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文人愛貓養貓者眾 徐悲鴻除馬之外畫貓最多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陳子善做客「四方沙龍」,以《從現代文人畫貓寫貓看日常生活與社會變遷》為題,展開一個個現代文學史上鮮活的故事。

  從徐悲鴻到徐志摩,從梁實秋到夏衍,從楊絳到季羨林,現代畫家、作家、文人學者愛貓養貓者甚眾。作為與人類關係最為親近的動物,貓頻頻出現在現代文人的筆下,作為他們日常生活和創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折射出現代中國社會的時代變遷。

  深圳商報參與主辦的「四方沙龍」第73期日前在關山月美術館開講,同樣養貓愛貓的現代文學研究者陳子善教授做客深圳,以《從現代文人畫貓寫貓看日常生活與社會變遷》為題,用「貓」為線索,展開一個個現代文學史上鮮活的故事。

  文人與貓

  陳子善是一位愛貓養貓人,家裡養了三隻貓,講起養貓經,可以說是滔滔不絕。而作為致力於現代文學史研究的學者,說到現代文學史上愛貓的同好,他更是如數家珍。甚至為此收集整理文學藝術史上的此類作品,專門編輯出版了一本專著——《貓啊,貓》。

  現代文學史上愛貓者眾多,陳子善第一個就提出了著名學者胡適。胡適曾經養過一隻名叫「獅子」的貓。1931年11月19日,著名詩人徐志摩飛機失事遇難,同年12月14日,胡適在天津大公報上發表了一首詩悼念摯友,名字就叫《獅子》,而這首詩最後有一個注,「獅子是志摩住在我家時最喜歡的貓」。通過寫貓來表達胡適對好朋友徐志摩的懷念,這首詩也拉開了陳子善關於貓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除了喜歡貓的故事,還有喜歡貓的徐志摩,1930年6月,徐志摩曾經創作了散文《一個詩人》,用「詩人」來形容自己喜歡的貓。

  同樣喜歡貓的是畫家徐悲鴻,眾所周知,徐悲鴻擅長畫馬。而在馬之外,他畫得最多的就是貓。陳子善現場展示了一幅徐悲鴻貓作品圖片,這幅畫是送給徐志摩的,有趣的是,這張作品上的題跋揭示了兩位藝術家之間的一段軼事。題跋中說:「志摩多所戀愛,今愛及貓,鄙人寫鄰家黑白貓與之,而去其爪,自誇其有道忠也。」這幅畫創作於1930年,此前,徐志摩和徐悲鴻曾經因對西方印象派持不同看法而發生分歧,甚至在雜誌上展開論戰,而這幅畫了去爪貓的畫正是表現了徐悲鴻向徐志摩伸出的友誼之手,表達重歸於好之意。

  愛貓與仇貓

  冰心、小思、朱氏三姐妹……文學史上,像胡適、徐志摩、徐悲鴻一樣愛貓的人很多,寫貓畫貓的人,也很多。陳子善根據現代文人與貓的關係,把他們分成了三大類。一種是愛貓的人,一種是仇貓的人,還有一種是先愛貓、後仇貓的人。

  愛貓者如鄭振鐸先生、豐子愷先生等大多公開發表文章,表達對貓的深厚感情。更有小說《玄武門之變》的作者宋雲彬,在自己的文章中開門見山地寫:「我平生最喜歡貓。」而仇貓者也大有人在,更是對貓口誅筆伐,最典型的就是魯迅先生。魯迅先生不喜歡貓,認為貓有媚態。他寫過小說《兔與貓》,這篇小說發表以後有人就說「魯迅是不喜歡貓的」,魯迅接下來又寫了一篇《狗、貓、鼠》,把這幾種動物的關係作為了一番梳理,再次確認「對,你們批評我說我不喜歡貓,我就是不喜歡貓。」

  第三類先仇貓後愛貓的,典型是老舍,老舍先生先是仇貓的,他寫過一個長篇《貓城記》,用貓來象徵「貪、狠、刁、壞」。但是解放以後老舍又寫了一篇散文《貓》,這篇文章對貓的評價發生了180度的轉彎,基本上是全盤肯定。

  當人遇上貓

  「當人遇上貓會發生什麼呢?」圍繞貓與人的關係生發出很多雋永的故事。陳子善說,宋雲彬曾經記述過一個故事,他在上海閘北的家裡曾經養過一隻貓,「一二八」上海事變,全家躲到英租界去了,什麼東西都沒有拿。等到兩個多月以後戰事平靜下來,宋雲彬回去搬東西,發現這隻貓仍然守在那裡,這讓宋雲彬非常感動,他想像不出兩個月來這隻黑貓是怎麼在戰火中存活過來的。

  夏衍先生非常喜歡貓,「文革」當中他被隔離審查,他養的一隻老黃貓也不知去向。「文革」後期夏衍出獄回到家裡,這隻貓突然出現了,像心有靈犀一樣,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了。此時這隻貓已經非常衰老。夏衍抱著它,跟主人相對無言,第二天這隻老貓就去世了。後來兩位作家從不同角度記錄了這件感人的事情。

  對於文人來說,養貓也常常成為他們反省自身的契機,從貓身上,他們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所以錢永強先生認為養貓的過程就是一個貓的主人受教育的過程。作家朱天心寫書《獵人們》,強調「本書寫給不喜歡貓和不了解貓的人」。

相關焦點

  • 現當代藝術大師徐悲鴻的貓
    從徐悲鴻到張大千,從豐子愷到季羨林,畫家、文人愛貓、養貓者甚眾。貓,作為他們生活與創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頻頻出現在他們筆下。從貓身上,他們思考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圍繞著貓與人,生發出很多雋永故事,折射出時代變遷。
  • 徐悲鴻畫的最好的不是馬而是貓
    藝醬正說:1943年7月中央大學舉行二十八周年校慶師生美術展,陳志華因作品出眾,備受徐悲鴻的認可與讚譽。展畢,陳志華便將展品作為畢業禮物贈予恩師徐悲鴻。次年,即1944年,徐悲鴻畫《貓戲圖》予陳志華,算作回贈。
  • 徐悲鴻以畫馬聞名於世,他卻說道:其實我的貓比馬畫得好
    徐悲鴻 《貓趣》徐悲鴻 《貓石圖》徐悲鴻 《貓石圖》眾所周知,徐悲鴻以畫馬聞名於世,他筆下的馬精到、傳神,把馬的動態展現的淋淋盡致,但今天我們不說馬,來說說徐悲鴻筆下另外一種不為人知的動物——貓。徐悲鴻平時特別喜歡養貓,對貓有著特別的感情,他筆下的貓嬌敏機靈,凝聚貓的瞬間動態與神情,雖似信手拈來,卻又盡顯功力非凡。
  • 徐悲鴻自稱畫貓才最佳——《雙貓圖》賞析
    《雙貓圖》畫中兩貓,悠然於蒼石之上。黑白花貓,前腿微曲,傾向左側,身旁的另一隻花貓,雙腿前立,傍於白花貓之後。雙貓天趣盎然,將宋人花卉、動物畫的靜態美學,推到了真正自然、鮮活爛漫的新境界。此幅《雙貓圖》中,貓的用筆用墨,既不追求書法連綿不絕的謬味,也不拘泥中鋒的含蓄性,而是致力於對象的造型效果,依據雙貓的骨骼結構和物性,組織筆墨的濃淡枯溼與疏密聚散。但在用西方寫實觀念改造傳統花鳥畫的同時,畫家又特別注意保持中國傳統「得其天真」的美學觀,發揮宣紙、彩墨、毛筆等工具材料的特殊性能,使兩花貓身上的色澤墨暈,呈現出一種油畫所不可能有的水靈而潤澤的風致,因之他筆下的貓,便形神兼備,神採如活。
  • 徐悲鴻《貓石圖》賞析
    徐悲鴻《貓石圖》  李鵬飛  摘要:徐悲鴻是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現代畫壇巨擘。  徐悲鴻[3][4][5]在繪畫創作上,提倡「盡精微,致廣大」的思想;他對中國畫,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之可採者融之」。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他的繪畫創作堅持「師法造化,尋求真理」的原則。
  • 世上最貴的貓是什麼品種?徐悲鴻的貓43萬,他的被女人抱著700萬
    徐悲鴻的貓43萬,他的被女人抱著700萬貓是一種非常可愛靈性的動物,其好奇的性格更凸顯它的可愛,可膽小又是其非常致命的缺點,在世界各地的家庭裡分布極其廣泛,近現代很多國畫大師也很喜歡貓,比如徐悲鴻尤其喜歡畫貓,齊白石也是對貓頗為喜愛,還有很多對貓喜愛的大師,這裡就不一 一列舉,請看。
  • 五大名家畫貓
    樂於養貓,善於畫貓。他被徐悲鴻讚譽為「當代中國畫壇翎毛第一人」劉奎齡筆下的貓,寫實感很強,更多的是體現了東方的神韻,給觀者一種古色古香的感受。他融匯中西,博採眾長,擅長採用西方水彩畫的「溼畫法」與傳統中國畫的「沒骨點染」,以此表現出貓的形體結構、皮毛光澤。惟妙惟肖,藝術效果極佳。
  • 給貓寫詩,幫貓打架,名人養貓路子到底有多野?
    嘿嘿,養貓真香!寵貓王者——嘉靖皇帝明朝一直有養御貓的傳統,歷代皇帝都擼貓。到了嘉靖朝,皇帝愛貓達到了無以復加、無出其右的程度。畫家徐悲鴻以擅長畫馬聞名天下,但是他一輩子畫的最多卻不是馬,而是貓。他十分喜歡貓,所以筆下的貓嬌敏機靈,往往凝聚貓的瞬間神情,頗具動態。在贈呂恩女士《貓》時,徐悲鴻幽默地自詡:"人家都說我的馬好,其實我的貓比馬畫得好。"
  • 徐悲鴻畫馬
    近現代喜歡畫馬的畫家依然很多,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當然非徐悲鴻莫屬,事實上,他的名字早已與馬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在現代中國繪畫史上影響巨大的徐悲鴻,可謂人物、花鳥、走獸兼擅,尤其喜歡畫馬且能獨闢蹊徑,一生畫了多幅以馬為題材的作品,包括奔馬、立馬、走馬、飲馬、野馬、群馬等多種形式。他筆下的馬極具創新精神,既有西方繪畫中的精確造型,又有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寫意精神,融中西繪畫之長於一爐。
  • 國畫中貓、蝴蝶的含義起源
    中國人愛貓養貓古已有之。中國史前考古專家吳汝祚曾撰文提到,在河南湯陰縣城東白營村,有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這裡曾挖掘出一塊貓骨,其年代測定為公元前2160年。吳汝祚推測,中國人試圖飼養家貓,最早要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有著悠久養貓歷史的埃及,其貓的形象早被神格化。同為文明古國,中國也有祭祀貓神的習俗。
  • 深博館藏捐贈文物展 清代三畫家合作"貓石牡丹"(全文)
    (王 宇)貓畫的購藏中國人養貓有數千年的歷史,《禮記 郊特牲 迎貓》就有「迎貓,為其食鼠」之語。至於民間的塑貓、畫貓,除了以貓的形象恐嚇老鼠的目的而外,有時又含有一些巫術的意味。因為養貓,民間和文人就弄出一些貓畫的故事來。
  • 藝術公開課|聽策展人講述徐悲鴻畫馬背後的故事
    九方皋看到的是馬內在的精神和能力,注重馬的本質特徵而不重馬的皮毛,注重它的精髓而忘掉它的表面現象,九方皋相馬的價值,更遠遠高於千裡馬的價值!  畫家對畫的主人公細心塑造,九方皋叉腰昂首站立,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前方的那匹黑色駿馬,爍爍放光的二目流露出不凡的氣質與高超的智慧。他的胸有成竹與身後兩個淺薄之徒的自命不凡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
  • 藝術家們偏愛貓?養貓的文人墨客你知道幾個?
    為什麼會說藝術家們偏愛貓?從大數據來看,確實不無道理。看看那些養貓的文人墨客們,你會發現許多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們不只是讓貓咪存在於自己的生活中,也讓貓咪活躍在自己的作品中,你知道的愛貓名人有哪些呢?齊白石不僅畫貓也養貓更愛貓,當他沉浸於創作時,貓咪就會在一旁靜靜的看著陪伴著。或許齊白石的畫作多以魚蝦蟹為主題,都是為了獻給家裡的喵星人的也說不定呢?無獨有偶,說起徐悲鴻,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畫馬,但貓奴們卻心系徐悲鴻筆下那富有靈性的貓。徐悲鴻的畫作多以馬為主題,更多地是為了表明自身遠大的志向,而畫貓更多是為了送給朋友的。
  • 徐悲鴻贈《貓》徐志摩
    6月底在北京匡時春季拍賣的徐悲鴻1930年畫作《貓》,題跋耐人琢磨。他喜歡畫馬來言志,貓圖則大半是他畫來酬答友人的小品,從畫題到題跋文字,往往見出古風。徐悲鴻的貓圖,以20世紀30年代畫的比較多,1931年他畫了《為誰張目》,這幅早期貓圖代表作現為徐悲鴻紀念館收藏。1933年3月20日,近代書畫家、鑑賞收藏家吳湖帆也在他的《醜簃日記》中記過一筆:「江小鶼交來悲鴻為餘畫《貓夢圖》。」
  • 徐悲鴻的馬圖「鴻雁悲鳴 駿馬悲嘶」
    徐悲鴻《馬》馬,在中國人心目中始終是人才的象徵,民族振奮的象徵。執著於表達現實主義藝術的徐悲鴻不停地畫馬,正是由感而發,盡抒胸臆。他將情感傾注其中,並將這種情感化作一種精神,以馬為載體而表現出來。徐悲鴻《馬》
  • 貓有多大的魅力?連擅長畫馬的徐悲鴻都說自己最愛畫貓!
    先說這徐悲鴻,說起這徐悲鴻來說,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馬,但是其實徐悲鴻也很喜歡貓,也沒少給貓畫畫,據說他認為自己畫得最好的就是貓。從1930年的時候,徐悲鴻特意畫了一隻貓送給他的好朋友徐志摩,因為在這之前,倆人因為學術上的問題發生了分歧,導致了不和諧。然後徐悲鴻就畫了一隻貓送過去作為禮物,表達了一下重歸於好的意思。為什麼要是重歸於好?
  • 養貓的理由又多了一個:貓要有同類於是有了文藝青年
    兩者的關係,被一句話表達得恰如其分——這世界上,貓要有同類,於是有了文藝青年。  作家王蒙說:「作家養貓、寫貓,古已有之,於今猶烈。」陸遊老年閒居在老家養老,以養貓為樂,他還特別有閒情逸緻,將「小狸奴」的日常賦成了詩。近代文人豐子愷也是愛貓如痴,他還逗趣地說:「貓的可愛,是群眾意見。」
  • 現當代國畫界的三位大師,畫的貓毫不妖媚,都有骨鯁之氣!
    一、徐悲鴻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歷史、神話,無不落筆有神,栩栩如生。
  • 徐悲鴻畫的馬人盡皆知,但是你見過他畫的狸貓圖嗎
    徐悲鴻的大名在中國就算是一個小學生也能夠準確的喊出,為什麼?這是因為他畫的馬太有名了!小時候在畫冊上就見過他的馬,馬的形體準確生動,一種凜冽的氣勢撲面而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對於徐悲鴻的喜愛,是小時候就開始的。
  • 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誰的藝術價值更高?
    徐悲鴻和齊白石都是中國現代赫赫有名的繪畫大師,徐悲鴻擅長畫馬,齊白石擅長畫蝦。而且這兩人還頗有淵源,齊白石初來北京時,困頓不堪,租不起房子,住在法源寺,畫價低得可憐。在《白石老人自述》中,他說:「我的潤格,一個扇面定價銀幣兩元,比平時一般畫家的價碼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問津。生涯落寞得很。」