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份,遼寧本溪地區已經出現了初冬的跡象。10月12日清晨7時10分,本溪供電公司草河口變電運維班李謙和值班長徐偉,還有其他人員正在220千伏草河口變電站場區內停電、驗電、掛地線。
走近操作人員,可以看到汗珠順著他們的安全帽帶往下淌。「我們已經操作快一個小時了,現在都冒汗了。」說話間,還能看到李謙的哈氣。從當天起,他將和多個專業人員共同完成草河口變電站為期6天的綜合檢修任務。這也是該變電站自建站46年來,第一次實施大型的綜合檢修。
草河口變電站位於本溪縣草河口鎮雲盤村。作為一座樞紐變電站,它連接了本溪、鞍山、丹東、遼陽四座城市的相關電力線路,承擔著重要的供電任務。此次綜合檢修,該變電站將更換20組隔離開關導電部分、更換2組電流互感器,檢修和高壓試驗2臺主變壓器、8組斷路器、11組隔離開關、6組電流互感器、2組電壓互感器,對4條220千伏線路開展C類檢修。
「為了保證綜合檢修能將相關工程及檢修工作結合起來,縮短電網非正常運行方式時間和工作人員現場作業時間,草河口變電站綜合檢修採用了220千伏設備全停6天、66千伏負荷轉帶的方式。」該公司副總工程師趙兵說。
當天,草河口變電站匯集了變電運維、變電檢修、高壓試驗、二次保護、基建工程、安全監察等多個專業150餘人。該公司變電管理專責翟興介紹說,「我們嚴格按照"七三工作法",對於變電站檢修期間存在薄弱運行方式多、風險等級高的情況,認真開展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千方百計確保作業安全,圓滿完成檢修任務。」
本溪供電公司認真編制草河口變電站綜合檢修的作業計劃,減少停電倒閘操作過程中危險點和工作量,減少作業過程中的危險點,使檢修作業開展更加順利。在綜合檢修過程中,各專業深度融合完善了檢修作業流程,
8時20分,李謙和其他人員完成場區的停電任務。之後,變電檢修工作負責人徐日宏與變電運維工作許可人周立鐵進入場區,逐項落實安全措施。40分鐘後,兩人在第一種工作票上共同籤字,草河口變電站150餘人的「大會戰」正式開始。
在草河口變電站場區的西北角,我們發現了一組有趣的設備:一個由三腳架支撐的攝像頭和地上放著的一臺顯示器。湊近顯示器,播放的正是身後正在測試一號主變220千伏直流電阻值的操作畫面。變電運維室安全員葛長矗介紹:「這是我們開展安全監察的得力助手——4G無線視頻監控平臺(以下簡稱"4G監控平臺")。」當他用遙控器調整布控球,攝像頭立即360度旋轉,整個場區的景象全部進入視頻監控範圍內,「4G監控平臺讓現場一言一行盡收眼底,並記錄下現場的影像資料。」
在綜合檢修過程中,本溪供電公司安全監察質量部主任楊贊詳細介紹了4G監控平臺的情況。「2015年,在3G視頻監控平臺的基礎上,我們積極落實"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受"電子眼"對機動車輛違章行為進行監視的啟發,創新升級了4G視頻監控平臺。」
由於該平臺具有圖像清晰度高、流暢性好、設備更輕便的特點,能夠全過程、實時動態地掌握作業現場情況,特別是監察到不易被肉眼發現的死角和細節。用楊贊的話說:「這個系統讓安全監察人員更近距離地接近現場。」他還拿出手機演示,他說,目前該公司安全管理人員都下載了4G監控平臺APP終端,做到了「足不出戶」就能安全快速地遠程調度指揮。
「安全是"1",沒有安全其他做得再多再好都等同於"0"」。這是在作業現場,楊贊多次提到的一句話。為了保證人員安全作業,本溪供電公司還採用了「層級式」的「四重監督」安全管理模式,即草河口變電站安全員、變電運檢室安全員、該公司安全監察質量部負責人及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總經理四重監督。4G監控平臺的「加盟」,使作業現場又多了一重安全保障。目前,該公司共配備了6臺4G視頻設備,結合檢修任務配發給不同的基層單位,便於前後臺視頻連接,切實做好現場安全監察工作。
不僅如此,本溪供電公司還在草河口變電站綜合檢修現場創新實施「5S」安全標準化作業,規範過程管控。強化「關鍵人員、關鍵環節、關鍵部位」管控,現場布置作業提示板、定置擺放墊、廢舊回收箱、手機存放箱等新型標準化設施,改善工作環境;創新應用現場安全語音提示器,作業人員出入場地時,以語音的方式警示人員已臨近危險場所,提醒工作人員注意保持與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穿戴防護用品等注意事項,編製作業過程安全風險管控卡,嚴抓現場標準化作業和安全措施落實。
「我們希望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安全設施標準化、人員行為規範化、現場施工有序化、作業環境整潔化,而最終的目的,就是全力確保作業安全。」楊贊說。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