆只是鬆散的取暖小分隊
    前幾天在視頻裡搞了一個有獎問答,問題是貓咪屬不屬於群居動物,正確答案是貓咪不屬於群居動物,貓科動物中目前只有獅子是群居動物。這個答案出來後有些朋友表示不理解,明明經常看到流浪貓們聚集在一起曬太陽、吃飯,還互相舔毛;家裡養了很多隻貓的也都挺和諧,感覺貓咪就是群居動物啊,為什麼說它不是?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什麼叫群居動物。
  • 多貓家庭需要注意這四件事,給每隻喵星人獨立的空間才是正確的
    但實際上,多貓家庭也有煩惱,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喵星人會互相爭奪地盤,不僅僅是娛樂睡覺的地盤,就連吃飯的地盤也要爭奪,經常為了一個睡覺的窩會大打出手,也會為了佔據最佳吃飯地點而彼此哈氣,多貓家庭的鏟屎官每天給喵星人調解矛盾就已經是一件大事了。
  • 懷孕和養貓真的衝突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啟了養寵生活,而大家養寵之後除了面臨寵物飼養問題,還有一個問題一直是人們探討比較嚴重的,特別是養貓家庭!懷孕和養貓真的就這麼衝突嗎?別傻了!養貓和懷孕根本沒有任何的衝突,請科學養寵!
  • 貓果然不是適合群居的動物,買兩隻貓回來作伴 結果呢?
    2017-08-06 21:38:28 來源: 一隻會飛的狗 舉報   第一次養貓,
  • 懷孕不能養貓?鍾南山團隊:養!而且越早越好!
    特別是她把貓帶回娘家,媽媽說的一番話——懷孕不能養貓。 不過顏值和三觀都正的鐘曉芹懟了回去: 懷孕不能養貓,那是謠言,懷孕和養貓不衝突
  • 《虎媽貓爸》,隔代教育和幼升小,教育觀念的差異爆發家庭的衝突
    導語:歡迎來到深夜星扒團,《虎媽貓爸》,隔代教育和幼升小,教育觀念的差異爆發家庭的衝突。《虎媽貓爸》專注於「幼兒園升小學的選擇」和「隔代教育」等社會熱點,體現了「虎媽」和「貓爸」等家庭成員教育觀念的差異以及爆發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